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研究案例分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4238067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行研究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平行研究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平行研究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平行研究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平行研究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行研究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行研究案例分析(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行研究案例一: 张爱玲与玛格丽特杜拉斯,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 ,1914一1996)法国女作家。生于越南嘉定,1932年回国。受教于索邦学院。1935一1941年在殖民部当秘书。1943年开始创作。初期小说主要有厚颜无耻的人、安静的生活、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等。生活中的细微变化及琐事、人们对自己难以把握的事情的一种不断期待的感觉,这些是其初期作品的主题和材料。从写塔基尼亚的小马群和街心花园起,她逐渐脱略了情节描写,力求以平淡的风格,更客观、直接地发掘人们心理上的变化。其主要小说有琴声如诉、副领事、情人、痛苦、蓝眼睛黑头发等。1959年起开始从事电影编剧,写

2、有剧本广岛之恋、长别离、印度之歌、卡车、大西洋人等。,张爱玲(1920一1995)中国女作家。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曾用笔名梁京。童年时代亲历封建旧家庭的衰败,青年时期又在香港体验到战争的恐怖,逐渐形成悲观的人生态度。 1943年在上海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等(结集为传奇),散文集流言,长篇小说十八春等。1952年离开上海,在香港短期供职于美国新闻处,写有秧歌和赤地之恋;删改十八春为半生缘。1955年到美国,创作英文小说多部,均不成功,其中仅有北地胭脂(中文名怨女,为金锁记的改写)出版。 1969年后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并将清末

3、小说海上花列传译注为白话文和英文。晚年出版照片集对照记。有张爱玲全集(台湾皇冠版)行世。,杜拉斯与张爱玲,出生时间相差仅七年,去世间隔不到六个月,都经历了从20年代到90年代这动荡不安的20世纪。两人都在亚洲度过了不算幸运的童年,而后在欧洲大陆或茫茫大洋的另一端流浪漂泊、居无定所。她们都用自己珍爱的文字为自己构筑了一个无法贴上任何标签的文学之巢。,身世比较,1、生命的长度 张爱玲出生于1920年9月,去世于1995年9月。 杜拉斯生于1914年4月4日,生命静止于1996年3月3日。 两人的生命轨迹有相似的长度,虽然杜拉斯终日酗酒,竟然还是比张爱玲略活得长些。,2、家庭 张爱玲和杜拉斯都出生在

4、两个极其病态的家庭: 张爱玲的母亲情人众多,和其姑母又是同性恋爱,张爱玲的父亲吸鸦片、狎妓,甚至将妓女带回家,张爱玲幼时家境还算殷实,只是后来离开大陆后生活窘迫。 杜拉斯从小生活贫困,颠沛流离,母亲自私、偏执,她的哥哥吸毒、偷窃、凶残、暴虐、贪婪。,3、生活 杜拉斯和张爱玲有一个很奇怪的共同点:锱铢必较。在钱财方面,跟任何人都截铁似的分明,一分一毫,是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绝不含糊。,4.感情 她们在二十几岁时,都拥有第一段婚姻;三十几岁时又都二次嫁人。然而,二人的人生轨迹却截然不同。 杜拉斯的生活放纵,情人众多,最后的情人雅恩安德雷亚比她小三十九岁。 张爱玲,只是一瞬间的灿烂,她短暂热烈

5、地绽放在胡兰成的情感中,两人决裂后,她便黯淡下去,情感生活再无异彩。,第一次, 张爱玲嫁快了。她与比她大14岁的胡兰成那是典型的一见钟情。他称她“盖世绝艳”、“临水照花”。而她在给他的照片后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哪料想,胡兰成和张爱玲结婚还不到半年,一边大把大把地花着 张爱玲写小说挣来的稿费,一边又搂着别的女人卿卿我我。她心里只有他;而他心里却装着许多女人。她站在温州的码头边,泪水滴入江中。胡的变心,击碎了她的心。 因为心痛,所以绝望。后来,张爱玲孤身一人移居美国。再也没有提起过他。她,关了心门,让他烂掉,深深埋在心底!,到美国后,张爱玲生活拮据。

6、她申请到了麦克威尔文艺营。得到免费的食宿和创作室。 第二次,张爱玲嫁错了。在文艺营,她认识了65岁的赖雅。赖雅很有才华,14岁时就名声大噪。只是他怀才不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患有中风等疾病。日子过得孤独而贫穷。 张爱玲喜欢赖雅的才情。感叹他怀才不遇,同情他穷极潦倒,怜悯他年老多病。她把爱情混杂于同情怜悯之中。她不顾赖雅已是超父执辈之人,也不想与这样病病歪歪的老头是否能执子之手、白头偕老,便错误地与之上床。相识不到4个月,她便怀上了他的孩子。赖雅觉得自己年迈多病,无力抚养后代,便逼使张爱玲打掉唯一一次的身孕。,不久,赖雅病瘫在床。他们没有钱,只好住在黑人区由政府提供的廉住房内。张爱玲一边照顾赖雅

7、,一边奋力写稿,维持生活。后来,她接连写了几部小说,都被退稿,生活陷入困境。张爱玲是一个爱美的女人。她曾用祖母的被面做旗袍,像模特那样走步,吸引来众多赞美的目光。可此时,她连吃饭买衣服的钱都没有。她的脚浮肿,想买一双大一点的鞋,又舍不得,只好等到年底大减价时再买。 1967年10月,赖雅病逝。此时的张爱玲,精神、体力及经济几乎都被掏空了!此后30多年,她孤独、寂寞,自我封闭,与世隔绝。1995年9月,正值中秋,张爱玲在洛杉矶的冷月下,孤独地离开人世。当公寓管理员闻到从房间串出的异味时,才发现张爱玲已死多日!,杜拉斯的第一段婚姻:她没有让负心郎占多少便宜。觉得对方不适合自己,便果断地离开了他。杜

8、拉斯的第二任老公,曾是她的情人,又是出版商。她喜欢他,他帮她出版作品,让她的创作如日中天。她的作品连连问世,收入与日俱增。她生活无忧,从容不迫,尽情享受。她创作激情高涨,人称不老的长青树。她始终流连于爱情的百花园里,一朵又一朵的爱情之花连成妖娆的火焰,吸引着世人的眼球!甚至过了70岁,还有一个20多岁的小情人,绕其左右,诚心诚意、顶礼膜拜地为她抄稿打字,为她洗衣做饭,陪她散步,看电影。年迈的杜拉斯之所以活得如此甜蜜滋润,因为她内心鲜活灿烂如春天的鲜花。她说,我的脸部皮肤虽然老皱了,可我腿上的皮肤还很细腻!多么浪漫、潇洒!真是激情催人俏啊! 而张爱玲,痛苦、哀叹伴其终身,贫穷、孤独催其衰老。她在

9、黑人区、汽车旅馆过着最低下的日子。拿她的话说,真是低到尘埃里了!,5.写作 两人都是在十几岁就开始写作并视写作为生命的女人,是比较多产、有才气的女人。 不同的是,张爱玲出名很早,写作高产期基本是30岁以前;而杜拉斯却是70高龄才凭借情人而为人知晓。 这两个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女人,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喜欢把人性的阴暗和绝望,活生生地暴露在阳光底下,写尽人世的悲凉残酷。,写作态度:视写作为生命,杜拉斯出版的第一本小说是厚颜无耻的人(1943年),这本小说手槁曾被伽利玛出版社拒绝过,后来她丈夫昂代姆把手稿送到布隆出版社并对审稿员说:“我事先告诉您,如果您不对她说她是个作家的话,她会自杀的。“杜拉在回忆

10、自己的早年经历时曾说:“难道我知道我一生中那么早我就成了一个作家?无疑是知道的。“展望未来,她又斩钉截铁地说:“总有一天,我将垂垂老去,搁笔不写了。对我来说,这肯定是不现实的,做不到,而且荒谬。“,这和张爱玲晚年的话如出一辙。 “只要我还活着,我就绝不停止写作。“而张爱玲的作家天才及聪颖早慧更是比杜拉还华美灿烂。在天才梦一文中,张叙及她三岁背唐诗,七岁写小说,及全身心发展艺术天才的童年时光,在童言无忌一文中,她自豪地说:“因为我生来是一个写小说的人。“,自恋型作家,1.对自己的身世、经历的反复叙说,其作品成为“私语式“的“我、我、我“的文字;2.将作家的自我意识强加给作品人物,于是有了“杜拉式

11、人物“和“张爱玲式的销魂与感喟“;3.对词语“迷恋、对叙说的“狂喜“,渴望以文字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可;4.调创作个性,标榜自己的作家天分和身份等等。当然不止这些,分析二人自恋情结的文字比比皆是。有评论家说张爱玲是“临水自照的水仙花“,对自我怜惜着又嘲笑着自己的伶惜,连沉默也是刻意的,仿佛对着一面镜子生活着。杜拉的自恋则少一份感伤,多一份跋扈,有人分析情人的自恋结构为:“1.我很满意自己是个作家;2.我之所以成为作家在于我有过与众不同的经历;3.我既满意自己的现在,又满意自己的过去。“,和而不同:写作风格,相对而言,她们两人的写作风格有所不同:张爱玲的文字细腻温柔,内敛些,好象

12、一张白纸,她慢慢地用烟雾来熏黄它,然后告诉你,事实就是这样苍凉; 杜拉斯则更加凄厉,她喝着烈性的威士忌,把烟头吹得火红似炙炭,直接对着纸灼烧了一个又一个的孔,惨不忍睹,就是这样的冷酷,就这样不留一丝余地。,作品比较,1.作品风格比较: a.语言风格的比较 b.叙事模式的比较 2.作品主题比较: 爱情的比较 3.作品形象比较: a.女性形象的比较 b.男性形象的比较 c.母亲形象的比较,母亲形象的比较,“母性”是文学领域里永恒的主题,在众多文人的笔下,母亲形象一直被一系列漂亮的词汇修饰着,构成了一个千年纯洁的神话。 母亲,她代表人类最彻底、最无私的博大之爱,意味着伟大的母亲形象,也意味着最融洽的

13、亲子关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对母亲的描写几乎都是赞扬与歌颂的。,但是,杜拉斯和张爱玲以她们对生活的客观认识和体验,在作品中对传统的母亲形象予以颠覆,在她们的笔下,“母亲崇高”和“母性神圣”被解构了:母亲不再是慈样、宽容、无私的形象,而是丑陋、变态、扭曲的形象;母女之间不再具有融洽的亲子关系,取而代之的是冷漠与仇恨的感情。她们消解了母亲创造生命的伟大性,并对母亲作为儿女的精神家园的期待给予无情摧毁,母亲神圣、纯洁的象征意义也被彻底解构。,本讲通过比较两位女作家笔下的母亲形象, 分析她们的相似之处,并探讨造成这些相似之处的原因。,杜拉斯笔下的母亲偏执贪财,“干吗要介绍作家昵?他们的书就已足够。”正

14、如杜拉斯自己所说,她大多以个人的真实生活作为其创作的素材,从第一部小说厚颜无耻的人到最后一部小说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她反复开掘、探索着自己的生活,犹如面对镜子审视着自己。其中,在杜拉斯的写实性作品里,我们看到,母亲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贯穿这些作品的始终,比如厚颜无耻的人、平静的生活、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情人以及后来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杜拉斯将自己的作品建立在一个贫穷,孤独,守寡的母亲和她的家庭传说上,塑造了一系列偏执疯狂的母亲形象。,在杜拉斯的早期作品中,家庭是这样的一种状况:缺席的父亲,偏爱儿子的母亲,蛮横的兄长,即所谓的“白人流氓家庭”。厚颜无耻的人是杜拉斯的第一部作品,小说中出场的母亲为

15、她以后的作品平静的生活、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情人中的母亲打下了浓重的底色,留下了基本的形象。,厚颜无耻的人中的女主人公莫德是个寂寞孤独的女孩子,有着不幸的家庭。莫德的哥哥雅克是个生活放荡,好逸恶劳的男人,妻子的钱财被他挥霍殆尽,母亲的积蓄也被他榨光,他只知道赌和偷,而且永远在背叛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她们一家去乌德朗镇期间,因为可以得到一笔钱财,雅克竭尽心智地让妹妹嫁给当地农民佩克雷斯夫人的儿子让。为了如愿,雅克不但不管妹妹的幸福,甚至使用卑鄙的手段把让的情妇逼上了绝路。而莫德却爱上了一个绅士般的农场主,乔治杜里厄,她偷偷地等候着他的到来,这是她的哥哥绝对不允许的。,塔纳朗夫人是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的

16、母亲,但是她特别的爱她的长子:“一旦她完成了对其子女的责任,她就继续不知不觉地让大家离开她的长子,直到只剩下他一个孩子,她把全部的爱倾注到他一个人身上。她娇惯她的这个儿子,纵容他不断的向她要钱,雅克一天天把她搞的一无所有,而她的儿子,“这个四十岁的哥哥,比她年长二十岁,呜呜咽咽,像个孩子。”母亲毫不质疑地听她大儿子的话,纵容儿子在女儿身上打的丑恶的算盘,莫德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他们卖给了邻家农妇的儿子,莫德的婚姻也成为家庭以及大哥和母亲的钱柜。,这对恶毒母子的肮脏交易后来又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再次得到描写,而且更加可耻。在这本小说里终生萦绕着杜拉斯的人物关系形成了:女儿、儿子和母亲,儿子和母亲超越了善与恶的关系结成联盟,而女儿永远被驱逐在外,得不到母亲的爱。钟情于邪恶长子的母亲,破坏了一切的金钱,成为大哥牺牲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