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18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复习 第17课时 机械效率课后作业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4116134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8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2018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复习 第17课时 机械效率课后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2018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复习 第17课时 机械效率课后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2018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复习 第17课时 机械效率课后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2018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复习 第17课时 机械效率课后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2018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复习 第17课时 机械效率课后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2018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复习 第17课时 机械效率课后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2018届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复习 第17课时 机械效率课后作业(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基础复习 第17课时 机 械 效 率,基础巩固 考点1 机械效率 1. (2017镇江)如图K1-17-1所示,用F= 20 N的拉力将重G=30 N物体匀速提升2 m, 不计轮轴间摩擦及绳重,则动滑轮G动= _N,上述过程中有用功W有= _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_.,10,60,75%,2. (2017绵阳)如图K1-17-2是某建筑工地上提升建筑材料的滑轮组示意图,其动滑轮质量为15 kg,某次提升材料质量240 kg,材料在空中静止时,摩擦影响很小,绳很轻,可以不考虑,则竖直向上的拉力F=_N;竖直向上匀速提升材料,摩擦影响较大,实际所用的拉力大小是1 000 N,并将材料提

2、升了10 m高.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 (取g= 10 N/kg),850,80%,3. (2015南充)如图K1-17-3所示,沿斜面向上拉一个重为4.5 N的物体到斜面顶端,斜面长1.2 m,高0.3 m,拉力做功为2.16 J,则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N.,62.5,0.675,4. (2017咸宁)质量为60 kg的李师傅在装修施工时,利用如图K1-17-4所示的滑轮组来提升装修材料. 他用200 N的拉力在20 s内将500 N的材料提升了10 m,不计绳重及摩擦. 求: (1)动滑轮的重力. (2)他施加拉力的功率. (3)他利用此滑轮组工作时的最大机械

3、效 率(保留一位小数).,解:(1)100 N (2)300 W (3)94.4%,考点2 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5. (2015长春)工人师傅利用如图K1-17-5所示的装置匀速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增大提升重物的速度,可以增大有用功 B. 减小定滑轮的重力,可以减小额外功 C. 增大提升重物的高度,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D. 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可以提机械效率,D,6. (2016乌鲁木齐)如图K1-17-6所示,利 用动滑轮提升一个重为G的物块,不计绳重 和摩擦,其机械效率为60%. 要使此动滑轮 的机械效率达到90%,则需要提升重力为G的 物块的个数为 (

4、) A. 3 个 B. 4 个 C. 5 个 D. 6 个 7. (2016菏泽)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K1-17- 7所示的装置测定滑轮的机械效率.将两个相 同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_的机 械效率较高,主要原因是:_ _ _.,D,甲,做的有用功相同,乙装置使用动滑轮做的额外功多、总功多,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小,8. (2016自贡)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一些猜想并对猜想进行验证.,(1)如果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A、B、C多个,要研究其与B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而改变_因素,从而进行研究. (2)下列是同学提出的两个猜想: 猜想一:两个相同滑轮

5、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细线的绕法有关; 猜想二: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提升的物重有关. (3)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准备分别按甲、乙、丙、丁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验. 验证猜想一的小组应按图_ 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实验,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_(填“相等”或“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一是错误的;,B,甲、丙(或乙、丁),相等,验证猜想二的小组应按图_ 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实验,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二是_ (填“正确”或“错误”)的. (4)请你为该班同学提出一种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_ _.,甲、乙(或

6、丙、丁),正确,尽量让滑轮组满负荷工作(提升可以提升的最大物重)、在转轴上加润滑油、减轻动滑轮的自重等,9. (2015武汉)如图K1-17-9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G的物体,若拉力的大小为F,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A点的拉力为FA,则下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表达式正确的是 ( ),C,10. (2017宜昌)小明同学做“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 (如图K1-17-10所示),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不同数量的钩码,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1)观察如图K1-17-10中测力计的示 数,表格中编号的数值是_, 的数值是_. (2)小明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 到了提高滑轮

7、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汽车 作为一种“机械”,提高效率对节能减 排有重要意义,请你指出以下三种提高 效率的方法中,方法_是与本实验同理的. 方法一:鼓励人们“拼车”出行,使汽车尽量装满人员 方法二:汽车制造厂用新材料减轻汽车重量. 方法三:经常给汽车做保养,保持良好的润滑.,2.3,87%,一,(3)小明发现绳端移动的距离与钩码提升高度有固定的倍数关系,于是他认为钩码数量一定时,无论将钩码提升多高. 都不影响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芳则认为:钩码提升的高度不同,有用功就不同,机械效率就变化了,你认为_的看法是正确的. 11. (2017郴州)利用如图K1-17-11所示的滑轮组,用F=1 000 N的力拉绳子自由端,货物A以0.1 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10 s,整个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求: (1)货物A在10 s内移动的距离. (2)这个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 (3)水平地面对货物A的摩擦力大小.,小明,解:(1)根据 可知货物A在10 s内移动的距离 sA=vAt=0.1 m/s10 s=1 m. (2)由图可知,动滑轮上绳子的有效股数n=2,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绳=nvA=20.1 m/s=0.2 m/s, 拉力的功率 =1 000 N0.2 m/s=200 W. (3)由 得摩擦力 f=nF=275%1 000 N=1 500 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