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张)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4490603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题破山寺后禅院》(张)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题破山寺后禅院》(张)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题破山寺后禅院》(张)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题破山寺后禅院》(张)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题破山寺后禅院》(张)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题破山寺后禅院》(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题破山寺后禅院》(张)(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破山寺后禅院,唐 常建,破山寺,在 今江苏常熟市虞山北麓;又名兴福寺,后禅院,指僧人居住的地方。,你知道有关 破山寺的知识吗,学习目标:,1.了解与诗人有关的文学常识。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3.理解诗意,体会情感。,常建:唐代大诗人。开 元十五年(公元727年) 进士,仕途坎坷,直到 天宝年间才被授予县尉, 后辞职还乡。今存诗五 十七首。他的诗歌往往 以山林寺观为描写对象, 善于用光和影构成幽静 的境界。,自学指导:,1.自由朗读这首诗,借助文下注释,说出诗歌大意。 2.品读诗歌,结合诗意,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分钟后交流),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清晨

2、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清晨,我走进古老的寺院。 朝阳照耀着高高的树林, 曲折的小路渐渐通向幽僻处, 忽见花木繁茂, 禅房就在花中央。 忽见山峦滴翠,光彩夺目, 翩飞的群鸟十分欢心 清清的潭水倒映着山影, 人的心灵也变得空明纯洁。 仿佛大自然的一切声响都消失, 只听到悠扬不尽的钟磬之音。,译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首句 “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下句紧扣“清晨”描绘出这座寺院的全境:初升的太阳,正照着寺院中高耸的树林。“古

3、寺”“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宁静。,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点出题中“后禅院”三字,描写出通向后禅院曲折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这一联的美,不仅体现在写景的准确传神上,而且表现在其思想内涵的深邃上。佛教提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无欲无求,苦修苦行,而后禅院却花木繁茂,清香扑鼻,由此含蓄曲折地表现僧侣们内心对美的热烈向往和执着追求“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曲径”,竹林丛中小路。“幽处”幽静的地方。“禅房”僧侣们的住所。“花木深”,指禅房深藏在花木丛中。这两句用语精当,意境幽邃,成为历史读者赞赏的名句。,

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是从内心的感受的来描绘后禅院的清静幽美。迷人的山光景色使小鸟儿怡然自啼,山光和白云在潭水中的倒影更是秀美无比,令近潭观水者忘却心中的一切杂念。这就更加衬托出其景之幽静佳绝。一个“悦“字,赋予鸟儿以人的灵性 ,向读者传达了鸟音关关的画外音 。一个“空“字,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静趣。,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从听觉感受方面来表现后禅院的幽静。万籁俱静 ,实难以名状,于是诗人采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的手法,以“钟磬“的清音袅袅来反衬山寺后禅房的幽静,从而以动映静,给人以静的感受,收到“鸟鸣山更幽“般的强烈艺术效果。,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寄情于山水的

5、隐逸情怀。,2、中间四句写景有什么作用?,3、最后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以动衬静,以动写静,只剩下钟磬声音。与常建向往佛门清静的心情是吻合的。,不仅写出环境的极静极美,而且体现了诗人内心旨趣,富有言外之意。,4、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 的环境,主要运用了 的手法。 深幽寂静;以动写静 5、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6、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等,你认为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 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 7、“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这种以“寂”衬“音”的写法,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正所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小结:这首诗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的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全诗层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简洁明净,感染力强。由本诗演化出的成语“曲径通幽” “万籁俱寂”,沿用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