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二单元复习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4216368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必修二单元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地理必修二单元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地理必修二单元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地理必修二单元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地理必修二单元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二单元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必修二单元复习(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中A、B、C构成了岩石的,相互转化,其中属于岩浆岩的是 (字母),属于沉积岩的 是 (字母),属于变质 岩的是 (字母)。 .图中的构成水循环类 型的( ) A.陆地循环 B.海洋循环 C.海陆间大循环 D.地壳循环 其中表示蒸发环节的是 (数字),表示水汽输送环节的是 (数字) 表示地表径流环节 的是 (数字)目前人类最易施加某种影响的环节是 (数字)。 .地质构造看,甲处属于 ,而乙处则属于 。其中 甲处形成山岭的原因是,.如果在该地区的甲、乙、丙进行钻井,有可能在_地找到石油、天然气,如果 该地区的甲、乙、丙修建一条地下隧道,应选择 地。,A,B,C,C,1,2,4,4,向斜,断层,

2、丙,丙,2.1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1)组成岩石的矿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等 结合成单质或化合物 矿物:岩石构成的的最基本单元,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 积聚 岩浆岩: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 岩石 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的岩浆的产生,这一过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需注意岩石转换过程中(箭头)作用的名称。推动地壳物质循环的能量: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

3、生的热能(地球内能),(2)地壳物质的循环,2.2地球表面形态 一: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地球内能)和外力作用(主要为太阳能)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属于外力作用。,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

4、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2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地质构造: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变形一褶皱,变位一断层) (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三: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 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也是内力作用的具体表现,火山爆发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地震发生时,地壳会出现断裂和错动。,四、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 外力作用形式:包括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2 外力作用与地貌,2.3 大气环境 一、大气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

5、,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3 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

6、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三、全球大气环流 (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

7、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 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7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1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断,仅

8、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东南,西南,西北,东北,高温多雨,低温少雨,高温多雨,高温少雨,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五)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最典型),五: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二)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三)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处。对于锋面气旋而言,东侧一般为暖锋,西侧一般为冷锋。,2.4水循环和洋流 一: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 类型: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 主要环节:包括蒸

9、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分地表和地下径流)等。 意义:联系四大圈层,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更新陆地水资源。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二:洋流 1洋流的分布,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组成,岩石,矿物,元素,岩浆,物质循环,地形,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板块理论,变形,侵蚀堆积地貌,流水,风力,变位,地质构造,分层,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大气,吸收,地

10、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保温,吸收,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大气环流,大气运动,锋面系统,天气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陆地水,大气水,海洋水,水循环,洋流,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是 A岩石 B.矿物 C.矿床 D.矿产 2. 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 A.石油 B.天然气 C.汞 D.石英 3. 下列四种物质的组成与被组成关系正确的是 地壳-化学元素-岩石-矿物 地壳-矿物-化学元素-岩石 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地壳 矿物-化学元素-地壳-岩石 4. 下列矿物中,能在所有物体上刻划出痕迹的是 A.石英 B.石墨 C.刚玉 D.金刚石 5.具有层

11、理构造的岩石是 A .变质岩 B.沉积岩 C.喷出岩 D.侵入岩,6由造岩矿物方解石集合而成的岩石是 A石英岩 B大理岩 C砾岩 D砂岩 7图中,地表起伏的直接成因是 A火山活动 B地壳运动 C流水侵蚀 D风力堆积 在家庭装修中,各种大理石(岩)已越来越被广大用户选用,请回答8-9题。 8就岩石类型而言,大理石(岩)属于 A变质岩 B岩浆岩 C侵入岩 D沉积岩 9大理石(岩)被广泛使用于家庭装修,主要是由于 A大理石(岩)价格低廉,适合广大的普通居民购买力 B大理石(岩)较好地调节室内小气候,使室内冬暖夏凉 C大理石(岩)坚固、美观、耐用 D大理石(岩)能释放出对人体有用的稀有元素 10下列物

12、质属于矿物的有 A生铁 B铜丝 C玻璃 D方解石 11花岗岩的主要组成矿物是 A大理石、长石、石英 B长石、石英、云母 C方解石、石英、云母 D石灰石、长石、石英 12下列各组岩石中,都属于沉积岩的是 A大理石、板岩、石灰岩 B石灰岩、砾岩、页岩 C砂岩、石灰岩、花岗岩 D玄武岩、砾岩、片岩 下列非金属矿产中,属于能源类矿的是 A.萤石 B.石油 C.石膏 D.磷灰石,14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物质循环是 A.水循环 B.大气循环 C.地质循环 D.生物循环 15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A.太阳辐射能 B.地球内部的放射能 C.天体间的潮汐能 D.生物能 16地质循环发生的范围是

13、 A.岩石圈和它以下的软流层之间 B.水圈和地幔之间 C.地壳和地核之间 D岩石圈内部 17关于沉积岩不同种类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由细粒黏土固结而成的是页岩 B.由沙砾组成的是砾岩 C.由化学沉积而成的是砂岩 D.砂岩主要是由生物沉积而成 18岩浆岩转化为岩浆的过程必须经过 A.搬运作用 B.变质作用 C.喷出作用 D.熔化作用,19读古诗并回答: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1)诗中所描述的岩石是 ,按成因属于 岩。 (2)这种岩石是否可能找到生物化石 。 (3)这种岩石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岩石叫 。 (4)以该岩石为主的山区常形成 地貌。,石

14、灰岩,沉积岩,能,大理岩,喀斯特,20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剥蚀作用 B.沉积作用 C.风化作用 D.变质作用 21“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内力作用 B搬运作用 C侵蚀作用 D沉积作用 22下列词语,从地质作用的观点看,正确的是 水滴石穿 沧海桑田 稳如泰山 坚如磐石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A B C D 23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 A地球内部的热能 B太阳辐射能 C地球表面的水能 D大气运动的风能 24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A世界大陆分为六大板块 B全球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C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D全球海洋分为六大板块 25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A阿巴拉契亚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阿尔卑斯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26下列应用板块构造理论对地质地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大西洋、北冰洋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 B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