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线路工程设计综述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528864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线路工程设计综述(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信杆线设计,【内容简介】 主要介绍架空杆路设计,它包括了杆路路由的选择、电杆位置的勘定、杆线材料的选用、水泥电杆杆根的加固、杆路吊线、拉线的设计、避雷线和接地线的设计。 还介绍了架空电缆安装设计规范,墙壁电缆安装设计规范等内容。,【重点难点】 重点是掌握架空杆路的设计方法与规范要求,架空电缆安装设计规范,墙壁电缆安装设计规范。 难点是杆路的路由设计,吊线的强度力学计算及程式的选用。,架空线路在现代化城市中已被地下管道网所代替,长途通信线路也被地下直埋光缆和管道光缆所代替。 但在广阔的农村的本地网通信线路、敷设地下光(电)缆有困难的地方还是依靠架空杆路来支撑。 虽然架空光(电)缆受外力破坏因素

2、大,不够安全,也不美观,但架设简便,建设周期短,费用相对较低。,通信杆线设计的步骤为: (1)选择架空杆路路由; (2)确定电杆位置; (3)选定电杆的规格; (4)确定电杆加固措施; (5)选用光(电)缆吊线、拉线的的规格; (6)确定杆路辅助装置; (7)架空光(电)缆规格选择; (8)架空光(电)缆交越保护与接地保护设计。,1 架空杆路设计,1.1 架空杆路路由选择的原则 1.2 电杆位置勘定的具体要求 1.3 架空杆路杆材的选用 1.4 水泥电杆杆根的加固 1.5 杆路吊线的设计 1.6 拉线的设计 1.7 避雷线和接地线设计,(1)杆路路由及其走向必须符合城建规划,顺应街道自然取直,

3、拉平; (2)通信杆路与电力杆分设在街道两侧,避免彼此间往返穿插;确保安全可靠,符合传输要求,便于施工及维护; (3)与其他建筑与设施保持规定隔距; (4)杆路尽量减少跨越仓库、厂房、民房,不得在显目的地方穿越广场、风景区及城市空留地;,1.1 架空杆路路由选择的原则,(5)杆路的任何部分不得妨碍必须显露的公用信号、标志及公共建筑物视线; (6)杆路在城市中避免长杆档或飞线过河,尽量在桥梁的支架上通过; (7)杆路路由建筑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节省材料、减少投资。,(1)应根据已定的杆路路由,结合地形地物等实际情况勘定,按以下要求处理电杆位置: 保证线路通畅安全; 不妨碍交通和行人安

4、全; 不影响主要建筑物美观和市容; 电杆的位置不得过于靠近机关、工厂、消防单位、公共场所及居民住宅门口两侧,在建筑物边立杆不应靠近窗子,不影响其他设施;,1.2 电杆位置勘定的具体要求, 电杆的位置便于线缆引上及引入用户; 便于施工与维护; 角杆及分线杆位置应考虑有无设立拉线或撑杆的地方; 在街道口或分线处应考虑线路转弯、引接或分支等措施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现场不宜立杆时可将前后杆距作适当调整; 在道路、桥梁下坡拐弯等易发生车祸的地方不应立电杆。,架空电缆线路的杆间距离,应根据用户下线需要、地形情况、线路负荷、气象条件以及发展改建要求等因素确定。 一般情况下,市区杆距为35m40m,郊区杆

5、距为45m50m。 架空电缆杆间距离在轻负荷区超过60m,中负荷区超过55m,重负荷区超过50m时应采用长杆档建筑方式。,(2)杆间距离要求,电杆埋深如表所示。,(3)电杆埋深,电 杆 埋 深,表1-1 电 杆 埋 深( 续表), 架空通信线路与其他设施的空距与隔距如表所示。,(4)架空通信线路与其他线路和建筑物的隔距,表 架空通信线路与其他设施的空距与隔距, 架空通信线路与其他建筑物的平行交越时的最小净距如表所示。,表 架空通信线路与其他建筑物的最小垂直净距, 架空通信线路交越其他电气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如表所示。,表架空通信线路交越其他电气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 架空线路利用桥梁通信支架通过时

6、,最低光(电)缆或导线应不低于桥梁最下边沿的高度。 最内侧光(电)缆或导线与桥梁上最突出部分的最小水平距离为0.5m。 架空电缆线路不宜与电力线合杆架设。在不可避免时,允许10kV以下电力线路合杆架设。 但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防护措施,并与有关方面签订协议。 与10kV电力线合杆时,电力线与通信线净距不应小于2.5m,且电缆应架在电力线下部。,1邮电通信用钢筋混凝土电杆的规格 2电杆的选用 3电杆的编号方法,1.3 架空杆路杆材的选用,1卡盘加固,1.4 水泥电杆杆根的加固,图1-1 卡盘装置,2底盘,图1-2 底盘装置,3石护墩保护,架设吊线的要求 a) 吊线为镀锌钢绞线,根据负荷区、吊挂光缆

7、重量、 档距气象条件等情况分别选用钢绞线规格( 一般 、为2.2/7、2.6/7、3.0/7三种)。 b) 规范规定杆路上架挂的吊线一般不宜超过2条,每条 吊线上吊挂的光缆一般不宜超过2根。 c) 杆路上架设第一条吊线时,一般应架设在道路的背 面(建筑物的同侧)。杆路上要架设第二条吊线时, 应架设在第一条吊线下方40cm处。 d) 根据共建共享的规定,杆路要求满足敷设2层共4条 吊线的需要。,1.5 杆路吊线的设计,吊线用器材,单凸吊线抱箍,U型卡、双槽夹板、铁线(吊线接续用),双凸吊线抱箍,单槽夹板,镀锌钢绞线, 单、双槽、地线夹板, 吊线施工工器具,脚扣、安全带,剪线钳,紧线钳(手拉葫芦)

8、,特殊情况下可缩 短为不小于 250mm,终端杆上的吊线 终结于拉线抱箍,吊线的接续及终结有 另缠法、夹板法、卡 固法,接续时,两侧 要求使用同一种方法,吊线程式以7/2.2为主。在特 殊地段需要做大跨度的飞线 时,可使用7/2.6或7/3.0的镀锌钢绞线做辅助吊线,终端杆要向 拉线侧倾斜 一个杆稍, 对长杆档、过河飞线等大跨度情况,还需要安装辅助吊线,主吊、辅吊在夹板处的间距见下表。,架设吊线,跨度300米以内的辅助吊线示意图,7/2.2拉线,7/2.3拉线,7/2.2钢绞线,茶托拉板,7/2.6钢绞线,避雷线,底盘或护墩(可选),间隔为2030m (一般取25m),(3)吊线角杆、仰俯角辅

9、助装置的设计,图1-3 角杆吊线辅助装置,(4)长杆档吊线装置的设计,图1-4 长杆档正、副吊线装置,图1-5 仰俯角辅助装置,(1)普通拉线程式的选用 一般按以下因素考虑: 拉线程式应按防风拉,采用7/2.2钢绞线,防凌拉、顺风拉、顶头拉、终端拉及角深在15m以内的角杆拉采用7/2.6钢绞线的原则;,1.6 拉线的设计, 如线路的中间杆因两侧线路负荷不同时,应设置顶头拉线(如杆挡距离或线条数量不同),拉线程式与拉力较大一方的光(电)缆吊线程式相同; 高拉桩杆拉线的程式一般和光缆吊线程式相同。, V型拉线的应用 八字顶头拉线的应用 撑杆的应用 吊板拉线的应用 (3)拉线地锚、水泥盘的配合 (4

10、)拉线衬环的选用,(2)特种拉线的应用,(1)需安装避雷线的的场合 终端杆、引入杆及接近局站的5根电杆必须装置直接入地的避雷线; 角杆、跨越杆、分支杆、12m以上的特殊杆、高坡杆可利用拉线作入地避雷线; 曾经受过雷击的电杆必须装置直接入地的避雷线; 跨越10kV以上高压电力线两侧的电杆必须装置直接入地避雷线。,4.1.7 避雷线和接地线设计, 有可能被电力线产生的过电压或雷击损伤光电缆及电吊线的电杆。 架空光电缆屏蔽层或其吊线在终端杆、引上杆或其附近电杆应采取接地措施的地方。 在年雷暴日超过20天的空旷地带或郊区架设的光电缆应做系统防雷接地。 一般每隔2km左右将光电缆屏蔽层连同吊线一起做一处

11、接地。屏蔽接地尽可能做在光电缆接头处。,(2)需安装接地装置的的场合,2 架空光(电)缆安装设计,2.1 架空光(电)缆类型的选择 2.2 分线设备安装 2.3 架空光(电)缆交越保护与接地保护,(1)设计选用的架空光缆的护层结构:防潮层+PE外护层,宜选用GYTA、GYTS、GYTY53、GYFTY、ADSS、OPDW或其他的优良结构。 (2)设计选用的电缆,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架空电缆的型号主要有HYA、HYFA、HYPA、HYAT、HYFAT、HYPAT和HYAC。 电缆型号在设计中不宜过多,架空电缆容量不宜超过400对。,2.1 架空光(电)缆类型的选择,2.2 分线设备安装,

12、图1-6 杆上分线设备的安装,2.3 架空光(电)缆交越保护与接地保护,3 墙壁电缆安装设计,3.1 墙壁电缆路由选择的一般要求 3.2 墙壁电缆安装工程设计,(1)根据用户分布情况,选择电缆路由应尽量短直,并使分线设备分布合理,使用户引入线最短且方便使用。 (2)电缆路由应能照顾到房屋建筑外表的整齐美观,沿建筑物敷设应横平竖直,选择在房屋建筑的背面或侧面的墙壁上,或敷设在较隐蔽、且不易受外界损伤的地方。 (3)路由选择不妨碍建筑物的门窗开闭,电缆接头的位置不应选在门窗部位。,3.1 墙壁电缆路由选择的一般要求,(4)安装位置的高度应尽可能一致,住宅与办公楼以2.5m3.5m为宜,车间外墙以3

13、.5m5.5m为宜。 (5)应避开高压、高温、潮湿、易腐蚀和有强烈振动的地区。如无法避免,应采取保护措施。 (6)应避免选择在影响住户日常生活或生产使用的地方。,(7)应避免选择在陈旧的、非永久性的、经常需修理的墙壁上。 (8)墙壁电缆应尽量避免与电力线、避雷线、暖气管、锅炉及油机的排气管等容易使电缆受损害的管线设备交叉与接近。 与其他管线的最小净距如表1-16所示。,1墙壁电缆建筑安装的一般要求 (1)卡钩式墙壁电缆的敷设方法 (2)墙壁电缆吊线程式的选用 2墙壁电缆引上及引入方式 (1)墙壁电缆的引上方式 (2)墙壁电缆的引入方式,3.2 墙壁电缆安装工程设计,3墙壁电缆分线设备的安装设计

14、 (1)墙壁电缆分线设备安装的原则 (2)分线设备安装地点的选择,图1-7 室外墙壁安装分线盒示意图,小结,通信杆线设计的步骤为:选择架空杆路路由;确定电杆位置;选定电杆的规格;确定电杆加固措施;选用光电缆吊线、拉线的的规格;确定杆路的辅助装置;架空光电缆类型选择;架空光电缆交越保护与接地保护设计。,通信用钢筋混凝土电杆的表示方法为:YD杆长梢径容许弯矩。 我国通信线路常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电杆。 电杆的选用应根据负荷区、杆距、杆高及光电缆程式、吊线程式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使用8m长的水泥杆。 钢筋混凝土电杆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防腐木电杆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2,在长杆档中使用的安全系数不

15、得小于2.5。,通信杆路中较常用的吊线(镀锌钢绞线)的规格有7/2.2、7/2.6、7/3.0。 架空光电缆杆路设计时选用吊线程式应根据所挂光(电)缆重量、杆档距离、所在地区的气象负荷及今后发展情况等因素决定。 应合理选定安全系数,当钢绞线用作普通吊线及双吊线中的正吊线时,安全系数不得小于3;钢绞线用作双吊线中的辅助吊线时,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 在架空杆线设计中常会碰到非标准杆距的情况,设计时应经过吊线强度力学计算。,拉线程式的选用一般按以下因素考虑: 拉线程式应按防风拉采用7/2.2钢绞线,防凌拉、顺风拉、顶头拉、终端拉及角深在15m以内的角杆拉采用7/2.6钢绞线的原则; 如线路的中间杆因

16、两侧线路负荷不同时,应设置顶头拉线(如杆挡距离或线条数量不同),拉线程式与拉力较大一方的光(电)缆吊线程式相同; 高拉桩杆拉线的程式一般和光缆吊线程式相同。,特别场合可以设置特种拉线,如V型拉线、八字顶头拉线、吊板拉线、撑杆等。 光电缆吊线的坡度变化大于20%时,电杆上应设置仰、俯角辅助装置。 钢筋混凝土电杆常用拉线钢箍作辅助线装置。,架空光电缆杆间距离在轻负荷区超过60m,中负荷区超过55m,重负荷区超过50m时应采用长杆档建筑方式。 应做辅助吊线,辅助吊线程式应比正吊线程式大一级为宜,且辅助吊线应装置在主吊线上方60cm处,杆档中间设23处连铁正副吊线连接。 辅助吊线两端要做终端拉线。 需避雷线的的场合必须有设计避雷装置。,架空光电缆线路的杆间距离,应根据用户下线需要、地形情况、线路负荷、气象条件以及发展改建要求等因素确定。 一般情况下,市区杆距为35m40m,郊区杆距为45m50m。 架空通信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