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所系统建设书V1.0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365090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138 大小:18.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守所系统建设书V1.0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看守所系统建设书V1.0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看守所系统建设书V1.0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看守所系统建设书V1.0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看守所系统建设书V1.0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看守所系统建设书V1.0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守所系统建设书V1.0讲解(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看守所建设看守所建设 建议书建议书 2 目录目录 看守所建设1 建议书1 第 1 章 前言4 第 2 章 项目概述5 2.1 系统总体框架.7 2.2 系统设计原则.8 2.3 系统选型原则.10 第 3 章 看守所综合管理信息子系统12 3.1 看守所管理网络系统.12 3.2 看守所管理信息系统.12 3.3 看守所管理信息系统.12 3.4 主要设备说明.20 第 4 章 应急报警子系统23 4.1 系统需求分析.23 4.2 方案设计.23 第 5 章 周界控制子系统27 5.1 系统需求分析.27 5.2 系统设计.27 第 6 章 监区门禁、巡更子系统35 6.1 门禁系统需求分析

2、.35 6.2 门禁系统设计.37 6.3 门禁设计思路.39 6.4 门禁设计方案.41 6.5 门禁设备配置清单.54 6.6 门禁主要设备说明.54 6.7 保安巡查管理子系统.59 第 7 章 在押人员报告子系统64 7.1 系统需求分析.64 7.2 设计思路.65 7.3 设计目标.65 7.4 设计方案.66 7.5 系统主要功能.68 第 8 章 监控子系统70 8.1 系统需求分析.70 8.2 设计思路.84 8.3 设计目标.86 8.4 设计方案.86 第 9 章 电化教育子系统122 9.1 系统需求分析.122 9.2 设计思路.122 9.3 设计目标.123 9

3、.4 设计方案.123 3 9.5 电化教育点位.131 第 10 章 违禁物品检测系统132 第 11 章 会见管理系统135 4 第 1 章 前言 看守所是对违法人员进行集中管教的场所。这里不同于普通的人群密集区域,因 为这里的人群具有特殊性服刑人员或治安拘留人员。这些场所里,管教干警面临 着很多在普通环境管理上遇不到的问题,同样是对人员进行管理,由于对象的不同, 就多了很多特殊的方面:一方面,需要对整个看守所环境监控,一方面又要对每个服 刑人员的活动区进行监控。由于服刑人员或治安拘留人员数量较多,对于这些场所的 监控管理就需要一个合理高效的系统来支撑。 现代化的监所管理,除了必须具有一支

4、训练有素的管理员队伍外,一些安全、先 进、智能化的管理设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事实证明,人才、技术的有机结合, 方能提高现代化的监所综合管理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高某市看守所的安全运作和规范化、现代化综合管理水平,强化对 在押人员的监视管理力度和对在押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和文化教育,一个技术先进、功 能完备、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和易维护的智能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必不可少。 5 第 2 章 项目概述 某市看守所是一座以高标准设计和建造的综合性建筑群,总建筑面积近 x 万平方 米。地形东西长 x 米,南北最长达 x 米,分为东部办公区及西部监守管区,东部有办 公楼 x 处,拘留所 x 处(未建设) ,西部

5、有提审楼 x 座(x 层) ,看守所 x 座(x 层 x 栋) ,食堂、医院、会见室,劳动厂房等附属用房 x 栋。 建设内容 1、看守所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看守所管理网络系统、看守所管理信息系统): (1)建立看守所管理网络系统,为某市看守所及某市公安局监所管理处提供高速 安全的信息传递渠道,促进内部信息交流及与外部的联系,保障各类案件侦查、起诉、 审判等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目标是购置一套水平先进、 可扩充且具有 C/S 和 B/S 结构、符合国际标准的网络系统。系统采用业界领先的手段, 组建计算机信息网络,对内连接整个监区内各部门,对外与上级部门(某市公安局) 联

6、网。 (2)在原看守所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基础上,对看守所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有效扩 展,使看守所各技术系统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和联动,能及时调用监区图像及相应的 人员信息,实现监控图像的调用和看守所管理信息系统有机结合,点击多媒体操作界 面中的按钮、快捷工具、中文名称或电子地图上的图标,直观的进行相应的人员信息 的查看及监区图像的调看、控制等。电子地图可直接显示开、关门状态及各种报警信 息,报警信息和视频系统的联动。 2、应急报警系统:采用强声、闪灯应急警报器(对本所原有设备进行整合利用) , 并在看守所各主要位置安装报警按钮。系统应与看守所各技术系统、计算机电子地图 联动,支持报警录像,联动时报警

7、信号应覆盖监区、办公楼、武警营房等地,并发出 声光报警信号。 3、周界控制系统:根据公安部监所周界高压电网装置 GA247-2000要求,对 看守所内监区警戒围墙安装高压电网、报警联动装置,与看守所各技术系统联动,从 而有效的防止在押人员脱逃事故和外敌入侵事件的发生。 4、监区门禁系统:根据看守所不同的建筑楼群的使用功能和安全防范管理的要求, 6 对需要控制的各类出入口,按各种不同的通行对象及其准入级别,对其实施实时控制 与管理,同时与看守所各技术系统、计算机电子地图联动,防止在押人员冲监事故的 发生。 对放监房放风场门关闭状态监视和开关控制。 5、监控系统:配套使用摄像机、镜头、监视器、视频

8、服务器、数字矩阵机等专业 闭路电视监视器材,构成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加强对监室、管教室、禁闭室、提审室、 大门、走廊及周界等重要场合进行安全防范及管理工作,直接观察防范区域现场的人 员活动情况,与看守所各技术系统联动,对突发事件进行严密监控并录像取证,达到 防范于未然的目的。 6、在押人员报告系统:通过对讲系统实现监管人员和在押人员之间的对话沟通, 同时可以监听每个监仓的状态并记录对讲信息,根据要求进行分级管理设置,与看守 所各技术系统联动。实现: 总监控室可与所有监区的某一监区及所有分控对讲或通播。 分监控室可与所在区域某一监房及所有分控对讲或通播。 管教室分控可与其分管监房对讲或通播。 7、

9、电化教育系统:是某市看守所对在押人员进行宣传教育的重要传播媒介和工具, 也是看守所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供电、播出时间、节目、音 量进行统一控制。通过有线闭路方式向监室内播出指定节目和自办节目,配合对在押 人员实施教育转化工作,该系统应与报警系统等相连接,发生紧急情况时可通过该系 统自动在整个看守所播放强音信号或播放紧急通知,平时也可用于对监区进行教育广 播和背景音乐功能。建立一监所影音资料智能播放系统,实现监所电教资料有效管理, 并配合作息时间自动播出,实现教育课件的电子化制作与管理,民警讲课及日常管教 工作中收集整理的文字及音、视频资料,可以被制作成电子课件,存入计算机,

10、形成 教育资料库,可以根据被监管人员的特点,分监区或监室对被监管人员实施个性化教 育管理。 8、民警巡视管理系统:设置 60 个在线巡视点(分面在走廊两头和中间、巡视道两 头和中间、上楼楼梯),依托看守所管理信息系统,将看守所各技术系统有机地结合、 联动。使民警监控巡视时,在出现报警的情况下,看守所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显示报 警位置,还能显示报警的图像、声音及管理信息,及时掌握在押人员动态,全面掌握 7 了解监所动态,处理各种情况,提高监管场所的安全管理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 9.违禁口检测系统:在监区大门入口入设置安检门和手持探测器,对进入监区非 工作人员进行违禁物品检测和记录。 10.会见管理

11、系统:对各会见室的现场监控和谈话内容进行监控记录。 11.讯问指挥系统:对特审室进行监控和审讯指挥记录,对提审室现场情况和使用 状态进行监控记录。 2.1 系统总体框架 从技术结构体系上分析,某市看守所技术建设项目可以划分为五个层次,最底层 为基础环境平台,最上层为总控系统和应急指挥中心,高层系统需要低层系统作支持, 如下图所示。 图中第 1 层为基础技术环境平台,主要是指供配电系统、UPS、防雷系统、环境装修等, 会 见 系 统 系 统 维 护 平 台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通讯指挥系统 计算机网络平台通讯网络平台视音频图象系统 基 础 技 术 环 境 平 台 在 押 人 员 报 告 子 系 统

12、监 控 子 系 统 周 界 控 制 子 系 统 应 急 警 报 子 系 统 电 化 教 学 子 系 统 门 禁 与 巡 视 子 系 统 违 禁 品 检 测 系 统 8 是整个系统建设的基础。 第 2 层为系统支撑层,包括计算机网络平台、通信网络平台(有线和无线)和视音 频图像系统,这些系统为业务应用和日常工作提供支撑。 第 3 层为技术应用层,包括监控子系统、周界控制子系统、应急警报子系统、在 押人员报告子系统、监区门禁与民警巡视管理子系统、电化教育子系统、电源,综合布 线子系统等应用系统,这些应用系统提供了某市看守所技术建设项目所需要的基本技 术应用。 第 4 层是为适应管理需要而设立的分系

13、统层,是第 3 层各技术应用于系统的一次 集成,实现防区内各应用子系统的联动(如视音频同步、报警与对讲的同步以及视频跟 随等)。在这一层上要求以电子地图为基础,为各自防区的值班民警提供统一的图形化 操作界面,确保各防区能够独立工作,同时要求能以数据库方式、XML 格式或 TXT 文本 格式向总控系统开放数据接口,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应能根据由总控中心发来的指令, 控制本防区内的技术应用子系统完成要求的动作(如启动高音警笛)、关闭进出口,实 现视频跟随等)。 第 5 层为总控系统和应急指挥中心,总控系统是对分系统的二次集成(总集成), 它可实现全系统的控制。通信指挥系统,它是在总控指挥基础上开发的

14、综合应用系统, 它通过总控系统实现对全系统中各种安全防范设施的控制,并通过通讯网络平台进行 指挥调度,实现对各种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理。 此外,这里还设立“系统维护平台” ,实现对系统软件业务应用软件的统一维护。 2.2 系统设计原则 任何一个设计方案的最根本前提是用户的需求,而先进、成熟的技术,可靠、灵 活的应用,技术发展的趋势和良好的性能/价格比,是设计方案的最基本依据。系统设 计应立足于高起点,采用成熟、先进、可靠、实用的技术,并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 性,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照顾长远利益,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投资。 按照“以人为本,满足应用、适度超前、留有余地”的方针,提供科学、合

15、理的系统 方案,应保证建成后能适应21世纪公安局看守所及看守所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软、 9 硬件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科学管理和网络信息集成。并遵循如下基本原 则: 坚持先进性与实用性结合的原则 一方面采用已经推向市场的有长期动态寿命的主流产品,回避使用短期过渡性技 术产品;另一方面仔细考察新技术的成熟性,新技术的使用环境是否具备,新技术的 设备可靠性、可维护性和相关配置设备是否容易购到等一系列问题。 坚持系统良好的整体性与集成化 系统既有高集成度又有简洁科学的体系结构,减少中间环节,实现各个子系统有机相 互联系,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凸现系统强大的集成功 能

16、;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能耗,节约能源;以保证系统能高效运行,又能稳定可靠 地工作,实现现代化的科学管理。 确保系统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 系统支持有发展潜力的硬件、软件环境,具有科学的模块化结构和良好的开放性, 软、硬件配置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结构,可以方便灵活地进行扩充,以适应系统灵活 组网、扩展和系统能力提升的需要,从而保证系统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可维护性,以 期获得较长的生命周期。 确保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本系统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本系统的防范等级、风险 等级和工程等级均为一级。从系统设计上、布线施工以及前端安装上必须充分考虑保从系统设计上、布线施工以及前端安装上必须充分考虑保 证系统的安全性、防破坏性、可靠性、容错性和易维护性,确保系统可以证系统的安全性、防破坏性、可靠性、容错性和易维护性,确保系统可以 365365 天天*24*24 小小 时稳定地不停机连续运转。时稳定地不停机连续运转。系统采取多种授权模式,可以通过 IP 授权访问、用户登陆 权限限制、视频通道授权等多种方式控制人员访问权限,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确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