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第一讲.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357760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文论第一讲.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西方文论第一讲.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西方文论第一讲.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西方文论第一讲.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西方文论第一讲.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文论第一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文论第一讲.(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文论选讲,孟宪浦 2014年2月,西方文论参考书目,朱立元西方古典美学与文论选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王一川主编西方文论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朱志荣西方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马新国西方文论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孟庆枢西方文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张秉真、章安祺、杨慧林著西方文艺理论中国人大出版社,1994 年。 刘庆璋西方近代文学理论史 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 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缪朗山 西方文艺理论史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 特

2、里伊格尔顿当代西方文学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李醒尘西方美学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吴琼西方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朱狄当代西方美学人民出版社,1984年。 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赵一凡西方文论讲稿:从胡塞尔到德里达,三联书店,2007年。 赵一凡西方文论讲稿续编:从卢卡奇到萨义德,三联书店,2009年。,文论选 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伍蠡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胡经之、伍蠡甫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胡

3、经之、张首映 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李敏儒、伍子恺 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导引 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 李衍柱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法国)狄德罗:狄德罗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年。 (德国)康德著:判断力批判,商务印书馆,1985年。 (德国)莱辛:汉堡剧评,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德国)歌德: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法国)罗丹:罗丹艺术论,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 (

4、德国)席勒: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 (意大利)维柯著:新科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德国)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法国)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俄国)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文学,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 (俄国)托尔斯泰:艺术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意大利)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 (俄国)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 (德国)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英国)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美国)托

5、马斯哈定等:文化与进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年。 (英国)詹乔弗雷泽:金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美国)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 (法国)罗埃斯卡尔皮文学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美国)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美国)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德国)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美国)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与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德国)沃尔夫冈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美国)苏珊朗格情感与

6、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英国) 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法国)热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英国)特伦斯霍克斯论隐喻昆仑出版社,1992年。 (英国)玛乔丽博尔顿英美小说剖析重庆出版社,1988年。 (法国)让弗郎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三联书店,1997年。 (德国)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商务印书馆),导论,西方文艺的发展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可以分为古典文论、现代文论两个阶段;或古代近代、现代后现代两个阶段。具体为古典文论:古希腊文论、古罗马文论、中世纪文论、文艺复兴文论、新古

7、典主义文论、启蒙主义文论、现实主义文论、实证主义文论和自然主义文论。 现代文论:唯美主义文论、直觉主义文论、象征主义文论、心理学派文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文论、解构主义文论、现象学与存在主义文论、接受理论、读者反应批评、后殖民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女权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文论、文化批评等。,西方文论学习方法,1、中西比较、中西结合 2、史论分析与文选相结合 3、多个学科相结合 4、多读原典 5、从一家、一个问题出发思考系统性、承传性的问题,西方文论的发展线索与路径,三条线索 1.两希文化的源头 2.从本体论到认识论、语言论的哲学发展 3.理性主义与

8、经验主义的交替演进,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对西方美学史概括的两条主线: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 2.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之争,1.西方文论发展的两个源头,(1)古希腊文化 从希腊历史上公元前8世纪的古风时期开始到公元前146年被罗马共和国征服之前的希腊文明。 (2)希伯来文化 主要是以圣经为代表的犹太教文化。,古希腊文化的特点,理想主义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悲剧性 雄壮性,希伯来文化的特点,(1)希伯来文化的理想的人是信仰的人。就希腊文化来说,理想的人是理性的人。 (2)希伯来文化放眼具体、特定,个体的人。希腊文化则是普遍的人、抽象的人。如柏拉图认为,人只有在永恒中生活才是生活。 (3)希伯来文化

9、强调献身性,希腊文化追求超然性。 (4) 犹太人来说,除了上帝,怀疑永生;对希腊人来说,永生则是人能够通过其智力可以随时达到的东西。 (5) 希腊人发明了逻辑,追求美与善;而犹太人则依靠信仰,强调负罪感。,马修阿诺德 “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我们的世界就在这两极之间运动。” 他把希腊文化的精髓界定为“如其实际地观看事物”,把希伯来文化的精髓界定为“品行与服从”。对真理的渴求、明晰的头脑、敏锐的洞察、深刻的判断-这就是希腊文化。希伯来精神则追求公正、要求道德完善、坚持需求人们的行动准则。,古希腊文化求真 天文、几何、物理、形而上学等科学、哲学 希伯来文化求善 宗教、道德、伦理、法律,基督教文化,

10、就是“两希”传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希伯来文化的犹太教提供了历史背景和精神氛围(“原罪”的意识与救世的福音)。 希腊文化的的哲学传统(尤其是从柏拉图的“理式”论到古罗马普罗提诺的“太一”说)提供了一套形而上学的思想基础。,古希腊罗马时期,文论的主要任务是“求真” 中世纪,希伯来文化成为影响的主因 文艺复兴时期,两希文化交融互补共存,2.从本体论到认识论、语言学的哲学发展,(1)本体论,英文ontology,又可译为存在论或是论,整个古希腊到中世纪都贯穿着对“being”的关注和研究,核心问题是“世界是什么?”。 (2)认识论转向,17世纪从关注人的外部世界转向关注人本身。人如何获取真理,如何获得

11、知识,如何确定知识的可靠性,成为哲学强调的问题。 (3)语言学转向,20世纪初受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启迪,关注“我们如何表述我们所知晓的世界的本质”,强调在语言层面上检验命题的真伪。,3.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交替演进,理性主义思想贯穿美学、文论发展全程。柏拉图是理性主义的最重要的源头。 在这个大传统中,也有相对来说更偏重经验的传统。亚里士多德对经验的重视奠定了经验主义的基础,如诗学。 20世纪,出现了非理性转向,关注情感、直觉、无意识、意识流等。,赵一凡西方文论讲稿 1以专业论,文论多属于杂交理论或跨学科知识。其间派系复杂,难以通约。以文学为例:它身为人文核心,却一再遭到外来理论入侵,从语言学、

12、心理学、人类学、直到大众传媒、分析哲学,好比一场狂欢舞会,文学戴上假面,频繁与人对话,不断更换舞伴,致使它嗓音变异,面目全非。 2从地域看,文论多来自德、法、俄等欧陆国家,迭经传播,形成跨国理论,进而在全球遭遇误读。在此层面,文论既代表语言障碍,也意味着方法紊乱。 3文论的另类,更因其富有挑战精神、革新冲动。针对传统,文论一再发出攻讦挑战。它们扮演破除迷信的英雄,却每每因其离经叛道,而令人心生惶恐,或备受传统抵制。此时,英雄角色难免逆转,变成某种麻烦制造者。 4文论最大的麻烦,来自一种危机求变逻辑。过去一百年中,资本主义迅猛发展,高科技日新月异。文论夺路而出,前仆后继。其根本目的,无非要揭示危机、张扬批判、为自己寻求生存之道。然而,它们的精神抗议屡屡受挫,学术革命频生流变。如此反复,就导致一些变革后遗症,例如游戏癖好,意义虚无,理论商品化。,文论研究为何如此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