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腾文言文复习课件之偏义复词[2]解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497270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董腾文言文复习课件之偏义复词[2]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董腾文言文复习课件之偏义复词[2]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董腾文言文复习课件之偏义复词[2]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董腾文言文复习课件之偏义复词[2]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董腾文言文复习课件之偏义复词[2]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董腾文言文复习课件之偏义复词[2]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董腾文言文复习课件之偏义复词[2]解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偏义合成词两个语素的意义相近相类或相对,并列组成双音词后,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成为该双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的意义却摒弃不用,只是作为一种陪衬。例如:存亡、公姥、作息、异同、国家等。 1、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出入偏指出 2、爪牙不足以供耆(嗜)欲,趋走不足以避利害。(汉书刑法志)“利害”偏用“害”义,3、齐桓用其仇,有益于时,不顾逆顺,此所谓伯道者也。(汉书梅福传)“仇”,指管仲,齐桓公重用原来反对自己的管仲为相,“仇”与“逆”互相照应,可见“逆顺”只偏指“逆” 4、询谋得失,深遂夙愿。“得失”偏在“得”义,意思是“收获”,根据“偏义复词”的特点,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确

2、定句中的这类词,或分辨非偏义复词的两个单音词: 其一偏义复词,既然是复词,必然是要由两个单音词构成。如上面的两例,“作”和“息”、“异”与“同”即然。这就有别于两个音节构成的单纯词。例如: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辞) 句中的“扑朔“迷离“虽也是双音节,单它只是一个单纯词,这就不可能是偏义的复词。,其二连用的两个词,就其意义关系而言,必须是相关或相反的联合(并列)关系。不可能是同义关系的联合式及“偏正“、“动宾“、“主谓“等关系。如“作息“、与“异同“ 都是相反式的联合关系。像“苦辛“、“人民“、“恩遇“、“求索“、“收拾“等同义单位构成的,就不是偏义复词了。,其三从句意考虑,偏词复义形式

3、上是两个词,语境义只用其中的一个词义;非偏义复词的两个单音词,语境义是两个。像下面的例子,同一个语言单位,在不同的语境中,词义却不同: 例5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 例6 无羽毛以御寒暑 同是“寒暑”两个字,在例5中是一个两个单音词,在例6中是一个偏义复词(只用“寒”之意)。可见,判断偏义复词,一定不能离开语境。,现代汉语偏义复词词义固定单一。表现在: 一、由两个语素凝固成一个复音合成词后,其义偏向那一个语素是固定的,不能随文而异,即不受“观境为训”原则的制约。也就是说表义语素定位,不管在任何时期,任何语言环境中,自始自终都固定在某个语素上,不会发生忽此忽彼的随意状态。 二、两个语素虽并列

4、,但其中一个语素义已经消失,消失的那个语素在构词上只起陪衬作用。,例如现代汉语的名词“国家”、“人物”、“质量”、“舟楫”、“狐狸”、“妻子”等两个语素并列,其中一个语素义消失,“国家”偏指“国”,“家”义消失;“人物”偏指“人”,“物”义消失;“质量”偏指“质”,“量”义消失;“舟楫”偏指“舟”,“楫”义消失;“狐狸”偏指“狐”,“狸”义消失;“妻子”偏指“妻”,“子”义消失。,动词“忘记”、“死活”、“离合”,形容词“好歹”、“缓急”等其义偏向一方也是固定的。“忘记”偏向“忘”,“记”义消失;“死活”偏向“死”,“活”义消失;(反动派不管人民的死活。实际上是让老百姓死,不管老百姓活。)“离合”偏指“离”,“合”义消失;“好歹”多指“歹”一方,“好”义消失;“缓急”多指“急”义,“缓”义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