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438353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 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时期,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规定任何人出任国王的大臣,都必须经过一次竞选进入下院成为议员。英国议会出台这一决议是为了A. 置内阁于议会控制之下B. 结束国王专制权力C. 确保权利法案实施D. 防止首相滥用职权【答案】A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特点2. 19世纪中叶,美国发起了女性选举权运动,之后半个多世纪女权运动席卷世界各国,直到一战爆发前女权运动收效甚微;1917年到1920年,俄国、英国、德国、奥地利、美国等先后给予妇女选举权。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

2、女性属于家庭的观念受冲击B. 政党政治需要女性选民的支持C. 女权运动取得了彻底的胜利D. 一战推动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直到一战爆发前女权运动收效甚微”“1917年到1920年,俄国、英国、德国、奥地利、美国等先后给予妇女选举权”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量女工投入“一战”军工企业等,为一战作出了贡献,提高了她们的社会地位,从而带动政治权利的改善,D项正确。材料强调一战推动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不是女性属于家庭的观念受冲击,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政党政治的内容,而是强调一战推动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排除B。材料体现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而不是彻底的胜利,排除C。3. 孟德斯鸠

3、曾指出,英国革命把封建贵族打垮以后处于最危险的状态,很有可能会蜕变成最可怕的一种专制,个人最自由的情况实际上是专制产生最可怕的一个契机。材料反映出孟德斯鸠A. 反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 赞成英国的立宪政体C. 违背了三权分立的精神D. 同情英国的封建贵族【答案】B【解析】 材料中孟德斯鸠认为英国革命后“很可能会蜕变成最可怕的一种专制”,主张以法制限制“个人最自由的情况”,即体现孟德斯鸠赞成英国的立宪政体,材料没有体现孟德斯鸠反对英国革命的态度和三权分立思想,排除A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4.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1841年广州三元里抗英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不能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出处记

4、述中西纪事五月三十日,英军撤,三元里等乡数千人,中途设伏,歼敌百余,围困英军,义律请知府余保纯弹压,民众渐散。鸦片战争档案史料靖逆将军奕山上奏:五月三十日,英军焚掠三元里,义勇与之相战,斩英军先锋霞毕及兵弁10余人。夷氛闻记英军暴行,三元里九十余乡聚众数万拒堵,英军出战,民众佯退,诱至牛栏岗围歼。义律求救于余保纯弹压,民众始退去。南海县志五月三十日,英军前来报复,民众十余万与之相战,斩其头领,歼敌数百。A. 三元里乡民五月三十日首先集结B. 英军在与民众交战之中遭受损失C. 乡民战果有限且缺乏既定的战术D. 余保纯劝解弹压是民众撤退原因【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四则材料中都提到三元里乡民

5、与英军作战,但没有都涉及战果有限、缺乏既定的战术的信息,故C项错误,所以选C。材料涉及三元里乡民五月三十日首先集结,并与英军作战,A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四则材料都涉及英军损失情况,B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材料中涉及余保纯劝解弹压民众,D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点睛:本题材料新颖,以不同史籍关于1841年广州三元里抗英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对史料的解读。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对史料的比较鉴别能力,要求学生既能到书本中去,又能跳岀书本外,掌握一定的解读史料的能力,不拘泥于教材和固有观点。5. 1898年,农学报载叙福建茶商有人“至印度学习,归用机器焙制,去岁出口四万箱,获利

6、甚厚”。1905年,两江总督派员赴印度等地考察茶业,考察归来后力主设立机器制茶厂。这说明A. 竞争与交流推动传统茶业转型B. 洋务运动扩展到农业领域C. 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印度D. 实业救国已成为社会共识【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产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度迅速发展。”两江总督派员赴印度等地考察茶业,考察归来后力主设立机器制茶厂“表明竞争与交流推动传统茶业转型,故A正确; BCD材料未体现,排除。6. 剑桥中华民国史指出,辛亥革命爆发后,“当革命势力表明他们掌握了国家的时候,他承认

7、了民国的必然性。在共和制的最初几年他为避免同革命领导人完全决裂而讨好他们,面临对抗就作策略上的退却”。这一叙述表明A. 孙中山有效节制了革命激进潮流B. 袁世凯为追求政治目标不择手段C. 孙中山是政治妥协的成功运作者D. 袁世凯是典型的政治实用主义者【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袁世凯在民国初年对革命党人进行暂时的妥协,反映的是袁世凯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政策的调整,体现了其政策的适应性、实用主义特征,故D项正确。辛亥革命以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反动力量,暂时伪装妥协,并没有反映出孙中山有效节制了革命激进潮流,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袁世凯在民国初年对革命党人进行暂时的妥协,反映的

8、是袁世凯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政策的调整,体现不出不择手段的特征,排除B。材料主要讲的是袁世凯对革命力量的妥协,而不是孙中山的妥协,排除C。7. 陕甘宁边区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指出:“凡是机关、学校、部队、工厂、商店,在广场上、屋顶上或门前设置有固定旗杆者,每逢星期日及纪念日,均须悬挂国旗,日出时升旗,日落时降旗。”这反映了A. 中共对国家统一的服膺B. 党旗成为根据地的象征C. 中共抗日根据地的扩大D. 边区政府规范国旗悬挂【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凡是机关、学校、部队、工厂、商店,在广场上、屋顶上或门前设置有固定旗杆者,每逢星期日及纪念日,均须悬挂国旗,日出时升旗,日落时降旗”可以看出边区政府

9、规范国旗悬挂,这反映了中共对国家统一的服膺,故A项正确。材料中说的是国旗而不是党旗,排除B。材料信息中体现的是国旗的悬挂,和中共抗日根据地的扩大无关,排除C。边区政府规范国旗悬挂是对的,题目问的是这种行为反应的实质问题,排除D。8. 20世纪20年代,法、英、日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魏玛共和国(德国)与苏联建立了秘密联系,得以在苏联训练飞行员和坦克手。1934年,苏联加入国际联盟。苏联这种外交政策显示了苏联A. 试图和平演变资本主义国家B. 遭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孤立C. 密谋发动了针对西方的战争D. 为社会主义建设谋求宽松环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时间“20世纪20年代”和结合所学知识可

10、知,此时苏联正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故苏联积极谋求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主要目的是为国内社会主义建设谋求宽松的环境,故D项正确。和平演变是指用各种方式渗透自己的意识形态,材料没有涉及此信息,排除A。B项说法错误,苏联跟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排除。材料体现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与密谋发动了针对西方的战争矛盾,排除C。9. 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出版)中指出:“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所以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如果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对于哈耶克的主张,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

11、 与凯恩斯主义理念相一致B. 在20世纪70年代后受到重视C. 反对私有制,推崇公有制D. 提倡民主政治,反对极权政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如果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根本目的是促进经济的自由发展,故A项排除。20世纪70年代后经济发展经历了滞胀时期,人们因此而认识到不仅需要对经济进行控制,但同时也要给予经济发展的自由空间,由此可知B项正确。欧洲发展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其本质就是经济的私有,故C项排除。材料中涉及的是经济方面,并没有谈到政治方面,故D

12、项排除。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滞胀时期10. 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1974年英国设立了两院“欧共体选择委员会”,负责审读有关欧共体的文件和制定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英国议会审读机制的建立A. 不利于英国进一步地融入欧共体B. 为英国退出欧共体埋下了伏笔C. 为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相应保障D. 是对“孤立主义”继承和发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英国加入欧共体后,设立了两院“欧共体选择委员会”,负责审读有关欧共体的文件和制定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是要更好的为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相应保障,故选C。英国融入欧共体对英国发展有利,排除A;英国不是要退出欧共体而采取

13、材料中的措施,排除B;孤立主义是英国置身于欧洲大陆事务之外,以便更好地以恰当时机参与欧洲事务,故排除D。考点: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 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 欧共体11. 下面是二战后苏联某刊物登载的一幅山姆大叔的和平之路的漫画。此漫画A. 反映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B. 揭露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C. 说明了美苏同盟关系已破裂D. 欲意为与美国争霸制造舆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图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根据图片信息“和平之路”以及“美国军事装备”,结合二战后史实,判断选项:图片信息体现不出苏联的信息,排除A;二战后美苏同盟关系本身已经破裂

14、,C项与图片信息无关,排除;图片信息没有提及苏联的态度,排除D;根据“和平之路”以及“美国军事装备”寓意,揭露的正是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B项符合题意,正确。故选B。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概况12. 1953年l月l日,人民日报在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的元旦社论里,把“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通过国家建设计划”作为三项伟大任务,向全国公布。材料表明新中国在政治上的时代主题是A. 发展多党协商政治制度B. 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C. 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D. 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正确

15、理解能力。根据材料文字“把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作为三项伟大任务”可知,新中国在政治上的时代主题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A、B两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C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D项表述与题干无关,排除。【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通过国家建设计划”和“新中国在政治上的时代主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排除选择。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贸易保护的形式多样,除关税保护外,还有外汇管制、卫生检疫、环保标准和技术标准等。1841年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发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强调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论证了实行关税保护发展民族工业的必要性。从19中后期起,美国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共和党人入主白宫,他们是工商业的政治代言人,要求提高关税,限制外国廉价劳动力制造的商品进入美国,降低竞争,保障美国工人的就业率和高工资,促进美国经济发展。此时,加拿大、意大利、德国、法国、日本等纷纷颁布关税保护法。18211897年美国关税平均税率是:18211824年为4462%,18251832年为5092%,18331857年为351%,18641866年为483%,1897年为5700%。摘编自褚浩19世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