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脉搏信号检测系统设计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449302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6.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脉搏信号检测系统设计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人体脉搏信号检测系统设计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人体脉搏信号检测系统设计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人体脉搏信号检测系统设计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人体脉搏信号检测系统设计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脉搏信号检测系统设计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脉搏信号检测系统设计讲解(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生物医学信号的检查是对人体健康状况评估的手段。在医院里,通过检查必要的生物医学数据,医生可以对病人健康程度做一个评估,并且根据数据诊断出病患所得的疾病以及康复状况。同时,医药保健类产品早已经不是医院的专利,以家庭为单位,几乎每个家庭都配备了必要的医疗保健类用品1-3。在适宜的医疗设备条件下,病人可以不依靠医生的辅助,自己采集医学生理数据,通过医学根据对此参数分析,评估健康水平或者诊断自身是否有疾病。现代的医疗仪器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便捷,在智能化、便携式、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仪器在实

2、现功能的同时都有不同的特点,有的仪器便于携带,有的仪器操作简单。当然,结合众多优点的仪器无疑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以医院为单位,因为测量出来的数据可以直接提供给医生作为诊断或评估病人身体状况的参考,所以这类医疗仪器性能高、功能强大、测量数据准确。而对于以家庭或个人来说,在保证功能的同时,方便测量生理数据、便于携带、价格低廉、智能化这些特点是此类医疗仪器发展的趋势。作为诸多生理信号的一种,脉象信号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从脉搏波中提取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历来都受到中外医学界的重视。脉搏波所呈现出的形态(波形)、强度(波幅)、速率(波速)和节律(周期)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反

3、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中许多生理病理的血流特征4。许多中医文献分析脉象的形成和西医分析虽然表、述各有不同,但是有相同的科学原理。人体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液所组成,负责人体氧气、二氧化碳、养分及废物的运送。血液经由心脏的左心室收缩而挤压流入主动脉,随即传递到全身动脉。当大量血液进入动脉将使动脉压力变大而使管径扩张,在体表较浅处动脉即可感受到此扩张,即所谓的脉搏1。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脉搏的频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成人为60-100次/分,老年人为55-60次/分。正常人脉率规则,不会出现脉搏间隔时间长短不

4、一的现象,脉搏强弱均等,不会出现强弱交替的现象。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每分钟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2。综上所述,脉搏信号对于人体心脑血管系统和整体健康水平都有很好的反映,因此研制出一种能够对脉搏信号进行检测、分析的脉搏分析仪器就拥有重要的意义:其一,对于前期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和中期病情监护,安全、方便、快捷的评估心脑血管健康状况的设备对人体心脑血管系统功能进行监测,及早发现病情,实时把握健康状况,并准确做出诊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危重病人既可用于检查治疗,可及早发现致命性病变。其二,对一般人则可用于早期健康评估和病人身体状况的愈后检查。通过脉搏信号的检测和分析,可以结合

5、其他生理参数,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早期病变进行预测。脉搏信号检测不需要复杂昂贵的设备,且操作简便拥有无创性的特点,在心脑血管和临床医学检查、治疗、用药、康复、保健等方面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诊脉建立切实可行的客观指标,即脉诊客观化,乃是继承和发扬中医脉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此同时实现可视化,对于疾病人群和健康人群的分类有着重大的意义。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仿真中医诊脉,用科学的分析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脉搏波数据是实现客观化和可视化指标的重要手段。应用脉诊的客观指标就可以使脉诊有了共同的客观标准和依据,促进相互讨论和交流脉诊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促进中医脉学的现代化和快速发展,提高中医临床诊

6、断水平。应用脉诊的客观指标,可以研究中医名家的诊脉特点,有利于吸取经验和观点。现代脉搏信号仪器实现脉诊指标的客观化和可视化是通过测量脉搏信号,画出脉象图,测量图上各个指标来进行的。因此,脉象图是实现脉诊客观化的一项重要指标。脉诊所得脉象的各种信息可用脉搏传感器放在切脉部位的皮肤上,以不同的压力取法画出脉象曲线,这种脉象曲线称为脉象图。以此为心脑血管疾病作诊断,这也为无创伤诊断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现代脉象诊断就要实现可视化,可以通过分析脉搏图,测量脉搏图的参数。脉搏图指标在很多资料中命名方法各有不同,在实际中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去除医生主观因素,运用科学的分析手段,对脉象信号进行分析,是势在必行的。

7、1.2人体脉搏信号检测系统研究现状1860年法国的Vierordt研制出第一台弹簧杠杆式脉搏描记器,使脉象研究由示意图阶段进入示波图阶段6。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脉象仪不断发展,国内外的学者制造出了有代表性、性能各异的脉诊仪器。脉诊仪器研究的重点是传感器的设计,到现在为止,研究人员已经研制出种类繁多的传感器来模拟中医切脉时的手指,采集脉搏信号记录并分析。现阶段,用于脉象信息采集的传感器根据其工作原理可分为:压力传感器、光电式脉搏传感器、传声器和超声多普勒技术9-11。其中,压力传感器用的最多,因为它是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是最接近中医切脉的模拟医生手指的功能。它还包括压电式传感器,压阻型传感器

8、和压磁式传感器9,10。(1)压电式传感器 利用压电材料的特性将脉搏的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根据压电式12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压电晶体式传感器、压电陶瓷式传感器、压电聚合物传感器和复合压电材料传感器。其中以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用的最多。(2)压阻型传感器 主要利用电阻率随应力变化的性质制成的,目前它的应用最为广泛,压阻式传感器根据压力的传导方式不同可分为固态压阻式传感器、液压传感器和气导式传感器。(3)压磁式传感器 也称作磁弹性传感器,是近年来国内外新兴的一种新型传感器。它的作用原理是建立在磁弹性效应的基础上,即利用这种传感器将作用力变换成传感器导磁率的变化,并通过导磁率的变化输出相应变化的电信

9、号。但因理论和技术上尚未成熟,限制了其广泛应用。(4)光电容积式脉搏传感器 此种传感器测量部位是指端,由指总动脉分两路从指干两侧通向指尖,再由丰富的冠状小动脉弥散至毛细血管,然后从静脉回流。用一束光线透过指端的毛细血管床,由于人体手指末端微血管床随着动脉搏动而发生血管容积的变化,因为随着脉搏搏动前后对光的吸收量不同,透过手指的光强也随之变化,利用光敏元件可测出这种随血管容积的变化而变化的光强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以此反映出脉搏波的变化情况即获得指端容积脉搏波信号13,14。(5)超声多普勒技术 国外对脉搏波的研究,在仪器上正朝着超声显像方面发展,脉搏图也进入了由示波图到声像图研究的新阶段。动

10、脉脉搏除发出压力搏动的信息之外,还有管腔容积、血流速度、脉管的三维运动等多种信息,仅用压力脉图难以全部定量地反映脉象构成要素的指标。随着医学超声显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超声多普勒技术在脉象客观化的研究中已经日益受到重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当然,传感器探头种类也很多,有单探头、双探头和多探头的传感器。(1)单探头传感器的研究 现在检测人体脉象信息的装置,主要是带有一个单点式脉象传感器的脉象仪,这类仪器是用的最多最广泛的、时间也是最久的。人们用这类仪器已能初步识别十几种常见脉象,这些仪器的深入应用推动了我国脉象客观化的研究。目前常用的单触头压力脉搏传感器在整体结构上主要采用了表带式和支架式两种形式。表

11、带式结构一般是通过尼龙绑带将传感器绑扎在被测者的腕部,操作方便、简单,记录的脉图受人体体位和呼吸的干扰较小。支架式结构的特点是传感器固定在加压机构上,无须绑扎被测者的腕部,因而可以避免绑扎所引起的附加张力,与医者手指切脉的情景较为相符。但是由于人体体位和呼吸的影响,被测者手腕与传感器之间的相对位置难以保持稳定,检测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呼吸干扰和杂散振动干扰。另有一种是指套式的单触头压力脉搏传感器结构。美国J.H.Laub在20世纪80年代设计的一种脉搏波动检测装置将压力传感器分别并排固定于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手套前端,按在被测者的寸、关和尺三部上,用三支电动描记笔同时记录三部脉的波形,用于进行脉

12、象分析,并且可以将医者的取脉压力也同时显示出来。用这种结构的传感器进行脉象信息检测,很好地模拟了手指切脉的情景,如果通过一定的设计使指套前端具有良好的力传导性能的话,那么在诊脉过程中除了由传感器检测脉波之外,医者还能根据指端对脉搏波动的感受来进行各种灵活的指法变化,从而测得不同取脉压力下脉搏波动的动态变化。这种指套式结构所具有的良好模拟特性使得它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是也有文献指出,这种结构形式难以保证医者指端与被测者腕部之间的位置相对稳定,以至于记录的脉图波形缺乏足够的稳定性,而且检测结果的重复性较差8,15。单探头脉象传感器反映的信息比较局限,这是因为单点式脉象传感器的结构特点,限制了更多的

13、脉搏信息及血管力学参数的测定。单探头、单部位的检测方法与中医实际临床“三部九候”的切脉方法上有一定的差异,主要有下列两方面不足8:第一,单探头传感器无法区分血管轴向张力和径向搏动力。第二,单探头传感器加脉取压时,换能器受到皮肤软组织的反压力不但与受压组织的变形量有关,还与“皮肤-软组织-动脉管”力学特性有关。现有检测方法无法区分软组织变形量和无法区分软组织变形程度及软组织固有的弹性、硬度等力学参数对切脉压力的影响程度。(2)双探头传感器的研究 设计了双探头复合式脉象传感器,即由外围传感器和中心传感器组成双探头传感器。中心传感器测得单纯垂直方向的力,而外围传感器测得脉搏搏动力、皮肤切向张力等的综

14、合力对两路信号进行运算,能区分血管径向搏动力、轴向张力、血管等效硬度等力学指标。双探头传感器的临床意义:目前国内对弦、平、滑等脉象的线性判别标准,由于受到单探头传感器件功能上的限制,只能根据波形形态来分析计算。利用双探头传感器检测的脉象数据,可能做出深刻地揭示;双探头传感器所测得的脉象力学指标有可能为判断有关血管的固有弹性、硬度等力学性质提供客观标准,利用双探头传感器在无损检测血压、心血管功能状态以及建立中医脉象的力学指标、补充脉象的判断标准等方面都可以进行深入的研究。(3)三探头传感器的研究 三探头压力式传感器组合取脉时,挠动脉被加压以致阻断并被强制地分为三个有生理意义的小区。三点的脉搏特征

15、是不同的、有特殊生理意义的。这种组合式的脉搏传感器,特别是“中突型”结构的,一是能测出挠动脉内血流状态;二是能比较压阻点近远心侧脉波的差别;三是能获得有关脉搏波传播速度的信息;四是能够鉴别脉波的拍变化的伪差;五是能大致估计整体外周阻力与首部外周阻力对脉波形态的影响。同步三部脉象,并与单探头压力式传感器检测单部脉象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以下几个初步结论:二者在最佳脉压力上有差,单部脉象检测在最佳取脉压力下的脉图主峰波高度与在这个压力下三部脉象同步检测所建立的主峰波高度有显著差异,测取的脉图在形态上归平、弦、滑等类,没有发现本质上的差别,对三部脉象同步检测时测取的寸、关、尺脉图进行形态归类,也无明显

16、区别,但幅值差别较大,且因人而异8,9。1.3 本课题完成的主要内容本文设计了一种人体脉搏信号检测系统,利用了现代的传感器技术,把光学传感器测到的信号转换成脉冲并进行整形、计数和显示,就能实现实时检测脉搏次数的目的。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低功耗,节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脉搏医学界理论,脉搏图的发展和现状。(2) 设计了脉搏波信号采集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部分。信号采集硬件以MSP43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利用其低功耗技术,采集脉搏数据,使得信号通过串口进入计算机。低功耗还体现在滤波电路和比较电路的放大器件选用MCP6002。(3) 把光学传感器测到的信号转换成脉冲并进行整形、计数和显示,就能实现实时检测脉搏次数的目的。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出脉搏跳动数值,对不合格的心率信号进行语音报警。本论文结构安排如下:第 1 章,绪论。介绍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课题所研究的内容。第 2 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