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值长汽轮机专业复习题讲解

我**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4KB
约18页
文档ID:114411879
值长汽轮机专业复习题讲解_第1页
1/18

汽轮机专业复习题一、填空1 汽轮机型号:C135/135-13.24/1.0/535/5352 型式: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抽汽凝汽式汽轮机3 额定功率:135MW(THA工况)最大功率:156MW(VWO工况)额定蒸汽参数: 主蒸汽压力:13.24Mpa;主蒸汽温度:535℃再热蒸汽压力:2.294Mpa;再热汽温度:535℃背 压:8.5kPa4 额定蒸汽流量:412t/h; 最大蒸汽流量:490t/h;再热蒸汽流量:344.3t/h5 汽耗率:3.054kg/kw.h(THA工况)6 配汽方式:喷嘴配汽和节流配汽7 转向:从汽机向发电机方向看为顺时针方向 8 转速:3000r/min 9 轴系临界转速:r/min 发电机转子(一阶/二阶): 969/ 2485 汽轮机转子(一阶/二阶): 633/ 2149 10 通流级数:共31级其中高压部分:1调节级+8级压力级;中压部分:10级压力级;低压部分:2×6级压力级11 给水回热系统:2高加+1除氧+4低加12 汽封系统:自密封系统(SSR)13 末级叶片长度:660 mm 14 额定给水温度:244.7℃15 保证热耗:8642kJ/kW.h16 汽轮机总内效率:87.6%,高压缸效率:79.6%;中压缸效率:89.1%;低压缸效率:88.3%17 最小持续允许负荷22.5MW18 机组总长:约14m19 制造厂:东方汽轮机厂20高中压外缸内装有高压内缸、喷嘴室、隔板套、隔板、汽封等高中压部分静子部件,与转子一起构成了汽轮机的高中压通流部分。

外缸材料为高温性能较好的ZG15Cr2Mo1铸件上外缸重量20.5t;下外缸重量15.762t,允许工作温度不大于566℃21低压缸采用焊接双层缸结构轴承座与低压外缸分开布置,低压内缸为焊接结构,分上下两半,由螺栓把合成整体上半有两个进汽口通过低压进汽管与连通管相连下半有对称布置的抽汽口供六号低加22低压缸内缸两端装有导流环,与外缸组成扩压段以减少排汽损失导流环上装有低压缸喷水装置,以保证排汽温度小于80℃23主油泵轴通过联接螺栓装在轴颈端面上,在主油泵轴的前端装有危急遮断器,高中压转子重量16.1t,与低压转子用刚性联轴器联接24主机调节系统采用高压抗燃油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并与汽轮机转子转速组成闭式负反馈自动调节系统DEH主要控制汽轮机转速和功率,即从汽轮机挂闸、冲转、暖机、汽轮机定速、同期并网、带初负荷到带全负荷的整个过程,通过MSV、CV、RSV和ICV实现,同时具备防止汽轮机超速的保护逻辑25保安系统由超速保护控制系统(OPC)、危急遮断控制系统(ETS)、 安全监视系统(TSI)等组成该系统设有两套相互独立的遮断通道26当汽轮机运行参数超过安全极限时,ETS装置通过动作AST电磁阀,使高中压主、调速汽门油动机中的压力油泄掉,迅速关闭全部阀门以保证机组安全。

四个AST电磁阀采用双回路串、并联布置,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27 110%电超速 3300r/min28机械超速 (3270~3330)r/min29润滑油压低保护 报警值0.08Mpa, 低一值0.07Mpa 联起交流润滑油泵,低二值006Mpa,低三值0.03Mpa跳盘车30轴向位移大保护 报警值+0.6mm;-1.05mm,停机值+1.2mm;-1.65mm,三取二跳机31轴振大保护 报警值0.125mm,停机值0.25mm正常值≦0.075mm32高中压胀差大保护报警值+6.0mm;-3.0mm,停机值+6.2mm;-3.2mm33低压胀差大保护 报警值+7.0mm;-6.0mm,停机值+7.2mm;-6.2mm34真空低保护 报警值74Kpa 停机值63.7Kpa35 EH油压低保护 报警值11.2Mpa 停机值7.8Mpa,三取二跳机 36轴承回油温度高 报警值65℃ 手动停机值75℃37轴瓦钨金温度 报警值105℃ 停机值115℃38推力瓦块温度 报警值100℃ 停机值110℃39偏心 正常值0.075mm二、选择题1. 随着压力的升高,水的汽化热(D)。

A与压力变化无关 B不变 C增大 D减小2. 高压加热器内水的加热过程可以看作是(C)A等容过程 B等焓过程 C等压过程 D绝热过程3. 己知介质的压力P和温度t,在该温度下,当P大于P饱时,介质所处的状态是(A)A未饱和水 B湿蒸汽 C干蒸汽 D过热蒸汽4. 水在水泵中压缩升压可以看作是(B)A等温过程 B绝热过程 C等压过程 D等焓过程5. 蒸汽在汽轮机内膨胀过程可以看作是(B)A等温过程 B绝热过程 C等压过程 D等容过程6. 汽轮机油箱的作用是(D)A贮油 B分离水分 C贮油和分离水分 D贮油和分离水分、空气、杂质和沉淀物7. 调节汽轮机的功率主要是通过改变汽轮机的(C)来实现的A转速 B运行方式 C进汽量 D抽汽量8. 压力容器的试验压力约为工作压力的(D)倍A1.10 B1.15 C1.20 D1.259. 保护系统中要求自动主汽门关闭时间小于(A)A0.5S B0.1S C1S D2S10. 凝汽式汽轮机正常运行中,当主蒸汽流量增加时,它的轴向推力(B)。

A不变 B增加 C减小 D先减小后增加11. 汽轮机超速保安动作转速应为额定转速的(A)A110%~112% B112%~114% C110%~118% D109%~110%12. 为了保证机组调节系统稳定,汽轮机转速变动率一般应取(B)为合适A1%~2% B3%~6% C6%~9% D9%~12%13. 主油泵供给调节及润滑油系统用油,要求其扬程—流量曲线较(A)A平缓 B陡 C无特殊要求 D有其他特殊要求14. 汽轮发电机组每生产1Kw·h的电能所消耗的热量叫(B)A热耗量 B热耗率 C热效率 D热流量15. 汽轮机热态启动时,主蒸汽温度应高于高压缸上缸内壁温度(D)A至少20℃ B至少30℃ C至少40℃ D至少50℃16. 大容量汽轮机停机从3000r/min打闸时,(C)突增的幅度较大A高压胀差 B中压胀差 C低压胀差 D高、中压胀差17. 汽轮机滑销系统的合理布置和应用能保证(D)的自由膨胀和收缩A横向和纵向 B横向和立向 C横向、立向和纵向 D各个方向18. 在容量、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回热循环汽轮机与纯凝汽式汽轮机相比较(B)。

A汽耗率增加、热耗率增加 B汽耗率增加、热耗率减少 C汽耗率减少、热耗率增加 D汽耗率减少热耗率减少19. 汽轮机热态启动,冲转前要连续盘车不少于(B)A6h B4h C2h D1h20. 汽轮机热态启动时,若出现负胀差主要原因是(B)A冲转时蒸汽温度过高 B冲转时主汽温度过低 C暖机时间过长 D暖机时间过短21. 额定转速为3000 r/min的汽轮机在正常运行中轴瓦振幅不应超过(C)A0.03mm B0.04mm C0.05mm D0.06mm22. 汽轮机启动过临界转速时,振动(A)应打闸停机、检查原因A超过01 mm B超过005 mm C超过003 mm D超过012 mm23. 汽轮机串轴保护应在(B)投入A全速后 B冲转前 C带部分负荷时 D冲转后24. 高压加热器运行中水位升高,则端差(C)A不变 B减小 C增大 D与水位无关25. 给水泵发生倒转时应(B)A关闭入口门 B关闭出口门并开启油泵 C立即合闸启动 D开启油泵26. 汽轮机运行中,发现凝结水硬度增大应判断为(C)。

A凝结水压力低 B凝结水过冷却 C凝汽器铜管泄漏 D凝汽器汽侧漏空气27. 新蒸汽温度不变而压力升高时,机组末级的蒸汽(D)A温度降低 B温度上升 C湿度减小 D湿度增加28. 当主蒸汽温度不变而汽压降低,汽轮机的可用热降(A)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略有增加29. 降低润滑油粘度最简单易行的办法时(A)A提高轴瓦进油温度 B降低轴瓦进油温度 C提高轴瓦进油压力 D降低轴瓦进油压力30. 汽轮机高压油大量漏油,引起火灾事故,应立即(D)A启动高压油泵,停机 B启动润滑油泵,停机 C启动直流油泵,停机 D启动润滑油泵停机并切断高压油源等31. 带液压联轴器的给水泵试运中,注意尽量避开在(B)的额定转速范围内运行,因为此 时泵的传动功率损失最大,勺管回油温度也达最高A1/3 B2/3 C1/2 D5/632. 具有暖泵系统的高压给水泵试运行前要进行暖泵,暖泵至泵体上下温差小于(A)℃A20 B30 C40 D5033. 在主蒸汽管道系统中,为防止发生蒸汽温度偏差过大现象,可采用以下措施(C)。

A采用喷水减温的方法 B采用回热加热的方法 C采用中间联络管的方法 D采用减温器的方法34. 机组甩负荷时,转子表面产生的热应力为(A)应力A拉应力 B压应力 C交变应力 D不产生应力35. 提高蒸汽初温,其他条件不变,汽轮机相对内效率(A)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先提高后降低36. 在汽轮机启动过程中,发生(B)现象,汽轮机部件可能受到的热冲击最大A对流换热 B珠状凝结换热 C膜状凝结换热 D辐射换热37. 采用回热循环后与之相同初参数及功率的纯凝汽式循环相比,它的(B)A汽耗量减少 B热耗率减少 D做功的总焓降增加 D做功不足系数增加38. 汽轮机负荷过低时会引起排汽温度升高的原因是(C)A真空过高 B进汽温度过高 C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流量过低,不足以带走鼓风摩擦损失产生的热量 D进汽压力过高39. 协调控制系统共有五种运行方式,其中最为完善功能最强的方式是(B)A机炉独自控制方式 B协调控制方式 C汽轮机跟随锅炉方式 D锅炉跟随汽轮机方式40. 汽轮机变工况运行时,容易产生较大热应力的部位有(B)。

A汽轮机转子中间级处 B高压转子第一级出口和中压转子进汽区C转子端部汽封处 D中压缸出口处41. 汽轮机启动进入(D)时,零部件的热应力值最大A极热态 B热态 C稳态 D准稳态42. 衡量凝汽式机组的综合性经济指标是(D)A热耗率 B汽耗率 C相对电效率 D煤耗率43. 降低初温,其他。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