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23.胡杨赞 l 西师大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4235194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23.胡杨赞 l 西师大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23.胡杨赞 l 西师大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23.胡杨赞 l 西师大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23.胡杨赞 l 西师大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23.胡杨赞 l 西师大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训练-23.胡杨赞 l 西师大版(含答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以内心感悟表现美好情感”的阅读师恩难忘 那年正月新春,我不满6周岁,便到邻近的乡村小学去读书。 这个小学设在一座庙内,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当时学生少,四个年级才一个班 。老师姓田,17岁就开始教书了。他口才、文笔都很好。(对老师的介绍很是简洁,抓住了主要特点。) 开学头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同学上课,叫三年级学 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描红纸上是一首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引用古诗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田老师给一年级上课了。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

2、是这样的:来源:学科网一个小孩子,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一口气走了二三里地。路过一个小村子, 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进一座亭子里去歇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很茂盛,小孩子伸出小手指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越看越喜欢,想折下一枝来。妈妈拦住了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看不到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老师对古诗内容的解答很是详细、有趣。)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 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语。田老师

3、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文学的种子。 (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 导读:本文的特点在于对老师特点的描述上,作者主要以生动的事例表现了老师教学的有趣,比如:“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 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语。田老师每讲一课,都

4、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等等,这样就把人物形象和具体事例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阅读实训: 1、读拼音写词语。chn xin jn shn xun u n jn( ) ( ) ( ) ( ) 来源:学科网ZXXKxn ch shn wn min min xin q ( ) ( ) 2、按要求写词语。来源:Zxxk.Com写出四个带有月字的成语:( ) ( ) ( ) ( ) 写出四个带有明字的成语:( ) ( ) ( ) ( ) 3、选词填空。 虽然但是 既又 不管都会A( )大家的语言不同,( )心可是一样的。来源:学科

5、网ZXXKB姑娘们( )大方,( )有点羞涩,来给大家到酒喝。 必须 必需 丰富 丰满 丰盛C我们( )自觉遵守小学生守则。D粮食是人们生活的( )物品。 E联欢会内容( ),吸引了许多观众。F周末,妈妈准备了( )的晚餐。来源:学.科.网4、把下面句子改写成反问句。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5、请在文章中找出侧面表现老师教学效果好的句子。6、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 )(1)对老师的赞美(2)对老师的感激和尊敬(3)对老师的怀念答案:1、呈现 谨慎 悬挂 恭敬 心驰神往 面面相觑2、风月无边 风月无涯 风云月露 光风霁月;爱憎分明 暧昧不明 暗斗明争 暗箭明枪3、A、虽然 但是B、既 又C、必须D、必需E、丰富F、丰盛4、老师的教诲之恩,难道不叫我终生难忘吗?5、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6、(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