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胶漆调色基础知识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280783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13.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胶漆调色基础知识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乳胶漆调色基础知识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乳胶漆调色基础知识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乳胶漆调色基础知识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乳胶漆调色基础知识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乳胶漆调色基础知识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胶漆调色基础知识教材(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何成红 2011年3月,乳胶漆调色基础知识,2,提纲:,一、色彩原理 二、色浆常识 三、人工调色时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四、调色的方法及步骤 五、实操练习,理论,实操,3,一、色彩原理,4,1.颜色的基本概念,色彩是如何产生的?彩虹,5,颜色的形成,颜色就是物体反射光线到眼内的知觉,6,色与光,没有光就没有色彩,色彩来源于光。,案例:白天和黑夜,7,可见光波与颜色,光是一种一定频率的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的范围从r射线到无线电波,电磁辐射中仅有一小段能够引起眼睛的兴奋而被感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可见光谱的范围,可见光谱的波长从380nm到780nm,这一段波长人眼是可以看见的,不同的波长引起不同

2、的颜色感觉。,8,9,光谱颜色波长及范围,表中波长的范围只是粗略的,实际上从一种颜色过度到另一种颜色是一种渐变的,并且颜色随波长的变化也是不均匀的。,10,1. 观察者 (人/仪器),人的肉眼只能辨别出168个颜色,颜色产生的三个条件:,11,2. 被观察的物体,12,3. 光线的来源,13,颜色产生的三个条件:,在全黑的条件下,我们看不到颜色。我们闭上眼睛就看不到物体的颜色。没有物体,就没有颜色的存在。 观察者 、物体、光源,三者缺其一,我们就看不到颜色。 观察者 、物体、光源是我们能看出颜色的三个必要条件,14,2.颜色的三要素,色立体图,15,16,颜色表示方法,为色调、亮度和色饱和度建

3、立标度,人们就能用数字来表示、测量颜色,这样就可以为准确管理、调控颜色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 常用的颜色表示方法有孟塞尔系统,国际照明委员会(CIE)的XYZ三刺激值、Yxy色空间法和L*a*b*色空间法、NCS颜色系统等。,17,L*a*b*色空间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测量颜色的色空间。在这一色空间中,L*是亮度,a*和b*是 色度坐标,表示色方向:+a*为红色方向,-a*为绿色方向,+b*为黄色方向,-b为蓝色方向。中央为 消色区,当a*和b*值增大时,色点远离中心,色饱和度增大。,18,色彩的表示,19,3.配色原理,1)加色混合:光源的配色是颜色的相加混合。红、绿、蓝三个光源三原色相互叠加便可

4、得到不同的光源色。混色后亮度增加。 2)减色混合:涂料的配色是颜色的相减混合。就是指光线照射到漆膜上,从光线减去被颜料吸收的部分,将反射部分的光线进行混合的方法。涂料的配色主要是通过调整红、绿、蓝三个光源色的三个补色:青、品红和黄来配色。青、品红和黄称为颜料的三原色。涂料配色后饱和度降低,明度降低,色调变浓,20,三原色,21,颜色的基本色有三个:即红、黄、蓝。所以称为基本色是因为这三个颜色用其他任何颜色也不能调整出来,因此称三原色。,22,间色,两种基本色以不同的比例相混而成的一种颜色,称为间色,23,复色,两间色与其它色相混调或三原色之间不等量混调而成的颜色,称为复色,24,互补色:,两个

5、原色不等量相混调可配成一个间色,而另一个原色则被称为补色。两个间色相混调成为一个复色,而与其对应的另一个间色,也称为补色。 红色的互补色是绿色,黄色的互补色是紫色,蓝色的补色是橙色,红色,蓝色,+,=,紫色,黄色,+,蓝色,=,绿色,红色,+,黄色,=,橙色,25,红,蓝紫,蓝绿,黄绿,黄橙,橙红,紫,蓝,绿,黄,橙,红紫,灰,复色,原色,色彩配色原理色彩图,4、 配色原则,1).用红、黄、蓝三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便可获得不同的中间色。中间色与中间色混合或中间色与红、黄、蓝其中的一种混合又可得到复色。 总之,这些颜色的获得是通过改变颜色的色调来实现的。 2).在配色中,加入白色将原色和复色冲淡,

6、就可以得到饱和度不同的颜色。 3). 加入不同分量的黑色,可得到明度不同的各种颜色。,26,对比色(消色),尽量避免使用具有消色性质的色浆,例如,红、黄、蓝三种和红与绿、橙与蓝、紫与黄具有消色性质的色浆不能同时使用。 黑色与白色 绿色与红色 蓝色与黄色,27,28,两种颜色只有当其色调、饱和度和明度都相同时,这两种颜色才相同。 掌握颜色混合变化及颜色混合的色调变化,有利于提高调色的工作效率,缩短调色时间并能够准确无误的调准颜色。,29,5.影响颜色的因素,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30,同一个苹果,不同的颜色!,光源对颜色的影响,31,光源对颜色的影响,32,不同区域、不同人种-看到不同的颜色,33

7、,面积的大小,颜色一样?,34,环境不同颜色一样?,35,距离不同颜色一样?,36,底材不同,37,事实上是一样,38,事实上是一样,39,事实上是一样,40,看上去不一样,打开原来都一样,41,光源的差别 如阳光、日光灯、钨丝灯等 观察者的差别 每个人眼睛的灵敏度总是稍有差别的,甚至认为色觉正常的人,对红或蓝仍可能有所偏倚;随着年龄的增在,视力也会改变。由于这些因素,同一种颜色在不同的人看来是不一样的。,影响颜色的因素,42,尺寸的差别 覆盖在大面积上的颜色比覆盖在小面积上的看起来更明亮和更鲜艳,这就是所谓的面积效应。挑选大面积的物体却根据小面积的色样会产生误差。 环境的差别 放在明亮背景之

8、前的物体看起来要比放在暗淡背景之前的显得灰暗,这称之为对比效应,43,影响颜色的因素,距离的差别 近距离比远距离颜色会明亮 底材的差别 底材较颜色鲜比底材较颜色浅的颜色会浅,44,涂膜光泽的不同 同一条件下,涂料亮光和亚光对颜色有影响,同一颜色做成亮光涂料颜色看起来浅些;做成亚光油漆颜色看起来深些 方向的差别等 当我们从两个稍稍不同的角度观察一物体时,被测物体上的某点看起来会有明暗之差,这是涂料有方向特性的缘故,45,在观察颜色时,必须保持条件的恒定,46,二、色浆基础知识,色浆,色浆是由载体树脂、颜料、溶剂和助剂经过一系列润湿、分散、研磨而制成的用于调色的有色浆状物 颜料是一种微细粉末状的有

9、色物质,一般不溶于水、油和溶剂,但能均匀的分散在其中。 同时颜料还能增强涂膜的耐久性、耐候性、耐磨性等。,47,48,A、从化学组成来分类:可分为无机颜料与有机颜料; 无机颜料的特点:色相灰暗、耐候性好、保色性好、成本低,如铁黄、铁红等; 有机颜料的特点:色相鲜艳、耐候性差、保色性差、成本高,如柠黄、大红等。,色浆类别,49,B、以颜料的功能可分为:防锈颜料、磁性颜料、发光颜料、珠光颜料、导电颜料 ; C、以颜色分类可分为:白色、黑色、蓝色、绿色、棕色、黄色、红色、紫色。,50,颜料索引号,染料索引号:是由国际颜料和染料协会合编出版国际染料颜料品种汇编,它收集了世界各国染料厂生产的商品,分别按

10、应用和化学结果类别对每一颜料给两个编号(结构分类号和应用分类号) 通过查阅 颜料手册,颜料索引号可以帮助您很快知道所选择颜料的结构及应用范围和应用性能,使你对着色后产品性能和牢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你为了某种需要,也可根据索引号找到其它公司生产同类产品,51,常用色浆的索引号,主要性能,1、细度 色浆中颜料的平均粒径在 0. 1 0. 2 m 左右性较好。色浆的细度在20-30UM之间为佳,细度小于20微米的色浆粒子不会对涂料性能带来任何负面影响.,52,2、比重 有机颜料色浆的粘度最好为 0. 3 1. 3 Pa s , 密度控制在 1. 15 1. 45 g/cm 3 较好 ; 无机颜料色

11、浆的粘度为 2. 0 3. 5 Pa s , 密度为 2 2. 45 g/cm 3 较适宜。,53,54,3、 色浆的着色强度(着色力) 对于水性色浆的比较,着色强度是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色浆的色浓度、展色性能及颜料分散体絮凝情况。数据是按颜色以达到国际标准深度( ISD )的 1/25 所需颜料浆的份数来衡量,数值越小,着色力越高。 色浆着色力的范围应控制在 95 % 103 % , 这样有助于电脑配色 , 各批次间 , 同种色浆的颜料色光必须保持一致 , 重现性好才能保证配色稳定。,55,4、色浆的相容性(展色性能指研法) 色浆与使用体系的相容性是影响色漆的浮色发花、絮凝和有些漆膜表面缺陷

12、的关键。在使用色浆配色前,一定要做相容性实验,助剂经常可以用来解决色浆与涂料的相容性问题。 将色浆加入白漆中,一般配成中、浅色,涂布在被涂物表面或仿被涂物表面,待快要凝结时,用手指研磨涂膜表层部分,干结后观察是否有明显的色差(目测)。如色浆的细度不够,分散性能不好均导致色浆展色性不好,会影响色漆的重现性。,色浆的添加量,有机颜料色浆最大添加量为6 % 8 %; 无机颜料色浆最大添加量为 10 % 15 % 。添加量超过这个量会破坏整个体系的稳定性。,56,57,调色前的基本要领熟悉各支色浆的单色色相 常用的调色色浆有下列9种色相: 黑色 桃红 大红 铁红 橙黄 铁黄 柠檬黄 绿色 蓝色,色浆认

13、识,在红色域中: 有桃红、大红、铁红三种色浆,桃红和大红比铁红要鲜艳,桃红比大红偏紫相,铁红偏黑和黄相。 在黄色域中: 有橙黄、柠檬黄、铁黄三种色浆,橙黄和柠檬黄比铁黄鲜艳,橙黄偏红(即橙相),柠檬黄偏黄相,铁黄相对为暗黄色。 在蓝色域中: 有酞青蓝、群青蓝两种色浆,酞青蓝为蓝色偏暗、呈绿相,群青蓝偏紫相。,三、调色的方法,1、人工调色 2、电脑配色,58,59,1、人工调色时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人工调色是调色人员根据色卡或指定颜色样板进行目测调色的方法,这种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色人员的色敏感度及调色经验。,是 否 色 盲?,要 求,是否对调色有兴趣?,60,成色与补色搭配表,61,1、保

14、色性: 配方选择第一出发点。只有保色性达到要求的前提下方可考虑对比率和成本。保色性太差的色浆宁可不做。色浆用量越大,保色性越好。 2、对比率: 对比率是配方选择的第二出发点。除了要注意颜色的准确性外,同时要注意遮盖力与色浆用量的平衡,就是说在保证遮盖力的前提下,用较少的色浆量达到颜色要求,这样既节约成本,又可以保证涂料质量,尤其在调深颜色时,注意含钛白的基础漆与透明基础漆的合理比例,避免添加大量色浆,遮盖力过好,而涂料质量下降。,62,3、颜色的研究 配色前应先仔细研究色卡或指定的颜色样片,或提供的涂料样品,明确颜色的色调范围,需要哪几种颜色的色浆,初步确定我浆用量。如果有参考配方的尽量使用参

15、考配方。 4、色浆添加 色浆使用前应充分摇匀,再加入基础漆中,加入时避免加入过快,尤其注意如果色浆粘度较大,应缓慢加入,有利于色浆更好的混合均匀。,63,5、注意色浆加入次序: 根据样板的颜色判断主色调,确定配方,先加入主色浆的70%左右,再加入副色浆,其后要每次少加,多次加入,使用颜色逐步接近标准样的颜色。当颜色的深浅度跟目标色差不多的时候,就该看是否需要加入黑色等颜色将彩度降下来。这个时候颜色已经比较接近,只要微调一下,色浆添加就要更小心了。,64,6、注意制板方法 制板的方法会影响调色的效果,因此要按照规定方法进行。涂刷要均匀,厚度要适宜,尽量不要出现明显透底,最好用湿膜制备器刮涂样板。

16、掌 握了解各种产品的干湿变化,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65,7、选择参比光源 最好有标准光源进得颜色观察,通常情况下,应在视场周围没有强烈色光干扰的温射自然光线下进行观察,应将待测涂膜与色卡或指定颜色样板进行上下、左右、侧正的反复观察对比,尽量避免人为的误差产生。,66,8、颜色调色方向的难易: 鲜艳度从高向低(即:颜色从浅到深)调节容易,反之就难,有些在实际中根本就没有办法再调配了。,67,9、在调色之前(主要是针对客户样板送样),我们要对所调的颜色和底材充分的分析,因为底材不同时,同一个颜色也会出现两种不同颜色的效果,所以有时也回根据底材的不同调整颜色。,68,10、 先加主色,切记不可一次加入太多,不要妄想一次加到位,要由浅入深,调好小样一定要记下数据,在调成品时,一定要搅拌均匀,确认与小样一致后,盖好包装盖,防止涂料污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69,通过多看色卡,多动手,很快我们的眼睛对颜色会越来越敏感,能判断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