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2 岳麓版选修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532405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2 岳麓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2 岳麓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2 岳麓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2 岳麓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2 岳麓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2 岳麓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2 岳麓版选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概述“二一九法令”关于农奴身份、土地、农民管理等方面的主要内容;认识“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过程与方法:读懂原始文字资料、图片,以此加深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理解;通过阅读相关材料,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制度改革对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意义。2重点难点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克里米亚战争对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评价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导入: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公国逐渐

2、发展为东北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领导其他公国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使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活动2【讲授】内容 一、改革的背景1.克里木战争直接原因自18世纪下半叶起,俄国在近东势力急速发展,力图攻占或与列强瓜分日趋衰落的土耳其帝国,控制黑海海峡,实现俄国南出地中海的宿愿。土耳其处在欧亚非三大洲的交界的地方,地理位置颇为重要;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及附近的达达尼尔海峡及博斯普鲁斯海峡有经济上及战略上的价值。君士坦丁堡是东西方贸易往来必经之处,也是控制黑海与东地中海的咽喉。因此,欧洲列强都想控制海峡和君士坦丁堡。这就与在近东有重大政治经济利益的英、法两国发生冲突。战争的导火线是争夺“圣地”

3、。所谓圣地问题就是法国支持的天主教僧侣与以俄国为靠山的东正教僧侣争夺耶路撒冷和伯利恒教堂的管辖权。1853年2月,沙皇尼古拉一世反对土耳其将伯利恒教堂交天主教僧侣掌管,要求土耳其苏丹承认沙皇有权保护所有在苏丹统治下的信奉东正教的臣民。5月,土耳其在英国怂恿下,拒绝与沙皇缔约。俄国遂同土耳其断交,并于7月3日以保护东正教居利为由,占领土耳其的附庸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两公国。10月4日,土耳其在英、法支持下对俄宣战。在战争中,俄国的士兵英勇善战,但形势却令人绝望;俄国士兵使用的步枪的射程只有西方军队士兵步枪射程的13;俄国士兵要用帆船对付英法国家的汽船;由于克里米亚没有铁路,俄国士兵不得不用马车来

4、拉军需品,不得不在抵达前线之前步行数百里。联军却在克里米亚占领区修筑了铁路,能及时地补充作战物资。除此之外,俄军还缺乏必需的医疗器械和药品,甚至没有作战地图。军官也利用战乱侵吞公款、贪污军需物品。因而,恩格斯在谈到这次战争时写道:“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性质:俄国与英法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结果,俄国失败,签订巴黎和约,巴黎和约和约禁止俄国在黑海拥有舰队和海军基地;俄国将比萨拉比亚南部和多瑙河口交给摩尔多瓦公国,将卡尔斯归还给土耳其。随着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俄国失去了欧洲的霸权地位,法国再度成为欧洲的头号军事强国。克里木战争显示

5、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失败的的原因主要是俄国社会经济的落后,而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又是农奴制的存在。可以说,俄国是被英法资本主义打败的。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沙皇制度不仅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同时也使国内阶级矛盾进一步加剧。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农民苦不堪言。政府加重农民的赋税以充军费,使得农民在旧的不满上又添了新的不满。结果,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农民运动。(1856-1860年,俄国共爆发了近290次农民起义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震撼了贵族地主的统治。沙皇政府不得不承认,“必须立即进行改革,没有时间再耽搁了”。2.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15C下半

6、叶19C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奴被地主所占有,无偿为地主耕种土地和从事徭役,地主对农奴拥有家长式的“保护”责任,甚至可以买卖农奴在农奴制下,俄国农业耕作的方式很原始,农奴使用古老的木犁耕作。农奴大都目不识丁,生活十分贫困。乡居地主愚昧粗鲁,不求进取,整日浑浑噩噩、无所事事。材料1:比较19世纪中叶俄国与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国别人均收入(卢布)铁产量(万吨)铁路长度(公里)制度俄国7129(1860年)1600(1860年)封建农奴制英国323225(1850年)14603资本主义法国1509160资本主义材料2:俄国自彼得一世改革以来,

7、一直注重面向西方,发展近代工业,19世纪初,俄国的生铁产量曾一度高居世界首位。讨论: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制度的落后已经成为俄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严重障碍。探究:为什么说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指导学生从资本主义发展的五个条件分析。自由劳动力:缺乏;市场:人民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国际竞争力弱,国际市场也狭小;原料:农业经营落后,不能提供充足的原料来源;资金:经济水平低,投入工业的资金不充足;技术:工业水平低,成为西欧原料供应地。政权:19C中叶,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俄国还处于手工工场阶段。想一想:农奴制在经济上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政治上是否对俄国新生阶级力量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8、?这里的“新生阶级力量”是指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农奴制下资本主义发展的薄弱导致这两大阶级的发展也很薄弱,力量不够壮大,因此也都无力承担自下而上的革命任务,也因此可以断定,当19世纪中期的俄国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时,只能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来解决危机。3.变革的呼声A“十二月党人”的改革主张十二月党人起义,要求推翻沙皇专制,废除农奴制度,但以失败告终,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出现分化。B进步知识分子的改革主张赫尔岑:号召俄国一切进步力量为农民解放和实现民主而斗争车尔尼雪夫斯基:非常憎恨沙皇专制制度认为农民革命是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也就是要推翻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十二月党人的思想与这些知识分子的思想一样吗?十二

9、月党人,废除农奴制,实行立宪君主制在内外交困形势下上台的亚力山大二世认识到惟有变革才能自救,他认为“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强制在俄国发起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为什么是自上而下进行?18591861年的农民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没有合流,自上而下的消灭农奴制的革命以失败告终。但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和克里木战争俄国战败,迫使沙皇俄国走上了自上而的改革道路。二、改革的经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时间、人物:1861年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文献:1861年2月19日宣言、农民改革法令。改革目的:缓和社会矛盾,挽救统治危机,重振大国威望。主要内容

10、:政治上,废除农奴制度,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经济上:规定土地仍然归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同时负担一定的义务。组织上:建立“村社”加强对农民管理。农民由过去受个别地主支配转变为受地方政权控制。改革评价: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进步性:使广大农奴获得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促使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转折点)。局限性:改革保留了农奴制的残余,也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严重影响资本主义发展速度,使之日后具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特点。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改革后的农民仍然被束缚在

11、土地上,仍然受地主的剥剥和奴役。三、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政治近代化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司法和军事)措施影响政治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设立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规定严格的财产限制,有利于贵族和资产阶级,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维护贵族、地主利益,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迈出了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第一步。司法废除等级法院,建立统一的各级法院,公开诉讼程序。比较彻底,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律原则,但仍保留了农奴制的烙印。军事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取代过去的募兵制,改革军事管理系统,更新设备,设立军校培养人才,提高了军队素质,增强了战斗力。经济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点:资本

12、主义的迅速发展与农奴制残余相交织。总体水平仍远远落后于欧美。工业:19世纪末完成工业革命。纺织业最为发达;石油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巴库成为重要石油产地。形成新的工业区,铁路建设发展快。农业: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原因: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提供了资金。吸收两次工业革命成果,借鉴西欧技术。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探究一】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军队惨遭失败的原因有哪些?直接原因俄国军队装备落后,弹药粮食供应不足,作战准备不充分,军心不齐;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在经济上、军事上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的英、法等西欧国家。【探究二】促使俄国统治者决心废除农奴制的原因有哪些?国内

13、:农奴制危机深重,农民运动和民主革命思潮席卷全国,动摇沙皇的统治,引起统治者震动;国际: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使统治者惊醒,希望通过改革使俄国强大,以便与西欧国家竞争。【探究三】沙皇政府在政治上进行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在不触动封建统治根本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进行调整以适应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本质上还是为了维护沙皇封建统治的稳定。【探究四】为什么说改革具有两面性?根本原因是什么?两面性:改革的内容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对封建生产关系进行了革新。农奴变为自由劳动力,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等,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都带有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改革具有不彻底性沙皇专制仍在继续:农奴制残余还在保留;没有完全变封建生产关系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仍然是对立的两大阶级。根本原因:这次改革仅仅是一场改良,始终代表着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以粤商简照南、简玉阶兄弟为主体,南洋华侨集资创办的在旧中国最大的一家民族资本烟草企业。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原在香港经营怡兴泰商号、贩运土洋新货于日本、香港、泰国之间,数年后积余资本3万多元。-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