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浏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390710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浏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湖南省浏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湖南省浏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湖南省浏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湖南省浏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浏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浏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浏阳2016-2017学年高二12月联考化学试题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有化学键破坏的一定是化学反应 B会产生新的物质C可能会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答案】A【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反应实质理解应用【名师点晴】注意化学键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的实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化学反应实质是旧键断裂同时新键形成,原子的重新组合,键的断裂吸收能量,键形成放出热量,故化学变化过程中除有新物质生成,还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2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2、( )Av(A)=0.5 molL1s1 Bv(B)=0.5 molL1s1Cv(C)=0.8 molL1s1 D v(D)=60 molL1min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同一化学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A(A)=0.5mol/(Ls);B(B)=0.5 molL1s1,所以(A)=1.2mol/(Ls);C(C)=0.8mol/(Ls),所以(A)=8/15mol/(Ls);D(D)=60 molL1min1=1mol/(Ls),所以(A)=0.5mol/(Ls);所以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B,故选B。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法的理解及应用。3下列过

3、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 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答案】B【考点定位】考查盐类水解,同时还涉及酯的水解、钢铁的电化学腐蚀等。【名师点晴】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准确理解相关理论是解题关键,纯碱、硫化钠为强碱弱酸盐,氯化铁为强酸弱碱盐,对应的水溶液都能水解,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为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盐类水解无关。4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Cd(OH)2+2Ni(OH)2 Cd+2NiO(OH)+2H2O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 ( )ACd(OH)2 BNi(OH)2

4、 CCd DNiO(OH)【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总反应式是Cd+2NiOOH+2H2OCd(OH)2+2Ni(OH)2,由方程式可知,放电时,Cd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在原电池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则Cd为原电池的负极,故选C。考点:考查原电池反应 525和1.01105Pa时,2N2O5(g)4NO2(g)O2(g) H56.7 kJ/mol,其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A反应是放热反应 B反应是吸热反应C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D是熵减小的反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反应2N2O5(g)4NO2(g)+O2(g)H=+56.7kJ/mol是熵增加的,吸热的反应,根据G=H-TS判断,

5、反应能自发进行,必须满足H-TS0才可,即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故选C。考点:考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6升高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A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 B降低活化分子的能量 C活化分子能量明显增加 D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答案】A考点:考查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有效碰撞理论等。7下列说法中,可以说明恒容密闭容器中的反应:P(g)+Q(g) R(g)+S(g)在恒温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B 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C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物质的量浓度为1:1:1:1D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两边气体

6、计量数相等,容器的压强始终不变,故A错误;BP生成速率等于S的消耗速率,等于S的生成速率,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B正确;C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物质的量浓度为1:1:1:1,但不一定不变,所以不一定平衡,故C错误;D两边气体的计量数相等,计量数一直不随时间的变化,故D错误;故选B。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8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B若有0.4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 L氧气C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O2C

7、H3COOH+H2O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2H2OOH【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A错误;B氧气得电子被还原,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2价,若有0.4mol电子转移,则应有0.1mol氧气被还原,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故B错误;C酸性乙醇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可知乙醇被氧化生成乙酸和水,总反应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故C正确;D燃料电池中,氧气在正极得电子被还原生成水,正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故D错误;故选C。【考点定位】考查酸性乙醇燃料电池

8、【名师点晴】注意题中乙醇被氧化为乙酸的特点,酸性乙醇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正极应为O2得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正负极相加可得电池的总反应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可根据电极反应式判断离子和电子的转移问题。9向纯水中加入少量NaHSO4,在温度不变时,溶液中 ( )Ac(H)/c(OH)增大 Bc(H)减小C水中c(H)与c(OH)的乘积增大 Dc(OH)增大【答案】A考点:考查水的电离的影响。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润湿的pH试纸测定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 B. 用

9、碱式滴定管量取22.00mL的KMnO4溶液 C. 在未知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液中一定含有SO42或SO32 D. 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将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中【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 测定碱溶液的pH时不能用润湿的pH试纸,否则测定值偏小,故A正确;B. KMnO4溶液有强氧化性,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里,故B错误;C. 在未知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无法判断未知液中一定含有SO42或SO32,因为还可能含有Ag+,故C错误;D. 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在沸水中滴入饱和氯化铁溶

10、液并继续煮沸至红褐色,故D错误,答案为A。考点:考查实验的基本操作和离子的检验。 11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低于400)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物质的固体的是( )A. 氯化铝 B. 碳酸氢钠 C. 硫酸镁 D. 高锰酸钾【答案】C【考点定位】考查盐类水解的应用【名师点晴】加热蒸发和浓缩盐溶液时,对最后残留物的判断应考虑盐类的水解。(1)加热浓缩不水解的盐溶液时一般得原物质;(2)加热浓缩Na2CO3型的盐溶液一般得原物质;(3)加热浓缩FeCl3型的盐溶液.最后得到FeCl3和Fe(OH)3的混合物,灼烧得Fe2O3;(4)加热蒸干(NH4)2CO3或NH4HCO3型的盐溶液时,得不到

11、固体;(5)加热蒸干Ca(HCO3)2型的盐溶液时,最后得相应的正盐;(6)加热Mg(HCO3)2、MgCO3溶液最后得到Mg(OH)2固体。12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 ) A已知2C(s)+O2(g)=2CO(g) H=221 kJmol-1, 则可知C的标准燃烧热为1105 kJmol-1B在101KPa下氢气的标准燃烧热H =285.5 kJmol-1, 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 2H2O(l)=2H2(g)+O2(g) H = +2855 kJmol-1C稀硫酸与0.1 mol/LNaOH溶液反应:H+(aq)+OH(aq) = H2O(l) H = -57.3 k

12、Jmol-1D密闭容器中,9.6 g硫粉与11.2 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17.6 g时,放出19.12 kJ热量。则Fe(s)+S(g)=FeS(s) H= - 95.6 kJmol-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燃烧热指的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定义要点:必须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如CCO2,HH2O(液),而2C(s)+O2(g)=2CO(g)H=-221 kJmol-1,是碳的不完全燃烧,故A错误;B燃烧热指的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定义要点:可燃物必须为1mol,故可知2H2(g)+O2(g)=2H2O(l)H=-

13、285.52kJmol-1 =-571.0kJmol-1 ,故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H=+571.0 kJmol-1,故B错误;C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稀硫酸与0.1 mol/LNaOH溶液反应:H+(aq)+OH-(aq)=H2O(l)H=-57.3 kJmol-1符合中和热的概念,故C正确;D根据生成硫化亚铁17.6 g即0.2mol时,放出19.12 kJ热量,可知生成1molFeS(s)时放出95.6 kJ的热量,选项中硫不是气体,故D错误;故选C。考点:考查燃烧热、中和热概念的分析判断、反应热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的

14、书写。13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NaOH:c(Na+)=c(Cl)+c(ClO)+c(OH)BpH=8.3的NaHCO3溶液:c(Na+)c(HCO3)c(CO32)c(H2CO3)CpH=11的氨水与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Cl)=c(NH4+)c(OH)=c(H+)D0.4molL1CH3COOH溶液与0.2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2c(H+)2c(OH)=c(CH3COO)c(CH3COOH)【答案】D考点: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方法。14常温下,某未知溶液中=11012,且含有大量Al3+和NO3,检验此溶液中是否大量存在以下6种离子:SiO32、NH4+、Fe2+、Na+、HCO3、Cl,其中不必检 验就能加以否定的离子是 ( )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常温下,未知溶液中=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