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课培训PPT(新).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216789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论课培训PPT(新).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概论课培训PPT(新).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概论课培训PPT(新).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概论课培训PPT(新).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概论课培训PPT(新).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概论课培训PPT(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论课培训PPT(新).(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概论课教学和研究的几个问题肖贵清,自强不息厚德载物,1,关于概论课教学和研究的几个问题,一、2013年修订版教材的基本框架和修改内容二、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四、如何讲好教材第四章的内容五、概论课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六、在改革中完善概论课教学体系,2,一、2013年修订版教材的基本框架和修改内容,前言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两大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第二节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三、毛泽东思想的历

2、史地位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第四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3,一、2013年修订版教材的基本框架和修改内容,第四章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成果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主要理论成果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的意义和经验教训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意义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经验教训,4,一、2013年修订版教材的基本框架和修改内容,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三、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5,一、2013年修订版教材的基本框架和修改内容,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第一节社会主义的本质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二、

4、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三、坚持科学发展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一、“三步走”发展战略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6,一、2013年修订版教材的基本框架和修改内容,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一、全面深化改革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三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三、全面提

5、高开放型经济水平,7,一、2013年修订版教材的基本框架和修改内容,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四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

6、体思路二、保障和改善民生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第五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8,一、2013年修订版教材的基本框架和修改内容,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二、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三、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三、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第三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一、新时期爱国

7、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第四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一、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二、建立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三、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五、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9,一、2013年修订版教材的基本框架和修改内容,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第一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第二节党的建设是一项新的伟大工程一、党所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二

8、、新时期党面临的考验和危险三、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第三节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二、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三、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结束语,10,二、毛泽东思想有关内容在教材中的体现,2013年版的概论教材在基本保留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基础上,一是第一章增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一目。二是重点增加了“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成果”一章,加强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教学内容。,11,二、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我们需要认真研读这样几份文献:一是党的十一

9、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二是邓小平在主持起草历史决议时关于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几次重要谈话。三是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四是胡锦涛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会上的讲话。五是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等几个重要文件。,12,二、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

10、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3,二、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2.邓小平对毛泽东的评价毛主席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14,三、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3.江泽民对毛泽东的评价毛泽东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他在艰苦漫长的革命岁月中,表现出一个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

11、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得心应手的斗争艺术和驾驭全局的领导才能。他是从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伟大领袖,永远属于人民。他的革命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他的伟大品格具有动人的感染力,他的科学思想具有非凡的号召力。他的革命实践和光辉业绩已经载入史册。他的名字、他的思想和精神永远鼓舞着党和各族人民,继续推动着中国历史的前进。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是我们党的骄傲,是我们国家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15,二、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4.胡锦涛对毛泽东的评价“毛泽东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

12、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毛泽东思想指引和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前进。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16,二、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5.对毛泽东的评价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创造性地解决了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把党建设成为用科学理论和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同人民群众有着血肉联系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创造性地解决了缔造一个在党的绝对领导下的人

13、民武装力量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建成一支具有一往无前精神、能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新型人民军队。创造性地解决了团结全民族最大多数人共同奋斗的革命统一战线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党和人民事业凝聚了一支最广大的同盟军。创造性地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及时解决了中国革命进程中一道道极为复杂的难题,引导中国革命航船不断乘风破浪前进。,17,18,二、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

14、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革命领袖是人不是神。尽管他们拥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丰富的斗争经验、卓越的领导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认识和行动可以不受时代条件限制。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三、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5.国外对毛泽东的评价像毛泽东那样的人物,在一个世纪,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他们占领了舞台,以天才的灵感写下了历史的篇章。毫无疑问,毛泽东是

15、巨人中的巨人。他使历史显得渺小。他的强有力的影响在全世界亿万男女的心中留下了印记。他的思想将继续指导各国人民和各民族的命运,一直到太阳永远不再升起。如果仅仅是从中国的范围来衡量他的划时代的功绩,那将有损于对这位非凡人物的纪念。巴基斯坦前总理本布托,19,三、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6.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应注意的两个问题第一、要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与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第二、毛泽东思想个人的思想和言论的总汇,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20,二、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7.毛泽东思想的现实意义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把我们党建设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21,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回答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课题、解决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而形成的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两大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不能割裂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