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医学系统简介(学习班)(1)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273964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6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刀医学系统简介(学习班)(1)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针刀医学系统简介(学习班)(1)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针刀医学系统简介(学习班)(1)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针刀医学系统简介(学习班)(1)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针刀医学系统简介(学习班)(1)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刀医学系统简介(学习班)(1)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刀医学系统简介(学习班)(1)讲解(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针刀医学,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针灸医院 骨伤科 刘德春,一、针刀医学的定义,针刀医学是将中医和西医的部分基础理论融合在一起,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医学理论体系。,二、针刀定义,凡是以针的理念刺入人体,在人体内又能发挥刀的治疗作用的医疗器械都称之为针刀。,三、针刀医学理论体系:四个基础理论,针刀医学有四个基本理论,可以说是这一新学科的精髓和基石,针刀医学的一切诊疗都离不开这四个基本理论作为指导和根据,针刀医学之所以对临床上许多常见的疑难病能取得特殊的疗效,都是由于这四个基本理论所阐明的新的病因、病理机制和操作技术的结果,这四个基本理论是: 关于闭合性手术理论 慢性软组织组织损伤病因、病理学理论 骨

2、质增生新的病因学理论 关于经络实质的一些新认识,关于闭合性手术的理论,闭合性手术是近代医学一直都在追求的理想,但是由于都没能建立起一套闭合性手术的理论而未能实现,在开放性手术的理论指导下是不能进行闭合性手术的,即使勉强进行也难以成功。针刀医学从八个方面建立了闭合性手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使闭合性手术进入了可以操作的阶段,这是针刀治疗技术在近20年迅速发展的根本条件和原因。这套理论包括以下主要内容,新的解剖学内容,精细解剖系统描述全身性和局部性的微小解剖结构。 立体解剖系统描述与针刀入路相关的人体立体解剖结构。 动态解剖系统描述非解剖标准体位下人体组织器官解剖结构的相互毗邻关系。 体表定位描述体表

3、与内在解剖结构相对应的、点或线有关的表面解剖位置。,闭合性手术操作,针刀医学进针刀四步规程: 定点确定病变部位及体表解剖位置后,标记进针刀点。 定向刀口线与较大的血管、神经走向平行,避免损伤神经血管。 加压分离针刀在刺入皮肤之前,施加一定压力,使皮肤沿刀口线方向形成一个长形的凹陷,以分开针刀下的重要神经、血管。 刺入 加压分离后针刀刺入皮肤,直达病灶。,针刀的手术入路,闭合性手术的手术入路和开放性手术的手术入路不同,针刀医学研究出十一种闭合性手术的入路方法,这些闭合性手术入路的方法应用于不同疾病的进针部位,可以确保闭合性手术的安全和顺利操作,能够使针刀安全地达到人体的所需治疗的部位和深度,闭合

4、性手术的手术方法,闭合性手术方法不同于开放性手术方法。开放性手术除了可以切开、剥离、还可以将病变组织取出;闭合性手术也能够将病变组织切开、剥离、松解、铲削,但是不能够将病变组织取出,在需要取出病变组织时,针刀可以将其在内部切碎,或切断病变组织的营养供应,使病变组织不能够生长,而萎缩、凋谢成为人体内的一种异物,依靠人体的自身调节能力将其吸收。针刀闭合性手术方法共有八种不同的方法,以应对不同的疾病的治疗,闭合性手术的手术器械,针刀作为闭合性手术的器械,它吸收了中医针灸的理念,即不需要切开皮肤就能够进入人体进行治疗;又吸收了西医外科手术刀的作用原理,对人体的病变组织器官能够恰当地切开、剥离、松解、切

5、除。目前已经研究出三十三种不同型号的针刀,以满足和适应针刀医学临床不同疾病的治疗需要,慢性软组织损伤 的病因、病理学的新认识,过去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有各种各样的学说,但是慢性软组织损伤仍然是久治不愈的一大类疾病,试图找出这类疾病的根本病因,一直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界的追求目标。针刀医学系统地提出了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概念、范围,通过对软组织损伤的各种形式和病理变化过程的研究,发现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根本病因是人体的动态平衡失调,而造成动态平衡失调有四种基本的病理因素,即粘连、挛缩、疤痕和堵塞。,针刀医学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 新认识在临床上的意义,针刀医学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的这些新认识,给治疗这一

6、大类疾病找到了明确的治疗目标,再加上针刀闭合性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使这一大类疾病成为简单而易治的疾病。,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理论价值,另外,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这一重要的病因病理的新认识,揭开了这一类疾病久治不愈的根本原因,并由此提出了内脏器官软组织损伤的新概念,和脊柱区带病因学的新理论,从而第一次把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原理应用到内脏病的研究和治疗当中,使许多临床难以解决的慢性内脏器官疾病得到了很好的,甚至是根治性的治疗。国内外大量临床实践也证实它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这为我们今后进一步研究久治不愈的内脏器官疾病的研究打开了一条新思路。,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的新认识的 主要内容,骨质增生新的病因学

7、的新认识,骨质增生疾患一直是困扰人类健康的一大类疾病,以往普遍认为它的病因是退行性变,即老化。人的衰老是可以推迟但不可以逆转的,就是说骨质增生这一类疾病从根本上来说是无法治疗的。这一病因学理论曾经使临床医生对治疗骨质增生疾病彻底丧失信心,也曾使医学研究人员一度认为研究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是一种徒劳无益的工作。,针刀医学对骨质增生病因的新认识,关于经络实质的新认识,针刀医学对经络的实质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吸取了老一辈专家研究的成果3456,用抽象思维的方式对其进行推论,根据自己推论的观点,认为人体的经络就是人体所特有的一种电线路,进而认识到人体内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电线路网络,经络只是它的干线,根据这种

8、观点用针刀在临床上进行大量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针刀医学关于经络实质新认识的主要内容,针刀医学的特点,1、针刀的临床实践有自己独特的理论指导,使中、西医两种基础理论在一些领域融为一体,逐渐形成了四个基本理论,即关于闭合性手术、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关于骨质增生的病因、关于经络实质的新认识。在这些新观点的指导下,又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较完整的诊疗规范,包括病因病理学、影像学、手法学、诊断学、治疗学和护理学等方面,能够对疾病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准确的治疗。 2、在闭合性手术理论指导下,针刀把一部分开放性手术变为闭合性手术。 3、以独特的医疗器械-针刀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这种器械既能发挥刀的作用

9、,又能发挥针的作用。,4、独特的手术操作方法:针刀在治疗时有四步八法十一种闭合性手术入路方法,这些操作方法可保证针刀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有明确的适应症范围:通过二十余年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对其适应症范围内的疾病有肯定的疗效。 6、独特的手法配合治疗:针刀治疗后可进行必要的手法配合,但这种手法不同于传统的手法。它主要借用中医徒手治病的经验,但不以经络为基础,而以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和生物力学为理论基础,使手法治疗变得科学、省时、省力。 7、针刀可在短期内反复、多次、连续进行手术治疗,针刀医学的适应证,1)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顽固性疼痛; 2)部分骨质增生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

10、出、骨性关节病等; 3)肌肉、肌腱和韧带积累性损伤、肌紧张、损伤后遗症; 4)某些脊柱区带相关性内脏疾病; 5)部分关节内骨折和骨折畸形愈合; 6)直线疤痕挛缩。,针刀医学禁忌症,1)严重内脏疾病或体质虚弱不能耐受针刀 治疗的; 2)全身或局部有急性感染性疾病; 3)施术部位有重要神经血管或有重要脏器而施术时无法避开的; 4)凝血机制不良或有其他出血倾向的; 5)血压高,且情绪紧张的。 6)恶性肿瘤,针刀医学的安全性,1、在进行针刀治疗时,医生应严格按照针刀的进针四步规程操作,并熟悉相关的解剖知识。如果操作规范,对解剖结构掌握清楚,针刀治疗是很安全的。 2、在手术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下,可出现组织

11、水肿、炎症反应、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的可出现脊髓损伤。,针刀医学发展概要,1976年发明针刀疗法 1978年江苏省卫生厅将其列为重点医学科研课题,并在南京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南京铁道医学院的附属医院进行临床研究 ,84年通过江苏省卫生厅鉴定,85年批准向全国推广。 1993年中华中医学会针刀医学分会成立 近十年来,澳大利亚、韩国、马来西亚等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成立了针刀医学会。 有四十多国家和地区都成立了针刀诊疗机构。 2003年9月通过国家中医药局组织的关于针刀疗法的听证鉴定会,针刀疗法正式被命名为针刀医学,并确定为一个医学新学科。,图1 有关针刀治疗各类疾病的文章数,图2 有关针刀治疗各

12、类疾病文章比例,由上图1、2可以看出,发表的文章主要论述了针刀治疗软组织损伤疾病和骨科疾病这两大类疾病,也就是说,针刀对这两大类疾病的治疗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内、外、妇、儿、皮、五官、杂病占的比例是14%,而且都是近些年来发表的,可见,针刀这个新学科在这些方面的应用正在不断地扩展。,有关治疗软组织损伤疾病文章的具体分类,对以上治疗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文献进行进一步具体分类,可以看到,在治疗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文章中报道肱骨外上髁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文章较多,居于首位,其次为腱鞘炎、肩周炎,肌肉损伤、韧带损伤,位于最后的是腕管综合征、跖管综合征及其它疾病(见图3、图4),图3 治疗软组织损伤疾病文章具

13、体分类,图4 针刀治疗各类软组织疾病文章比例,针刀治疗骨科疾病文献的具体分类,从以上资料我们了解到,有关针刀文献论述的第二大类疾病是骨科疾病。整理资料如图5所示,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文章最多,居第一位,治疗跟骨骨刺的居第二位,其次分别为颈椎病、腰椎病、股骨头坏死及骨折等。,图5 针刀治疗骨科疾病文献具体分类,图6 针刀治疗各种骨科疾病文章的比例,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1、针刀治疗在临床上虽有很好疗效,但由于社会认知度不够,其病例总数还与社会医疗需要有较大差距,许多有针刀治疗适应症的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 2、有关软组织疾病病例报道较多,其他科疾病报道相对较少,可见对其他疾病的针刀诊疗方法普及力度不够。 3、临床研究的文章较多,基础研究的文章较少,今后要加强基础研究工作。 4、针刀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影响了针刀医学的整体发展。,针刀临床,颈椎病,肩周炎,膝骨性关节炎,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