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式抽油泵技术培训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116144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杆式抽油泵技术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杆式抽油泵技术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杆式抽油泵技术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杆式抽油泵技术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杆式抽油泵技术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杆式抽油泵技术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杆式抽油泵技术培训教材(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庆油田公司机械制造总厂 2012年5月,杆式泵技术培训,一、杆式泵基本知识介绍 二、长庆油田杆式泵的应用 三、杆式泵使用和维护要求,1、杆式泵原理 工作原理:杆式泵主要由内外两个工作筒和柱塞组成,随着抽油杆下入到油管内的预定位置固定后进行抽汲作业,又称为“插入式泵”,其抽汲工作原理与整筒泵大至相同。 座封原理:下泵前先把支撑短节随油管柱下到预定位置,再将泵随抽油杆柱下入井中,靠支撑短节固定并密封。柱塞阀杆与抽油杆连接,柱塞在抽油杆带动下作上下往复运动,实现抽汲功能。起泵时,上提抽油杆,泵随之起出。起泵作业过程可实现不动油管柱。,一、杆式泵基本知识介绍,2、技术优势 (1)检泵时不提油管,可节

2、约作业时间,降低作业费用,同时减少因上、卸扣造成的油管丝扣磨损。 (2)作业时只起出抽油杆柱,降低了作业风险。 (3)在封隔器隔采井中使用,可避免封隔器频繁座封解封。 3、API杆式泵分类及结构特点 API杆式泵按座封位置的不同分为: 定筒式顶部固定杆式泵 定筒式底部固定杆式泵 动筒式底部固定杆式泵 其固定装置按照材料的不同又分为:机械式和皮碗式两种。,一、杆式泵基本知识介绍,一、杆式泵基本知识介绍,杆式泵结构示意图,(1)API定筒式顶部固定杆式泵结构特点 支承密封装置固定在泵的顶部,排出的液体能够把顶部与油管间的沉砂及时冲刷干净,可用于含砂井开采。 泵体可以绕顶部固定装置转动,在斜井中有较

3、好的自调能力。 在低产井和低液面井中比底部固定更能适应井况。 泵筒受油液内涨压力作用,会增大泵筒与柱塞的间隙,因此不适用于较深油井。,一、杆式泵基本知识介绍,(2)API定筒式底部固定杆式泵结构特点 泵筒不会因液柱的作用而伸长,泵筒外作用于油管静压,柱塞运动时,间隙不会增大,因而适合在深井(2500m)中使用。 在固定支撑套和底部锁紧装置的环形空间极易沉积砂粒,加大起泵作业难度,不易在含砂井较多的井中使用。 由于底部固定,在工作时,泵的摆动幅度较大,加剧了阀杆和导向套的磨损,所以不适合冲程较长的泵。,一、杆式泵基本知识介绍,(3)API动筒式底部固定杆式泵结构特点 泵筒在抽油杆的带动下作往复运

4、动,使油液处于搅动状态,抽油泵附近砂粒不易沉积。 泵顶部阀罩停抽时会自动关闭,阻止了井液中的砂砾沉积在泵内,特别适用于断续抽油的油井。 在上冲程时,泵筒内腔不承受液柱压力,不会产生内涨变大,使砂粒不易进入泵筒柱塞间隙,达到防止砂卡的效果。,一、杆式泵基本知识介绍,4、型号及表示方法,一、杆式泵基本知识介绍,一、杆式泵基本知识介绍,摘自“GB/T18607-2008/API 11AX 抽油泵及其组件规范”,示例: 一台泵径为31.8mm(11/4 in)杆式泵,其厚壁泵筒长度为3.048m(10ft),上部加长短节长0.610m(2ft),下部加长短节长0.305m(1ft),柱塞长1.219m

5、(4ft)。在60.3m(23/8 in)油管中工作并以底部皮碗支承总成固定。 该泵代号表示为: 20125 RHBC 3.01.20.60.3,一、杆式泵基本知识介绍,5、主要技术参数,一、杆式泵基本知识介绍,一、杆式泵基本知识介绍 二、长庆油田杆式泵的应用 三、杆式泵使用和维护要求,1、概况 杆式泵在国外应用较多,其良好的适用性、作业方便性及对油管的保护性得到了证明,并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国内正逐步推广使用 2010年按照油田公司要求,开始在油田内推广使用杆式泵。2010年主要使用的是长庆机械总厂、咸阳宝石、山东威马、玉门和大港新世纪五个厂家的机械顶部固定杆式泵,全年推广使用近300台

6、。单座封结构的杆式泵使用中暴露了拉杆腐蚀和磨损的问题;座封故障率高问题;新井投产,地层压力高情况下,下泵时发生井喷问题;杆式泵设计和制造标准不统一的问题。2011年,针对单座封杆式泵使用中暴露出问题的基础上,完善了杆式泵的结构并统一了杆式泵设计制造标准,全年计划使用了杆式泵1000台,2012继续加大了杆式泵推广力度全年计划使用3000台,二、长庆油田杆式泵的应用,2、杆式泵结构,二、长庆油田杆式泵的应用,如右图所示,该泵由五部分组成。 (1)支撑座封装置。包含与油管一起下井的支撑装置,由机械支撑上接头、密封座圈和机械支撑下接头组成;泵上联接,随泵一起下井的座封装置,由机械顶部支撑芯轴、支撑座

7、环、机械支撑卡套、支撑皮碗芯轴、支撑皮碗、支撑皮碗压座圈、支撑皮碗压帽等组成。 (2)柱塞总成。包含阀杆,阀杆异径接头,上、下出油阀罩,上、下出油阀球和阀座,下出油阀座接头,柱塞。,二、长庆油田杆式泵的应用,(3)泵筒总成。包含泵筒及加长接箍。 (4)进油阀总成。包含泵筒闭式阀罩、进油阀球、进油阀座、泵筒异径接头。 (5)杆式泵防喷器总成。包含接箍、外管、防喷器推杆和杆式泵防喷器。防喷器的作用是防止下入油管时井筒发生溢流或井喷事故,防喷泄油器的使用应根据井筒状况确定,在不发生井涌、井喷的油井可不使用防喷泄油器。,3、规格及基本参数,二、长庆油田杆式泵的应用,4、杆式泵主要技术工艺 (1)柱塞采

8、用喷焊工艺,表面硬度HV200595,涂层厚度大于0.25mm ,具有优良的防腐性和耐磨性。 (2)泵筒采用镀铬工艺,镀铬层厚度 0.076mm,硬度HV1009001160,具有优良的防腐性和耐磨性。 (3)凡尔座材质为6Cr18Mo,表面硬度HRC52HRC56,具有非常高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凡尔球材质为9Cr18Mo, 表面硬度HRC58HRC65,球座之间经过研磨处理,密封性经真空试验合格。 (4)柱塞上部阀罩材料为不锈钢(3Cr13)调质处理,防腐性、耐磨性和柔韧性均优于合金钢,可有效提高阀罩强度,避免了柱塞上部阀罩断裂。,二、长庆油田杆式泵的应用,4、技术特点 (1)采用了双座封结

9、构(机械+皮碗),相比单座封结构可靠性更高,座封力更大,能够减少座封装置接触部位的磨损,减少座封故障。 (2)拉杆表面必须采用镀铬处理工艺,提高拉杆的防腐和耐磨性,提升拉杆整体性能,防止磨损断裂问题的发生。,二、长庆油田杆式泵的应用,(3)配套了杆式泵防喷器,提高了杆式泵的适用范围,降低了修井作业的安全风险隐患。 (4)支撑皮碗采用特殊合成材料,耐油、耐酸、耐碱、耐高温达150以上。皮碗加工方式选用磨具成型,提高了皮碗尺寸制造精度。,二、长庆油田杆式泵的应用,(5)制定了杆式泵定型技术规范,基本统一了各泵厂家杆式泵结构和基本尺寸,为今后各厂家杆式泵的互换,提供了技术支持。,二、长庆油田杆式泵的

10、应用,自2011年9月开始陆续下井,因下井时间短,长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短期总体使用效果较好。采用了双座封结构下井一次座封成功率明显提高;采用了镀铬处理的拉杆耐磨和防腐性能更好,更能满足油井使用工况;所配套的杆式泵防喷器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性高,进一步扩大了杆式泵的适用范围。但是,使用中还是暴露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卡泵造成座封装置的解封、进油阀座接头上下密封面的刺漏、拉杆脱扣及防喷器易被落物堵塞问题。,杆式泵应用情况表(截止2012.02),二、长庆油田杆式泵的应用,5、应用情况,卡泵造成座封装置易解封问题 主要原因: (1)卡泵是导致座封失效的主要原因。其实,卡泵问题在管式使用中

11、也是集中出现的一个主要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井下工况复杂,砂卡、垢卡、蜡卡问题比较普遍,再加之杆式泵结构均为单根泵筒的整筒泵结构,使用中易受到井斜度的影响,易出现卡泵问题。 (2)顶部支撑的双卡杆式泵,仅以上端支撑部位将整个抽油泵与油管固定,支撑部位以下的泵体始终处于自由悬空状态,泵在工作中,会随这个支点摆动,造成密封部位偏磨、机械卡抓断脱、松脱的问题,导致座封失效。,二、长庆油田杆式泵的应用,6、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3)杆式泵设计间隙目前执行的是国标中的1号间隙。我们认为间隙过小也是导致卡泵易解封的主要原因。 解决方案: (1)使用单位应加强日常井筒的维护和管理措施。如杆式泵的选井尽量为直井和

12、选取出砂、结垢、接蜡轻微的油井,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减少卡泵问题。 (2)杆式泵配合间隙选取介于1号间隙和2号间隙之间的配合间隙,增大间隙量,减少卡泵风险。 (3)在杆式泵下端增加一个杆式泵的扶正套,减少使用中泵的偏摆,减少偏摆引起的解封。这项工作可对泵下防喷器的结构做部分改动后实现。,二、长庆油田杆式泵的应用,进油接头端面刺漏的问题 原因分析: (1)进油阀座接头在加工过程有质量缺陷或尺寸误差,在组件装试压过程问题未能完全暴露出来,及时发现,待下井使用一段时间后,才表现为密封端面的刺漏问题。 (2)杆式泵进有阀座接头密封端面接触面积偏小(相比管式泵而言),接触面积小增大了端面发生刺漏的风险。

13、解决方案: (1)可在进油阀密封端面处增加紫铜垫圈或进油阀座外径表面增加“O”型橡胶密封圈。,二、长庆油田杆式泵的应用,(2)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要提高零部件加工精度,加强产品质量的检验,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总装试压。,进油阀结构改进图,二、长庆油田杆式泵的应用,一、杆式泵基本知识介绍 二、长庆油田杆式泵的应用 三、杆式泵使用和维护要求,1、杆式泵下泵作业程序 下泵前: (1)检查杆式泵是否有损坏和因保管不当而引起的锈蚀现象,各部连接螺纹是否已拧紧; (2)进行柱塞拉动灵活性检查; (3)所有油管需经过清洗和通径规检测,清洁抽油杆表面和接箍内外表面; (4)仔细阅读作业指导书,并严格执行。 下泵时

14、: (1)按作业指导书的设计,下入该井要求长度的尾管、筛管、丝堵等;,三、杆式泵使用和维护要求,(2)连接杆式泵的密封支撑接头,含防喷器组件; (3)把泵的密封支撑接头(注意方向)随油管下到设计深度; (4)根据泵挂深度下入相应数量的油管,座封井口; (5)将杆式泵提起,使泵随抽油杆下到泵挂深度,接近密封支撑接头时要放慢下行速度,当抽油杆不再下行时,在杆上做标记,这时抽油杆与泵总长之和应和设计深度吻合; (6)将抽油杆上提,上提长度为3米左右,下放碰泵,使泵座封于密封支撑接头内; (7)根据泵挂深度、冲程、泵长、杆柱等计算防冲距和短节长度;,三、杆式泵使用和维护要求,杆式泵密封支撑接头,(8)

15、提出最后两根抽油杆,再下入短节,更换光杆,安装防喷盒; (9)将光杆上提,上提高度为23米左右,快速下放杆柱碰泵,重复1 2次,确保使泵座封于密封支撑接头内; (10)调整防冲距,连接方卡子,挂抽; (11)按作业指导书要求起抽憋压,检查泵效; (12)如该井检泵时,上提抽油杆,将杆式泵提上至20-30mm停止上提抽油杆,使油管内的油流入井底后再提抽油杆,将泵提出井口。,三、杆式泵使用和维护要求,杆式泵泵体,2、杆式泵使用注意事项 (1)保证可靠锁紧,到位的泵在支撑装置处镦击2-3 次,但力量不要太大,以免损坏泵,然后提起抽油杆缓慢活动2-3 次,座封无疑后,再用游动滑车上提下放十余次,观察抽

16、油泵工作状况,如工作状况良好,方可上紧防喷盒,对好防冲距,以不碰泵为准,卡好方卡子。 (2)杆式泵不能超冲程使用,杆式抽油泵的柱塞不能伸出泵筒,即只能在泵筒内上下移动,在选择泵筒长度时,应使之满足冲程及防冲距的要求,一般规定:(泵筒长度+上、下部加长接箍总长)( 冲程+柱塞组件长度+防冲距总长)。 (3)下泵当中需使用抽油杆扶正器时,其下面的扶正器应尽可能靠近抽油泵,以保证抽油泵和油管对中,从而使起下泵顺利。,三、杆式泵使用和维护要求,(4)进行下泵作业的井场,井口周围应保持整洁,以免砂石或异物在下泵过程中掉入井内,影响泵的正常工作。 (5)在下井前把抽油杆及油管用蒸汽刺洗干净。 (6)油管必须用直径不小于49mm(2-3/8油管)或60mm(2-7/8油管),长度不小于2m 的通径规全部通过。 (7)下泵前先把与油管相连的支撑装置及防喷泄油器(需下入防喷泄油器时)随油管柱下到预定位置。 (8)在杆式抽油泵的工作过程中,由于轻微砂卡等原因,杆式抽油泵有可能从密封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