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泥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剖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438318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水泥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某水泥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某水泥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某水泥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某水泥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水泥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水泥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剖析(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司20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 1总论XXXX公司位于XXXX县XXX村,为淘汰落后的机立窑生产工艺以后异地新建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于2009年9月投产,日产熟料2000吨,年产水泥84.5万吨。公司现有职工321人。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47号令、关于开展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的通知黔安监职安健函201427号文等法律、法规的要求,XXXX公司委托公司对该公司20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及其辅助设施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我公司评价小组于XX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对该项目进行了职业卫生调查、职业

2、病危害因素检测,并提出书面整改建议。通过对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资料收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对现有措施控制效果评价等阶段编制本报告书。我公司评价工作的开展遵循了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以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排除非技术的人为因素影响,同时根据贵州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规范(试行)的要求和方法进行评价。XXXX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的开展,得到了XXXX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XXXX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及XXXX公司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1.1评价目的1.1.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

3、法规、规章和标准。1.1.2明确用人单位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其危害程度,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效果等。1.1.3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1.4为政府监管部门职业卫生行政许可及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实施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2评价依据1.2.1法律、法规、规章1.2.1.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2011年修订);1.2.1.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8号;1.2.1.3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务院国发(1987)105号文;1.2.1.4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

4、年月12日国务院令第352号;1.2.1.5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1.2.1.6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1.2.1.7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48号令;1.2.1.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1.2.1.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文。1.2.1.10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文

5、。1.2.1.11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02年3月11日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63号;1.2.1.12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1.2.1.13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1.2.1.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年月12日国务院令第376号;1.2.1.15关于开展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的通知黔安监职安健函201427号。1.2.2规范、标准1.2.2.1贵州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规范(试行); 1.2.2.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1.2.2.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1.2.2.4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

6、总则GB5083-1999;1.2.2.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1.2.2.6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1.2.2.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1.2.2.8水泥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8068-2000;1.2.2.9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1.2.2.10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1.2.2.11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1.2.2.12劳保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1.2.2.1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

7、58-2003;1.2.2.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1.2.2.1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2013;1.2.2.1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1.2.2.1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物理因素GBZ2.2-2007;1.2.2.18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1.2.2.1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GBZ160-2004;1.2.2.20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1.2.2.21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2

8、007;1.2.2.22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25-2010;1.2.2.23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量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192.1-2007;1.2.2.24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192.2-2007;1.2.2.25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量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192.4-2007;1.2.2.26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碳化合物GBZ/T160.28-2004;1.2.2.2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氮化合物GBZ/T160.29-2004;1.2.2.28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硫化物GBZ/T160.

9、33-2004;1.2.2.29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 /T189.8-2007。1.2.3基础依据1.2.3.1 XXXX公司XXX年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1.2.3.2 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资料;1.2.3.3 职业卫生检测资料。1.2.4其他依据1.2.4.1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委托书;1.2.4.2企业提供的其他评价所需资料。1.3评价范围以XXXX公司现有建成且运行的生产项目内容为准,具体包括石灰石矿山(含破碎)、生料均化、生料配料、生料粉磨、煤粉制备、熟料烧成、水泥配料、水泥粉磨、水泥散装及袋装出厂等整条20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含余热发电及脱硝处理)及其辅助

10、生产系统现有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生产场所及职业卫生管理等为评价范围。1.4评价内容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总体布局、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健康监护、个人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及职业卫生管理等几个方面。1.5评价单元根据生产工艺流程特点,将该项目划分为矿山开采系统、水泥生产系统及公辅设施系统3个评价单元。其中矿山开采系统分为采掘系统、破碎系统、运输系统;水泥生产系统分为烧成车间、制成车间、包装车间,其中,烧成车间又分为原料制备、熟料烧成、脱硝处理;公辅设施系统分为余热发电、维修、化验、污水处理等。详见表1-1。表1-1 评价单元划分序号评价单元评价子单元1矿山开采系统

11、采掘系统-运输系统-破碎系统-2水泥生产系统烧成车间原料制备熟料烧成脱硝处理制成车间-包装车间-3公辅设施余热发电-维修-化验-污水处理-1.6评价方法根据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等方法对该项目正常生产期间存在职业病危害暴露的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效果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和定量评价。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内容包括项目概况、生产运行情况、总体布局、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布局、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及产品、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

12、等。职业卫生检测:内容包括对粉尘、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等进行检测。职业健康检查:以企业提供近年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导致的职业病的发病、职业禁忌证等情况进行评价。检查表: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等,列出检查单元、部位、项目、内容、要求等,编制成表,对评价项目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查与评价。1.7评价程序评价程序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编制阶段。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程序见图1-1。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接受用人单位委托、签订评价工作合同、收集有关技术资料、开展初步现场调查、编制现状评价工作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点等。实施阶段:依据评价方案开

13、展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病危害评价、提出措施建议、编制现状评价汇总表等工作。报告编制阶段:主要工作为分析、整理所得的资料、数据,并对其进行评价,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完成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并进行审查、修改。1.8质量控制所有评价工作按公司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中心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表格等质量文件的规定执行。此次评价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均符合现行国标规定,使用的仪器均为计量认证合格仪器和自校合格仪器,并在有效期内。评价组成员均持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专业人员资质证书。质量控制程序详见图1-2。接受用人单位委托资料1.收集有关资料(法规、标准、技术资料)2.初步现场调查和工程分析3

14、.筛选重点评价因子准备阶段拟订现状评价方案质控审查确定现状评价方案-依据现状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实施阶段1.职业卫生调查 2.职业卫生检测 3.职业病危害评价 4.给出评价结论 5提出措施建议 6.编制现状评价汇总表汇总、分析资料-报告编制阶段国家、地方有关法规、标准给出评价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编制现状评价报告书内部审查修改完善专家评审修改并提交正式报告图1-1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程序图业务受理现场调查法规、标准、规范学习现行法规、标准收集合同评审配备资源确定职能落实机构机构保证签定评价合同定期考核取证上岗培训考核人员保证工作方案编制、评审监控记录环境设施到位环境保证基础条件确认确定评价原则定期送检维护管理设备仪器到位设备仪器保证确定内容方法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