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173342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南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南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南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南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衡阳市八中2017年下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一历史考生注意,本试卷共32进小题,满分100分,时量9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 拜年是我国的春节习俗,通常在家族的祠堂进行。拜年时,晚辈要给长辈行跪拜之礼,长辈端坐高,接受晚辈的祝福,拜年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制度,这一制度A. 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B. 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C.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D. 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考查的宗法制度的理解。从材料的的描述可以看出,材料中的“制度”是指宗

2、法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宗法制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宗法制度形成了等级森严的贵族政治;宗法制度主要为了解决在权力、财产等方面的继承问题,不是解决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稳定了统治秩序。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2. 史记龟策列传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B. 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C.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D.

3、 神权与王权结合【答案】D【解析】在古代,统治者崇尚迷信,一切行事都要由史官占卜(卜筮),占卜的官员是神权的代言者。统治者正是这样凭借神权实现其政治目的,故选D项。A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宗法和分封的内容;C选项错在材料没有涉及到血缘关系。3. 有学者说,“秦朝这一制度构成了严密的中央统治体系,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这-制度”是指A. 皇帝制度B. 三公九卿制C. 御史剑度D. 郡县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秦朝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表明秦朝创建的中央官制对后世影响深远,三公九卿制是秦朝建立的中央官制,故B正确;皇帝制度、御史制度不是中央官制,排除A、C

4、;郡县制度是地方管理制度,排除D。【名师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即可。4. 秦时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福建地域上主要有闽中郡,当时福州属闽中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 郡守是闽中郡最高的行政长官C. 闽中郡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D. 福州是闽中郡郡守的封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秦朝建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郡守和县令都有皇帝任命,秦朝没有实行分封制,所以不存在封地的问题,故选D。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制度郡县制5. 日本历史学者堀敏一在唐宋间的变革和宋代社会中说:“宋代以

5、后,即使是地方也有数位官僚分掌政务,使权限不至于集中在某一人手中,各个机构也直属皇帝。例如宋代的地方行政中最高行政区划是路,在此设置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等,分别掌控民政、财政、军政及司法。同样,宋在路的下级行政区划中设立通判,使其与知事具有同等地位,以便监视。”该学者旨在说明A. 宋朝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得到了加强B. 宋朝的监察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C. 宋朝的“权力制衡”取得了一定效果D. 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趋于合理【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在此设置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等,分别掌控民政、财政、军政及司法。同样,宋在

6、路的下级行政区划中设立通判,使其与知事具有同等地位,以便监视”可以判断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本题选择项;B中监察制度处理中没有提及;C中制衡不是专治社会特点;D中趋于合理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政治汉到元时期政治宋代加强集权措施【名师点睛】汉朝到元朝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阶段。复习时注意一个“继承”、把握两个“趋势”、抓住三个“创新”。一个“继承”:西汉和唐朝明显继承了秦朝和隋朝的政治制度。两个“趋势”:一是从汉到元宰相制度的变化,体现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趋势;二是从汉到元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体现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三个“创新”:从汉到元时期,开创了三省六部制(中央

7、行政机构)、行省制(地方行政制度)、科举制(人才选拔制度),这三大制度不仅对中国古代而且对当今社会都有重要影响。6.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导致上述现象的制度因素是A. 世卿世禄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举制【答案】C【解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庶族”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并且反映的还是九品中正制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导致上述现象的制度因素是九品中正制,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以及科举制,所以选项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

8、于要抓住关键字眼“品”,体现的制度是九品中正制。7.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为达到“人人喜得所愿”,主父偃向皇帝建议A. 实施削藩政策B. 实行郡国并行制C. 颁布推恩令D. 废除分封制【答案】C【解析】从“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可以看出材料涉及的是“推恩令”。主父偃建议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目的是弱化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削藩是直接削弱诸侯国势力,会引起诸侯国的反对;B选项与材料内容相悖;D选项与此无关。8. 唐中宗曾

9、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但因心怯,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唐代A. 中书省和门下省形同虚设B. 丞相权力得到空前强化C. 三省制对皇权有一定约束D. 严格执行集体决策机制【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唐中宗虽然自己直接封拜官职,但是依旧不敢与中书门下正面交锋,而是采用其他方式来执行。这就说明在唐朝三省六部制对皇权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说法错误。B选项错误,材料中虽然皇权受到一定制约,但是相权并未空前强化。D选项与材料相违背。9. 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中央集权加强

10、B. 中央官制简化C. 君主专制强化D. 行政效率提高【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可知图一唐朝是三省六部制,图二明朝是废丞相权归六部,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强化,C项正确;A项中央集权加强与中央官制演变无关,排除;从图一到图二是中央官制简化,这是表面现象,而非实质,排除B;D项行政效率提高不是图一到图二变化的实质,排除D。所以选C点睛:首先根据图示可知图一是唐朝是三省六部制;图二是明朝是废丞相权归六部,联系所学知识即可图一到图二的变化的实质。10. 清末御史张瑞荫的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设立后,使清朝“不

11、至有权臣”的主要原因是A. 内阁与军机处相互制约B. 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C. 军机处官员多是平庸之辈D. 军机大臣奉公守法【答案】B【解析】军机处的设立使得皇帝权利得到空前加强,军机大臣只要跪受笔录,负责传达即可,完全是皇帝的私人机构,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内阁的权力基本上转移到军机处处;C选项说法错误,军机大臣都是有能力的人士来担当;D选项不是主要原因。11. 明朝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徐阶曾说:“人尝谓辅臣(内阁首辅)拟旨,几于擅国柄,乃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

12、惴惧者。”这反映出明代内阁首辅A. 承担了丞相的职能B. 不享有决策大权C. 制约了皇权的膨胀D. 成为最高行政长官【答案】B【解析】材料“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显示内阁职权有限,并不能代理丞相职务,故A项错误;材料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说明内阁只是辅佐皇帝助理政事,不享有决策大权,故B项正确;材料说明皇帝对内阁的“票拟”都要重新审视,最终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内阁属于皇帝助理机构,故C项正确;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点睛:材料“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

13、审定” “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是解题的关键。12. 恩格斯在论梭伦改革时,曾经写道“这样,在宪法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人所有制。有产阶级既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氏族制度又遭到新的失败。”恩格斯所评论主要是指A. 颁布“解负令”B. 设立赔审法庭C. 成立“四百人会议”D. 按收入多寡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答案】D【解析】从“有产阶级既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可以看出恩格斯谈到的是梭伦改革中按收入多寡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主要是针对平民权益的;B选项与此无关

14、;C选项主要是国家政治组织形式的。13. 克利斯提尼创新十个地区部落,代替四个血缘部落。他把全阿提卡分为三十个区,其中十个区在雅典城及其周围,十个区在沿海,十个区在内地。每三个不同的区,即一个城郊区、一个沿海区、一个内地区,合为一个地区部落。这一举措A. 使工商业奴隶主获得参政议政权B. 分散氏族贵族力量摧毁民族制残余C. 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D. 对威胁城邦民主的人具有震慑作用【答案】B【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区部落代替血缘部落,反映了地缘政治取代血缘政治,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目的,故B选项正确;材料的地区部落不仅仅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故A选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

15、金时代”是在伯里克里时期,故C选项错误;陶片放逐法对威胁城邦民主的人具有震慑作用,材料并未涉及,故D选项错误。故选B。14. 伯利克里认为,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最能反映以上原则的机构是A. 公民大会B. 十将军委员会C. 五百人会议D. 陪审法庭【答案】A【解析】伯利克里说“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能说明这一点的是公民大会,在公民大会中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权力来管理国家,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十将军委员会不是所有人都能当选;C选项名称就已经显示出其数量上的局限;D选项陪审法庭不能体现出全民民主。15. 罗马帝国时代重视法律建设的根本目的是A. 满足商品经济发展需要B. 为了保护自由民的利益C. 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 维系和稳定帝国的统治【答案】D【解析】法律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罗马法也不例外,罗马法是维系稳定罗马帝国统治的工具,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当时经济不是以商品经济为主;B选项不是其根本目的;C选项是罗马法的一个原则。16. 十二铜表法第3表规定:债权人得拘禁债务人六十日。在此期内,债务人仍可谋求和解;如不获和解,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