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象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270392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第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象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象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象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象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第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象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第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象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第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象讲解(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级高三学科化学版本人教新课标版课程标题高考第二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象编稿老师刘学超一校林卉二校黄楠审核张美玲一、考纲要求考纲要求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出来,并作出解释。1. 能够将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通过图示的形式展示出来。2. 能够通过图象来判断改变的外界条件及化学反应的特征。二、考题规律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化学平衡的移动都与反应物的温度、浓度、气体反应物的压强等因素有关,化学平衡的移动又与反应速率的变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有这些都可以用一定形式的图象来表达。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图象都是以此为依据

2、来设计的。旨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推理、自学和创新能力。从历年高考不难看出,高考每年都涉及有关图象的问题。从高考的试题来看,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速率、转化率、平衡移动等多种图象的分析,等效平衡的简单计算等。从题型上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三、考向预测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象类试题的特点:图象是题目的主要组成部分,把所要考查的化学知识寓于图中曲线上,具有简明、直观、形象的特点。随着高考的不断改革以及对学科内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这种数形结合的试题将频频出现。预计这将是考查考生学科内综合能力的一种方向,高考试题考查这种题型的力度将加大。一、化

3、学平衡中常见的几种图象1. vt图:既能表示反应速率变化,又能表示平衡移动的速率时间图,如下图中A、B、C所示: 1A图,t=0时,v正v逆=0,表明反应由正反应开始;t=tl时,v正v逆 ,v逆v逆=0,表明在改变条件的瞬间,v正变大,v逆不变,是加入了一种反应物的结果;ttl时,v正v逆表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随后又达到新平衡。 1B图,反应由正反应开始;v正、v逆在改变条件时同时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1C图,反应由正反应开始;v正、v逆在改变条件时同时同倍数增大;平衡未移动。2. 转化率时间图如下图A、B所示: 2一A图,先出现拐点的先达平衡。即“先拐先平,数据大”,说明T

4、2T12一B图,同理说明p2p13. 物质的含量一压强一温度图如下图A、B所示: 对上述图象,采取“定一议二”法,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4. 速率一温度(压强)图这类图有两种情况:一是不隐含时间因素的速率时间图,二是隐含时间变化的速率时间图。以2SO2(g)+O2(g)2SO3(g);Hv逆的点是c,表示v正CB. 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C. A、B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BD. B、C两点的化学平衡常数:BC分析: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氮的体积分数增加,因此T1T2。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平衡常数越大,因此B、C两点的化学平衡常数

5、:BC;相同温度下压强大反应速率快,A、C两点的反应速率:CA;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最终达到新的平衡,平衡体系中各种气体的浓度均增大,因此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浅,C深;平衡体系中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小相对分子质量越大,A点对应的气体物质的量大于B点,因此A、B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B。答案:D点评:本题以平衡移动原理为知识载体,主要以平衡图象的形式考查压强、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解答图象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理解横纵坐标的含义;(2)看曲线的起点、拐点、终点以及变化趋势;(3)存在多个变量时要控制单一变量来讨论图象中相关量的变化定一分析法。例6 如图为条件一定

6、时,反应2NO(g)+O2(g)2NO2(g);H0(正反应为放热)中NO的转化率与T变化关系的曲线,图中有a、b、c、d 4个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 ( ) A. aB. bC. cD. d分析:a、b在曲线上为平衡点,c、d点未达平衡。d点在曲线右上方,从d点向横坐标引辅助线,可知该温度平衡时NO的转化率比d点的小,说明该点未达到平衡,且v(正)v(逆)平衡逆向移动,或从d点向纵坐标引垂线,d点的T比平衡点的高,该反应正向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向吸热的方向)移动,同样得出结论v(正)v(逆),故选D。答案:D点评:这是一个平衡曲线,也就是说在曲线上的任何一点

7、都是平衡点。在分析同温或同压时要作辅助线。例7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A. 图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B. 图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 2SO3(g);H 0 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C. 图表示10 mL 0.01 molL1 KMnO4 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1 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随时间的变化D. 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H 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分析:酸碱中和在接近终点时

8、,pH会发生突变,曲线的斜率会很大,故A错;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关系,故B正确;反应是放热反应,且反应生成的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故反应速率越来越快,C错;反应是放热反应,但图象描述的是吸热反应,故D错。答案:B点评:这道试题的综合性较强。应该明确每一个图象的含义,才能够正确作答。例8 根据有关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象可知,该反应在T1、T3处达到平衡B. 由图象可知,该反应的H0C. 图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6Y3ZD. 由图象可知,相同条件下起始时投入0.1 mol/L X、0.3 mol/L Y和0.3 mol/L Z反应,达到平衡后,Z的浓度为0.4 mol/L 分析:在图象中T1、T3时X%、Z%的百分含量相等,并不能说明达到化学平衡,而在T2时Z%最大,说明达到平衡;温度升高(T2T3)时Z%降低,说明反应2X(g)+Y(g)2Z(g)为放热反应,H0;在图象中,X、Y浓度逐渐减小,为反应物,Z的浓度增大,为生成物,达到平衡时c(Z)=0.4 mol/L0.1 mol/L=0.3 mol/L,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