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124887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第一卷 选择题本试卷共3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古代,老百姓只许穿着素色麻布相衣,于是人们用“布衣”和“白丁”来形容老百姓;绫罗绸缎只有贵族官员才能享用,于是贵族少爷便被叫作“纨绔子弟”;“顶戴花翎”是官老爷的别称,“黄袍加身”则意味着当上皇帝。这些服装文化字眼折射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A B C D2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作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

2、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纯粹的自然物不能称之为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艺术作品是人对自然的审美意象A B C D3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点赞”,“蛮拼”、“任性”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登堂入室被主流媒体采用。这种现象反映了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 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A B C D 4多年来,我国积极参与申报世界遗产活动,截至2014年6月23日,中国已有47处世界遗产,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文化遗产

3、33项(其中文化景观4项),自然遗产10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部对保护文化遗产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予以表彰,目的在于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国家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A B C D5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4年8月在南京举行,这是继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后,东西方文化的再一次激情交汇和碰撞。我们既要弘扬奥运精神,又要让世界人民感知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融。这体现出文化在交流

4、中传播 文化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A B C D6回首三十多年来的神州大地,许多人远离故乡,漂泊打拼于异地他乡,乡愁何寄?乡愁是不可泯灭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乡音缭绕,是故乡的风土人情在灵魂上的烙印。由此可见乡愁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乡愁增进了文化归属感 乡愁是乡土文化的标志 乡愁是民族文化的灵魂A B. C. D. 7我国首部动漫音乐情景剧雁归巢是旅美艺术家尤雁子回国创作的首个音乐剧目,该剧以中国水墨为基调,用拟人化的手笔,讲述了寓意人类和大自然之间和谐共存的感恩故事。雁归巢既不是普通形式的演唱会,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音乐剧,而是融汇了演唱、动漫、童话等元

5、素。最终以“动漫音乐情景剧”来表达内容,给观众带来梦幻而又浪漫的时尚感。这表明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A B C D8吸毒严重损害健康,危害社会,但在某些小圈子里却被认为是一种时尚,够酷够嗨。个别“偶像”级演员也身陷其中,聚众吸毒,令众多粉丝失望不已,自己锒铛入狱追悔莫及。这告诉我们: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与交往行为 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非常重要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A B C D9彩色动画影片大闹天宫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已经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其后通过录像带、VCD、电视重播使其影响更

6、加广泛,甚至传播到法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如今人们还可以在网络上观看3D版的大闹天宫。这表明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C通俗化是文化发展的方向 D文学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10相声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近些年来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今年期间,有代表提议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学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这是因为 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B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 C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 D传统文化发展要满足人们的需求11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可见,优秀

7、的文化A.彰显时代的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 B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 C.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D源于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12下图中的“雷风侠”是一个既有雷锋形象特征,又有雷锋精神内核的动漫形象,是作者为传播正能量,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的创新设计,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雷风侠”动漫形象创作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 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A. B. C. D.13下面三幅图片展现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在相互见面时的一些礼节。这反映了 A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

8、维方式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是完全不同的14“一首伟大的诗篇像一座喷泉一样,总是喷出智慧和欢愉的水花。”诗人雪莱的这句名言揭示了诗歌的美好意蕴;而他那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名言则激励着无数人去奋斗和努力。此处这两句名言分别体现了A优秀文化能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增强人的精神力量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15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我们读出了其故乡黄土地的厚重与粗犷;在莫言的红高粱中,我们领略了其故乡红高粱的质朴与热烈故

9、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这说明A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B优秀文学作品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C不同地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D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16中国4D创意立体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5.8亿元,落户蓝海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园,这将不断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力量,引领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这说明科技进步促进文化创新 科技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科技决定未来文化的发展方向科技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A B C D172015年1月,有韩国某电视台拍摄、韩国导演执导的全景式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超越中国在韩国热播,引起热烈反响。创韩国同类电视纪录片收视

10、率的新高。超越中国在韩国热播: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反映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韩国民众的关注A B C D18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要“加强写字教育”,要重视当前存在的“汉字书写文化没落”现象。其实,书写优美汉字也是继承中华文化的良好途径,这是因为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着文化发展的基本轨迹和丰富成果汉字是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重要作用A B C D19大型原生态歌舞表演云南印象,源自于纯正的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弥漫着

11、自然、原始、清新的味道,它表现的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一种向往。这说明 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特定的文化环境产生特色文化 A B C D202010俄罗斯“汉语年”借助文化的载体俄语和汉语在中国和俄罗斯的传播,进一步深化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夯实中俄友谊的民间基础,促进双方在政治、经济、科技、人文等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中俄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坚持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可以消除文化竞争,消灭文化差异有利于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A B C D21古人削桐为琴,纳万物之声,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燥静心,琴乐洁净清

12、澈,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被录入特制唱片,搭载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转达人类智慧和文明,古琴音乐因其古老性,方成就其世界性通过人们的自觉欣赏,主动接受,能转化成认得精神力量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能满足人类共同的文化需要流水成为人类文化符号的代表,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ABCD22首获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建筑师王澎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很深厚,作为一个当代的建筑师,看到到处都在拆老建筑,我必须作出反应,以艺术的方式让它们重生。”他的这一观点启示我们文化继承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文化创新

13、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基础A B C D2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里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A、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24作为两岸往来黄金通道的两马航线,在中秋国庆“双节”前会出现台胞返乡高峰,两岸同胞共庆中秋。这表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内涵保持不变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有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A B C D2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物日益增加,数字化资源在图书馆馆藏中的比例不断上升。2014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向读者提供了大型数字化产品中华经典古籍库,为读者查阅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