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一〇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326277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一〇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省郑州一〇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南省郑州一〇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南省郑州一〇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南省郑州一〇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郑州一〇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一〇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上学期高二年级地理学科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60分)下图为19902000年各服装贸易伙伴国占美国服装进口份额的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较之中国,墨西哥占美国服装进口份额变化主要得益于A. 技术更先进 B. 市场距离近 C. 劳动力丰富 D. 优惠政策多2十年间,中国、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占美国服装进口份额快速下降。下列与此现象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中、韩等国向美国出口的服装产值必然快速下降B. 发达国家的竞争是中、韩所占份额下降的主因C. 份额下降将推动中、韩等国高端服装产业发展D. 中、韩等国国内服装产业将呈现大幅度萎缩胶东地区引黄调水

2、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山东省水资源优化配置、缓解胶东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水利基础设施。读图,完成3-4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南水北调对调入区和调出区均不会产生不良影响B. 自西向东输水是因为降水西多东少C. 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是胶东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D. 图中降水最丰富的区域位于鲁中南低山丘陵4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建成后计划每年11月至次年2月调水,其原因是A. 冬季黄河含沙量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季农业用水高峰B. 冬季山东降水稀少,胶东地区缺水最严重C. 胶东地区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D. 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调水工程的水源有一定的

3、补充作用5右图为某区域平均每万元生产总值的碳排放量和该区域产业CO2减排效率示意图。依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O2排放总量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我国CO2减排效率西部高于东部,南部高于北部南部沿海因高耗能的重工业比例小,减排压力较小西北地区减排效率最低,主要原因是科技水平低A B C D近些年,“千湖之省”湖北针对省情,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积极推进武汉都市圈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读“19902009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图”,完成6-7题。6湖北省耕地面积减少,其原因可能是退耕还林城市化快速发展退田还湖气候变暖,降水量减少开发矿产资源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 ABC D7武汉都

4、市圈的兴起对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是 A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B提高科技水平,积极发展水稻种植业C缩小城乡差距D占用耕地,促进城市化发展读我国将重点建设的大型新能源基地布局示意图,回答8-9题。8图例M最可能表示A核能发电基地 B风能发电基地C水能发电基地 D潮汐能发电基地9在中远期大型太阳能基地建设过程要特别注意防止A酸雨 B水污染 C土地荒漠化 D水土流失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下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冬季B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势平坦C我国风能资源分

5、布具有明显的均衡性D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11据调查,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其主要原因有A甲地区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 B甲地区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区大C甲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区多 D甲地区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区小如图示意世界四个国家21世纪初期能源消费情况。读图完成12-14题。12图中表明上述国家中A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B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C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最大D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13四个国家中,能源利用率最高和最低的国家是A BC D14在防止世界气候变暖、节能减排中最应该承担更大义务的

6、同家是A B C D青藏高原拥有庞大的淡水资源,“藏水北调”的设想引起极大关注和争论。下图为“藏水北调”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15下列关于“藏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可能诱发沿线地质灾害全线完全可以实现自流可能导致沿线生物多样性减少只解决西北水资源的紧张状况A. B. C. D. 16该工程建成后,对西藏的有利影响是A. 缓解当地的洪涝灾害 B. 加剧冰川消融C. 提高当地水资源利用率 D. 改善其航运条件 下图示意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年径流总量与流域面积比较。读图,回答17-18题。17图中b、d两河年径流总量差异大,因为b河A. 流域面积大于d河 B. 以冰雪融水补给为

7、主C. 含沙量大于d河 D. 流域降水少于d河18四河流域中开发措施合理的是A. a河开发水运,增加通航里程和时间B. b河上游河源地区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C. c河流经经济发达地区河段建水电站D. d河上游建设梯级电站并发展旅游业读图,回答19-21题。19与19世纪初相比,20世纪中期的洞庭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八百里洞庭风光不再,面积减小 B 洞庭湖调节洪水的能力下降C洞庭湖入湖水系增加,调蓄洪水的能力上升 D 洞庭湖湖水变浅20洞庭湖四周的地势大致是A南高北低 B东高西低 C北高南低 D四周高中间低21引起20世纪中期洞庭湖水系变化的人为原因是A荆江河段大量的裁弯取直

8、工程 B人口增多,人类大规模围湖造田C退耕还湖 D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建设图为黄河三角洲及周边地区略图。读图,回答22-24题。22烟台比济南A春季升温慢,秋季降温慢 B大风日数少,年降水量多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日出早,白昼时间长23该区域河流A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C流速慢,内河航运发达 D泥沙含量高,有结冰期24运用遥感技术能够监测该区域 A农产品流向 B土地利用现状C人口密度变化 D工业化推进过程二、综合题(共40分)25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印度东北部某水稻种植区多年降水量(单位:mm)资料和印度图材料二:茶树喜温暖,好雨雾,怕积涝,耐酸怯碱。印度人有饭后

9、喝奶茶的习惯,用产于印度东北喜马拉雅山麓阿萨姆溪谷坡地一带的阿萨姆红茶与牛奶配合制成的奶茶在印度最受欢迎。图中M地为阿萨姆红茶产区,当茶价大幅上涨时,单一性茶园快速涌现,同时出现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未经科学规划,见山就开,见树就砍,物种单一,导致茶园自然调控功能遭受破坏,抵御病虫害能力降低,化肥、农残,品质下降等的“成长的烦恼”。于是当地茶农便在茶园里套种了不同树木来解决这种烦恼。(1)从表中数据归纳印度东北部水稻种植区降水的特点。(6分)(2)简述M地适宜种植阿萨姆红茶的有利自然区位条件。(6分)(3)简要分析农民在茶园里套种不同树木的作用。(4分) (4)中国与印度都盛产茶叶,近年一到春茶

10、上市,一边是(浙江)龙井、(河南)信阳毛尖等品牌茶叶屡屡爆出每斤10万元以上的高价,而另一边则是广大茶农入不敷出。试对我国茶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6分)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石油、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但能源严重短缺,成品油依赖进口。2010年7月我国和尼日利亚签署协议,在该国最大城市拉各斯(位置见下图)投资80亿美元兴建大型炼油厂。此外,我国还有许多企业参与尼日利亚农业、矿业、电力、铁路等行业建设。(1)分析拉各斯建设大型炼油厂的优势条件。(6分)(2)分析中尼两国石油资源合作开发前景广阔的原因。(6分)(3)说明我国企业在尼日

11、利亚投资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6分)答案BCDAB AABCB ABCBC CDDCD BADB25(l)降水量较多;降水季节变化大(或夏季多,其它季节少);降水年际变化大。 (2)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且雨雾天气多;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坡地多,地表不易积水;多酸性土壤,利于茶树生长。 (3)套种树木作用:提高自然调控能力、调节小区域气候;有利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抵御病虫害能力;提升茶叶品质、增加收入。 (4)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质品种,减少病虫害)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培育更多的优质品牌,平抑名牌价格;发展以茶叶为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业,延长茶叶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开展

12、采茶、品茶、炒茶等旅游服务业,提高茶农收入等26 (l)该国石油资源丰富,原料充足;拉各斯距离石油产区近,铁路和海运便利。拉各斯是全国最大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基础较好,是该国石油产品重要的消费市场。 (2)中尼两国石油领域互补性强;我国石油企业具有技术成熟、管理先进、资金充足等优势,有能力参与当地油田开发;当地能源短缺,双方依托丰富石油资源共同发展石油加工工业;拓展我国原油进口渠道,有利于尼日利亚缩小双边贸易差额。(3)引进资金和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增加大量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有利于当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石油、机械、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将来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有短报文通信能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