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工实习电子稿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339684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工实习电子稿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金工实习电子稿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金工实习电子稿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金工实习电子稿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金工实习电子稿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工实习电子稿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工实习电子稿讲解(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致远号重力势能小车设计报告组长:陈贤哲 组员:张颖、罗梦翔、都晓惠、武泽2012.5一设计方案确定:设计理念减轻小车质量,在保证小车运动稳定的前提下尽一切力量减小车身质量,在5J前提下理论上可以行驶更远的距离,同时速度方面也有相应的提高。对于不需要的结构尽量不要。对车身结构的调整,主要是车身长宽量化方面,以保证小车在前进的时候轨迹更加平滑。这样做的意义在于:如果调整路径后更平缓,小车就能跑得更远。实现方式:对小车运行轨迹、车身的长度、宽度量化,通过人工计算和电脑计算确定出最佳的长宽和运行轨迹。重心调制。通过在设计时候对重心的调制使小车运行平稳,该过程仍然采用量化。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调节附加重

2、物,使小车的重心达到调节。方案设计能量转化装置:通过定滑轮将重物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车的动能,为了让小车运行得更稳定,我们采用小传动比,让小车的转矩刚好比摩擦力的转矩略大,使小车保持尽量低的前进速度。在低转速前进中,小车行进比较稳定,同时也减少了重物由于高速下落,最后撞击车架带来的能量损失。在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小车动能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梯形轮使能量转化过程中有更合适的转矩,并在应对有略微变化的场地时候可以做到有备无患。在整体设计计算过程中,我们降低了小车牵引力,让小车保持较低的速度前进,以利于物体的重力势能更多的转化为小车前进的动能。原设计方案示意图如下:终设计方案示意图如下:二图纸总装图:各种加

3、工零件的工程图:1.底板:2.轴:3.轮子:4.阶梯状圆盘:三技术难点在小车的设计过程中,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设计使小车跑的比较远。重物下落带动小车前进,重物下降的距离相同,根据同轴转动原理,角速度相同,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因此,我们想出将后轮做的较大、与后轮相连的轴做的较细的措施。为了将下落距离更大的转换为前进距离,我们采取两级放大,在重物与后轮之间加一根轴,重物与轴粗部连接,轴细部与后轮连接。为了试验出最合适的比例,我们决定将轴做成两级的,若小车跑不动,则车小大直径圆盘,直至最合适的直径。重力势能转换成动能,总能量是相同的,小车前进过程中的摩擦损耗越小,前进距离越远。因此我们要想办法尽

4、可能减小损耗。本来想在重物与绳子间用弹簧连接,减小重物下落对车的冲击,但后来得知弹簧是不允许使用的最终放弃了。小车质量越小,重物下落越容易带动小车前进,因此决定将小车裁去部分,轮子镂空,既减轻质量又美观。另外,小车设计的一个关键点是小车的启动。只要重物下落初始时刻小车能启动,后续前进问题就不大同时,为了使小车容易启动,将与绳子连接处的轴适当地加粗并磨粗糙。在部件尺寸确定过程中,由于我们对老师提供的零件尺寸了解不够,考虑不周,导致其他部件尺寸设计不合理。没有留余量,制定的后轮尺寸不够大,甚至连地面都碰不到,与后轮连接的轴不够长,综合多种因素后重新确定了后轮、轴、板宽等尺寸。四加工工艺轴:车床加工

5、轮子:激光加工底板:钳工阶梯状圆盘:车工整体安装:钳工1.轴的加工:选用直径为8mm的柱体原材料,在254mm处切断,得到合适长度的轴。将轴的端面车平。然后将轴的两端分别车成长10mm直径6mm的圆柱,再将前面车好的圆柱两端车成长6mm直径6mm的螺纹。2.轮子的加工:小车的轮子选用了有机玻璃板作为原材料。我们先使用CAD画出轮子的设计图:先画出一个直径200mm的圆,再画出一个直径6mm的同心圆,然后画出一些图案作为轮盘上的样式。画好后,我们到激光加工中心用激光切割把两个轮子切割出来,由于切割下来 的轮子边缘不是很光滑,我们先是使用了钳工中的磨的技术进行打磨,想要把轮子的外沿磨得更光滑圆整一

6、些,但是当把轮子装到小车上实验的时候,发现人工打磨的精度比较差,车子有明显欺负,前进速度明显不均匀,说明轮子实际上没有很圆。于是 我们再把轮子带到车床车间,用普通车床将轮子车到直径为195mm。最后经过车床修正后得出的轮子比原来大有改善,装到小车上后,小车的起伏明显减小,前进速度也比较均匀,说明轮子已经比较圆,符合我们的要求。3.底板加工:选用长260mm宽200mm的矩形板,在端部两边各锯掉底为68mm高为125mm的直角三角形,在剩下部分按零件分布打孔,最后将切割的边缘用锉刀磨平。4.阶梯状圆盘的加工:选用直径为40mm,长60mm的原材料,首先将端面车平,然后在中心打孔,直径为6mm,。

7、接着把前30mm车成直径为8mm的圆柱,后30mm车为直径为40mm的圆柱,为了固定线绳位置,在直径为40mm的圆柱上开一个深度为2mm的沟槽,同时压花纹,最后在细圆柱部分打孔用螺丝使之与轴周向固定。(注:由于我们只有四个关键零件,因此我们只列出这四个零件的加工工艺。)五小车调试装配中遇到的问题小车调试中,我们一直在想方设法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让小车跑起来,以及如何让其跑得更远。下面我按顺序来讨论在使小车跑起来的过程中所要考虑的问题。1. 阶梯轴是否可用最初时,我们为了让小车跑得更远,设计了一个阶梯轴。其主要设计思想就是,重物带动绳子缠在阶梯轴直径较小的一段,另一段绳子缠在阶梯轴较大的一端和后轮

8、的轴上。借阶梯轴同轴转动,角速度相同的原理,让第二段绳子能拉的更长,进而拉着后轮更多的圈数。我们当时只考虑了绳子的长度问题,却忘了考虑力的问题。重物拉着绳子缠在小轴上,带动的另一段绳子缠在大轴上,根据力矩平衡,第二段绳子上的力比第一段的要小,极有可能带动不了后轮转动。第一次试验,我们将所有的零件装配上后,挂上重物,小车无法运动。阶梯轴的使用是导致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除去这个缺陷,阶梯轴还有另一个缺陷。即使使用了阶梯轴后重物能够带动小车行走,必然会因为力矩太小的问题使小车走得很缓慢。这就极有可能导致,重物落到底部的时候小车也跟着停止,也就是说,由于速度不够,小车显示不出惯性。这同样会使小车的

9、行驶距离大大缩短。2. 直接绕线还是无法使小车动起来 鉴于第一点讨论的,我们觉得去掉阶梯轴,直接将绳子绕在后轮轴上。但是问题又出现了,小车还是无法动起来,稍稍给它一个初速度也会很快停下来。我们觉得这可能是因为:(1)后轮轴的直径太小,后轮太大,导致力矩太小使后轮无法转动。(2) 后轮是用激光加工切割的,加工出来的轮子圆度不够。(3) 后轮轴的直度不够,用些微的弯曲,使摩擦力增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一进行了解决:(1) 我们用车床加工了一个比轴的稍大的回转体。希望能套在轴上,并打孔用钉子固定住。但是直到做出来后才发现,由于轴的太弯,根本无法套进去。不得已,我们最后用了胶带缠在轴上,已达到增大轴的

10、直径的效果。(2) 我们用车床对轮子进行加工打磨,使其圆度达到要求。(3) 在将轴承固定在小车底板上时,我们听取了老师的建议,没有把螺丝拧死,而是流出了一点空隙,轴在小车行走时能自动调节。做完以上的工作,小车基本能够行走了。但是仍是有些卡,而且所能行进的路程也很短,后来我们又把滑轮的位置往外移了移,发现效果会比较好,至于原因,我们不得而知。3. 小车行进的路程问题 因为我们去掉了阶梯轴,又增大了轴的直径,小车行进的距离大大缩短。我们决定制作一个更大的轮子,已达到使增大路程的目的。我们将轮子从直径140mm,换成了直径200mm。作为配套,前轮也要垫高。我们将一根长的螺丝锯短。每根螺丝上用四个螺

11、母将前轮固定在底板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我们将缠绕的胶布改成锥形。只要最后一圈的绳子缠在最大的地方,增大力矩,接下来的绳子就可以沿着锥形往下缠。只要起步时绳子能过带动车子,接下力矩就不需要那么大了,缠在直径小的地方,能进一步提高车子行进路程。4. 轮子的问题 同时为了使新作的轮子能较为轻松的套进轴里,我们将轮子圆心上的小孔用锉刀磨大了些,之后又发现其中一边的螺纹不够长,螺母不能紧紧的夹住轮子,于是我们又往上加了两个垫片。轮子最为棘手的问题是,由于两边螺纹是同向的,因此无论车子往哪边行进,总有一边的螺母会随着旋转松脱。即使我们能够转出反向的螺纹,但也没有反向的螺母。我们认为这个解决办法有很多

12、,比如使用胶垫片,弹簧垫片等,但因为都没有材料,我们只是使用了两个垫片,尽量拧紧,使轮子不至于在行走的过程中掉下了。5. 小车的方向问题 小车在跑动过程中会向右歪,主要是前轮和后轮在装配时不再同一条直线上,于是我们在前轮上刻了一轮弧线,可以自由调节前轮的方向,达到矫正小车方向的目的。 重物放在前轮上面,出了前轮的两个螺丝外,又打了两个螺丝固定重物。以上就是我们在装配调试时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六小车达到的性能 在与后轮连接的轴上粘上胶布,增大轴的直径,重物下落能带动小车跑动。将板上固定螺栓的洞适当打大,使小车前进过程轴等能自动调节,同时在前轮上刻一条线,自由调节小车方向,使小车能按直线前

13、进。七收获体会金工实习收获体会组长:陈贤哲转眼一个学期的金工实习课就要结束了,我在金工实习中收获到了许多,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金工实习和大作业小车。先来说说金工实习。上个学期选课时,就得知这个学期我们有金工实习课。听别的学院的同学说金工实习比较苦,作为一个女生我表示压力很大。但是由于之前都没有接触过零件加工一类的工作,因此对金工实习还是充满了期待。开学第一节课,我们了解到金工实习每次的实习内容都不一样,一天一个实习内容,一共有16周。我觉得这样挺好的,一天的时间不长也不短,能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实习的内容。但是第一节课我们班的四个女生居然就跑错了教室,实习的内容是铸,我们居然跑到了CAM。

14、但幸好半个小时以后我们就发现了,并且及时地回来了。第一节课就给了我个下马威,虽然铸的实习内容并不难,然而却很累很脏。一天下来累的我腰酸背痛。我体验到了金工实习的苦和累,但是由于平时都不会干这么重的活,现在趁这个机会锻炼一下,我觉得十分有意义。在整个金工实习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怎样用车床加工零件;我学会了怎样在用锉刀打磨零件;我学会了怎样焊接;我学会了怎样编写简单的程序;我学会了在实习中学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一天的时间刚刚好,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去学会这些内容,又不至于太肤浅。每个实习的老师也很和蔼可亲,都耐心给我们讲解知识并且细心指导。虽然每次一天下来都会很累,但是学了那么多平时在课堂里学不到的

15、知识,还是很开心有这么多收获。接下来讲讲金工实习的大作业小车。由于比较晚组队的关系,最后我们组一共有五个人,由四个女生和一个男生组成。由于做小车的大部分零件都是要我们自己做的,因此对于我们总人数少而女生众多的情况,我们也付出了更多。当组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在设计小车阶段,安排好大家统一有空的时间来开会也是煞费周折。而到了后期,更是有统筹安排,任务分配等一系列工作。对于组员可能会出现的认为分配不公的等等情况都要未雨绸缪,妥善安排。记得有一次因为组员的不配合,我都难过地哭了,但是哭完之后,我深刻地做了反思:哭并没有什么用,而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源。最后我又重新做了任务的分配,大家都心服口服了。做小车的过程更是几经波折。一开始我们组追求创新,设计了一个同心盘。在做小车的过程中,老师对我们说这个同心盘要达到我们预想的效果可能会有些难度。然而我们认为还是要勇于尝试,于是我们还是把同心盘做了出来。令我们失望的是,加上同心盘后我们的车根本走不起来。这时我们组的进度已经落后别的组很多了。但我们不放弃,从头来过,利用课外的时间赶工,最终还是把小车顺利完成了。如果要问我后不后悔,我会回答不后悔。马克思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勇于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