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教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481947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石圈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岩石圈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岩石圈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岩石圈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岩石圈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岩石圈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石圈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岩石圈的结构以及岩石、矿物与元素的关系;(2)理解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相互转化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3)学会识别常见的岩石、矿物,并了解其主要用途。(4)学会绘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5)理解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了解褶皱、断层及主要外力地貌类型。(二)过程与方法(1)分组合作进行常见岩石、矿物的收集、分类和识别,了解其基本特征与成因,提高学生的观察、比较与实践能力。(2)通过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阐述其循环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认

2、识岩石圈物质循环周期的漫长、新岩石和新矿物形成速度的缓慢,领会相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来说,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人类应合理利用和珍惜使用矿产资源。自己动手绘制褶皱、断层、向斜、背斜等地质构造简图,培养准确判断地质构造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三大岩石的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物质的运动性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念,认识世界万物是相互联系的,是发展变化的。(2)通过对常见岩石、矿物的收集与识别,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精神。 【教学重点】(1)岩石的成因,岩石按成因的分类(2)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岩石圈的物质循环(3)内力作用与构造地貌、外力作用与外力

3、地貌【教学难点】(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2)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判断(3)地貌的变化及其成因【教学方法】(1)问题引导法、讨论法、指导学生自学法、探究法。(2)地理读图启发式教学法,矿物标本,各类岩石标本。(3)多媒体展示,板书板图。【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分析、评价、反思、体会一、新课导入:【自主探究】阅读第二单元的引言部分及“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整体感知地球由哪些圈层构成,并设计出地球圈层构成的知识框架或结构示意图。二、推进新课【合作探究】1读教材图2-1-3岩石圈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涉及地球内部圈层的哪两个部分?(2)分析图中软流层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哪一部分

4、?其具体位置和物质组成是怎样的?(3)由图分析岩石圈的位置如何?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2地壳与岩石圈有何区别?岩石圈=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地壳岩石圈不等于地壳 , 岩石圈地壳【板书】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板图】岩石圈的结构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地壳地 幔外 核内 核上 地 幔下 地 幔地 核岩石圈软流层【知识拓展】读“地壳结构示意图”回答:地壳在垂直方向上可以分为哪两层?分布各有何特点?硅铝层:位于地壳上层,密度小,是不连续圈层。硅镁层:位于地壳下层,密度大,是连续圈层。地壳的特点:地壳厚度不均;分上、下两层,硅铝层分布不连续。【承转】科学家经过各种方法推断出地球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了

5、,但是地球上可以找到的最古老的岩石却只有42.8亿年!这是为什么?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规律。看上去似乎稳定坚固的地壳,其实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岩石圈里都在发生着什么变化。【板书】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1岩石圈的组成【阅读回答】岩石圈中的岩石按成因分为哪三大类?【生】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合作探究】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活动1】(教师展示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成过程的图片和实物标本)你知道这两块岩石那一块是花岗岩吗?它与玄武岩的结构特点有何不同?为什么玄武岩会有很多的气孔呢? 你知道这两块岩石是怎么形成的么?(此时展示黄山飞来石和仙人嗮靴的图片以及东北五大连池附近

6、的岩石图片,问学生这些岩石哪些是花岗岩哪些是玄武岩)首先在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中形成了岩浆:岩浆是地下深处一种黏稠的高温熔融物质,并含有大量挥发性气体。岩浆高压侵入地壳上部喷出地表冷却、凝固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软流层)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岩石,叫做岩浆岩。花岗岩:我国的黄山、华山等都是花岗岩分布区玄武岩:我国东北的五大连池是玄武岩分布区【活动2】(教师展示页岩和一块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岩石标本)你们能说出我手中这两块岩石是哪一类岩石吗?这两块岩石各有什么特点?【播放动画】随着地壳的上升而出露于地表的

7、各类岩石,在风吹、雨打、日晒和生物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再被风、流水等搬运到地壳凹陷下沉的地区沉积成一层层的沉积层,进而固结成沉积岩。裸露岩石沉积岩外力侵蚀、搬运、堆积、固结风、流水、冰川、海浪特点一层一层的沉积(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活动3】(教师展示一块石灰岩和一块大理岩标本)这两块岩石大家见过么?你能说说它是什么岩石吗?如果我告诉大家我左手中的岩石(大理岩,白色)是由右手中的岩石(石灰岩,灰黑色)变来的你们相信么?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形成变质岩。已成岩石变质岩变质作用举例石灰岩大理岩页岩板

8、岩(矿物成分和结构改变)岩浆活动、高温高压【板书】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活动】根据多媒体展示的“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动画,画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承转】我们说岩石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岩石圈及其物质循环对我们人类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板书】3. 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地理意义(学生自我归纳总结)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中,(1)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2)改变了地形, 塑造出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3)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知识窗】“岩石、矿物与元素的关系以及地壳元素组成”1.说明岩石、矿物、化学元素的关系。2.地壳中的主要元素有哪些?【PPT

9、】展示石英、长石、云母和角闪石等矿物的图片。矿物: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常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矿产:岩石形成过程中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在地表富集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的要求。矿石:含矿产的岩石,优劣常用品位表示,有些岩石本身就是矿产如:石灰岩、煤、花岗岩、大理岩。矿床: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矿产的富集地段。有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变质矿床。岩石:一种或几种矿物的集合体,如花岗岩是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大理岩由方解石组成。【总结新课】通过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小试牛刀】一.选择题1.关于地壳的叙述,正确的是()

10、A.上层叫硅铝层,是一个连续的圈层B.上层叫硅镁层,是一个连续的圈层C.下层叫硅铝层,是一个不连续的圈层D.下层叫硅镁层,是一个连续的圈层2岩石圈是指()A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B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D地壳和上地慢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3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小的是()A喜马拉雅山 B黄土高原 C大西洋 D刚果盆地4.关于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阅读材料,完成56题。明故宫的午门里有一块“血迹石

11、”。青灰色的石面上,夹杂的绎褐色斑纹,像是渗透到石头中的鲜血。有人说血迹石是明代方孝孺血浅宫门留下的。苏州虎丘有一块渗血“千人石”。传说是吴王阖闾在这块石头上砍死了所有修建坟墓的工匠,千人石每到大雨之后,都从岩石中渗出“血水”。其实“血迹石”是约三亿多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相作用,便出现了绛褐色的团块和条纹,经过成岩作用,形成了血迹石。以后随着地壳运动而抬升,被工匠从山上采到。苏州的“千人石”实际上是一种紫红色流纹质熔结凝灰岩。为距今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时代喷发的岩浆凝结成而。经千百年的日晒风吹雨打,流纹岩里的氧化铁游离

12、出来,每当遭受狂风暴雨的侵袭后,氧化铁就被雨水冲刷带了出来,故雨水呈现出淡淡的红色。5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类型相同的是A花岗石和石灰岩B大理岩和砂岩C石灰岩和玄武岩D砂岩和片麻岩6关于“血迹石”和“千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A血迹石的出现经历了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过程B血迹石的形成是岩浆上升冷却凝结而形成的C“千人石”中一定会有化石D“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凝作用 二综合题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有五条连线没有画出箭头,请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在图中补绘箭头。(2)图中序号所表示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 、 、 、 、 、 、 、 、 。(3)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可概括

13、为:从 到形成 ,又到新的 形成。2.读古诗回答有关问题: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诗中描述的岩石是 岩,按成因分类属于 岩。(2)这种岩石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岩石是 。(3)这类岩石中能否找到生物化石? 。课标: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况各圈层的主要特点。设计形式可以多样,但需要包含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本环节的设计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师边讲边画,在板图过程中加强记忆。对地壳的相关知识进行必要的补充,充实知识体系。在加拿大魁北克地区发现的 通过设疑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进一步讲解岩石圈三大类岩石形成过程及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在“岩石类型”部分的教学中,要使学生通过活动了解岩浆岩、沉积岩以及变质岩的形成过程。教师指导学生看教材中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两类岩石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使学生了解侵入岩由于是岩浆在地壳中冷凝结晶成岩,冷却十分缓慢,因而矿物晶粒较粗。喷出岩,是岩浆在地表迅速冷却凝结,没有充足时间结晶,加上气体未来得及挥发使之具有气孔。 在讲解岩浆岩时,要指出“侵入”和“喷出”的区别。岩浆在冷却凝结成岩过程中,由于冷凝时所处的部位不同而形成侵入岩与喷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