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经济名词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112096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9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要经济名词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重要经济名词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重要经济名词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重要经济名词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重要经济名词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要经济名词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要经济名词讲解(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要经济名词,1.人均可支配收入 指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个人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一国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一般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生活水平成正比,即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生活水平则越高。,计算方法: 由于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物价上涨的因素,使得相同的货币所能购买到的生活消费品和社会服务的数量与基期相比相应减少,造成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货币贬值。因此,计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时,必须要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在目前国家统计部门所编制的各种价格指数当中,最能反

2、映物价对人民生活影响程度的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计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时,都是扣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具体的扣除方法,用公式表示为: 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现在统计中常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四部分构成,按照占比大小分别 是:工资性收入(工资等)、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等)、经营性收入(商业买卖收入等)和财产性收入。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大约占到70%左右。财产性收入占比位置较小,占比大约在2%左右。 1、工资性收入(工资等) 68.9% 2、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等)22.8% 3、经营性收入

3、(商业买卖收入等) 6.4% 4、财产性收入1.9%,财产性收入 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财产性收入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虽然只占比大约在2%左右,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从中使得人民对此认识的更加清楚。,2.按生产要素分配 是指社会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和劳务生产过程中的投入比例和贡献大小给予的报酬,即要素所有者的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技术、人才、资本

4、、管理、土地、房屋等。 是在社会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的基础上,按各种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所做的贡献进行分配。由于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所以,社会主义的工资、利息和地租,不过是根据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所做的贡献而给予这些要素所有者的报酬。,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区别 1、两种分配方式的产权主体不同 按劳分配的产权主体只能是公有制;而按生产要素 分配方式则适用于包括公有制在内的多种产权主体。 2、两种分配方式所处的地位不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方式是主体,起主导作用,这一条要坚持不动摇。按生产要素分配只是与按劳分配并存的多种分配方式中的一种

5、,它要与按劳分配相结合。,3、两种分配方式所遵循的原则不同 按劳分配方式所遵循的是公平优先的原则,其不足之处是忽 视市场因素的影响,忽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所遵循的是效率优先原则,一切要素都 要通过市场来实现优化配置,市场决定分配,高效率必然获得高效益、高回报。其不足之处 是忽视非市场因素,忽视公平。,4、两种分配方式的分配对象不同 按劳分配的对象只是个人收入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对象则既有个人收入分配(如要素所有权属于公民个人的), 又有国民收入分配(如要素所有权属于国家和集体的)。此外,两种分配方式和性质以及各自 反映的生产关系也不同。 按生产要素分配导致的客观结果是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拉

6、大!,3.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救助,也称社会救济,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与再分配,形成专门消费基金,对劳动者在伤残、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工作机会,遭受自然灾害时进行社会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制度。,社会捐助,是以非强制的方式款物,帮助解决灾区和农村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困难的。 社会优抚,是指国家以法定的形式和通过政府行为,对社会有特殊贡献者及其眷属实行的具有褒扬和优待抚恤性质的社会保障措施。,4.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初次分配指国

7、民总收入(即国民生产总值)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这些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初次分配遵循效率原则。 再分配(也称社会转移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使各收入主体之间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也是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5.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 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

8、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国内生产总值 = 私人消费 + 投资 + 政府消费支出 + 出口 - 进口 也可以写成:GDP = C + I + G + X - M,绿色GDP或可持续收入(SI,Sustainable Income) 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简单地讲,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

9、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 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地区生产总值(gross regional product,简称GRP,或者Gross regional domestic product简称GRDP) 为一个特定区域(常为一个国家的行政区域)经济产出的指标,指区域内各个产业增加值的总和。一个国家的生产总值,称作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地区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互相对应,二者仅区域对象不同而已。,6.国

10、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 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与国内生产总值不同,国内生产总值是在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具体来讲,国民生产总值中有一部分是本国拥有的生产要素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GNP是与所谓的国民原则联系在一起的。,进入90年代后,并用国民总收入GNI取代GNP,各国仅对外公布GDP与GNI数据,GNP数据已基本不再统计和发布。一般认为GNI就是G

11、NP。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通用公布系统(GDDS)的要求,中国在2003年开始采用1993SNA的标准称谓,统计“术语“GNP改用GNI,两数据的统计口径基本一致。,7.国民生产净值NNP国内生产净值NDP 国民生产净值NNP (net national product ),指一个国家的全部国民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净值。一般以市场价格计算。它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折旧是经济中设备和建筑物存量的磨损或损耗,例如卡车报废和电脑过时。在商务部提供的国民收入账户中,折旧被称为“固定资本的消费”。

12、 简单地说, 国民生产净值(NNP) = 国民生产总值(GNP) - 资产折旧价值。 国内生产净值NDP(Net Domestic Product),用国内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折旧所得到的。,8.消费者价格指数CPI(Consumers Price Index) 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

13、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 97.70元的货品及服务。,9. 宏观调控 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中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1)促进经济增长;(2)增加就业;(3)稳定物价;(4)保持

14、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的领域包括:(1)有关国家整体经济布局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领域;(2)容易产生“市场失灵”的经济领域;(3)私人的力量不愿意进入的领域。 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1)法律手段,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主要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进行调节经济,有权威性和强制性。(2)经济手段,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3)行政手段,指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4)经济计划。,10. 贸易逆差/贸易顺差 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也称“入超”或

15、“贸易赤字”。研究一国对外贸易是否存在贸易逆差,主要借助于政府定期公布的对外贸易平衡表,它比较系统地载有出口和进口的统计数据,大体可反映一国在特定时期内对外贸易及至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出超”。贸易顺差表明该国商品效力比较强,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顺差会增加一国的外汇储备,有利于保障该国金融的安全。,11.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主体,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障,以公司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

16、件的新型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12. 人口红利 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使得整个国家的经济呈现高增长、高储蓄和高投资的局面。目前,我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还处于“人口红利”期,有学者认为人口红利是我国近几十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13. 软着陆 在经济学中,软着陆是指在国民经济的运行经过一段过度扩张之后,平衡地回落到适度的增长区间内。一般来说,当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这时候社会总需求会下降从而经济速度增长变缓或出现负增长,这就可以形象地称为经济“着陆”。如果一国较好的实行了紧缩政策,使得过快增长的经济速度平稳的下降到一个合适的比例,而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通货紧缩和失业,就可以叫做经济软着陆。但是,如果一国实行的政策过紧,出现大幅度通胀后紧接着会出现大规模的通货紧缩,导致失业增加,经济速度下滑过快,这可以叫经济硬着陆。,14.最惠国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