高中地理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三节 公众参与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6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532520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三节 公众参与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6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三节 公众参与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6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三节 公众参与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6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三节 公众参与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6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三节 公众参与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6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三节 公众参与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三节 公众参与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第三节 公众参与教材第85页思考1环保是一项公益事业,人人有责,因此更应提倡见义勇为行为。2(1)顺应自然的生活:人类应该从自然中学习生活的智慧,过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生活,可以协调人类的生存利益和生态利益的关系。(2)关心个人并关心人类:既关心个人又关心人类的环境权和发展权,任何无节制的消费资源、肆意排放污染物、污染输出、转嫁污染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行为。(3)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体现了对后代人和自然负责的环境行为准则,杜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杀鸡取卵式的行为和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3积极参与当地环保组织活动,如参与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的创建活动,做环保宣传员,监

2、督政府环保措施落实情况,检举违法和不环保行为等。参与环保行动时尤其注意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和改善环境。1实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前提是()A公众参与B专业技术人员参与C污染严重的企业参与D关、停、并、转严重污染的企业解析:公众参与是实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先决条件。答案:A2下列关于公众参与的正确说法是()A家庭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最基本的组织B公众参与必须具备正确的环境观念C公众参与高消费会促进经济发展,带来经济的繁荣D公众参与就是个人的参与解析:注意正确理解公众参与的含义,公众参与包括一切与环境保护工作有关的单位、部门、群体和个人。答案:B3能体现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行为作用的是()环境和生

3、态的教育与研究代替政府执行环境政策监督企业的行为与企业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及服务ABC D解析:是政府科研机构的职能,应该是协助政府执行环境政策。答案:B4我国环保NGO的主要工作方向不包括()A加强环境保护执法的强度和力度B监督企业的行为,与企业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及服务C协助政府执行环境保护政策D环境和生态的教育与研究解析:环保NGO是非政府组织,没有执法的权力。答案:A5下列关于环境伦理的正确说法有()A环境伦理强调全人类的后代人的价值和利益B环境伦理包括一系列的调整人与自然环境的态度、习惯、传统及善恶判断标准等C享用自然是人类的特权D尊重和保护环境,保持自然界的原始面貌解析:全面的环境伦理,必

4、须兼顾自然生态价值、个人与全人类的利益,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享用自然并非人类的特权,而是一切物种共有的权益。答案:B6下列实例中,体现个人环境道德行为的是()A提倡高消费,拉动经济增长B购买无氟冰箱、无磷洗衣粉等环保产品C提倡使用一次性产品,提高卫生水平D鼓励市民购买小汽车解析:环境道德行为有利于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答案:B7为了保护环境,我们每位中学生应当()树立环境意识讲究环境道德捍卫自身的环境权益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A BC D解析:加强个人环境道德修养是使个人认识到自身的行为方式对自然和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和后果,并能自觉地调整个人行为,改变各种不道德的行动。环

5、境保护是一项公益事业,人人有责,我们中学生更应当做环境保护的典范。答案:C8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苹果iPad、iPhone正在中国热卖,但137名苹果中国供应商员工,却因暴露在乙烷环境,健康受到不利影响。2012年新年伊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自然之友、环友科技中心等36家环保NGO针对苹果公司的代工厂污染导致多名员工中毒事件,提出了“拯救白雪公主,为苹果清毒”的倡议。(1)以下属于NGO主要工作方向的是(多选)()A环境和生态的教育与研究B协助政府执行环境政策C监督企业的行为D与企业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及服务(2)NGO的主要优势有哪些?(3)我国环保NGO对于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具有哪

6、些积极意义?解析:NGO不靠权力驱动,也不是经济体,尤其不靠经济利益驱动。NGO的原动力是志愿精神,他们工作的主要方向是环境和生态的教育与研究;协助政府执行环境政策;监督企业的行为;与企业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及服务。非政府组织的主要优势在于,他们拥有专业的知识、技术及调查能力,拥有更加单纯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创造力,而且引起了更广泛的基层团体的参与和支持。通过该案例可以看出:中国环保NGO的发展对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直接参与保护环境和实行社会监督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答案:(1)ABCD(2)拥有专业的知识、技术及调查能力,拥有更加单纯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创造力,能引起更广泛的基层团体的参与和支持

7、。(3)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直接参与保护环境,实行环境保护的社会监督。“26度空调节能行动”是一个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公益活动。该活动自2004年发起,旨在呼吁人们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目前已有国内多个地区的非政府组织响应,并陆续在当地开展节能倡导行动。据此回答911题。9环保组织倡导发起的“26度空调节能行动”的主要作用有()缓解夏季电力供应危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保护臭氧层减少酸雨危害A BC D解析:空调所需能源为电能,而部分电能是由燃烧化石燃料转化而成的,倡导“26度空调节能行动”可有效地节约电能,从而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并减少酸雨的危害,同时也能有效地缓解夏季电力供应

8、危机。答案:C10“26度空调节能行动”的重要意义是()A增强公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B建立节约型社会,提高经济效益C履行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推行清洁生产D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解析:倡导“26度空调节能行动”的重要意义在于增强公民环保意识,倡导公民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倡导绿色消费。答案:A11我国的民间环保组织在下列哪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青少年普及教育提供法律援助表彰优秀人物相关法律的制定A BC D解析:我国民间环保组织所做的工作不包括法律的制定。答案:A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

9、今的热门话题。据此完成1213题。12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颜色的物品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13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止病虫等 A BC D解析: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面,人们只有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增强对“绿色消费”等一系列提高环境质量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认识,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答案:12.A13.B14读以下两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夏季,城

10、市的大街小巷都分布着烧烤羊肉串的摊点,旺旺的木炭火把路边的绿化树都烤黄了,让人不禁联想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的诗句。材料二每年世界环境日的时候,环保志愿者们都走上街头进行环保宣传活动。多数的人群仅对活动派发的礼品感兴趣,对环保知识却无人问津。很多行人将志愿者们派发的宣传单随意乱扔,充分显示了群众对环保知识的冷漠。(1)两则材料反映的共同问题是_。(2)木炭火烤焦了绿化树带来的环境问题是什么?(3)公众参与环保的基本态度应该是_。(4)作为一名现代中学生,我们在参与环保的活动中,应抵制哪些不良行为?解析:第(1)题,两则材料均反映了当前环保行动阻力重重,公众参与意识淡薄的现象。第(2)题,

11、木炭本身就意味着森林被砍伐,而木炭火又烤焦了绿化树,更说明它使森林遭到破坏,降低了森林的环境效益。因此从森林的环境效益的对立面来回答即可。第(3)题,公众参与最基本的态度是爱护、保护环境。第(4)题,注意本题中强调的是“抵制”“不良行为”,因而应从自身可能具有的不良行为来回答。答案:(1)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意识淡薄,环保工作任重道远(2)城市绿化遭到严重破坏,降低了森林的环境效益,其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减弱噪音、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的作用减弱,导致城市环境出现严重问题。(3)爱护环境、保护环境(4)随地吐痰,随意向周围环境投放废弃物;购买一次性商品;浪费水、电、纸张等;践踏草坪,乱吃野味、烧烤等;在风景区乱涂乱画;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砍滥伐林木等不良行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以粤商简照南、简玉阶兄弟为主体,南洋华侨集资创办的在旧中国最大的一家民族资本烟草企业。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原在香港经营怡兴泰商号、贩运土洋新货于日本、香港、泰国之间,数年后积余资本3万多元。-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