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级计算机基础与MS_Office应用课件2016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4356267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PT 页数:343 大小:16.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一级计算机基础与MS_Office应用课件2016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43页
全国一级计算机基础与MS_Office应用课件2016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43页
全国一级计算机基础与MS_Office应用课件2016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43页
全国一级计算机基础与MS_Office应用课件2016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43页
全国一级计算机基础与MS_Office应用课件2016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一级计算机基础与MS_Office应用课件2016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一级计算机基础与MS_Office应用课件2016版(3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 Office应用,(2016年版),考试大纲,考试大纲,考试大纲,考试大纲,考试大纲,考试大纲,考试大纲,考试大纲,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节 计算机的发展 1.1电子计算机简介 1、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1946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国1943年colossus。 ENIAC缺点: (1)没有存储器 (2)用布线接板进行控制,电路连接繁琐 2、开始研制EDVAC,冯.诺依曼开始加入 (1)计算机采用二进制 (2)程序存储 根据冯.诺依曼的原理和思想,决定了计算机必须有输入、存储、运算、控制和输出五个组成部分(冯.诺依曼计算机)

2、,冯.诺依曼也被誉为“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电子计算机简介 3、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6-1959):电子管 (2)第二阶段(1959-1964):晶体管 出现了操作系统,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3)第三阶段(1964-1972):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操作系统进一步完善,高级语言种类增多 (4)第四阶段(1972至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使计算机朝着微型化和巨型化两个方向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微型计算机,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1电子计算机简介 3、我国计算机发展 1958年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64年研制出第二代计算机

3、 NO.1 天河二号以持续计算速度每秒3.39亿亿次的优越性能位居榜首。天河二号将于今年年底被部署到广州的国家超级计算机中心。标志着中国自2010年11月天河一号成为500强榜单第一位的超级计算机之后,第一次返回到世界超算第一位。 NO.2 泰坦原世界排名第1位,现世界排名第2位。取得了持续计算速度每秒1.76亿亿次的记录。泰坦是名单上最节能的系统之一。 NO.3 红杉今年名次也下滑一位,现在位于榜单第三位。红杉与2011出世,使用1572864核心并已取得了持续计算速度每秒1.72亿次的性能记录。,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2计算机的特点、应用和分类 1、计算机的特点 (1)高速、精确的运

4、算能力 (2)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 (3)强大的存储能力 (4)自动功能 (5)网络与通信功能 2、计算机的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信息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计算机辅助教育CAI 计算机辅助技术CAT 计算机仿真模拟 (5)网络通信 (6)人工智能(AI) (7)多媒体应用 (8)嵌入式系统,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2计算机的特点、应用和分类 3、计算机的分类 按计算机处理数据的类型: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和混合计算机 按计算机的用途: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按计算机的性能、规模和处理能力: (1)巨型机 (2)大型通用

5、机:企业级计算机 (3)微型机 微型机分独立式(日常使用)和嵌入式(嵌入式系统) 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单片机、单板机、多芯片机和多板机 (4)工作站 高档的微型计算机 (5)服务器:描述了计算机的应用角色,而不是刻画机器档次 特点:1)只有在客户机的请求下才为其提供服务 2)服务器对客户透明 3)服务器严格说是一种软件的概念,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3 计算机科学研究与应用 1、人工智能 指纹识别 手写输入 2、网格计算 研究如何把一个需要非常巨大的计算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分成许多小的部分,然后把它们分配给许多计算机进行处理,最后把这些计算结果综合起来得到最终结果,从而圆满完成一个大型计算任务

6、。 对用户而言,就好像拥有了一台功能强大的虚拟计算机,这就是网格计算的思想。 网格计算-利用互联网把不同位置的电脑组成一个“虚拟的超级计算机”,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3 计算机科学研究与应用 3、中间件技术 中间件:介于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系统软件 即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增加一组服务,这种服务就是中间件,如ODBC。 4、云计算 是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并行计算、网络存储及虚拟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或者说是它们的商业实现。 云计算的构成包括硬件、软件和服务。用户不再需要购买复杂的硬件和软件,只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给“云计算”服务商,通过网络就可以方便地获取所需要的计算、存储

7、等资源。 数据在云端,软件在云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计算,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4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1)巨型化 (2)微型化 (3)网络化 (4)智能化 未来新一代计算机 (1)模糊计算机 (2)生物计算机 (3)光子计算机 (4)超导计算机 (5)量子计算机,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5 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的定义 一系列与计算机相关的技术就是信息技术。 2、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 一般来说,信息技术包含三个层次: (1)信息基础技术 (2)信息系统技术 (3)信息应用技术 3、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数字化 (2)多媒体化 (3)高速度

8、、网络化、宽频带 (4)智能化,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5 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的定义 一系列与计算机相关的技术就是信息技术。 2、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 一般来说,信息技术包含三个层次: (1)信息基础技术 (2)信息系统技术 (3)信息应用技术 3、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数字化 (2)多媒体化 (3)高速度 、网络化、宽频带 (4)智能化,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节 信息的表示和存储 1、数据与信息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彖表示 信息是对各种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应,信息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信息由意义,数据没有,它们可以转化 信息、物质、能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 2、计算机中

9、的数据 ENIAC采用十进制,冯.诺依曼提出二进制 计算机内部均用二进制表示各种信息。,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节 信息的表示和存储 3、计算机中数据的单位 位(bit):数据的最小单位,每个数码称为1位 字节(Byte):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 字节,千字节,兆字节,吉字节,太字节 1字节=8位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字长:计算机一次能并行处理的二进制位称为该机器的字长 字长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标志,直接反映一台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计算精度。字长越长,计算机的数据处理速度越快,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节 信息的表示和存储 4、字

10、符编码 (1)西文字符的编码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ASCII,7位码128字符 扩展ASCII,8位码256字符 a:1100001,97,bcde.依次增加 A:1000001,65,BCDE.依次增加 0:0110000,48,1234.依次增加 计算机内部用一个字节(8个二进制位)存放一个7位ASCII码,最高位为0,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节 信息的表示和存储 5、字符编码 (2)汉字的编码 ASCII码只对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进行了编码。 汉字分成两级:一级汉字3755个,按汉语拼音字母的次序排列;二级汉字有3008个,按偏旁部首排列。因为一个字节足以表示6763个汉字,所以一个国

11、标码用两个字节来表示一个汉字,每个字节最高位为0。 GB2312-80将汉字分为94行、94列 (3)汉字的处理过程 输入输入码国标码机内码地址码字形码输出,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节 信息的表示和存储 5、字符编码 (3)汉字的处理过程 为将汉字输入计算机而编制的代码称为汉字输入码,也叫外码。 汉字内码是为在计算机内部对汉字进行存储、处理的汉字编码,汉字的内码的形式也多种,对应国标码一个汉字的内码用2个字节存储,每个汉字的最高位置“1”作为汉字内码的标识。如果用十六进制来表述,就是把汉字国标码的每个字节加80H。 区位码+2020H国标码+8080H机内码,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节

12、 信息的表示和存储 5、字符编码 (4)汉字字形码 汉字字形码又称汉字字模,用于汉字在显示屏或打印机输出。通常有两种表示方式:点阵和矢量表示方式。 24*24点阵需要多少字节空间? 矢量表述方式可产生高质量的汉字输出 (5)汉字地址码 汉字地址码是指汉字库地址码,需要向输出设备输出汉字时,必须通过地址码对汉字库进行访问。,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节 信息的表示和存储 5、字符编码 (6)其他汉字内码 GB2312-80国标码只能表示和处理6763个汉字,为了统一表示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字,便于全球范围的信息交流,各级组织公布了各种汉字内码 1)GBK码(扩充汉字内码规范)多大2万多简、繁汉

13、字的编码 2)UCS码:包含字母文字,中日韩的表意文字 3)Unicode编码;65536个字符编码,主要用来解决多语言的计算问题 4)BIG5码:香港、台湾地区使用的一种繁体汉字编码,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三节 多媒体技术简介 1、多媒体的特征 媒体:指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内容 多媒体技术:指能够同时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媒体进行处理的综合处理技术 多媒体技术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多样性和实时性。,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三节 多媒体技术简介 2、媒体的数字化 声音 1)声音的数字化 采样量化编码 2)声音文件格式 WAV MPEG realAudio 乐器数字接口MIDI VOC

14、 AU AIF,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三节 多媒体技术简介 2、媒体的数字化 图像 1)静态图像的数字化 采样量化 2)动态图像的数字化 3)点位图和矢量图 4)图像文件格式 bmp gif tiff png wmf dxf 5)视频文件格式 avi mov asf wmv,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三节 多媒体技术简介 3、多媒体数据压缩 1)无损压缩(可逆编码) 行程编码 熵编码(算术编码,霍夫曼编码) JPEG MPEG 2)有损压缩(不可逆编码) 预测编码 变换编码 基于模型编码 分形编码 矢量量化编码,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四节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1、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分类

15、 1)计算机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寄生性 破坏性 传染性 潜伏性 隐蔽性 2)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引导区型病毒 文件型病毒 混合型病毒 宏病毒 internet病毒(网络病毒) 3)计算机感染病毒的常见症状 4)计算机病毒的清除 2、计算机病毒的预防,第2章 计算机系统,第一节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运算器 对二进制数码进行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所以也称为算术逻辑部件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通常是指每秒钟能够执行加法指令的数目。百万次/每秒(MIPS)来表示。 2、控制器 是计算机的心脏,由它指挥各个部

16、件自动、协调地工作。 控制器由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码器ID,程序计数器PC和操作控制器OC部件组成。 PC总保存下一条要执行指令的地址 1)机器指令:操作码和操作数组成 2)指令执行过程 取指令分析指令生成控制信号执行指令重复执行 运算器+控制器合称中央处理器(CPU),时钟主频越高,速度越快,第2章 计算机系统,第一节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3、存储器 存储器是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分内存和外存两大类。内存速度快,断电后信息丢失,CPU不能像访问内存那样直接访问外存,当需要某一程序或数据时,必须先调入内存。 1)内存 分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RAM又分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和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 DRAM的含义是指每隔一个固定的时间必须对存储信息刷新一次 2)只读存储器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 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 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