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8届高三生物第十次能力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421474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8届高三生物第十次能力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省2018届高三生物第十次能力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省2018届高三生物第十次能力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省2018届高三生物第十次能力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省2018届高三生物第十次能力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8届高三生物第十次能力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8届高三生物第十次能力考试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8届高三第十次理科综合能力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生物学实验中,对实验材料或试剂进行适当处理,可更有利于实验的开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取研磨的花生种子匀浆做鉴定脂肪的材料,有利于直接观察细胞中的脂肪粒B. 取煮熟的鸡蛋白作鉴定蛋白质的材料,有利于实验后试管的清洗C. 用添加了适量石蜡油液封的酵母菌培养液,有利于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D. 添加适量红墨水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有利于观察原生质层的位置变化【答案】A【解析】A花生种子在研磨过程中细胞已被破坏,脂肪从细胞中释放出来,无法观察细胞中的脂肪粒,A错误;B鸡蛋煮熟后只是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肽链中

2、的肽键未被破坏,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且有利于实验后试管的清洗,B正确;C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可用适量石蜡油液封酵母菌培养液,以设置无氧条件,C正确;D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色素含量较少,可用添加适量红墨水的蔗糖溶液处理,使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间充满红色的蔗糖溶液,有利于观察原生质层的位置变化,D正确;答案选A。2. 研究发现,菜粉蝶幼虫细胞中NADH脱氢酶(一种催化H与氧反应的酶)对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皮部中的鱼藤酮十分敏感。生产上常利用鱼藤酮来防治害虫。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NADH脱氢酶主要分布在线粒体的基质中B. 鱼藤酮主要抑制菜粉蝶幼虫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C. 鱼

3、藤酮也会对农作物产生很强的毒害作用D. 长期使用鱼藤酮将导致菜粉蝶基因突变而使其种群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答案】B【解析】ANADH脱氢酶能催化H与氧反应,说明此酶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A错误;BH与氧结合的过程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NADH脱氢酶对鱼藤酮敏感,说明鱼藤酮主要抑制菜粉蝶幼虫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的化学反应,B正确;C鱼藤酮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皮部,说明它不会对农作物产生很强的毒害作用,C错误;D菜粉蝶基因突变与使用鱼藤酮无关,但长期使用鱼藤酮对菜粉蝶有选择作用,会使菜粉蝶种群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D错误;答案选B。3. 关于内环境稳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下丘脑滲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

4、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产生渴觉B. 正常情况下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含量相等C. 血液中C02增多引起呼吸频率加快,是由体液和神经共同调节的D. 毛细血管处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相互转化的量总是平衡的【答案】C【解析】A下丘脑滲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但渴觉是在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产生,A错误;B一般情况下,富含氧气的血浆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生成组织液,生活在组织液中的组织细胞通过有氧呼吸消耗部分氧气,导致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的组织液氧气含量相对较低,B错误;CCO2在血液中分压升高后,可以透过血-脑脊液屏障,通过提高脑脊液中H+浓度,作用于中枢化学感受器,刺激神经系统的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

5、加快,此过程属于体液和神经共同调节,C正确;D血浆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生成组织液,一部分组织液可回流进入血浆,一部分组织液可透过毛细胞淋巴管壁形成淋巴,可见毛细血管处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相互转化的量是不等的,D错误;答案选C。4. 某兴趣小组研宄放牧对草场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该地区植物物种丰富度呈下降趋势B. 调查物种丰富度时,不能对采集到的数据取平均值C. 过度放牧会导致群落结构改变,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 维持牧草和放牧数量的适宜比例,能保证高寒草甸不发生演替【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分析,所统计的三个年份中,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

6、,该地区植物物种丰富度均呈下降趋势,A正确;调查物种丰富度时,由于是有一种算一种,不能有漏统漏记的情况,所以对统计数据不存在取平均值,B正确;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场的草被过度采食,而草原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过度的采食必然导致生态系统中其他消费者的食物来源欠缺而逐渐减少,进而整个群落结构变得更为简单,最严重的后果是草场逐渐沙漠化,所以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即间接价值)逐渐降低,C正确;群落演替的发生不是因为某一因素的介入而停止,所以即使维持牧草和放牧数量的适宜比例,在高寒草甸的群落同样也会发生群落演替,只是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与原来有差别而已,D错误。5. 如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控制

7、毛色的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为非基因序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替换属于基因突变B. 若b、c基因位置互换,则发生了染色体易位C. b中发生碱基对改变,可能不会影响该生物性状D. 基因重组可导致a、b位置互换【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因突变与性状的关系、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等,解题要点是结合题图分析判断可遗传变异的几种类型。A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如发生在、片段上碱基对的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B若b、c基因位置互换,属于染色体的倒位,B错误;C由于氨基酸的密码简并现象,b中发生碱

8、基对改变,但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不变,因而可能不会影响该生物性状,C正确;D a、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b位置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不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分清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概念,知识易错点是对染色体易位和倒位的辨别:染色体易位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的某些染色体片段的交换,染色体倒位是同一条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的颠倒。6. 有一玉米植株(二倍体),它的一条9号染色体有缺失,另一条9号染色体正常。该植株9号染色体上决定糊粉层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缺失的染色体带有产色素的显性基因A,而正常的染色体带有无色隐性基因a。巳知含有缺失染色体

9、的花粉不能成活。若以该杂合玉米植株为父本,在测交后代中,有10%的有色籽粒出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 减数分裂时正常染色体的基因a突变为AB.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C.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D. 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该杂合玉米植株为父本,正常情况下能产生分别含A、a基因的两种配子,其中A基因在缺失的染色体上,且含缺失染色体的配子是不育的,所以该植株测交后代正常情况下都是无色籽粒,但由于部分初级精母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产生了含A基因的正常染色体,使测交后代中部分出现了有色籽粒。B正确;如果是减数分裂时

10、正常染色体的基因a突变为A,则测交代应全部为有色籽粒,故A错误;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故C错误;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可育的配子中也不含A基因,测交后代不会出现有色籽粒,故D错误;答案选B。二、非选择题7. 酶指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高分子物质。在酶的催化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分子被称为底物,底物通过酶的催化转化为其他分子。几乎所有的细胞活动进程都需要酶的参与,以提高效率。请回答下列问题:(1)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在细胞中能实现分类存放,是因为细胞内具有_系统,组成该系统的结构具有的功能特性是_。茶叶细胞中也存在众多种类的酚类物质与酚氧化酶。绿茶制取过程中必须先进行热锅高温炒

11、制,这一过程的目的是_。(2)茶树的Rubicon酶在C0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C02反应,Rubicon酶的存在场所为_;该酶具有“两面性”,在0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0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会产生C02,其“两面性”与酶的_(特性)相矛盾。(3)如图中曲线表示将酶在不同温度下储存足够长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图可得出的结论是:_。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请以耐高温的纤维素酶为实验材料,比较在低温和最适温度下储存对酶活性的影响,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_。【答案】 (1). 生物膜 (2). 选择透过性 (3). 高温使酚氧化酶失活 (4). 叶绿体基质

12、 (5). 专一性 (6). 酶在较低温度下储存活性受影响小,在较高温度下储存活性受影响大先将耐高温的纤维素酶【解析】试题分析:(1)酶氧化酶与酚类底物在细胞中能实现分类存放,是因为细胞内具有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结构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绿茶制取过程中必须先进行热锅高温炒制,这一过程的目的是高温使酚氧化酶失活(3)如图中曲线表示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图可得出酶在较低温度下储存活性受影响小,在较高温度下储存活性受影响大为了验证这一结论,可以将耐高温的纤维素分解酶分别在低温和最适温度下储存足够长时间后,再在最适温度下测量其活性故答案为:(1)生物膜

13、 选择透过性 高温使酚氧化酶失活(2)叶绿体基质 专一性(3)酶在较低温度下储存活性受影响小,在较高温度下储存活性受影响大将耐高温的纤维素分解酶分别在低温和最适温度下储存足够长时间后,再在最适温度下测量其活性8. 亚洲飞蝗为XO型性别决定,雌性(XX)染色体数目2N=24条,雄性(X0)染色体数目2N=23条,且全部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下图1表示利用亚洲飞蝗精巢观察到的一个细胞分裂图,图2表示精巢中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与染色体数目比值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1所示细胞处于_(填分裂类型和时期),该细胞与图2中的_段对应。(2)图2中处于BC段的细胞含有染色体数目为_。

14、DE段一个细胞内含有的同源染色体对数为_。(3)请在答题卡相应坐标图中绘制出雌性亚洲飞蝗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曲线图。【答案】 (1).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 BC (3). 23或12或11 (4). 22或11或0 (5).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图1中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2中,AB表示细胞分裂间期的DNA复制,DNA含量加倍;BC段DNA是染色体的两倍,说明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15、、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1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2中的BC段。(2)已知图2表示雄性细胞中的DNA与染色体的含量变化,且雄性体细胞中含有23条染色体。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C段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因此细胞含有染色体数目可能为23或12或11;DE段可以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末期,因此细胞内含有的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可能是22或11或0。(3)雌性亚洲飞蝗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后期染色体组数加倍,末期染色体组数恢复为2,如图:。【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1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判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并根据图中DNA与染色体的比例判断不同的线段的含义和可以代表的分裂时期。9. 图1是由金环蛇毒引发的免疫反应示意图,图2是该蛇毒影响细胞间兴奋传递示意图。请回答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