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末自测卷四(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340348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末自测卷四(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浙江省杭州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末自测卷四(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浙江省杭州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末自测卷四(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浙江省杭州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末自测卷四(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浙江省杭州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末自测卷四(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末自测卷四(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末自测卷四(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杭州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周末自测卷四(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不属于动物细胞内的糖是A. 核糖 B. 糖原 C. 麦芽糖 D. 葡萄糖【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中的糖类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核糖是组成RNA的成分,在动植物细胞内均有分布,A错误;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B错误;麦芽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二糖,C正确;葡萄糖在动植物细胞内均有分布,D错误。【点睛】熟记糖类的种类和分布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2.某生物种群三种基因型AaBB:AABB:aaBB为1:2:2,则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是A. 0.09 B.

2、 0.5 C. 0.42 D. 0.7【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信息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基因频率的计算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依题意可知:该生物种群中,AaAAaa122,即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各为1/5、2/5、2/5;依据“1个等位基因的频率它的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可推知,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2/51/21/50.5,B正确,A、C、D均错误。【点睛】因求“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只涉及A和a这对等位基因,所以在分析时可对B 基因“视而不见”。从题意信息中准确抽提出“Aa、AA、aa的基因型频率”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3. 在温带草原和温带森林,生物群落的

3、外貌在一年四季有很大的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A. 垂直结构 B. 水平结构 C. 时间结构 D. 年龄结构【答案】C【解析】一年四季时间不同,环境影响群落的外貌,属于群落的时间结构,故选C【考点定位】群落的特征4.对下列几种生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菌可在拟核区转录形成mRNA B. 伞藻没有由膜包被的细胞器C. 蓝细菌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 D. 酵母菌在质膜上进行需氧呼吸【答案】A【解析】细菌的转录是在拟核区,A正确。伞藻是真核生物,有膜包被的众多细胞器,B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酵母菌含有线粒体,其需氧呼吸是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4、进行,D错误。5. 下列由腺垂体分泌,并能对甲状腺的形态发育和功能起到调节作用的激素是A.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 促甲状腺激素C. 甲状腺激素 D. 生长激素【答案】B【解析】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有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对甲状腺的形态发育和功能起到调节作用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考点定位】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6. 下列哪一个实验与“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无关A. 活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B. 离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C.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 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答案】D【解析】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转化因子”,能够使R型细菌转变成S型细菌,

5、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AB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只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错误。【考点定位】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烟草花叶病毒【名师点睛】知识点总结:1、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烟草花叶病毒的主要成分

6、是RNA和蛋白质。7.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的复制和移向两极的时期分别是:A. 间期;间期 B. 前期;间期C. 间期;前期 D. 间期;后期【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间期,在前期移向细胞两极,C正确,A、B、D均错误。【点睛】识记和理解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8. 下列关于柠檬酸循环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菌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柠檬酸循环B. 柠檬酸循环过程复杂,故释放大量能量C. 柠檬酸循环过程产生较多携带氢的特殊分子D. 与

7、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存在与线粒体基质中【答案】C【解析】需氧型细菌进行有氧呼吸时也能进行柠檬酸循环,A错误;柠檬酸循环过程复杂,但释放能量并不多,B错误;柠檬酸循环过程产生较多携带氢的特殊分子即NADH,C正确;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在真核细胞内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在原核细胞内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呼吸的过程9.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种群的变异性是进化的动力B. 一个群落中全部生物所含的基因总和称为基因库C. 种群中的每一个体都是进化的基本单位D. 生物进化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答案】D【解析】生存斗争是种群进化的动力,A错误;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基因总

8、和称为种群的基因库,B错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错误;生物进化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正确。10.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A. 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B. 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C. 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儿子正常,女儿患病D. 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男患者的X染色体上携带有显性致病基因,而该男患者将X染色体遗传给女儿,所以,无论该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还是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女儿均为患者,A、B

9、错误;女患者的X染色体,既能遗传给女儿,也能遗传给儿子,若女患者的两条染色体上均携带有显性致病基因,则其与正常男子结婚,儿子与女儿均患病,若女患者只有一条染色体上携带有显性致病基因,则其与正常男子结婚,儿子与女儿患病的概率均为1/2,C错误;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D正确。【点睛】正确解答此题的前提是理解X、Y染色体的来源及传递规律,即:男性XY中的X只能来自其母亲并传给女儿,Y则来自其父亲并传给儿子;女性XX中的一条来自母亲,另一条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任何一条既可传给女儿,又可传给儿子。据此以题意信息“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为切入点,

10、分析判断各选项。11.控制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生物多样性下降 B. 各地普降酸雨C. 可利用的资源和空间有限 D. 臭氧减少【答案】C【解析】人口数量急剧膨胀,人类消耗的各种资源会越来越多,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发展产生的影响也会越大,而可利用的资源和空间有限的,因此为了保证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控制人口增长,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识记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2. 细胞的遗传物质是A. DNA B. RNAC. DNA 或 RNA D. DNA和RNA【答案】A【解析】细胞内既含有DNA,又含有RNA,但DNA是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细胞质中

11、也存在少量的DNA,故选A。13.下列探究过程使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A. 果蝇的白眼遗传 B. 光合作用的过程C. 生长素的发现 D.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答案】B【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历程、生长素的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的眼色杂交实验发现了果蝇的白眼的遗传规律, A错误;在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用18O分别标记C02和H2O,一组植物提供C1802和H2O,另一组植物提供C02和H218O,分析两组植物释放的O2,

12、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卡尔文等用14C标记C0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碳的转移途径,可见,在此探究过程中使用了同位素示踪技术,B正确;生长素的发现,是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的向光性的过程中发现的,没有使用同位素示踪技术,C错误;沃森和克里克采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研究方法,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D错误。【点睛】本题借助科学发展史进行考查,这提醒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除了要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关注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14.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指数增长的种群没有死亡率B.

13、年龄金字塔的宽度代表各年龄组的个体数C. 种群密度大小是决定生物益或害的依据D. 性比率不是种群内个体特征的统计值【答案】C【解析】J型增长是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持续增长,具有一定的增长率,但是并不是没有死亡率,A项错误;年龄金字塔的宽度代表各年龄组的个体数所占的比例,B项错误;种群密度的大小是决定生物对人类益或害的依据,C项正确;性比率是指种群内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属于种群内个体特征的统计值,D项错误。15.利用抗逆性强的二倍体黑麦与蛋白质含量高的六倍体小麦杂交产生子代,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培育出蛋白质含量高、抗逆性强的小黑麦。这种育种方法属于A

14、. 多倍体育种 B. 单倍体育种 C. 诱变育种 D. 杂交育种【答案】A【解析】多倍体育种是利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植株,使之成为染色体组加倍个体,其各种器官较大,营养物质含量高,故选择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种育种方法的原理:16.利用小鼠进行肺炎双球菌的活体转化实验,其处理和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实验处理实验结果1注射R型菌小鼠不死亡2注射S型菌小鼠死亡3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菌小鼠不死亡4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菌R型菌小鼠死亡根据实验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R型活细菌有毒 B. S型活细菌有毒 C. DNA是转化因子 D. DNA是遗传物质【答案】B【解析】注射R型菌小鼠不死亡

15、,说明R型活细菌无毒,A错误;根据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说明了R型活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S型菌,S型活细菌有毒,B正确;该实验说明了肺炎双球菌存在转化因子,而艾弗里及其同事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D错误。17.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同一种群的生物只属于一个营养级 B. 同一个营养级的生物都是同种生物C. 植食动物都归属于第二个营养级 D. 肉食性动物都归属于第三个营养级【答案】C【解析】同一种群的生物所处的食物链不同,营养级可能不同,A错误;同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可能是是同种生物,也可能不是,B错误;植食动物都归属于第二个营养级,C正确;肉食性动物最低属于第三营养级,D错误。18.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探究2,4-D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2, 4-D溶液 浓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