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发展史综述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497238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5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机工程学发展史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机工程学发展史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机工程学发展史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机工程学发展史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机工程学发展史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机工程学发展史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机工程学发展史综述(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 机 工 程 学 发 展 史,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2,目录,学科名字的由来 人机工程学定义 人机工程学具体含义说明 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史 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人机工程学学科体系 人体结构分析,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3,一、学科命名的由来,欧洲:Ergonomics 人类工程学或工效学。 美国:Human Factors;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人类因素学或人类因素工程学。 其他:工程心理学(前苏联);人间工学(日本);人体工程学;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人机控制学;宜人学等。,Here co

2、mes your footer Page 4,二、人机工程学定义,人机工程学的定义(一) 国际人机工程学会(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人机工程学的定义(二) 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将人机工程学定义为: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结合,使设计的机器与环境系统合适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达到在生产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的。 人机工程学的定义(三) 综上所述可以认

3、为:人机工程学是以人的生理、心理特性为依据,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分析研究人与机械、人与环境以及机械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设计操作简便省力、安全、舒适,人机环境的配合达到最佳状态的工程系统提供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因此,人机工程学可定义为: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善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5,三、具体含义说明,人机环境的具体含义: 人指操作者或使用者; 机泛指人操作或使用的物,可以是机器。也可以是用具、工具或 设施、设备等; 环境是指人、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如作业场所和空间、物理化学 环境和社会环境等。 人机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

4、所使用 的机以及它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简称人机系统。 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人机工程学的特点:学科边界模糊;学科内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对象:人机环境系统的整体状态和过程。 人机工程学的任务:使机器的设计和环境条件的设计适合于人,以保 证人的操作简便省力、迅速准确、安全舒适,心情愉快,充分发挥 人、机效能,使整个系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6,1961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首次国际人机工程会议 1982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第八次国际人机工程会议,我国第一次派人参加。 国际标准化组

5、织(ISO)1975年成立了国际人机工程标准委员会(TC159)。 1981年我国相应成立中国人类工效学标准技术委员会。 1989年成立中国人工效学学会 1991年1月成为国际人类工效学协会正是成员。,四、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史,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7,1、萌芽时期(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革命促使工厂规模扩大,机械化普遍推广,但劳动生产率却没有相应提高。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原理,认为要选用最适合的劳动工具,要用合理的操作法,并使其标准化;要制定出劳动时间的定额,并提倡按标准操作法来培训工人等。这是人机工程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

6、碑。 2、初兴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畀大战期间,由于使用了飞机、潜艇、无线电通信等现代化装备,对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而重视兵员的选拔和训练,使人去适应已定型的机器装备的需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纷纷成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研究发现,生产效率的升降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情绪(士气);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了物质利益、工作条件外,还有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到20世纪50年代,人际关系学说已成为当时企业界占支配地位的思想理论。,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8,3、成熟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复杂的

7、高性能的武器装备,由于设计不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即使经过严格选拔和训练的人员也难以适应,并经常发生事故,从而促使人们在人机匹配的研究方向,从过去的由人适应机、转向使机适合于人的研究。这是人机工程学发展的又一个转折。在此期间,心理学与工程技术互相渗透,系统的设计成果丰硕。许多学者出版了有关人机工程学专著,并将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成果整理成汇编、手册或规范,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设计之中,尤其是有关显示器、控制器设计中的人的因素的研究,取得显著的成效。各国纷纷成立有关人机工程学研究学术团体或学会,1959年,国际人类工效学学会(IEA)正式成立,进一步推动了人机工程学的发展。这标志着人机工程学己发展成为

8、一门成熟的学科。,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9,4、新的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之后)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宽广,人机工程学已渗透至各个行业以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人机工程学各个分支学科不断涌现,如航空航天、交通、建筑、农业、林业、服装、VDT等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的应用,不仅在产品上能满足人类的要求,而且使人类在操作机器设备的过程中也能荻得一定的满足,进一步促进人类能较安全、舒适地工作,且不断地提高工作效率。对人机系统中人的因素的深入研究,不仅给人机工程学带来了新源泉,而且促进了管理工效学、安全工效学的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人机信息交换发展为

9、人一计算机对话的形式,人的作用已由操纵者转变为以监控为主,各种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将逐渐广泛应用。这些均给人机工程学的发展添加新的内容和课题。197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了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C159),标志着人机工程学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成立有关人机工程学研究学术团体或学会,1959年,国际人类工效学学会正式成立,进一步推动了人机工程学的发展。这标志着人机工程学己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10,人机工程学在我国的发展人机工程学在我国起步较晚,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虽然在铁道、航空、航天等部门做过一些

10、试验性研究工作,但作为一门学科,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才正确立起来,并获得蓬勃发展。1980年,成立的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ISO/TC 159对口),规划和组织人类工效学国家标准和专业标准的制定、修订,促进了我国人机工程学的发展。与此同时,国内的一些大学、研究所建立了工业心理学、人类工效学(或人机工程学)专业和相应研究机构,招收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生;心理、航空、机械工程等学会分别成直了有关工业心理、人机工程等专业委员会,人机工程学的科研队伍不断扩大。1988年,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CES)成立,并于1992年被国际人类工效学学会接纳为正式成员,标志着我国的人机工程学已进入了一个

11、新的发展阶段。,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11,五、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一)人机工程学内容 各国人机工程研究的基本状况由于各国学科和工业基础不同,各国人机工程的研究方向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例如: 1、美国侧重工程和人际关系; 2、法国侧重劳动生理学; 3、前苏联侧重工程心理学; 4、保加利亚偏重人体测量; 5、捷克、印度等注重劳动卫生学。 (二)目前人机工程学的前沿领域研究包括: 1、人机关系; 2、人与环境关系; 3、人与生态; 4、人的特性模型; 5、人机系统的定量描述; 6、人机关系、直至团体行为、组织行为、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研究。,Here com

12、es your footer Page 12,(三)近期国内外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方向归纳如下:,工作负荷研究:包括体力活动、智力活动、工作紧张等因素引起的省力负荷和心理负荷。 工作环境的研究:包括各种工作环境条件下的生理效应,以及一般工作与生活环境中振动、噪音、空气、照明等因素的人机工程学的研究。 工作场地、工作空间、工具装备的人机工程学的研究。 信息显示的人机工程学的问题,特别是计算机终端显示中人的因素研究。 计算机设计与人机工程学研究。 工作成效的测量与评定。 机器人设计的智能模拟等。 人机环境系统中心理学的研究。,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13,(四)人机工程

13、学研究的方法,测量人体各部分静态和动态数据; 调查、询问或直接观察人在工作时的行为和反映特征; 对时间和动作的分析研究; 测量人在作业前后以及作业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各种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 观察和分析作业过程和工艺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差错和意外事故的原因; 进行模型实验或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 运用数字和统计学的方法找出各变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发展有关理论。,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14,(五)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 实测法 实验法 计算机数值方法 调查研究法 分析法。,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15

14、,六、人机工程学学科体系,人体科学:生理学、心理学、劳动卫生学、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 技术科学:工业设计、工程设计、安全工程、系统工程、机械工程、管理工程 环境科学:环境保护学、环境医学、环境卫生学、环境心理学、环境检测学 及至当今,社会发展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过渡,重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人体工程学强调从人自身出发,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研究人们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的新思路。 日本千叶大学小原教授认为:人体工程学是探知人体的工作能力及其极限,从而使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趋向适应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的各种特征。” 其实人物环境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系统,今后“可望运用人体工程学主动地、高效率地支配生活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