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区域绿地系统规划汇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116076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0.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珠三角区域绿地系统规划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珠三角区域绿地系统规划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珠三角区域绿地系统规划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珠三角区域绿地系统规划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珠三角区域绿地系统规划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珠三角区域绿地系统规划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三角区域绿地系统规划汇编(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珠三角区域绿地系统规划,珠三角自然地理概况,一、珠三角自然地理特征 珠江三角洲是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东江及其支流潭江、绥江、增江带来的泥沙冲积而成,所以它是一个复合三角洲。一般的三角洲多为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而珠江三角洲除平原外,有五分之一的面积为丘陵、台地和残丘,而且愈近南部河口,山岭愈高。斗门的黄杨山(591米)为三角洲第一高峰,中山的五桂山(505米)、珠海的凤凰山(448米)也是三角洲著名山峰。丘陵面积约占三角洲总面积的13%。三角洲平原中、北部,也分布着不少海拔超过100米的残丘,如南海的西樵山(386米),顺德的顺峰山(172 米)、龙山(172米),番禺的黄山鲁(295米)、沙湾

2、山(198米)等。台地分布在广州-番禺之间,分为海拔40米和20米两级。台地、残丘面积合计占三角洲总面积的6%。这些山丘都是从前海湾中的岛屿。 珠江三角洲的前缘还分散着100多个海岛,如珠海的淇澳、横琴、三灶、南水、高栏、荷苞、大杧、桂山、大万山、小万山、东澳、白沥、竹洲、外伶仃、北尖、担杆、二洲、直湾,深圳的内伶仃、大铲,台山的大襟,中山的横门,番禺的龙穴,以及香港的香港、大濠、青衣、南丫、蒲台,澳门的氹仔、九澳等岛屿。 珠江每年带来约1亿吨泥沙倾注入海,使三角洲不断发育。据推算,每年平均向海面伸展约27米。堆积特别旺盛地段伸展更快,如万顷沙63米/年,灯笼沙121米/年。这些泥沙还在三角洲

3、前缘形成广阔滩涂。珠江口海域滩涂面积超过100万亩,主要分布于伶仃洋西岸(23万亩)、磨刀门口(30万亩)和崖门口的黄茅海(25万亩),其余分布在伶仃洋东岸。这些滩涂土质肥沃,淡水源丰富,其中约三分之一滩涂围垦条件已很成熟,是人多地少的三角洲地区相当宝贵的后备土地资源。 由于珠江三角洲平原上山丘星罗棋布,使水道分成虎门、洪奇沥、蕉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崖门8个口门出海。虎门是一条天然深水航道,万吨巨轮可直达黄埔港,为广州出海门户,历史上就是通过这条水上通途与世界各地密切往来。,建设用地与生态用地的比例关系: 深圳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的合适比例40%:60% 东莞市极限建设容量用地宜为

4、45-50% ,生态用地为40 中山建设用地25%,农用地60%,未利用地13%。 江门11%左右的建设用地,10%左右的未用的,78%左右的 农用地, 其中16%左右的基本农田 珠海市 23.90 的耕地,林业用地31.2%, 建成区的面积约10%(以陆域面积为基数) 肇庆71%的林业用地, 建设用地量5.73%(以4106平方公里为基数),项目背景-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的矛盾,2003年建设用地约面积6640平方公里。 2006年珠三角现状建设用地总量约达7000平方公里,规定到2020年建设用地年均增长速度由目前的5%控制到3%左右,人均建设用地由现状的160平方米控制到140平方米左右。

5、至2020年,建设用地总面积控制在9300平方公里以内,占土地总面积的22.3%,区域绿地概念的提出,(2003)- 区域绿地是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突出地方自然人文特色和改善城乡环境景观, 而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划定,进行长久性严格保护,禁止建设或者限制开发的具有重 大自然、人文价值并发挥区域性影响的绿色开敞空间。,意义之一,意义之三,意义之二,定义方式,管理,界定标准之一,界定标准之二,界定标准之三,区域绿地划定的重要意义,1、创新发展模式,构筑珠三角生态安全体系,推进珠三角生态文明建设, 探索在生态良好基础上,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科学发展道路 2、提高区域自然生态环境质量,在保护中求发展,打造碧

6、水、蓝天、绿 地的“宜居城乡”生活 4、 探索建设省立公园、省立绿道体系建设,提升珠三角居民休闲生活品质,技术路线,7,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绿地相关指标(2008年1月15日起执行),3. 划定标准及规模 (2) 指标定量研究国际指标 联合国生物圈生态与环境组织 人均60平方米绿地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森林覆盖率 不少于20%为最低森林生态下限指标 国外学者认为,考虑热岛效应和碳氧平衡,合理的绿化覆盖率应为50%左右。 欧洲一些国家划定受保护区比例 (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 42% 德国的人均绿地水平为70370 m2,平均为170 m2。,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05年新修订)中对城市绿地的控制

7、性指标,划定标准及规模 (2) 指标定量国内指标 园林城市 生态园林城市 人均公共绿地/绿地率/绿地覆盖率为指标,划定标准及规模,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暂行) 中对城市绿地的控制性指标,森林覆盖率 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 退化土地恢复率(生态省) 物种保护指数(生态省),国家环保部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森林覆盖率 城市建成区(包括下辖区市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城市郊区森林覆盖率,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其中相关的绿地指标,城市森林覆盖率南方城市达到35以上,北方城市达到25以上; 城市建成区(包括下辖区市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绿地率达到33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平方米以

8、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5平方米以上; 城市郊区森林覆盖率因立地条件而异,山区应达到60以上,丘陵区应达到40以上,平原区应达到20以上(南方平原应达到15以上);,国家林业局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2007年3月15日),等效森林面积法 绿色容积率(GPR)法,耕地与草地全年平均绿当参考值,几种植被类型的绿色容积率(GPR),珠三角绿地指标现状校核,森林覆盖率指标,整个区域绿地的划定内容(第一道线),基本生态控制线内土地主要由以下四类土地构成: 一级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及郊野公园 坡度大于25%的山地以及海拔超过50米的高地 主干河流、水库及湿地 维护

9、生态及城市结构完整性的生态廊道和绿地。 其中第一、二、三类为法律、法规及规范规定必须保护的土地,第四类是按规划要求 必须控制的土地。,区域绿地的划定方法(第一道线),区域绿地的划定方法,横向元素叠加法,纵向元素叠加法,所有自然保护区的边界 风景名胜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 一级水源保护区 主干河流、水库及湿地 坡度大于25%的山地 海拔超过50米的高地,所有城市的总体规划 所有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已经做的区域绿地的 工作成果 城镇群协调规划划定的结构 指引的内容,缺乏具体的边界 图需要相关部门 的协调,工作 依据,珠三角自然保护区名录,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总面积164766ha; 省级自然

10、保护区27个,总面积336053.2 ha。,珠三角自然保护区,珠三角风景名胜区,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个,总面积204798ha; 省级自然保护区20个,总面积65199.5 ha。,珠三角风景名胜区,珠三角旅游度假区,其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 省级自然保护区29个,总面积32747 ha。,珠三角旅游度假区,珠三角基本农田,总面积284.67万公顷,珠三角基本农田,珠三角水源保护区,水源保护区37处,共31315公顷。,珠三角水源保护区,珠三角森林公园,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总面积11467ha; 省级森林公园4个,总面积12671ha; 市级森林公园17个,总面积14575ha; 县

11、级森林公园18个,总面积23553ha。,珠三角森林公园,珠三角地形地貌,珠三角地形地貌,自然山体(高程50米以上地区),坡度(25度以上地区),主干河流水系,深圳绿地现状评价,占全市总用地的49%,东莞绿地现状评价,第四章 规划布局,广州市区域绿地划定初步方案,广州绿地现状评价,广州市林业用地面积为299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38;园地面积(2005年末)为1101平方公里,其中果园面积为1027平方公里,占果园总面积的93.3;广州市拥有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莲花山风景名胜区、从化温泉风景名胜区等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约为208平方公里;广州市整体水面率约为10,河流型水源一级保护区2.62平方

12、公里,二级保护区63.16平方公里;湖库型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96.46平方公里;广州市湿地总面积861.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1.6,其中流溪河水库、南沙新垦湿地、沿海红树林湿地等重要湿地禁止城市建设,其它为限制城市建设。2020年广州市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指标为1123.45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为1280.37平方公里;预计自然保护区3个,面积为113.6平方公里;森林公园总数达到50个,总面积767.5平方公里。,第四章 规划布局,佛山市区域绿地规划,佛山市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 佛山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四季如春,属亚热带季风性湿

13、润气候,自古就是富饶的鱼米之乡。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境,冲积出这片丰饶的大地。 佛山市现辖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和三水区。全市总面积3848.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92.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61.1万人。,佛山绿地现状评价,第四章 规划布局,肇庆市总体规划建设限制分区图,肇庆绿地现状评价,肇庆市位于中国广东省的中西部,东临珠江三角洲,西靠桂东南 。土地总面积为1.5万平方公里,人口405万人。 林业1987万亩,占总面积的71%。生态公益林378万亩。森林覆盖率67.3% 自然保护区10个,目前建成8个,共570万亩。 西江流域的水源涵养林49万5千亩,其中需要林相

14、改造的为20万亩。森林公园8个,229万亩 基本农田249.13万亩(目前),250.3万亩(规划指标),建设用地量5.73%,第四章 规划布局,惠州市区域绿地规划(初步成果),惠州绿地现状评价,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南临南海大亚湾,与深圳、香港毗邻,是中国大陆除深圳市外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惠州市属珠三角经济区,现辖惠城区、惠阳区两区和博罗县、惠东县、龙门县三县,设有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 属于珠三角行政区划的面积为90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80.27万。 全市建成区面积136.31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657公顷,第四章

15、规划布局,珠海绿地现状评价,珠海市市域总面积为7640平方公里,全市人均土地资源为3.55亩/人,人口密度为409人/km2 珠海市现有耕地面积381.81km2,占土地面积的23.90,基本农田保护区总面积为247.00km2。 珠海市林业用地49967.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9.4。(调研的时候他们说是33%),规划到2010年市域绿地的绿化覆盖率达到47%,绿地率达到39% 区域绿地要求划定的部分: 1. 海域结构性生态控制区:万山群岛 2区域生态绿核:黄杨山;锅盖栋、大霖山、高栏岛风景区、横琴岛 3区域性生态次廊道:西江水系及口门 4金鼎乡土林森林公园 5横琴脑背山郊野公园和黑白面将军

16、山郊野公园,第四章 规划布局,中山绿地现状评价,1.海域结构性生态控制区:珠江口河口地区 2.区域生态绿核:五桂山 3.区域性生态主廊道:横门水道及沿岸 五桂山生态保护区197平方公里,高539米,市域总用地面积1891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55.18%,建设用地28.58%,未利用16.24%,基本农田448平方公里。44万亩生态公益林。188.5公顷红树林湿地保护区。 环保:水源保护包括3条江,一个水库。保护范围50200米。7个森林公园。,第四章 规划布局,江门绿地现状评价,江门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侧。全市山地丘陵4400多平方公里,占46.13%。境内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约占1.77%。 1陆域结构性生态控制区:天露山; 2区域生态绿核:城市东部山体; 3区域性生态主廊道:西江沿岸地区; 4区域性生态次廊道:潭江沿岸 江门11%左右的建设用地,10%左右的未用的,78%左右的农用地,其中16%左右的基本农田,第四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