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本中感受思想的微光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教学设计 王屹宇资料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4178597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90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文本中感受思想的微光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教学设计 王屹宇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文本中感受思想的微光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教学设计 王屹宇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文本中感受思想的微光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教学设计 王屹宇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文本中感受思想的微光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教学设计 王屹宇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文本中感受思想的微光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教学设计 王屹宇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文本中感受思想的微光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教学设计 王屹宇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文本中感受思想的微光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学设计 方案一 【教学目标】 1.体悟科学精神,启迪学生的自我教育、自 我成长意识,启发学生自我培育,保护自己的想 象力、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执著追求和 实践探索精神。 2.学习传记性文字的写作手法,理解选材、 组材与表达主旨的关系。 3.学会通过对关键词的理解、把握来理解 文本意义和文本结构 【教学过程】 一、整体初读 要求学生预先通读全文。 1.提示学生注意本课节选文字的标题中的 关键词:物理学家、教育、历程。 2.阅读文本,了解文本的哪些内容体现了 关键词的内涵。 二、探究研读 1.文本中的童年趣事是哪两件事? 明确:池塘观鱼时的遐想

2、,爱因斯坦未竟事 业的招引。 2.童年趣事“趣”在何处? 提示:池塘观鱼“趣”在一个孩子对自然的 好奇之心、 对宇宙奥秘的想象力和观察世界的 独特视角。 而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故事“趣”在一个孩 子的心里则如神秘的探案历险;“趣”在它的神秘 神奇,未知玄妙;“趣”在一个八岁孩子心里对池 塘中的世界的文学想象成为现实的想象,并成为 一种神秘的招引力量“他们说他多年潜心于 这个理论,但是他死之后,他的未完成的论文仍 然摆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招引着他。 3.从童年到高中时代,作者的想象力、好奇 心和观察世界的独特角度等等科学天赋一以贯 之,那么,除此之外高中故事里还体现了他的什 么科学品质? 提示:

3、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追寻激发了 作者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作者明确了人 生的理想; 而接下来的以阅读为主要方式的探 索行动则培养了作者自主阅读与学习的习惯, 培养了作者极强的探究精神; 为了亲自验证反 物质的存在而建造自己的电子感应加速器的经 历则锻炼了作者的动手能力, 培养了作者不畏 艰辛去探索科学真知的恒心与毅力这正是 科学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素质与精神。 4.从童年到高中的过程当然是一番 “历 程”,谁“教育”“培养”“我”最终成为一位物理科 学家? 提 示 :a.父 母带 我 走 进 自 然 ;b.老 师用科学家的故事激励我;c.科学家爱 因斯坦的理论和精神的引领感召;d.更重要的 是

4、作者自我的教育和培养, 他对想象力、 好奇 心、观察思考、实验探究等等科学品质的培养、 保护和坚持,说明自我培养、自我教育、自我努 王屹宇 备课设计 创意无限/rbhz 53 2013.3 力等成才的自觉是作者成长为一名物理学家的 关键。 三、总结归纳 作者选取童年中和物理学及科学精神相关 的两件趣事, 来突出自己成长为一名 “物理学 家”的“教育历程”,选材精要,谋篇布局思路清 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制造加速器的故事,数 据叙述得很详尽,表现了作者少年时严谨、踏实 的性格,揭示了作者所拥有的内在的成为物理学 家所需要的基本素质。 池塘观鱼,作者展开奇妙 的想象, 丰富了他对世界尤其是对空

5、间的理解 力,这也就为后文好奇于爱因斯坦的未竟事业并 乐此不疲地探索求知奠定了基础,而之前的一切 认识、怀疑、探索、求知最终都付诸行动,付诸实 践,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物理学家。 四、反思感悟 加来道雄的教育成长历程给予我们怎样的 思考和启示? 课堂讨论,请学生自由表述。 五、课后作业 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二进行写作。 作文题:我们曾有过的奇思妙想 方案二 【教学目标】 1.体悟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培 养学生的执著追求和实践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阅读实用文体的方法和能力, 检索和理解文本重要信息。 【教学过程】 一、整体初读 要求学生通读课文, 包括文中爱因斯坦题 记、文中相关科学

6、知识注释、课后“研讨与练习” 以及教材补充的加来道雄的超越时空片段。 思考:在加来道雄看来,什么是理论物理学 家科学研究的本质问题? 请学生研读文本,分组讨论。 提示学生通过 作者呈现出来的题记选录、例证选用、观点阐述 以及教材提供的论文选摘来思考、 探究作者的 思想、观点。 提示: 题记中说,“我想知道世界的内在规 律。 ”作者引用爱因斯坦的观点作为这篇文字的 题记。显然对此是欣赏和赞同的。研究宇宙存在 的本质规律和人与宇宙的关系是理论物理学家 心中的本质问题,如同文后提供的超越时空 中霍金所言:“我们所有的哲学家、 科学家还有 普通人都将参加我们和宇宙为什么存在这个问 题的讨论。 ” 二、

7、深入探究 1.加来道雄讲述了童年趣事对他成为物理 学家的重要影响。 你认为是有趣的吗? 如果有 趣,趣在何处? 加来道雄认为的趣与我们认为的 有何不同? 你认为这件趣事是如何影响了加来 道雄成为一个物理学家的? 提示:从一个孩子的角度讲述故事,池塘观 鱼充满好奇和想象:五彩斑斓的游鱼、成千上万 的水滴、风中摇曳的睡莲,池水将它们隔绝成的 另一个世界这是趣; 从一个物理学家的角度重述这个故事,作 者读出其中深刻的物理学意义, 池鱼等等和童 年的“我”构成一个多维的世界,而池鱼观察世 界的角度、 结论和困惑不仅隐喻了人类对世界 的观察角度、结论和困惑,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类 认知局限的反思和批判, 印

8、证了作者关于高维 宇宙存在的物理学观点。 因此, 这个童年趣事深刻地影响了加来道 雄对世界的认知,“此后, 我一直对存在高维世 界的可能极感兴趣”,这对加来道雄最终成为物 理学家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 “鲤鱼和我生活在 两个截然不同的宇宙之中, 从不进入对方的世 界”,“我们自以为是地拒绝承认就在我们的宇 宙跟前存在有别的平行宇宙或多维空间, 而这 些都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 这来自童年的现实 观察的想象和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暗合, 似乎 是一种神秘的机缘和来自“上帝”的呼唤,说明 了作者的物理学天赋和他从事理论物理研究的 神圣使命。 2.池塘观鱼与爱因斯坦书桌上未完成的论 文在作者看来是童年时期

9、对自己最有影响力的 备课设计 54 事情 。 作 者 是 如 何 表 述 它 们 之 间 的 内 在 联 系 的? 这样的语言表述在文本表达上有什么意义 和作用? 提示:“然而, 作为一个孩子, 我却不能理 解, 畅游在茶园池水中的鲤鱼和爱因斯坦桌上 未完成的论文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 ” 鲤鱼 故 事 如 前 讨 论 隐 喻 了 高 维 世 界 的 存 在, 而在作者看来这正是解决爱因斯坦统一场 论的关键,也正是作者物理学成就的所在。 从文本表达上看, 此句通过点明两者间内 在逻辑关系总结并扭结了上文的两个故事,并 由“解决统一场论的关键”开启了下文高中阶段 的实践探索故事。 三、引申推想 1

10、.“有些人通过个人所得、个人关系或者个 人经历寻求生命的意义,然而,在我看来,有幸 得到能领悟自然之最终奥秘的智慧, 才赋予生 命充分的意义。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你是否考 虑过以追求什么来赋予自己的生命以意义? 提示:这个问题当然没有唯一的答案。 对于 领悟自然奥秘的智慧的追求是加来道雄作为物 理学家的热爱和追求。 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确 立和追求我们生命的意义。 2.作者说:“在宇宙尺度上,我们还在继续 认识我们周围越来越大的世界。 但是甚至连我 们有限的才智那一点儿力量也能使我们窃取隐 藏的最深的自然奥秘。 ” 庄子曾云:“吾生也有 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 者,殆

11、而已矣。”两者之间的同与不同在哪里?你 如何评价? 提示: 他们都揭示了人类对于宇宙世界规律 的认知是纤弱和无力的, 但是加来道雄们依然对 人类的智慧和能力抱有信心, 对探究宇宙的终极 秘密抱有极大的热情和雄心, 而人类的科学发展 史也证明了人类对宇宙科学探究的价值和意义。 四、总结引领 罗曼罗兰在名人传序中说:“所以不 幸的人啊! 切勿过于怨叹,人类中最优秀的和你 们同在。 汲取他们的勇气做我们的养料罢;倘使 我们太弱, 就把我们的头枕在他们膝上休息一 会罢。 ”从人类优秀人物的传记性文字中,我们 不仅仅可以被他们的经历、情感所吸引和感动, 还应当学会欣赏和学习他们的智慧和思想,以 启发和丰

12、富我们的思想,帮助我们突破“池鱼” 的思维局限,从更多维的角度思考人生和宇宙。 五、课后作业 在周记本上记录本课学习的收获和思考。 【设计思考】 这篇略读课文是一位物理学家的自传性文 字,属实用类文体。 作为实用类文体,再加上那 么多物理学概念,往往让语文教师觉得难教,学 生厌学;作为一篇略读文本,也就往往走过场, 不问不学不讲是常态。 实用 类 文 体 教 学 是 高 中 语 文 教 学 中 的 难 题,尤其是本单元的科技类题材。 这与我们语文 教育长期以来偏重文学教育有关, 教材中文学 类文本占了较大分量,教学中“情感”泛滥,肤浅 的“文学熏染”师生驾轻就熟,缺少必要的理性 思维培养和逻辑

13、训练, 我们常常看见公开课上 热闹有余而沉静不足,激情有余而思想浅薄,教 师和学生对实用类文本中的思想和智慧缺乏兴 趣和学习的耐性。 因此, 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着力引领 学生去感受作者心灵和思想的微光。 当然,根据 学情不同我们探究的深度并不一样。 美国学者莫提默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 书 中谈到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是主动阅读的基础: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 谈些什么?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3.这 本书说得有道理吗? 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 道理?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这是本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方案一阅 读 实 用 类 文 本 对 关 键 词 的 敏 感、关

14、注和把握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指对表述 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 我们需要 弄清关键词的精准义, 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 识,进而明白作者的文本主旨。 因此, 本课教学设计的主线就是文本标题 备课设计 创意无限/rbhz 55 2013.3 本书用非常直观的方式, 按照中国著名自然人文景观 的分布和分类,从浩瀚的古今作品的海洋中,筛选出一批经 典的作品,力争通过它们反映中国文化特别是文学的概貌。 在本书中,景(物、人)是名景(物、人),文是名文,文与景 (物、人)珠联璧合,于是谓之名景(物、人)。 你可以居家坐而 读之,自得其乐,权当是日行万里;你也可以行而读之,边阅 读边比照欣赏,那自

15、是豪华的体验之旅。 走 读 中 国 , 行 走 中 的 阅 读 风 景 名节名文定价:35元 名楼名文定价:28元 名人名文定价:30元 名校名文定价:30元 名城名文(上下卷)定价:68元 名山名文(上下卷)定价:50元 名水名文(上下卷)定价:68元 通联: 北京西三环北路 1 0 5 号首都师范大学 中学语文教学 编辑部 电话: 0 1 0 - 6 8 9 8 0 0 5 1 6 8 9 0 0 5 2 1 6 8 9 8 2 0 6 9 6 8 9 0 2 3 0 3 的“物理学家”“教育”“历程”三个关键词,让学 生通过 这 三 个 关 键 词 去 阅 读 和 解 读 文 本 的 意

16、 义,领悟写作的路径。 “童年趣事”环节体现了好奇心、想象力等 对于学习和创造的重要意义, 对于高中生是不 难理解的,教师无需在此耗费过多精力和时间, 倒是这些故事背后的物理学意义或者说对于一 个未来物理学家的意义值得咀嚼, 这是文本解 读的需要,也具有文章写作的范本意义。 同样,对于“教育”也不可以简单放过。 父母 领“我”走进茶园观赏自然是教育,大自然以其 神奇而生动的存在与“我”“天启”也是教育,而 “我”在这个“历程”中的好奇、想象、沉思和实践 探求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主成长的过程。 传记性文字中选材、 组材以及叙述的详略 当然都是应当学习的内容, 然而对于高中生而 言简单的提示选材精当等等是不够的, 阅读文 本的深层意义才能真正明了材料的意义和主旨 的关系。 方案二对于学情较好的班级,我希望在这 节课上让学生能更多地看见作者思想的光辉,更 多地享受思想的快乐,学会更深层次的思考。 方法的指导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 对方法 的自觉意识也是学生未来求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