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防溺水教育和禁毒教育》解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357665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0.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班会《防溺水教育和禁毒教育》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主题班会《防溺水教育和禁毒教育》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主题班会《防溺水教育和禁毒教育》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主题班会《防溺水教育和禁毒教育》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主题班会《防溺水教育和禁毒教育》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题班会《防溺水教育和禁毒教育》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班会《防溺水教育和禁毒教育》解读(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拒绝毒品诱惑,全国每年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 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学生死于溺水、交通或食物中毒等事故 溺水和交通居意外死亡的前两位 中国溺水死亡率为8.77%,其中0岁至14岁的占56.58%,是这个年龄段的第一死因。,案例一:河滩玩耍差点酿险情 2007年6月21日,某中学组织师生前往该市近郊河滩进行野炊活动。临近中午,野炊活动结束,带队老师组织学生结对回校。该校初一学生黄某等三名女生结伴留在回校的队伍最后,并准备离队偷偷去附近的河里嬉水。此时,该校的两名高一男生恰好途径此地,及时加以劝阻,并将她们送回学校。事后,据村民反映:该河表面平静,但深浅处相差甚大,河床最深处的水深达4-5

2、米。3女生不知险情,如果下水,后果不堪设想。,案例点击,专家点评,这一事例告诫我们:参加集体活动不要擅自离队,不要私自到江河湖泊中游泳,不要到毫无安全防护设施的水边玩耍;如有人在水边玩耍,要及时加以劝阻。,案例二:私游水库 断送性命 2007年6月13日上午放学后,安徽省某镇初一年级的于某、陈某、顾某3名学生骑自行车回家,途径水库时,因为天气炎热,便下水游泳。陈某和顾某脱掉衣服先下水,于某脱衣服慢一些,等他下水时已经看不见陈某和顾某了。于某顿时紧张起来,急忙上岸,呼喊村里大人来施救。等大人赶到,将两人打捞上来,他们已经停止呼吸了。,案例点击,专家点评,这一事例中的2名同学私自到无防护设施的水域

3、游泳酿成了惨剧。同学们一定要记住,游泳一定要有家长或老师带领,而且要有相应的安全措施,否则极容易发生溺水事故。,案例三:水塘摸鱼 溺水身亡 2007年6月15日下午三时左右,宝鸡市某村4名中学生,相约来到村子附近的一个小水塘,在浅水区摸鱼。其间有1人不小心滑入深水区,在水中挣扎。另两名同伴见状,不假思索就去搭救。结果,3人在深水中挣扎了一会儿都沉入水中。剩下1名学生赶紧上岸呼救,大人闻讯赶来,将3人救上岸,其中2人生还,另1人却永远停止了呼吸。,案例点击,专家点评,血的教训再一次提醒我们,千万不能私自到河塘中嬉水。一旦发现有人溺水,应立即大声呼救,寻求大人的帮助,不要轻易下水救人。,2008年

4、5月1日(假期), 铜陵县小学生张回、舒毫在水塘游泳,溺水死亡。5月17日(周六)下午,宣城市十二中八年级学生凤元彬、李建平等6人私自结伴到水阳江游泳,凤元彬、李建平溺水身亡。5月25日(周日)中午,黄山市黟县实验小学二年级学生涂荣刚和第二中学小学部五年级学生程毅峰2人私自在村旁小河边游玩时,涂荣刚的钥匙不慎掉落水中,使盲然下河去捞取钥匙被淹,程毅峰又去救他,结果造成2人溺水身亡。,身边案例(2008年),5月25日(周日),安庆市宿松县汇口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郑佳松、何耀,四年级学生李攀,三年级学生何千等4名同学私自结伴于当日下午去长江游泳,因江水湍急,郑佳松、何耀和李攀等3名同学不幸溺水身

5、亡。5月30日(周五)下午,马鞍山市当涂县石桥镇陶村小学2名五年级学生和其中1名学生的胞弟(5岁,未上学)外出玩耍,一直未归,直至第二天早晨被发现溺水身亡。,身边案例(2008年),专家点评,这5起溺水事故,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周末和节假日比较集中,二是结伴发生较多,三是小学生和初中生较多。这几起事故,暴露出学生安全意识淡漠,家长监管不力等一系列问题。,往年年学生溺水事故,安庆一天发生两起溺水事故 三名初中生不幸遇难 2011年4月29日,五一假期前一天,安庆市接连发生两起初中生游泳溺亡事故,三名初中学生不幸遇难。临近夏季,惨剧再一次向我们敲响警钟,加强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第一起事故

6、发生在4月29日14时许,安庆市大观区海口镇红星初级中学4名初三男生在中考体育考试结束后,和该校3名初一、初二学生,一共7人来到该镇南埂村江滩边坐着聊天,后初三学生唐某某和张某某跑到上游,脱衣下水游泳。过了一会,其他学生赶来时发现其中一人头已被水淹没,两只手在不停拍打,他们便急忙呼喊救人。昨天上午,15岁男生张某某的遗体已被打捞上岸,另一位遇难的学生唐某某的尸体正在打捞之中。 另一起事故发生在4月29日17时许。据当地警方介绍,当天16时20分,大龙山中学初二学生王伟(化名)放学后,和两名同学结伴去家附近的池塘游泳。17时许,三人在水塘游泳时,不慎滑入池塘一坑洼处,双脚陷入淤泥中,王伟的两名同

7、学奋力挣扎爬出了池塘,而王伟在淤泥中越陷越深,人随之被水淹没。两名爬上岸的同学见状大声向附近群众呼救。但为时已晚,18时许,王伟的遗体被群众打捞上岸。,有关溺水事件的图片,亲人悲痛欲绝,欲哭无泪,有关溺水事件的图片,拉网打捞失水儿童,有关溺水事件的图片,打捞现场,谁最揪心?,有关溺水事件的图片,现场急救,有关溺水事件的图片,溺水身亡,瞬间生命消失,有关溺水事件的图片,打捞现场,有关溺水事件的图片,不听劝告,又奈何之?!,有关溺水事件的图片,永远的遗憾,有关溺水事件的图片,吞噬生命的池塘- -,除了伤心和无奈,还能- -,学一学,溺水的急救,一、定义:溺水又称淹溺,是指人体淹没于水中,呼吸道、肺

8、部为水堵塞,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心跳停止而死亡。 二、溺水主要原因:窒息、喉头痉挛、声带关闭。 三、溺水而吸入的液体:淡水、海水、粪水、污水。,溺水的急救,四、现场急救步骤: 1、现场呼叫急救:协助救人和通知急救中心。 2、保持呼吸道通畅: 把呼吸道及胃中的水从口中倾倒出来。 溺水者上岸(船)后,不论其清醒与否,均应清除其口鼻中的泥沙、杂草,脱下假牙,把舌头拉出口外,松解衣领,以免影响呼吸。 3、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微弱或已停止,应立即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术。 人工呼吸应采用俯卧压背法或举臂压背人工呼吸法。 溺水者呼吸已停止应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量要 大,心跳停止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溺水

9、的急救,五、抢救注意点: 1、经短期抢救,呼吸、心跳不恢复者不可轻易放弃,至少应坚持34小时,转院途中也应继续进行抢救。 2、溺水者在现场很快抢救成功,也要送往医院,以防肺部感染和其它并发症。 3、抢救同时注意保暖,减少并发症发生。,游泳时必须做到游泳的四不要,1、 没有家长带领,小孩子不能偷偷地结伴去游泳。 2、不能去不知水情、地方很偏僻的小河、池塘里游泳。 3、为预防抽筋,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用水淋湿身体各部分,不能马上下水! 、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下水后不能嬉戏玩闹,在没有大人及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不能逞能比赛。,看到有人溺水时我们该怎么办?,1、原

10、地大声呼救。 2、跑去找大人。 3、拨打110(120)急救电话。 4、没有绝对把握,不要冒险救人,以免造成更大恶果!,美丽的罂粟花,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二、关于禁毒,冰 毒,海洛因,罂粟和鸦片,可卡因,摇头丸,大麻,度冷丁,吗啡,K 粉,毒 品 的 危 害 毒品危害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1、毁灭自己。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同的毒品摄入体内,都会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造成影响,引起急慢性肝炎、肺炎、败血症、肾功能衰竭、心律失常、器质性脑损害、中毒性精神病、性病及艾滋。

11、2、祸及家庭。主要表现在:一个人一旦吸毒成瘾,就有病等疾病,严重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死亡。可能丧失人格,道德沦落,为购买毒品耗尽正当收入后,就会变卖家产,四处举债,倾家荡产,六亲不认,危害家庭的正常生活。 3、危害社会。主要表现在:一是毒品是诱发其他刑事犯罪和社会治安问题的温床,吸毒人员以贩养吸、以盗养吸、以抢养吸、以骗养吸、以娼养吸现象严重。二是吸毒人员一般都丧失工作能力与正常生活,对吸毒人员的各种治疗费用,缉毒、戒毒力量的投入,药物滥用防治工作的开展,这些都给社会经济带来很大负担。,吸毒会对人身体造成哪些损害?,1营养不良。吸毒可引发呕吐、食欲下降,抑制胃、胆、胰消化腺体的分泌,从

12、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时间一长,造成吸毒者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特别是经济困难的吸毒者,吸毒时间越长越骨瘦如柴。 2损害呼吸道,毒品中大都掺入滑石粉、淀粉等粉状杂物,吸食后往往引发肺梗塞,肺气肿、肺结核等肺部疾病;损害免疫系统,引发许多疾病的传播和感染。 3损伤血管。静脉注射毒品,可引起局部动脉梗塞、静脉炎、坏死性血管火和霉菌性动脉瘤等。 4损害神经系统。如急性感染性神经火,细菌性脑膜火等。 5引发多种精神病症状。如自私、冷淡、社会公德意识差,有时出现幻觉冲动,导致自残、自杀和伤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

13、,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6)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青少年应当远离三种场所: 赌场、有贩毒嫌疑的住所、社会上营业

14、性娱乐场所。同时防吸毒要从不吸烟开始。,青少年应当避免与4种人交往: 有吸毒恶习和嫌疑的人员; 从强制戒毒所释放回来的人; 从劳教戒毒所回来的人员; 因吸毒被公安机关拘留处理的人。,我国有关禁毒的刑事法律有哪些?,1997 年 3 月 14 日 ,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新刑法 , 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中的有关禁毒的刑事立法部分作了较为详细的规范 , 成为我国目前现行的惩治毒品犯罪最完善的刑事立法。除刑法第 3 章第 4 节第 191 条 , 专门规定了有关反洗钱的内容外 , 第 6 章第 7 节共 11 条 27 款专门规定了有关毒品犯罪的罪名和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

15、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案例分析1,这种“你不让我干,我偏要试试”的逆反心理,不服气、不甘心、不认同的较劲儿心理,在许多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你说毒品可怕,我就不怕;你说吸毒难戒,我就吸一个给你看。正是这种逆反心理,促使一些年轻人自己跳进了火炕。 辽宁一家企业的职员宋某,因老板说一旦吸毒无法戒断,于是产生了想要证明自己可以戒断的念头。可是,当他真的产生毒瘾之后,就再也无法自拔。赵某也是当着朋友的面吹嘘自己可以戒毒,他是甘肃的一个青年店员,自吸上毒以后,几次自行戒毒也没有做到。他进戒毒所后感慨地说:“

16、盲目地逆反真是害人。逞能、耍英雄真的没有必要。不然,我也不会到这地步!”,案例分析2,吸毒诱因:受挫后逃避现实。一些青少年由于父母离异、家庭关系紧张、学习压力大、师生关系不好、高考受挫,以及待业等不顺心的事引起精神苦闷,情绪低落,试图以吸毒麻醉自己。这种不积极的心态,其结局只能是登上“死亡快车”。 何某从小到大,学习一帆风顺,在班上一直是第一名。然而,班上转来的新同学成绩更好,直接“威胁”了他第一名的地位。何某开始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期末考试最后一门还没考完,新同学领先5分,于是何某的自尊心受挫,面子上挂不住了。在考最后一门功课时,河某孤注一掷,采取作弊的形式,结果,不仅作弊败露,而且名誉扫地,处分、检讨接踵而来,一直过于顺利的何某被悔恨压得喘不过气来,他无法承受和面对这一切,于是逃遁在毒品的梦幻中,使这个伤心故事又演绎了一幕悲惨结局。,案例分析3,吸毒诱因:上当受骗。有不少青少年是在不知情的状态中被毒贩诱骗而吸毒的。毒品贩子为躲人耳目,同时为了“以贩养吸”,往往设下陷阱,把青少年一个个拉下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