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在海的怀抱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358110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长在海的怀抱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生长在海的怀抱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生长在海的怀抱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生长在海的怀抱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生长在海的怀抱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长在海的怀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长在海的怀抱(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长在海的怀抱海洋生物概述有人做过统计,地球上的生物有50万种以上。生物可以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大类。有人统计,海洋中有18万多种动物,2万多种植物,总共20多万种。海洋中的生物似乎比陆地上的生物种类少些。但是,到今天为止,我们对于汪洋大海中的生物世界了解的还很少,根本不能准确地统计出海洋生物种类的数量。然而,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陆地上有的生物大类,海洋中似乎都有。另有一个有趣的事实是:陆地上植物种类比动物种类多,而海洋中则相反,动物的种类比植物种类多。不同环境下的海洋生物由于海洋环境要比陆地上复杂得多,因此,一般的海洋生物要比陆地生物的繁殖力强,它们的求偶方式、繁殖、生殖方式,都非常巧妙。

2、即使是这样,在众多的海洋生物群落中,也只有少数强壮的在适应了其生存环境之后才存活下来。这是因为,在海洋里,由于光线、压力、盐度、海流、潮汐、波浪、营养盐以及地质等条件的不同,形成了千差万别的生存环境。在各种环境中,不管是什么样的生物,只要它活下来,即它对周围环境产生了惊人的适应能力.当然,这种适应能力不是无限的,当环境由于外来因素发生突然变化时,超过其生物的生理允许限度,这些生物不逃亡,便会死亡。从另一个方面看,在众多的海洋生物群体之间,也有一个相互间适应的生存需要。这种互为依存的生存需要,是在食物链关系下生存的。这种关系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进化过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结构,保护着生态平衡状态。在

3、不同的海洋环境中,有着完全不同类型的生态系。例如,在潮间带有各种生物组成的潮间带生态系统。这一个个生态系在它们适应了自身的生活环境之后组织起来,这就是整个海洋的生态系。海水的性质决定了海洋生物的丰盛和特点,而它在海洋中的每个角落是不一样的。其水平变化要比垂直变化速度快得多。这一特点决定了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生活环境。海水很快吸附了太阳辐射的光和热,由于海水中含有各种悬浮物质和浮游植物,阳光在开阔的海洋中辐射入海水的深度大于数百米,而在混浊的沿岸水域中,辐射深度只有数十米。在光层下面一直到数千米的海底则漆黑的一片。海水也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温度变低的。生物的形态、习性和颜色随深度而变化是很明显的。

4、所以,每一水层中的生物有共同的特性。在表层十几厘米的水层里,有食肉的蓝色甲壳纲动物、软体动物和管水母。往下是弱光层,颜色发红和发黑的动物取代了透明的无脊椎动物。再往下,是漆黑的深海区,它的光线来自底栖鱼类如鱿鱼、灯笼鱼的发光器官。生活在海底上的生物也是随深度变化而变化,从大陆架到大陆坡直到深海底。在泥质海底上议掘穴动物为主,而在深海软泥海底则以鱼、甲壳纲动物和海参为主。对于那些从海水中吸吮悬浮物质为生的鱼类来说,其数量与深度成反比;而对于那些从海底沉积物中觅食为生的鱼来说,则能生活在很深的海底。海洋中的食物链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在海洋生物群落中,从植物、细菌或有机物开始,经食植性动物至各级

5、食肉性动物,依次形成摄食者的营养关系,这种营养关系被称为食物链,亦称为营养链。食物网是食物链的扩大与复杂化。物质和能量经过海洋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各个环节所进行的转换与流动,是海洋生态系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一个基本过程。 食物链的结构有些像金字塔,底座很大,每上一级都缩小很多:第一级是由数量惊人的海洋浮游植物构成的,是食物链金字塔的最基础部分,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碳水化合物和氧气,是海洋生物生长的物质基础;食物链的第二级是海洋浮游动物,它们以海洋浮游植物为食;第三是摄食浮游动物的海洋动物;第四级则是海洋中的食肉类动物如金枪鱼、鲨鱼等,它们处在金字塔的最高层。 海洋食物链示意图 构成海洋生物量的金字

6、塔随波逐流的浮游生物海洋鱼类及各种海洋动物都是以飘浮在海水中的微小的植物和动物-浮游生物为食物的,就像我们人类是以农业生产的粮食和畜牧业生产的家畜为食物一样。海洋浮游生物是海洋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可以分为海洋浮游动物和海洋浮游植物。它们能够随着波浪和海流一起移动。海洋浮游植物是自养生物,主要包括海洋细菌和一些单细胞藻类,它们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氧气。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其他生物才能够生存,它们是海洋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 太平洋亚北极带、西中带典型的浮游生物组合。高生产率组合低生产率组合海洋浮游生物生物群落带的主要区域及其与主要大洋流系的关系绚丽多彩的海

7、洋植物在辽阔而富饶的海洋里,除了生活着形形色色的动物之外,还有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海洋植物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类:低等的藻类植物和高等的种子值物。 潮间带上的海藻藻类植物大小悬殊,最小的海洋单胞藻类个体微小,只有在显微镜底下才能看见,而最大的巨藻则可达二三百米长,堪称藻类之冠。海洋中的种子植物如大叶藻、红树等种类较少。海洋植物是海洋世界的肥沃草原,它不仅是海洋鱼、虾、蟹、贝、海兽等动物的天然牧场,而且是人类的绿色食品,也是用途宽广的工业原料、农业肥料的提供者,还是制造海洋药物的重要原料。有些海藻,如巨藻还可作为能源的替代品。光是海洋植物的能源,温度是海洋植物的生长要素,矿物质营养元素是

8、海洋植物的养料。 盐蒿海藻是海洋生物中的一个大家族。从显微镜下才能看的见得单细胞硅藻、甲藻,到高达几百米的巨藻,有8000多种。褐藻是海洋中特有的藻类职务,其特点就是体型巨大,巨藻、墨角藻、囊叶藻、海带、马尾藻就是其中著名的褐藻。海带是我国人民喜欢食用的海产品。它不但海味十足,而且营养丰富,含有碘等多种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能够预防和治疗甲状腺(俗称大脖子)病。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的海藻还有我国人民十分熟悉的紫菜、裙带菜、石花菜等等。中国和日本等东方国家的人民,食用海藻和以海藻入药的历史非常久远。历史上英国海员有用红藻预防和治疗坏血病的记录;爱尔兰人民历史上也有过依赖红藻、绿藻度过饥荒年的记载。西

9、方国家食用海藻的习惯不如东方国家普遍。一位西方国家的海洋学家曾发出感叹:中国、日本人食用海藻就像美国人、英国人吃番茄一样普遍。他希望有一天,西方人也像东方人那样养成食用海藻的习惯。藻类是古老而又原始的低等值物,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沼和海洋中,其种类繁多、形态万千,是植物中的一大类群。藻类是含有叶绿素和其他辅助色素的低等自养型植物,植物体为单细胞、单细胞群体或多细胞等3种。藻类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区别,整个植物就是一个简单的叶状体。藻体的各个部分都有制造有机物的功能,因此藻类也叫作叶状体植物。海藻是海洋植物的主体,是人类的一大自然财富,目前可用作食品的海洋藻类有100多种。科学家们根据海藻的生活习

10、性,把海藻分为浮游藻和底栖藻两大类型。五花八门的棘皮动物海洋中有鲜红色的长棘海星,体型硕大的面包海星;还有那美丽的壳形海胆,身体呈紫红色,花瓣似的棘上任有美丽的花纹,其棘粗壮而且颜色变异很大,可制作烟嘴,故又名烟嘴海胆。 颜色艳丽的海星在很深的海底还生长着一种植物,你看它那挺拔的茎秆节节生枝,顶端是一枚含苞欲放的花朵。由于它的形状像百合,所以人们就称它为海百合。科学家们早已剥去了海百合的伪装,原来它和海葵一样也是十分凶残的动物。海百合属于棘皮动物,它和海参是近亲。美丽的有柄海百合,固着于较深的海域,伸出的腕好像风车一样,迎着水流捕捉食物,好似那陆生的颗颗葵花。无柄海百合又名海羊齿,它既可固着又

11、可靠其腕划动,色彩绮丽,在海中的游泳动作像蝴蝶在糊糊起舞。还有那体大肉厚、红色的梅花参,身上的棘状突起像朵朵盛开的梅花,鲜艳夺目。顶盔戴甲的节肢动物节肢动物是动物中最大的一个门类,在目前已知的100多万种动物中,它约占85。该门类动物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附肢分节,故名节肢动物。目前,在中国海共记录节肢动物4362种,约占海全部海洋生物物种的1/2 。海洋中的节肢动物有肢口纲、海蜘蛛纲、昆虫纲和甲壳纲等四大类,其中甲壳纲是很重要的海洋生物类群,像我们平常喜爱吃的虾和蟹就属于这个纲的生物种类。 海南三强蟹中华新尖额蟹篦额尖额蟹屠氏招潮蟹豆光蟹招潮蟹 招潮蟹招潮蟹。身体深褐色,足红色。雄蟹一

12、螯很大,重约占总体重的一半;另一半则较步足还小。雌蟹两螯均小,且大小相等。招潮蟹成群穴居海滩,以含有机碎屑的泥土为食。退潮时,在港湾、在河口的泥滩上,常常可以看到许多奇异的蟹跑来跑去,忙忙碌碌,活跃非常。它们退潮时在泥滩上奔跑、觅食,涨潮时便迅速钻进洞穴中。这种蟹的活动同海水的涨潮、落潮密切相关,故名招潮或望潮。 人们知道,海洋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引力造成的,而潮汐的高低也受太阳引力的影响。看来招潮蟹既能根据太阳,又能根据月亮来校准自己的时钟。它们按太阳日改变颜色,同时又随潮汐涨落,也就是按太阴日来寻觅食物。它们在感到潮水即将涌来的10分钟之前,就会安全地藏在洞穴里了。它们吃食时间同月。 中国对虾

13、中国对虾 中国对虾,也称东方对虾。栖息于浅海海底,常在泥沙上爬行。白天潜伏于泥沙内,夜晚活动于海水的中上层。食底栖虾类、小型甲壳类和双壳类软体动物,以及其他各无脊椎动物的幼体,也食硅藻。我国沿海都有分布,但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海、渤海以及朝鲜西部沿海。 善于伪装的蟹-关公蟹生活在海洋中的蟹类,是蟹家族中相当兴旺的一支,它们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本领也各不相同。有行走如飞的沙蟹、不付房租的寄居蟹、能上树的椰子蟹以及用一米多长的长腿支撑自己身体在海底爬行的高脚蟹等等。在众多的海蟹中,最奇特和最有传奇色彩的要算是关公蟹了。关公蟹是一种生活在浅海泥砂质海底,营底栖生活的小型蟹类,它的甲壳宽只有3厘米左右,背、

14、腹之间的距离很小,几乎没有什么厚度,所以蟹体显得特别薄。因为它背甲上面的沟纹象中国古代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公的脸谱-卧蚕眉、丹凤眼,因而在我国它被称为关公蟹。这种小型海蟹有四对步尺,后两对步足短小而且尖锐,呈剪刀状,关公蟹能用这两对短小的步足抓住比自己躯体还要大的贝壳、石块或树叶等物背负在自己的背上,把自己的身体伪装起来,以此防御敌害。这种小型海蟹在日本的名字叫平家蟹。日本人为什么叫它平家蟹呢? 这里还有一段典故。平氏家族原是日本有名的一门武士家族,1185年和源氏家族在獭户内海的檀之浦一战,被源氏打败,平家武士们葬身大海。日本人认为这种蟹就是平家武士们亡灵的化身,因为它背甲上面的沟纹象一个怒气

15、冲天的人的脸谱:两眼竖起,口成八字状,看上去是带着许多仇恨的样子,又因为它们多生活在濒户内海,所以日本人称它为平家蟹。关于平家蟹的传说,在日本至今仍广为流传,甚至日本的自然科学书籍中,也叫这种蟹为平家蟹。1985年正值平家一门武士檀之浦一战惨败800周年,日本朝日新闻还专为此刊登了有关这种蟹的一些报道和不同见解的争论,争论的内容是为什么平家蟹在濒户内海特别多。美国人卡尔赛格认为:由于日本渔民捕到此蟹后,认为是平家武士的亡灵,所以都重新把它们放归到海中,因而促进了这种蟹的大量繁衍。而日本横滨大学的酒井恒博士认为不能用这种说法来解释,因为平家蟹不只生活在檀之浦。这种蟹之所以得以大量繁衍,主要是因为它们压根儿就没有多少肉,根本就不能食用,并非什么亡灵的原因。显然酒井恒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关公蟹寄居蟹格纹细螯蟹斑蟹岩虾龙 虾龙虾只产于我国东海南部和南海;广东省东部和西部浅海产量较大。梭子蟹节肢动物中的活化石-鲎鲎,是海栖用鳃呼吸的节肢动物,因其附肢位于口的周围,故属肢口纲。堂的身体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