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14198106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西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西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西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西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宁三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月考(一) 语文试题 2019.10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代最富诗意的职业 中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上下五千年,灿烂悠久的历史文明中,留下了诸如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各种诗歌形式。其中有许多经典名篇名句,至今仍广为流传。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在我国古代还有一种最富诗意的职业。而正是这个职业的出现,才让我们今天品读到更多当时精彩的诗篇。这个职业有个动听的名字采诗官。在所有和文化有关的职业中,采诗官是最古老的一种。中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夏书胤征已有采诗的记录。流

2、传至今的诗经,当初就算是一部官方颁布并为社会认可的标准选本。春秋以后,因为长年征战不休,采诗制度无法贯彻。秦朝虽然已有乐府官署之名,但仍然没有采诗之实。西汉刚刚建立之时,经济凋敝,乐府机关也只能习常肄旧,无所增更,勉强维持而已。直到汉武帝时期,国力变得大为雄厚,乃扩大乐府的规模,采诗夜诵。到了东汉,采诗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光武帝曾“广求民瘼,观纳风谣”,汉和帝则派遣使者“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采诗官的工作主要是巡游各地,采集民间歌谣,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采诗官在属于他们的时代里,事实上担当了国家民意调查员、新闻记者和国家诗歌记录者。汉书艺文志曰:“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

3、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政也。”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采诗官一诗中也写道:“周灭秦兴至隋氏,十代采诗官不置。郊庙登歌赞君美,乐府艳词悦君意。若求兴谕规刺言,万句千章无一字”由此可见,采诗官为古代诗篇的流传和采集做出了很大贡献。采诗官是一个以诗歌的名义走遍天下的职业,因此其本身也充满着诗意。民间的疾苦往往通过采诗官收集整理的民歌为统治者所了解。可惜,历史久远,我们已无法知道这些采诗官的名字,他们已经在历史的深处浓缩为一个名词,我们无法看清他们的脸。但是他们或许想不到,他们在那些沉沉的夜里刻下的象形文字,将会成为一个古老国度的文学源头,正如蜜蜂在采花的时

4、候也从没有想到过,它们会给人间带来一个声势浩大的春天。1下面关于“采诗官”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我国古代没有这种最富诗意的职业“采诗官”,我们今天就很难品读到许多当时的精彩诗篇。 B在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悠久历史中,采诗官是最古老的一种职业。 C采诗官以巡游各地,采集民间歌谣为主要工作,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为目的。 D采诗官的职业富有诗意,与其走遍天下时凭借着诗歌的名义密切相关。2下面的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采诗官在诗歌方面贡献很大,可惜在古代时这个职业却不为人知。 B采诗制度历史久远,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中断,汉武帝时,开始恢复并逐

5、渐光大。 C历史上有文献资料记载过采诗官的工作,可证明其在古代诗篇的流传方面的作用。 D统治者可以通过采诗官收集整理的民歌对民间疾苦有所了解。3下面的分析和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古代诗歌的许多经典名篇中,有不少是通过采诗官才呈献给后人的。 B采诗官的成就,与统治者的重视、社会的稳定繁荣程度以及经济的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 C采诗官的工作虽然是采诗,但因为他们接触基层,往往能够发现并反映重大社会问题。 D采诗官的名字在古代是保密的,而且也要化装蒙面,所以他们其实是无名英雄。(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46题。独腿人生罗伟章应朋友

6、之约,去他家议事。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因此与世俗的闹市区总保持一段距离。我没有私车,只得坐公交车去。下车之后,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朋友体谅我的窘迫,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三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问了价。“五元。”车夫说。我当然不会坐,可四周就只有这辆三轮车。车夫见我犹豫,开导我说:“总比坐出租合算吧,出租车起价就是六元呢。”我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车。车夫说:“上吧,就收你三元。”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五元其实没多收你的。”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三元呢。”他说:“那是因为你公交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三元

7、。”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就只收三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说得这般诚恳,话语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地看了看他。他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至少有五十岁的年纪。车行一小段路程,我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他失去的是右腿。他的左腿用力地蹬着踏板,为了让车走得快一些,臀部时时脱离座垫,身子向左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左腿上。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睛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我觉得我很不人道,甚至卑鄙。我刚三十出头,有一百三十多斤,体魄强壮,而他比我大二十岁,身体精瘦,且只有一条腿,然而,我却大模大样地坐在车上,让他用独腿带我前行。我的喉咙有些发干

8、,心胸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哩!”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车的频率。车子遇到坡度,便顽固地不肯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车夫黝黑的后颈高高绷起一股筋,头使劲地向前耸。我想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浊地喘着气。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我在

9、为他高兴,并暗暗受着鼓舞。在我面前的无疑是一个强者,他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为自己“挣”来了坦荡而快乐的生活。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呀!”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呀!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八十多里,而且还带的是两个人。”我问他怎么走那么远?他说:“两个韩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要坐我的车。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我不知该说什么好,既心酸,又豪迈,是那种近乎悲壮的情感。不由自主地,我又看着他的那条断腿。他已经断了一条腿,而那条独腿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离别墅大门百十米

10、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你下吧。”他说。我下了车,给他五元钱。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的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我没勉强,收了他找给的两元钱。我正要离开时,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本应该把你送进门的,可那是一幢高级别墅,往别墅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啊我怕被你朋友看见”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天生是不大流泪的人。朋友果然在大门边等我,他望着远去的车夫说:“你为什么不让他送进来?那些可恶的家伙总是骗一个是一个!你太老实了。”议完事,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我从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

11、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独腿车夫在“我”坐上车后,主动向“我”解释自己要价五元的原因,这表明他不希望“我”误解他。B朋友之前告诉“我”人力车的价钱,后来又指责人力车夫不把客人送到目的地,这些小精明完全出于他对“我”的关心。C“我”并没有强行多给人力车夫两元钱,是由于“我”并不愿意因为自己而让人力车夫食言,从而毁坏了他做人的基本原则。D小说中的独腿车夫不是英雄,没有壮怀激烈的事迹,然而他却有发自灵魂深处最本真的光辉,能让在人生中艰难打拼的人看到希望。5小说中画线部分对独腿车夫蹬车情形做了详细描写,请简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6独腿车夫这一形象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12、)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sh)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不如秦缪公赦孟明

13、;子玉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迁刑部尚书,改户部。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蒙曰:“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千缗。”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又尝有几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邪?”罢知亳州。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

14、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节选自宋史侯蒙传)【注】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B“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明清时期称殿试之一甲三名为“进士及第”。C“拜”,指授予官职。“迁”,指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左迁”,指贬官、降职。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