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481027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1. 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工业的蓬勃发展,淡水供应危机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海水约占地球现有总水量的97%,海水淡化问题已成为科学家的主要研究方向,若实行海水淡化来供应饮用水,下列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A. 加入明矾,使海水盐分沉淀而淡化B. 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馏淡化C. 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所含的盐分D. 利用半透膜,采用反渗透法而使海水淡化【答案】A【解析】A、明矾可以净水,其原理是明矾溶于水产生胶体,胶体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而明矾不会吸附水中的离子,所以明矾不可以淡化

2、海水,故A错误;B、蒸馏法是工业上淡化海水的一种常用方法,故B正确;C、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可以除去海水中的离子,从而达到淡化海水的目的,故C正确;D、半透膜只会让水分子透过,而不会使离子透过,采用反渗透法而使海水淡化,故D正确故选A。2. 我国古代有“女娲补天”的传说,今天人类也面临“补天”的问题,下列采取的措施与今天所说的“补天”无关的是()A. 研究新型催化剂,消除汽车尾气的污染 B. 禁止使用含氟电冰箱C. 倡导使用无磷洗衣粉 D. 严格控制硝酸厂的尾气处理【答案】C【解析】今天所说的“补天”是指弥补臭氧层遭到破坏所造成的臭氧层变薄和臭氧空洞。氮氧化物、氟氯烃等都能破坏臭氧层,能杜绝或减少

3、这些物质排放的措施都可以称为补天。3. 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绿色食品,海洋提供的食品叫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白色食品。下面属于白色食品的是()A. 酱油 B. 面粉 C. 海带 D. 菜油【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酱油是蛋白质发酵形成的,属于白色食品,正确;B面粉是小麦磨碎产生的物质,属于绿色食品,错误;C海带是从海洋中获得的食品叫蓝色食品,错误;D菜油是油菜仔经压榨产生的,属于绿色食品,错误。考点:考查食品的分类正误判断的知识。4.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其主要原因是()A. 提高汽油燃烧效率 B

4、. 降低汽油成本 C. 避免铅污染大气 D. 铅资源短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禁止使用含铅汽油主要原因是避免铅的污染,铅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C正确。考点:考查大气污染、改善大气质量的相关知识。5. 可逆反应A(g)+ 4B(g) C(g)+ 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 vA=0.15mol/(Lmin) B. vB=0.6 mol/(Lmin)C. vC=0.4 mol/(Lmin) D. vD=0.01 mol/(Ls)【答案】D【解析】在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反应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

5、越快, AVA/1=0.15mol(Lmin)1; BVB/3=0.2mol(Lmin)1; CVC/2=0.2mol(Lmin)1;DVD=0.01mol(Ls)1=0.6mol(Lmin)1,VD/1=0.6mol(Lmin)1,因反应速率VDVB=VCVA,故选D。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 没有物质的变化,就没有能量的变化【答案】A【解析】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断键吸热,成键放热,所以化学反应的过程都伴随着能量变化,A正确;B、化学

6、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也可能是光能、电能等形式,B错误;C、物质变化时若伴有能量变化,则可能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核能,C错误;D、物理变化中也可以有能量的变化,D错误。答案选A。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既可表示微粒数,又可表示物质的量。B. 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C.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不仅要写明反应热的符号和数值,还要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D. 凡是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

7、微粒数,故A错误;B、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通常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故B错误;C、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不仅要写明反应热的符号和数值,还要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故C正确;D、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C。【考点定位】考查热化学方程式【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意义,要理解系数的含义。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遵循书写普通化学方程式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反应热H与测定的条件(温度、压强)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应热H的测定条件。若没有注明,就默认为是在25、101KPa条件下测定的;反应

8、热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H为“”表示放热反应,H为“+”表示吸热反应。H的单位一般为kJ/mol;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不同。因此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体用“s”、液体用“l”、气体用“g”、溶液用“aq”等表示,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8. 如图所示的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分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详解:A两个电极材料相同,不能

9、够组成原电池且产生电流,选项A错误;B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Fe为负极,有电流产生,选项B正确;CZn与稀盐酸直接反应,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选项C错误;D酒精是非电解质,选项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注意原电池的这几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题目较简单。9.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C(s)O2(g) CO2(g)H1 C(s)O2(g) CO(g)H2S(s)O2(g) SO2(g)H3 S(g)O2(g) SO2(g)H4H2(g)O2(g) H2O(l)H5 2H2(g)O2(g)2H2O(l)H6CaCO3(

10、s) CaO(s)CO2(g)H7 CaO(s)H2O(l) Ca(OH)2(s)H8A. B. C. D. 【答案】C【解析】由于CO具有可燃性,所以H1H2;由于能量:S(s)H2;由于前一个反应消耗反应物较少,所以H1H2;由于前一个反应吸热,后一个反应放热,所以H1H2;。故选C。10. 生产中常要控制化学反应条件增大反应速率。下列措施中不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 尽可能使用稀溶液 B.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C. 碾细固体反应物 D. 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答案】A【解析】A:减小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减小,符合题意B:催化剂一般可加快反应速率C:增大反应物的表面积,可加快反应速率D:升温可

11、加快反应速度11. 下列变化为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A. H2O(g)=H2O(l)H44.0 kJ/molB. 2HI(g)=H2(g)I2(g)H14.9 kJ/molC. 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862 kJ能量的化学反应D. 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此过程虽然放热,但不属于化学反应,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B、H0是吸热反应,故错误;C、不清楚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多少,可能此反应是吸热反应,故错误;D、根据能量与过程关系,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此反应是放热反应,即H异丁烷B. 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

12、(g) H1 560.8 kJ/molC. 正戊烷的燃烧热大于3 531.3 kJ/molD. 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答案】C【解析】A、正丁烷和异丁烷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正丁烷燃烧热大,说明正丁烷的能量高,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异丁烷比正丁烷稳定,选项A错误;B、燃烧热指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B中H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不成比例且生成的水应为液态,选项B错误;C、由题给信息可推知,正戊烷的燃烧热比2-甲基丁烷大,选项C正确;D、通过计算可得,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少,选项D错误。答案选C。13. 实验室进行中和

13、热测定的实验时除需要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外,所用的其他仪器和试剂均正确的一组是()A. 0.50 molL1盐酸,0.50 molL1NaOH溶液,100 mL量筒1个B. 0.50 molL1盐酸,0.55 molL1NaOH溶液,100 mL量筒2个C. 0.50 molL1盐酸,0.55 molL1NaOH溶液,50 mL量筒1个D. 0.50 molL1盐酸,0.55 molL1NaOH溶液,50 mL量筒2个【答案】D【解析】实验室进行中和热测定的实验需要的仪器: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温度计、量筒(50 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

14、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0.50 mol/L 盐酸、0.55 mol/L NaOH溶液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和热测定仪器的选择,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测定中和热的正确方法14. 我国拥有较丰富的地热资源,其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下列关于地热能说法正确的是 ()可以用于洗浴、发电以及供暖等方面与煤炭、石油、天然气一样都是化石能源主要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与地下水结合可形成热水型地热,释放形式之一是温泉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地下热水还可直接送至附近居民家中,提供洗浴、供暖等生活用水地热资源是目前全球倡导的绿色安全资源,它不受昼夜和季节变化的限制,不仅可供电、供热,还可以用于旅游、温泉保健、养殖热带鱼等等。详解:地下热水还可直接送至附近居民家中,提供洗浴、供暖等生活用水,故正确;地热资源是可再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