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郸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330823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郸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省郸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南省郸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南省郸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南省郸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郸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郸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郸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把第卷答案涂到答题卡上,第卷答案写到答题卷上,考试结束,交答题卡和答题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读某朝世系示意图,可知该王朝实行的是A禅让制度 B王位世袭制度C分封制度 D礼乐制度2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倒退B武王封黄帝之后于蓟。与此相关的制度是世袭制C宗法制既适用于同姓贵族,也适用于异姓贵族D宗法制下大小宗的关系既是

2、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3说文解字云:“宗,尊祖庙也。”即宗法制的“宗”,本意是指宗庙。由此可见,用以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A信仰 B财产 C血缘 D婚姻4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父死子继,兄终弟及”C“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D“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5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中描述:“上面正居中悬着宁荣二祖遗像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影凡从文旁之名者,贾敬为首;下则从玉者,贾珍为首;再下从草头者,贾蓉为首;左昭右穆,男东女西。俟贾母拈香下拜,众人方一齐跪下。”若给这一章回加题目,应为A“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B“荣国府归省庆元宵”C“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D“寿

3、恰红群芳开夜宴”6史书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B皇位世袭,君权神授C收藏玉玺,天子喜好 D以玉制玺,天子专有7下列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B秦朝的三公九卿都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C秦朝是郡县制的建立者,并将其推广到全国D秦朝的太尉是虚职,真正掌握军权的是皇帝8按照教材的说法,下列哪一个传说中的历史人物不属于“三皇”之列A伏羲 B神农 C黄帝 D颛顼9公元前214年,秦始皇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

4、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以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D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10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B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集权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11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既有郡县制,又有分封制B元朝的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削弱了中央集权C三省制最早出现在隋朝

5、D中国古代一直在削弱相权12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段材料说明了A汉武帝贪财暴虐B列侯献酎金的金子有问题C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13下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B改革科举制度C分割宰相职权 D加强中央集权14唐朝时有一读书人进士及第后,被分配到审议军国大政的部门工作,他应就职于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吏部15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与这些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对应搭配正确的是A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6、B门第声望品行考试成绩C品行考试成绩门第声望D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品行16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以一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B强化君主专制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17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在明成祖时期被废除B明朝的内阁出现在明太祖时期C军机处的设立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标志D君主专制的加强,既有巩固统一的一面,又有阻碍社会进步的一面18自秦以后,皇权逐步加强,曾有一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

7、委之圣裁,下委之六部。”这些大臣应是A秦代的三公 B唐代的三省长官 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 D清代的军机大臣19下列关于明朝内阁性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B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C皇帝顾问的内侍机构 D相当于元朝的中书省20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C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21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希腊城邦人口众多,面积广阔,为民主政治的建立提供了条件B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主权在民,其中的“民”指所有民众C“陶片放逐法”是一种维护雅典民主政

8、治的有力武器D最能体现雅典“人民主权”原则的是五百人议事会22公元前8前6世纪,地中海周边地区兴起了多个城邦。在当时,这些城邦实际上是指A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 B古希腊的一个区域城市C古希腊的一些基本村社 D古希腊的一群殖民据点23下列古代雅典的阶级或阶层中,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是A广大妇女 B成年男性公民C广大奴隶 D居留的外邦人2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央集权体制创新,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古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民主和法治,人文精神的滥觞。两大文明薪火相传,相互交融,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进程。从文明史角度出发,二者分别是哪两大文明的杰出代表A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B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C

9、儒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 D落后文明和先进文明25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激化了社会矛盾C打破了世袭特权 D推进了民主政治进程26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十二铜表法颁布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平民的利益B罗马法就是公民法C公民法与万民法是相互对立的两部法律D罗马法不仅维系了帝国的统治,而且被近代欧美国家所借鉴27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奴隶参与了立法 B习惯法的内容被摈弃 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 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28万民法规定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宣称保护除奴

10、隶之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这说明它 A保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 B便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维护奴隶制度,是统治工具 D规定自由民是享有特权的人群29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30罗马共和国建立的时间是A公元前6世纪初 B公元前6世纪末C公元前1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31题12分,第32题1

11、8分,第33题10分,共40分。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统治者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周围一个又一个国家。当时的人恐惧地称“秦为野兽”,把秦无情的扩张比做“蚕食”。到公元前221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始皇帝就是“第一个皇帝”。他的继承人将为“第二个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至千万世,传之无穷”。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在中央建立起一套严密的权力体系。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

12、济集中化。(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君主政体、专制制度和暴政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列举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10分)(2)材料二对君主专制制度作了怎样的批判?(2分)3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在用人上的主要区别。(4分)(2)归纳汉、唐、元、明加强集权、强化专制的主要方式和措施,在横线上填出相关内容。(10分)调整中央机构,如_。_,如元朝实行行省制度。_,如秦朝设置御史大夫。注重官吏的选拔,如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