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安全法规确立的九项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4125413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8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篇安全法规确立的九项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篇安全法规确立的九项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篇安全法规确立的九项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篇安全法规确立的九项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篇安全法规确立的九项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篇安全法规确立的九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篇安全法规确立的九项(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安全法规确立的九 项基本法律制度,一、安全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度 二、事故报告制度 三、安全监管制度 四、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度 五、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制度 六、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 七、保障从业人员的权利、义务制度 八、市场准入制度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九、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制度 检测检验、安全评价、安全培训、安全咨询、安全工程师代理制度,主要内容有:,一、安全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度,(一)原则:责任面前人人平等。 (二)内容:责任主体、责任形式、责任确认、追究责任的机关。 (三)依据、程序和法律责任。 责任追究的三大要素: 1、客观上有事故发生(含重大未遂事故、重大隐患治理不

2、力、工作严重失职)。 2、承担责任的主体必须是事故责任人。 3、必须依法追究责任。 追究形式:刑事、行政(撤职、降职、引咎辞职)、经济处罚。,一、安全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度 (四)需承担责任原因: (属责任事故) 1、作业场所设施不合规定。 2、设备、器材不合标准。 3、未按规定配备劳保用品。 4、未按规定培训。 5、劳动组织不合理。 6、违章指挥。 7、冒险作业。 8、管理上的疏忽与失误。,(),(五)问责形式: 1、纳入综合考核。 2、发生重、特大事故实行一票否决。 3、分管领导、责任人引咎辞职。 4、追究两个主体责任: 企业顺查:各项义务、责任是否履行处罚; 监管部门倒查:履行监管职责中失

3、职、渎职、滥用职权等追究责任。,二、事故、隐患报告制度,(一)隐患报告:依据:安全生产法64、65、66条和302号令。 1、64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2、65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其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应当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报告。,66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者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 国务院302号令:第21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有

4、关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政府部门报告特大安全事故隐患,有权向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政府部门举报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政府部门不履行安全监管职责或不按规定履行职责的情况。,(二)事故发生报告: 1、当事人在第一时间内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情况及时报告本单位负责人或其他负责人。 2、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向发生地县以上安监部门和其他负有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3、安监部门按事故等级及时逐级上报,每级上报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4、事故报告内容: ( 1)事故发生概况; (2)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简要经过; (4)事故已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含下落不明)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

5、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该报告的情况。,(三)事故调查报告事故调查组; (四)事故处理报告安全行政执法部门; (五)事故处理决定落实报告事故当事单位和责任单位。,三、安全监管制度,(一)监管部门、职责 、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 、负有和负责安全的部门监管综合管理、专项监管。 、行政监察部门对执法部门和当事单位公务人员。 、社会中介机构:评价、评估、认证、检测、检验。 、社会公众:全面关注、社会监督。 、新闻媒体:宣传、监督。,(二)监管方式: 1、一般性监管检查、巡查。 2、专门性监管针对重要环节和部位,按照专门规范进行定时、定项的监督检查。 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进行定期监

6、测和等级评价 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和审验 专门机构对安全性能要求较高的产品进行检验和认证 对新、改、扩建项目进行“三同时”审查 对六大高危行业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专项整治:定时、定项、定责、定标准,(三)事故监督管理:四不放过原则 1、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人未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 3、职工未受到深刻教育不放过 4、整改措施未落实到位不放过,四、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度,(一)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层层分解落实。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 三)保证本单位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工作,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1、定期召开会议

7、,听取汇报。 2、建立安全机构,配备必要人员和装备。 3、组织经常检查。 4、及时整改隐患。 5、定期向职工大会报告安全工作,接受政府和社会监督。,(五)制定、实施应急救援预案 1、结合实际、讲求实效、规范制定 2、组建应急队伍 3 配备装备、器材 4 组织演练 (六)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五、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制度,1、制定预案 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主要内容: (1)企业危险源基本情况及周边环境概 况; (2)应急机构人员及其职责; (3)危险辨识与评价; (4)应急设备与设施; (5)应急能力评价与资源; (6)应急响应、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7)事故应急程序与行动方案; (8)事故

8、后的恢复与程序; (9)培训与演练。,2、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定期组织演练。 3、对应急救援装备、器材进行定期检测、维修保养和及时更换。,、重大危险源定期进行安全评估: (1)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 (2)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 (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4)可能发生事故的各类及严重程度; (5)重大危险源等级; (6)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 (7)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 (8)评估结论与建议等。,5、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基本职责:

9、(1)启动预案、组织抢险; (2)按规定立即报告; (3)保护现场和有关事故证据; (4)配合事故调查和整改,组织恢复生产经营。,六、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一)、组织保障: 1、按规定建立安全管理机构。 2、主要负责人和安管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素质、取得上岗资格。 。安全生产法规和本行业规章、规程、规范、标准 。本行业安全知识 。企业管理能力 。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知识 。安全生产责任制,3、对从业人员要求: 。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熟悉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技能 4、特种作业人员: 。经专业培训合格 。持证上岗 。定期审验,(二)、基础保障: 1、安全投入:安

10、全条件所必须的资金投入(18条) 2、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审查(24条) 3、安全许可准入安全论证和安全评价(国务院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4、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27条) 5、购置和教育职工正确佩带劳保用品(37条),(三)、管理保障: 1、安全警示标志(28条) 2、设备的安全管理。(29条) 3、危险品的安全管理。(30条) 4、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33、34条) 5、安全出口、通道的管理。(34条) 6、爆破、吊装作业的管理。(35条) 7、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40条) 8、租赁承包的安全管理。(41条),(四)、事故保障:三大经济政策 1、事前保障:企业提

11、取安全费用,专帐管理、专款专用 2、事中保障:风险抵押金(六大高危行业及交通运输企业) 3、事后保障:工伤保险(基本保险)和责任保险(雇主、承运人、公众聚集场所),安全费用提取标准,1、矿山:石油(原油) 每吨 15元; 天燃气 每千立方米 5元; 金属矿(露天)每吨 4元; (硐采) 每吨 8元; 核工业矿山 每吨 22元; 小型露天采石场 每吨 05元; 煤矿:大中型 五害 每吨 38元; 一般 每吨 25元; 小 型 五害 每吨 10元; 一般 每吨 6元。,2、建筑施工: 房屋建筑、矿山工程 按造价 2%; 电力、水利、铁路工程 按造价15% 市政、冶练、机电安装 按造价 1% 化工石

12、油、港口航道 按造价 1% 通讯工程、公路工程 按造价 1%,3、危化品生产,年销售 1000万元及以下 按4%; 1000万10000万 按2%; 10000万100000万 按05%; 100000万元以上 按 02%。 4、道路运输 客运业务 按 05%; 普通货运 按 1%; 危险品、特殊运输 按 15%。,使用范围,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2、应急器材、设备、安全防护用品; 3、安全检查、评价; 4、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整改、监控; 5、安全技能培训、应急救援演练; 6、安全相关其他支出。,安全风险抵押金,范围: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

13、品、民爆器材、烟花爆竹生产企业。 缴存标准: 煤矿:年产3万吨以下 60万元; 39万吨 150万元; 915万吨 250万元; 15万吨以上,以250万元为基数,每增10万吨增缴存50万元,累计达到600万元时不再增缴。,其他行业,小型企业: 30万元 中型企业: 105万元 大型企业: 160万元 特大型企业: 210万元 企业规模划分标准,按原国家经贸委、计委、财政部、统计局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2003143号)规定执行。,安全保险,目的:规避政府风险,转嫁企业风险 基本险:工伤保险 保足保全:商业责任保险,按现行伤 亡赔 付标准保足。 现行赔付标准:本地区(省、市

14、自治 区)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七、保障从业人员的权利、义务制度,(一)、从业人员的基本权利: 1、享受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 2、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知情权 3、安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 4、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5、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权,(二)、从业人员的基本义务: 1、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 2、佩带和使用劳保用品的义务。 3、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 4、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八、市场准入制度 (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一) 实行安全行政许可证的范围: 。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煤矿、非煤矿山) 。建筑施工企业 。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储存企业 。烟

15、花爆竹企业 。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二)对许可证审查、颁发的分工管理职权: 煤矿煤监部门 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安监部门 建筑施工建设部门 民爆企业国防科工部门,(三)企业取得安全许可证应具备的条件: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3、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 5、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行业操作资格证书;,6、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7、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8、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及有关安

16、全生产法律、标准和规程的要求; 9、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 10、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11、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价、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12、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 1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四)安全许可证的有效期审查要求: 1、有效期为3年。需要延期的,应在期满前提前3个月提出申请,由原发证单位办理延期手续。 2、企业在许可证有效期内如果不具备规定的条件的、发证单位应暂扣或吊销许可证。,(五)安监部门职责: 1、对颁发许可证的企业实施全面监管 2、建设、国防科工、煤监等部门应定期向同级安监部门通报情况,接受监督。 3、安监部门对其它颁发证行业进行监管。,九、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制度,检测检验、安全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