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题【含答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4116179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题【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氮及其化合物一. 氨气与铵盐【浙江湖州二中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化学11月考】已知NH3难溶于CCl4,如下图所示,下列装置中,不宜用于氨气吸收溶解性的是 ( ) ABCD答案 B (山东省宁阳二中2009届高三一轮复习月考)密度为0.910g/cm3氨水,质量分数为25.0%,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氨水的质量分数为 ( )A等于13.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答案 C(哈尔滨市九中0809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 空间构型)下列各组比较项目包含的数据关系中,前者比后者大的是 ( ) A氨水与氯水中微粒种数 BNH4+离子与 P4分子中的键角CC

2、2H2与 C6H6分子中碳碳键键长 DH2O2与O2分子中氧氧键键能答案 B(合肥168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将氨气的分解a L NH3通过灼热的装有铁触媒的硬质玻璃管后,气体体积变为b L(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该b L气体中N2的体积分数是 ( )A.B. C.D.答案 B(银川市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氨气的催化氧化 )实验室欲用下列装置和药品来制备少量的氮化镁(已知氮化镁易与水反应而水解)上图的实验装置中,A中是浓氨水,B中是生石灰,C中是干燥剂。已知氨气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铜,生成物之一是空气的主要成分。试通过分析回答:(1)装置B中生石灰的作用是: ;(

3、2)氮气的电子式: ;(3)装置C中应当选用的干燥剂是 ;(4)写出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装置E的作用是 ;(6)如果没有装置F,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答案(1)吸水放热,使氨气挥发(2)略(3)碱石灰(4)略(5)吸收多余氨气(6)略 (浙江桐乡高级中学高三化学10月)银氨溶液将足量NH3通入HNO3和AgNO3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NH3的体积(V)的关系正确的是 ( ) 答案 A(12年北京27)银氨溶液,氨的还原性有文献记载:在强碱条件下,加热银氨溶液可能析出银镜。某同学进行如下验证和对比实验。装置实验序号试管中的药品现象 实验来源:学_科_

4、网2mL银氨溶液和数滴较浓NaOH溶液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黑:试管壁附着银镜实验2mL银氮溶液和数滴浓氨水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无明显变化该同学欲分析实验和实验的差异,查阅资料:aAg(NH3)2 + + 2H2O Ag+ 2NH3H2O b. AgOH不稳定,极易分解为黑色Ag2O(I)配制银氨溶液所需的药品是 。(2)经检验,实验的气体中有NH3,黑色物质中有Ag2O.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产生的现象是 。产生Ag2O的原因是 。(3)该同学对产生银镜的原因提出假设:可能是NaOH还原Ag2O。实验及现象:向AgNO3溶液中加入 ,出现黑色沉淀;水浴加热,未出现

5、银镜。(4)重新假设:在NaOH存在下.可能是NH3 还原Ag2O。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现象:出现银镜。在虚线框内画出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制取NH3的装置简图(夹持仪器略)。(5)该同学认为在(4)的实验中会有Ag(NH3)2OH生成,由此又提出假设:在NaOH存在下,可能是Ag(NH3)2OH也参与了NH3还原Ag2O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有部分Ag2O溶解在氨水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结果证实假设成立,依据的现象是 。 用HNO3,消洗试管壁上的A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08山东一模)常温下,下列各组气体等体积混合,充满试管倒立在水槽中,试管内气体体积不会明显减少的一组是

6、( )NO、O2C2H4、H2NO2、O2Cl2、O2NH3、O2CO、O2A B C D 答案 C【喷泉实验:】前提:气体充满,标况下,设烧瓶体积为V L。(1)“NH3 + HCl”“HCl + H2O”型:水充满烧瓶,V (气体)= V (溶液),则:c =_(2)“NO2 + H2O”型:3NO2 + H2O = 2HNO3 + NO,水只占据烧瓶的2/3,n(HNO3)= 2/3n(NO2),V (溶液)= 2/3V L,则c(HNO3)=_(3)“NO2+O2+H2O ”型:4NO2 + O2 + H2O = 4HNO3若V (NO2):V (O2) 4(恰好反应或O2 过量),则

7、c(HNO3)=_若V (NO2):V (O2) 4(剩余NO),则c(HNO3)介于_和_之间。(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 )实验室进行喷泉实验喷泉实验,装置如图:(1)如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 。(2)用制得的氨气做完“喷泉”实验后,将500mL烧瓶中的水溶液倒入量筒中,测得倒吸入的水总共是448mL;若将该500mL烧瓶装满水,再将水倒入量筒中测得体积为506mL。喷泉实验后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_mol/L。答案 (1)打开止水夹,将导管末端浸在液面以下。用手捂烧瓶,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停止微热,在导管口回流一段液柱。 (2)1/Vm(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

8、08-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试卷)喷泉实验在相同状况下,将下列四种混合气体:体积比为3 : 1的NH3和N2 体积比为 1 : 1的NO2和N2 体积比为1 : 1的NO2和O2 体积比为4 : 1的NO2和O2,分别置于相同的四支试管中并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液面上升高度分别为h1、h2、h3、h4,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h1h2h3h4 B、h4h3h2h1C、h4h1h3h2 D、h2h3h1h4 答案 C ( 洛阳一高20082009学年高三年级11月月考喷泉实验)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NH3 NO2,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

9、浓度为 ( )A. B. C. D. 不能确定答案 C(09上海卷4)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 ( ) 幕布的着火点升高 幕布的质量增加 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 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A B C D答案 B(山东省聊城一中080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末综合测试)一氯氨()中氨基离子带负电荷,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 )A和HCl B和HClC和HC1O D和答案 C二. 氮氧化物1. 混合气体与水反应的计算将20ml 充满NO 和NO2 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变为10ml,求原混合气体中NO 和NO2 各占多

10、少毫升?将充满NO2 和O2 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置于水中,充分反应后,保持气体压强不变,水进入至量筒体积的一半处停止了,则原混合气体中NO2 和O2 的体积比是多少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NO 和O2 混合于一试管中,然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与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之比是多少?(2009届福州一中期中考试)NO2与O2混合0.1mol某固体M(NO3)2加热分解:,将产生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接近( )A5.6L B4.48L C0L D1.12L答案 C(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NO、NO2和O2的混合 )常温下

11、,将盛有10mL NO2和10mLNO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在水中,并向其中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尚余2mL气体,则通入氧气的体积为 ( ) A7.5ml B8.5ml C10ml D12ml 答案 BD (重庆市重庆一中2008-2009学年高三年级期中考试)三种分别都有甲、乙、丙三只烧瓶的容积相等,烧瓶甲按体积比为1:1充入NO与O2,烧瓶乙按体积比为1:1充入NO2与O2,烧瓶甲按体积比为1:1:1充入NO、NO2与O2的混合气体,将三只烧瓶都按上述体积比充满混合气体后,倒置于水槽中,当液面不再上升时,烧瓶中液体的体积比为( ) A7:5:8 B1:3:4 C1:3:1 D7:5:1答案 A蚌埠二中2009届高三12月份月考含氨气的混合气体 将NO2、NH3、O2的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