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辐射影响因素及分布规律讲义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4243726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阳辐射影响因素及分布规律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太阳辐射影响因素及分布规律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太阳辐射影响因素及分布规律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太阳辐射影响因素及分布规律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太阳辐射影响因素及分布规律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阳辐射影响因素及分布规律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辐射影响因素及分布规律讲义(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高考第二轮地理专题辅导,第三讲 地球运动,考纲要求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4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点透析,一、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分布规律,1影响太阳辐射量的因素 太阳辐射量由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时数共同决定,其影响因素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太阳高度角:纬度高低决定太阳高度角的大小,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多。 (2)地势高低:海拔越高,大气越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减少,太阳辐射越强。 (3)天气状况:水汽越多,云层越厚,大气密度越大,削弱作用越强,太阳辐射越弱。同时天气状况也会影响到光照时间长短。,2我国太阳年

2、辐射总量地区分布的差异分析,(1)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西部非季风区多于东部季风区,地势高的地区多于地势低的地区。(如图) (2)极值区及成因 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如图中A地区。 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原因在于: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如图中B地区。,二、晨昏线的应用,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若图中有AB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若BC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2

3、确定地方方时 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6:00,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18:00,与晨线(或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90的经线,在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是12:00,在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是0:00(如右下图) AN地方时是18:00,BN地方时是12:00;CN地方时是6:00,DN地方时是0:00。,3确定日期和季节,(1)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重合)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2)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日期是6月22日前后,节气是北半球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日期

4、是12月22日前后,节气是北半球冬至日。,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5确定昼夜长短,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等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夜长是夜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并可进一步深入求某地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4-夜长或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7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三、地球运动的计算问题,昼夜长短的变化规

5、律和计算方法,(1)规律:,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两点:一点昼长=另一点的夜长;两点的昼长相加=两点的夜长相加=24小时 任何地点: 6月22日昼长+12月22日昼长=24小时 6月22日夜长+12月22日夜长=24小时,(2)计算方法:,根据日出日落的时间推算: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昼长=昼弧所跨的经度/15 夜长=夜弧所跨经度/15,3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与应用的方法,(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用公式计算:H=90-纬差(纬差就是直射点与所求地点的纬度差值,若两点在同一半球,则纬差

6、等于大减小;若两点在南北两半球,纬差等于纬度和)。,(2)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判断所在的地区,并进而判断该地区的其它地理特征。,计算楼距: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

7、距较大。解题的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 以我国为例,见下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 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h= 90(如下图)。,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下,由于向阳坡, 得到的太阳光热多,背阳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的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影响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分布高度。,4有关行程时间的计算,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飞行,降落在

8、B地,求飞机降落时B地的时间。 这类问题若能建立下列关系,也就不难解答此类问题了,计算公式如下: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 注意:正负选取原则,东加西减,5日期的计算,(1)日期变更规律 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有两类,自然日界线:即0时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时经线日期要减一天。,人为日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有可能重合,即当180经线地方时为零点时。,从图上可直观地看出某一时刻地球表面分属于不同日期

9、所跨的经度范围。,(2)不同日期范围的计算 “今天范围”的计算,采用的多为地方时。180度时间如果为T,那么地球上新的一天所占全球范围比例为T/24,旧的一天范围比例为(24-T)/24。,考例透析,例1 (2009安徽文综)图1-33表示27N某地坡向(坡度为1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仅考虑地球运动和地形因素)。完成(1)(2)题。,(1) 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若坡度从10增大到15,则a点的数值将 ( ) A.增大 B.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D,

10、A,解析:本题直接材料是坡向、坡度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实际还是考查太阳高度角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分析过程如下:,变式训练一 (2009福建文综) 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图1-34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完成(1)(2)题。,(1)据图中信息判断( ) A 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答案:B 由题意知,云量是以一日内动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故图中多年平均云量值越高,则表示该地阴雨天越多。由图知,甲地数值为5052之间,乙地在6466之间,即乙地平均云量大于甲地,故甲地多

11、年平均日照时数大于乙地,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丙地数值在4648之间,则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丙地;丁地等值线较丙地密集,故云量空间变化应大于丙地。,(2)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答案:B 乙地等值线向较低处弯曲,表明乙地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比两侧大,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该处为雅鲁藏布江谷地,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云雨量比两侧多。,例2 (2009福建文综)读图1-35,完成(1)(3)题。,(1)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 A020N B020S C20N2326N D20S2326S,答案:

12、C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点位于北半球,其纬度数应为70N。此时P点出现极昼现象,根据极昼圈变化规律可知,该点位于极昼圈上或极昼圈以内,得出太阳直射的范围是20N2326N。,(2)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 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小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答案:A 由图中信息不难得出,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夹角(黄赤交角)为20。当黄赤交角变小时,地球上温带的范围将变大,B选项错误;黄赤交角变小时,全球极昼极夜的范围将缩小,所以C选项错误;黄赤交角变小时,北半球冬季昼长变长,南半球夏季昼长变短,位于北半球的福州冬季因太阳照射

13、时间增加均温升高。,(3)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 ) A5月23日8时 B6月22日18时 C11月23日6时 D12月22日18时,答案:D 因O为北极点,从北极上空俯视时,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旋转,E点的时刻比H点、P点的时刻早。由题意“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可知,HP之间的中心点的地方时是0时或12时。若HP中心点的地方时是0时,北半球应为昼长夜短,E点的地方时应为6时。若HP中心点的地方时为12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点出现极夜,日期应为12月22日的18时。,变式训练二 (2009江西联考)图1-37中A、B、C、D分别

14、表示不同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随四季的变化图,读图回答(1)(3)题。,(1)D地位于( ) A南极点 B南极圈上 C南极圈内 D南极圈外,答案:C D点在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可判断为南半球。若为南极点,那么正午太阳高度为一直线排除A。若是在南极圈上,在12月22日这天,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题中所给为30,故排除B,此题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已知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为30,太阳直射2326S,可计算出纬度为8326,故C项正确。,(2)当AB两条线相交时,两地( ) A白昼等长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正午日影同向 D季节相同,(3)AC两条线相交于P点,若AC两地纬度都增加

15、5,则P点位置会( ) A不变 B右移 C上移 D下移,答案:B A线在6月22日达到90,说明正好在北回归线上,B线在3月21日和9月23日可以达到90,说明在赤道上,当两条线相交时,体现在图中横坐标上数值是一样的,所以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答案:A 如图所示A、C两条线相交于P点,说明两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若A、C两地纬度都增加5,实际上两者的纬度间隔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故A项正确。,强化训练,(2009上海联考)读地球日照俯视图1-37(图中斜线部分为东半球、夜半球),此时地球公转速度逐步变慢,请回答13题。,1此时,北京时间是( ) A8时40分 B9时 C6时 D3时20分,答案:D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靠近180的那条经线应为160E,由此断定图示为南半球,且160E经线为晨线,地方时为6时,进而推知北京时间为3时20分。,答案:C 图示晨昏线和经线重合,地球公转速度变慢,该日应为春分。此时在华北平原可能有春旱发生。,答案:C 春分时,在黄河上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可能会有凌汛;尼罗河流域为热带沙漠气候,没有草木枯黄现象;东北平原正值春小麦播种忙季。开普敦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当北半球夏季时才会进入多雨期。,2此时,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