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说明文素材库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440375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说明文素材库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福建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说明文素材库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福建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说明文素材库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福建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说明文素材库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福建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说明文素材库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说明文素材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说明文素材库(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明文素材库宛自天开陈则周中国园林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创造,是回归自然、崇尚自然的载体,是亲近山水、贴近自然的篇章。中国园林独领风骚于世界园林艺术之中的特色就是描摹自然、超越自然、提炼自然和表现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将气象万千、各呈风采的大自然浓缩于一体,将五彩缤纷的自然风景题材予以概括和提炼,创造出各种别致多姿的景致、深邃含蓄的意境,形成特有的写意特征。无论是树木扶疏,还是峰峦错叠,无论是磴道迂回还是幽涧落壑,无论是曲廊临流还是凭栏坐憩,都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写照。 西方古典园林偏好人工造景,地貌多是经过人工平整后的平地或台地,水体常是几何形体的水池、喷泉、壁泉、水渠。植物多为行列式,

2、常是把树木修成几何体形或动物体形,把花卉和灌木修剪成地毯状的模纹花坛。中国园林则崇尚自然,山是模拟自然界的峰峦叠嶂,水是仿取自然界中的流溪瀑布等,极具艺术概括。 中国古典园林的显著特征是“自然”,在国人的心中,一件园林作品最忌造作痕迹,贵在巧夺天工,妙在自然。古代中国人在追求“宛若”“浑然”的境界中,得到感官愉悦的同时,感悟到人与生存环境之关系的密切与重要。春秋战国时期,哲学家老子提出“自然无为”论。在老子看来,人类文明所带来的种种罪恶是人们“有为”所造成的,要消除罪恶就要以“无为”来代替“有为”,即时时事事都要听任自然,所谓“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无为”并非无所为,而是因时就势。这些都绝

3、妙地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道”,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追求、展示自然,并不在于对自然本身的模仿,而是在于探求蕴藏在内部的美,而这个美归根结底也就是被老子、庄子所表述的“无为”的“自然”与“理”的探求。 古代文人、士大夫从种种山水景观中感悟到一种内在的理性之美,领略自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境界,感受超功利的心理愉悦。谢灵运的山居赋在这方面作了精辟的论述。“自然”的园林生活使尘嚣侵凌、人烟繁杂的世俗生活得到调节,使人们在赏心悦目中有着身临其境的感受,让身心得以净化,并在回归自然中心境得开阔,心房得洗涤,心理得平衡。遂在“山峦原野”“松涛幽谷”中领略大自然的温馨,在“秋林爱晚”“水乡秀映”里欣赏

4、大千世界的野趣。 至于园林造景,其要旨恰如明代造园家计成所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就应像来自天然的一样,要有山川真意。北京颐和园有一景观题为“湖山真意”,苏州网师园也有一景题作“真意”,这个真意并非自然景观的等身,而是艺术家把对大自然的感受艺术地再现出来。“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一条溪水,给人以涉足乡村的印象;几丛峰石,让人有身临深山濠濮之联想。造园过程是一种对自然的再现与升华。置身园林就是亲近自然、礼遇自然!(福建日报2018.1.30)“飞花令”:酒文化绽放的奇葩近年来,央视的传统文化综艺节目做得风生水起。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

5、,不仅让人们重温了名垂千古的经典诗词,还火了紧张刺激的小游戏“飞花令”。这个游戏,关注“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肯定都很清楚。那么,这个游戏的起源到底从何而来?就不能不谈一谈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了。饮酒古已有之,共饮则需助兴。“飞花令”里有个“令”字,就和命令有关。酒令的历史由来已久,春秋战国时期的饮酒风俗,就有所谓的“当筵歌诗”“即席作歌”。后世的“飞花令”就是一种喝酒时用来罚酒助兴的酒令,不过这“飞花令”没有诗词基础的人根本玩不转,所以这种酒令也就成了文人墨客的最爱,就连名字也源于诗词之中:“飞花”一词就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行“飞花令”时选用诗和词,也可用曲,但选择的

6、句子一般不超过七个字。古代的“飞花令”要求极高,对令人所对出的诗句要和行令人吟出的诗句格律一致,而且规定好的字出现的位置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些诗可背诵前人诗句,也可临场现作。行令人一个接一个,当作不出诗、背不出诗或作错、背错时,由酒令官命令其喝酒受罚。“中国诗词大会”中的“飞花令”,其要求已经比古人的规则简单了许多,只要出现约定的字且不重复即可。由此观之,“飞花令”这样的酒令实在是我国酒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劝酒行为的文明化和艺术化,堪称酒席间的现场“笔会”。红楼梦第四十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就描写了当时上层社会喝酒行雅令的生活场景。行雅令时必须引经据典,当场构思即席应对,这就要求行令者既要有

7、文采和才华,又要敏捷和机智,是最能展示饮者才思的项目。若要论正宗的玩法,最基本的“飞花令”诗句中是必须含有“花”字的,而且对“花”字出现的位置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比如,酒宴上,甲说一句第一字带有“花”的诗词,如“花近高楼伤客心”;乙要接续第二字带“花”的诗句,如“落花时节又逢君”;丙可接“春江花朝秋月夜”,“花”在第三字位置上;丁则接“人面桃花相映红”,“花”在第四字位置上;依此,接着可以是“不知近水花先发”“出门俱是看花人”“霜叶红于二月花”等。到花在第七个字的位置上,则一轮完成,可继续循环下去,答不上或答错的,罚酒。当然,在酒宴上行令方式还可以有一些变化,如直接说一句带“花”字的诗,“花”

8、字在诗中的位置对应到某客人,此客人再接,如果正好对应到自身,则罚酒。如行令人说“牧童遥指杏花村”,“花”在第六字位置上,从行令人开始数到第六人接令,如果第六人刚好是行令人自己,则行令人喝酒。此外还有另外一种行令方法:行“飞花令”时,诗句中第几个字为“花”,即按一定顺序由第几个人喝酒。如巴金的小说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淑英说一句落花时节又逢君,又该下边的淑华吃酒。”看过“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都能感觉到,“飞花令”确实是高手之间的对抗,挑战者在极短时间内完整说出一联诗句,这不仅考察选手的诗词储备,更是临场反应和心理素质的较量,因而“飞花令”的竞赛感很强。在各种“脑残”网络用语泛滥的当下,这种观赏性

9、和文化内涵兼备的节目俨然成为一道文化奇观。(选自厦门日报2018年1月21日) 人工智能对“人”的挑战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29日15版)孙伟平人工智能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发展前途远大的高新科学技术,同时,也是一种远未成熟、后果难以预料的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不仅正在深刻地改变世界,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它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正改变着“人”本身,改变着对“人”的认知。一在过去40亿年中,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命都是按照优胜劣汰的有机化学规律演化的,演化的过程既缓慢又艰辛,然而,作为无机生命的人工智能的发展日新月异,正在改变传统的演化规律和演化节奏。随着生物技术、智能技术的综合发展,人

10、的自然身体正在被“修补”“改造”和“重组”,人所独有的情感、创造力、社会性等正在为智能机器获得,人机互补、人机互动、人机结合、人机协同、人机一体化成为智能时代发展的趋势。当人的自然身体与智能机器日益“共生”或一体化,例如,人的基因密码被破译,基因被修复、改造、甚至被重新“编码”,各种生物智能芯片植入人脑,承担部分记忆、运算、表达等功能,一些残缺、受损或老化的身体器官被人造器官所替代,那时新兴的“共生体”究竟是“人”还是“机器”?或者说,在什么意义上、什么程度上是“人”?人形智能机器人的研制是目前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重点领域。智能机器人在外形上可以不像人,但也可能“比人更像人”。或者说,借助现代生

11、物技术和智能技术,智能机器人可以设计、制造得比普通人更加“标准”、更加“完美”。一些乐观的专家大胆预测,到2050年,人形智能机器人将变得和“真人”一样,令人难分彼此。也就是说,人形智能机器人可能拥有精致的五官、光洁的皮肤、健美的身材、温柔的性情、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得体的谈吐、优雅的风度“凡是人所具有的,人形智能机器人都具有”。智能机器人可以根据时势的变化和特定的需要,随意变换外形、声音、性格、反应和行为模式;如果政策、法律和道德规范允许,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定制一个或多个外形和内在类似的“自己”,令自己永远“活”在世界上。从此,智能机器人究竟是否是“人”,必将,甚至已经成为一个是非争辩不断

12、的时髦话题。2017年10月25日,沙特阿拉伯第一个“吃螃蟹”,授予香港汉森机器人公司研发的女性机器人索菲娅(Sophia)以公民身份,就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并引发了人们深刻的反思。二正在研制的智能机器人不仅模糊了“人”本身,更是对人的本质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例如,“会思维”曾经被认为是人的本质特征,也是人作为“万物之灵”的骄傲。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发展,“机器也会思维”正在成为社会各界广泛的共识。众所周知,机械机器早已超过了人的体力、速度和耐力,例如,一个人力量再大,也无法与载重卡车、起重机、装载机相提并论;一个人跑得再快,也跑不过汽车、火车、飞机在思维领域,“机器思维”也可能取得突破,

13、全方位超越人类的思维水平,甚至将人类远远地抛在后面。2016年以来,阿尔法狗围棋机器人(AlphaGo)采用大数据的自我博弈训练方法,相继击败了李世石、柯洁等围棋世界冠军,展现了它在“变化无穷”的围棋领域优于人类的大局观、控制力和创造力;最新的阿尔法狗围棋机器人(AlphaGoZero)更是完全不借助人类的棋谱,“抛弃人类的经验”,从随机走子开始自我对弈学习,仅仅40天就“自我训练”成为了世界最强;这既给围棋界和社会各界带来了颠覆性的感官刺激,也令我们见识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威力,令智能系统具有控制力、创造性等变得不再那么有争议。实质上,当智能机器不仅在存储(记忆)、运算、信息传输等方面远超人

14、脑,而且在控制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情感的丰富度等方面也超过人类时,就对人的思维本质构成了实质性的挑战。又如,“劳动”或者“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曾经被认为是人的本质特征。在当今社会的智能化进程中,智能机器人正越来越多地投入生产过程,替代人类从事那些自己不情愿承担的脏、累、重复、单调的工作,或者有毒、有害、危险环境中的工作;而且,正在尝试那些曾经认为专属于人类的工作,如做手术、上课、翻译、断案、写诗、画画、作曲、弹琴、自动驾驶、作战等,成为医生、教师、译员、律师、作家、音乐家、秘书、保姆、驾驶员、战士不难想象,智能机器人的劳动态度更加“端正”,相比人更加“勤劳”,更加任劳任怨,生产效率也更高,堪

15、称“劳动模范”。随着生产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未来的智能系统完全还可能根据劳动过程的需要,自主地制造或“打印”生产工具,灵活地运用于生产过程,并根据生产的发展而不断调适、完善。甚至,智能机器人还可以自行生产机器人,并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创新“生产工具”。2017年启用的中国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沈阳新松智慧产业园,其C4车间是中国首个工业4.0生产示范实践厂区,就拟采用机器人生产机器人。如此一来,无论是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还是更一般意义的劳动,都可能不再是人类的“专利”了。再如,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当人形智能机器人取得实质性突破,以劳工、秘书、助手、同事、

16、朋友之类身份进入人们的工作和社交范围,以保姆、宠物、情人、伴侣,甚至孩子之类身份进入家庭,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甚至家庭中的新成员,可能就不会有太多的人坚持,智能机器人不可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不可能与人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而且,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各种智能系统、智能机器人之间也可能需要在生产、生活中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相互交往。而在各种现实的或虚拟的交往实践中,各交往主体之间是否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利益纠葛?是否会产生同情、愉悦、痛恨、厌恶之类情感?是否可能结成一定的利益共同体,提出政治上的要求?是否会对传统的人伦关系、家庭和社会结构等造成实质性冲击?这些问题不断敲打着人们敏感的神经。自从有人希望订制个性化的机器人“伴侣”,与之“结婚”、组成别致的“新式家庭”,我们就逐渐意识到了其中蕴含的颠覆性意义。三如果以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