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16.2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5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358116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镇江市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16.2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5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镇江市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16.2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5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镇江市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16.2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5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镇江市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16.2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5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镇江市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16.2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镇江市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16.2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2 动量和动量定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动量和动量的变化及其矢量性,会正确计算做一维运动的物体的动量变化,知道动量与动能的区别;2、让学生理解冲量的概念,理解动量定理及其表达式;3、能够利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类比的能力;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类比教学,对抽象问题具体化,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学重点:动量、冲量的概念,教学难点:1、动量和动量的变化及其矢量性;2、动量和动量变化的计算;3、动量定理的简单运用;教学难点突破方法: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自学导案一、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6

2、-9,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动量:(1)定义: 运动物体的 和 的乘积叫做动量。符号: 。(2)定义式: 。(3)动量是 量(填矢量或标量),其方向与 方向相同。(4)单位: 。2、冲量:(1)定义: 和 的乘积叫做该力的冲量。符号: 。(2)定义式: 。(3)冲量是 量(填矢量或标量)。(4)单位: 。3、动量定理:(1)内容:物体在一个过程始末的 等于它在该过程中所受 。(2)公式: 或 。新课讲授一、动量1、动量: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是矢量,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动量的合成与分解,按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是状态量;通常说物体的动量是指运动物体某一时刻的动量,计算物体此时

3、的动量应取这一时刻的瞬时速度。是相对量;物体的动量亦与参照物的选取有关,常情况下,指相对地面的动量。单位是kgm/s;2、动量和动能的区别和联系动量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平方成正比。即动量相同而质量不同的物体,其动能不同;动能相同而质量不同的物体其动量不同。动量是矢量,而动能是标量。因此,物体的动量变化时,其动能不一定变化;而物体的动能变化时,其动量一定变化。因动量是矢量,故引起动量变化的原因也是矢量,即物体受到外力的冲量;动能是标量,引起动能变化的原因亦是标量,即外力对物体做功。动量和动能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两者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运动物体的特性,且二者大小间存在

4、关系式:P22mEk3、动量的变化及其计算方法动量的变化是指物体末态的动量减去初态的动量,是矢量,对应于某一过程(或某一段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其计算方法:(1)P=Pt一P0,主要计算P0、Pt在一条直线上的情况。(2)利用动量定理 P=Ft,通常用来解决P0、Pt;不在一条直线上或F为恒力的情况。二、冲量1、冲量: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该力的冲量是矢量,如果在力的作用时间内,力的方向不变,则力的方向就是冲量的方向;冲量的合成与分解,按平行四边形法则与三角形法则冲量不仅由力的决定,还由力的作用时间决定。而力和时间都跟参照物的选择无关,所以力的冲量也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单位是Ns

5、;2、冲量的计算方法(1)I=Ft采用定义式直接计算、主要解决恒力的冲量计算问题。(2)利用动量定理 Ft=P主要解决变力的冲量计算问题,但要注意上式中F为合外力(或某一方向上的合外力)。三、动量定理1、动量定理: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Ft=mv/一mv或 Ftp/p;该定理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来:(质点m在短时间t内受合力为F合,合力的冲量是F合t;质点的初、未动量是 mv0、mvt,动量的变化量是P=(mv)=mvtmv0根据动量定理得:F合=(mv)/t)2单位:牛秒与千克米秒统一:l千克米秒=1千克米秒2秒=牛秒;3理解:(1)上式中F为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

6、外力的合力。(2)动量定理中的冲量和动量都是矢量。定理的表达式为一矢量式,等号的两边不但大小相同,而且方向相同,在高中阶段,动量定理的应用只限于一维的情况。这时可规定一个正方向,注意力和速度的正负,这样就把大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3)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一般是单个质点。求变力的冲量时,可借助动量定理求,不可直接用冲量定义式4应用动量定理的思路:(1)明确研究对象和受力的时间(明确质量m和时间t);(2)分析对象受力和对象初、末速度(明确冲量I合,和初、未动量P0,Pt);(3)规定正方向,目的是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4)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 (5)解方程。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课本P12 (

7、3、4、6)板书设计:一、动量1、定义: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符号:P2、公式:P=mv3、矢量性: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4、单位:kgm/s;5、动量的变化:物体末动量减去初动量,是矢量。对应于某一过程(或某一段时间)公式:动量的变化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其计算方法:(1)P=Pt一P0,二、冲量1、定义: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该力的冲量。符号:I2、公式:I=Ft3、矢量性4、单位:Ns;三、动量定理内容: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公式: Ft=mv/一mv或 Ftp/p或F合=(mv)/t)教学反思: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依据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