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法脱硫规程(烟气脱硫技术)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4116133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氨法脱硫规程(烟气脱硫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氨法脱硫规程(烟气脱硫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氨法脱硫规程(烟气脱硫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氨法脱硫规程(烟气脱硫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氨法脱硫规程(烟气脱硫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氨法脱硫规程(烟气脱硫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氨法脱硫规程(烟气脱硫技术)(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目录12.前言23.使用范围及职责范围34. 工艺操作规程31工艺原理32.工艺流程43技术指标74系统开车95系统运行中调整116系统停车125. 系统及设备的常见故障分析与调整维修121脱硫系统132离心泵143压滤机146. 设备维护保养制157. 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15.前 言河南气化厂属于化工企业中甲类安全等级的企业,脱硫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中毒、烫伤、高空坠落等不安全因素。具体表现主要有:1、脱硫系统泄漏氨水会造成人员灼伤、中毒。2、脱硫效率达不到要求,造成环保污染事故。3、脱硫系统出现堵塞,造成锅炉停车。为确保安全生产,避免和预防事故发生,加强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在操作处置

2、、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的过程中,结合上述危害分析,特制定此操作规程。1 适用范围及职责范围1.1 适用范围1.1.1 本规程为DG130/3.82-9型锅炉脱硫系统运行操作规程,适用于河南气化厂热电车间1#、2#锅炉脱硫系统开停车、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1.1.2 下列人员应熟悉本规程 车间主任、生产副主任、检修副主任、主任工程师、各技术员、正副班长、锅炉主操、锅炉副操、锅炉现场巡检、电除尘巡检.1.2 职责范围1.2.1 管辖范围 a)1#、2#锅炉烟气脱硫系统 b)脱硫剂供应系统系统 c)过滤系统1.2.2 基本职责 a)负责管辖范围内机械、设备、阀门的操作及消气防器材、安全防护设备的保养管理

3、。 b)按时、准确、工整地填写本岗位记录报表和交接班日志。 c)配合机、电、仪人员进行正常的维护和保养。 d)负责本岗位卫生清扫、消气防器材的使用和保管。 e)服从班长的领导和指挥,遇有异常现象立即向分管管理人员汇报,遇到对人身和设备有严重危害的故障,有权先停车后汇报,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向有关领导汇报。f) 有权制止他人接近或操作本岗位设备。2. 工艺原理2.1烟气吸收工艺原理氨水通过喷淋与烟气接触,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最终生成亚硫酸铵,反应式如下: SO2+NH3+H2O=NH4HSO3 (1)SO2+2NH3+H2O=(NH4)2SO3 (2)SO2+(NH4)2SO3+H2O=2

4、NH4HSO3 (3)NH3+ NH4HSO3=(NH4)2SO3 (4)上述反应中,在送入氨量较少时,则发生(1)式反应;在送入氨量较多时,则发生(2)式反应;而式(3)表示的是氨法脱硫吸收反应的主反应式;因吸收过程中所生成的酸式盐NH4HSO3对SO2不具有吸收能力,吸收液中NH4HSO3数量增多时对SO2吸收能力下降,操作中需向吸收液中补充氨,使部分NH4HSO3转变为(NH4)2SO3,这就发生(4)式反应,以保持吸收液对SO2的吸收能力。2.2.工艺流程本装置采用的工艺为湿式氨法脱硫工艺,采用一定浓度的氨水为脱硫剂来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回收的副产品硫酸铵可作为商品出售。本装置总流程

5、为:热烟气自引风机引出后,首先在脱硫塔进风管和浓缩段与喷淋的硫酸铵溶液进行热交换降温增湿,同时浓缩硫酸铵溶液;然后进入脱硫段,与喷淋的亚硫酸铵液接触进行SO2吸收,完成脱硫;进入洗涤段后再与喷淋的循环水接触,进一步脱除逃逸的SO2 和NH3;最后经除雾器除雾后进入烟囱,排入大气。脱硫后生成的亚硫酸铵液经氧化生成硫酸铵,再经预浓缩、过滤、蒸发浓缩、甩干、干燥、包装等,得到副产品硫酸铵。本装置分为脱硫系统与产品回收系统,这两个系统中又各有子系统,现分项说明如下:2.2.1脱硫系统 本系统由SO2吸收系统(包含几个子系统)、亚硫酸铵氧化循环、硫酸铵预浓缩循环、除杂系统组成2.2.2烟风系统(1)热风

6、自进风管引出后,以在风管内首先与喷淋的硫酸铵溶液接触,在蒸发其水分的同时进行降温,然后进入脱硫塔浓缩段,在塔内以3.5米/秒左右流速逐步上升,上升过程中首先与喷淋的硫酸铵溶液接触,对其进行浓缩,同时完成进一步降温。(2)气流上升穿过浓缩段升气帽后,开始与脱硫段喷淋的亚硫酸铵溶液接触,烟气中的SO2被亚铵液中的NH3和(NH4)2SO3吸收,完成脱硫过程。在此过程中亚铵液中的水分会部分蒸发,在亚铵液喷淋的上部设置循环水喷淋,以补充蒸发的水分。(3)气流上升穿过脱硫段升气帽后,开始与喷淋的循环水接触,以洗去烟气中未脱除干净的SO2和逃逸的NH3,同时也除去脱硫段中形成的微小液滴。循环水补充至脱硫段

7、部分的水分,由其上喷淋的工艺水补充,以维持系统中水的平衡。(4)气流继续上升穿过除沫器,以除去在脱硫过程中形成的液沫,减少烟气中夹带的水分并尽可能多地回收产品。除沫后的湿烟气经塔顶烟囱排入大气。烟气经上述操作后完成脱硫操作。2.2.3液体物料循环吸收系统 (1)工艺水流程工艺水去循环水洗涤段最上层喷淋,目的是洗涤吸收从下部逃逸的NH3和SO2,并补充因水循环段补充脱硫段用水而缺损的水量,本路工艺水喷淋后在升气帽上汇集流入循环水罐,在管路上设置电动调节阀与循环水罐的液位计联控,以保持循环水罐液位的稳定。(2)水循环流程由循环水泵将循环水自循环水罐中打出,打出后分为三路:第一路去循环水喷淋层喷淋,

8、为主管路;此喷淋与上层喷淋的工艺水一起下落,捕捉随气流逃逸的SO2和NH3,并在升气帽上形成水膜继续捕捉SO2和NH3,以保证脱硫效果和产品回收率,此喷淋液除少量挥发外,绝大部分在升气帽上积液后回流入循环水罐。第二路在脱硫段的最上层喷淋,以补充脱硫段和浓缩段为控制各塔段温降而喷淋蒸发的水分,本路循环水喷淋后与亚硫酸铵溶液一起在升气帽上汇集后流入亚硫酸铵循环罐,本路循环水设置电动调节阀与亚硫酸铵循环罐的液位计联控,以保持亚硫酸铵循环罐液位的稳定。第三路去塔的最上层清洗除雾器(分为四层),为间歇式喷淋,以冲洗除雾器上的结晶,防止除雾器堵塞引起的压降增大,此层喷淋水喷淋后回流到循环水罐。此路喷淋使用

9、时第一路水需关小或关闭,控制方式由电控阀与第一路水联控。2.2.4亚硫酸铵循环脱硫流程本路循环由脱硫循环泵将亚硫酸铵溶液自亚铵罐中打出,打出后在脱硫段循环水喷淋下方分两层进行喷淋,以保持喷淋覆盖率在200%以上,保证脱硫效率。此喷淋与上层喷淋的循环水一起下落,以吸收随气流上升的SO2,吸收SO2的是亚铵液中的NH3和(NH4)2SO3,吸收后形成NH4HSO3,吸收SO2后的溶液在升气帽上汇集并溢流入亚铵罐,完成脱硫循环,在亚铵罐中部分NH4HSO3与补充氨水中的NH3反应生成(NH4)2SO3,恢复脱硫能力。周而复始。本循环因烟气温度较高,会挥发出较多水分,加之从亚铵罐向氧化罐的出料,水分需

10、不断补充,水分的补充有两个来源:一是循环水喷淋补水,二是所补充氨水所带水分,补氨时自动带入。补氨流量由设在亚铵罐上的PH计与补氨管路上的电动调节阀联控实现。控制亚铵罐PH是保证亚铵液中含合适浓度的自由氨和亚硫酸铵,以保证脱硫效果,同时也为了向氧化罐提供合格待氧化液。亚铵罐向氧化罐的出料通过亚铵循环泵出口管路上的抽出管来实现,管路上设置电动调节阀与塔底液位计联控,以保持塔底液位的稳定,保证浓缩循环流程中的液量。向氧化罐出料后亚铵罐中的液位会必然下降,所缺损的液量由循环喷淋水补充。2.2.5 亚硫酸铵氧化循环自亚铵罐来的亚铵液首先通过自吸空气氧化泵进入氧化罐第一级,所吸入空气会自动将亚硫酸根氧化为

11、硫酸根,从而使亚硫酸铵变为硫酸铵。因自动吸入的空气被高速液流剪切为极其细小的颗粒,并均匀分散于液流之中,空气中氧气的氧化效率较高。亚铵液在氧化罐中的循环氧化共分为三级:由氧化循环泵自罐底抽出,进入自吸空气氧化泵内高速喷射并吸入空气氧化后再进入罐内,上一级氧化液自动溢流到下一级继续氧化,到第三级后已基本氧化完全。在第三级继续氧化的同时分为两种方式出料:一是自第三级的溢流口自动溢流入脱硫塔浓缩段底部进行浓缩循环,二是自第三级氧化泵的出口抽出管进入脱硫塔烟气进口管对烟气进行降温,实际操作中设置第二种出料方式比进料量稍低,剩余亚铵自溢流口流入塔底,氧化罐液位始终保持恒定。2.2.6 硫酸铵稀溶液预浓缩

12、循环进入浓缩段的稀硫酸铵溶液需在脱硫塔浓缩段蒸发浓缩至40%含量;目的一是为刚进入系统的热烟气降温,以保护塔体及改善脱硫段脱硫效果;二是充分利用热烟气的热量,以高含量的硫酸铵溶液进入蒸发系统,以节约蒸发系统的蒸汽。流程为:硫铵液由浓缩循环泵自塔底抽出,分别进入热烟气进口喷淋管和脱硫塔浓缩段喷淋管,溶液喷淋后在热烟气的加热下蒸发出大量水分,一方面降低了烟气温度,一方面浓缩了溶液。两路喷淋的溶液均落入塔底,不断循环,直至浓度合格为止。浓度合格后由出料泵打入过滤机过滤。出料流量的控制由设在出料管路上的电动调节阀与流量计联控实现,控制目的是向过滤机输送符合浓度要求的硫酸铵溶液,并以相对稳定的流量向过滤

13、机输送。2.2.7 除杂系统 用的除杂方式为过滤,由出料泵向厢式压滤机供料,含粉煤灰杂质的溶液经过滤除去粉尘,清液进入滤液池后待进一步处理回收。3 .技术指标和工艺设备参数 处理气体: 锅炉烟气 进入脱硫除尘系统烟气量: 2195000Nm3/h 进入脱硫除尘系统烟气温度: 160 脱硫塔出口烟气温度: 50-60。 进系统烟气温度: 140160。 脱硫系统压降: 1000Pa 除雾器压降: 150Pa 进入系统的SO2量: 713.90kg/h 进入系统的SO2浓度: 1830.5mg/Nm3 脱硫后净烟气中的SO2含量不超过100mg/Nm3。 氨水 9.007t/h 水 9.80t/h

14、 电 158kwh/h 亚铵罐V03:PH值6.0至6.2;正常液位:+2000mm,波动区间:+600+2500 mm 氨水罐液位波动区间:+600+3500 mm 循环水罐液位:正常液位:+1500mm,波动区间:+600+2000 滤液罐液位波动区间:+600+3500 mm18系统主要工艺设备序号位号设备名称技术规格生产厂家材料或性能等级单位数量重量()备注单重总重1T01脱硫塔750025500mm碳钢Q235B座1内衬玻璃鳞片防腐2V01氨水罐4550(罐底)4070mm碳钢Q235B座1内衬玻璃鳞片防腐3V02清水罐(塔底)75002300mm碳钢Q235B座1内衬玻璃鳞片防腐;布置于塔内,底层4V03亚铵罐60004000mm碳钢Q235B座1内衬玻璃鳞片防腐5V04滤液罐3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