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初一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我的一位国文老师》1 北京课改版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4085303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5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初一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我的一位国文老师》1 北京课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7秋初一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我的一位国文老师》1 北京课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7秋初一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我的一位国文老师》1 北京课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7秋初一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我的一位国文老师》1 北京课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7秋初一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我的一位国文老师》1 北京课改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秋初一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我的一位国文老师》1 北京课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秋初一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我的一位国文老师》1 北京课改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梁实秋,梁实秋,现代作家,文艺理论批评家,翻译家。原名治华,笔名秋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 1915年考入清华大学。后与闻一多等成立清华文学社,开始写批评文章和新诗。1923年留学美国。1926年回国,先后在东南大学、暨南大学任教。1928年与叶公超、徐志摩等人成立新月社。先后与鲁迅等就人性描写诸问题展开论战。,一.走进魅力大师梁实秋,走进魅力大师梁实秋,创作上,最初他崇尚浪漫主义,发表不少诗作。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 梁实秋散文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高雅,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

2、界。,二.赏析课文,1、第一节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 交代了写作的缘由; 给我印象最深; 使我受益最多。,2、第二节中,作者描写了徐先生那几个方面的外在特点?,古怪的相貌、 高大的身材、 吸溜鼻涕的习惯、 油渍斑斑的衣服、 凶狞的面部表情。,3、35节,主要写了徐先生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有何具体表现?,凶狠,4、811节写了徐先生哪些教学特色?,自己选辑教材, 注重朗读教学, 作文批改方法独到, 教授许多作文技巧。,5、文章最后一节表现了 我对徐先生怎样的感情?,怀念 敬慕,6、联系全文,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欲扬先抑 抓住人物特点刻画人物 语言幽默 韵味浓郁,三.这个大师感恩名师的故事给了我们怎

3、样的感触?,爱,尊师,奉献,文章的主人公“徐老虎”教学方法的开通,用心是学生对国文产生兴趣的主要原因。徐先生很用心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辑教材,要选要编,自然还有此前阅读大量的文章作为基础。课堂上旁征博引,纵横捭阖,这样的老师也就具有了诱人的魅力,吸引学生的眼球自然不在话下。 “徐老虎”虽然不修边幅,但非常擅长于朗诵,可以把文字蕴藏着的意义全部都流泄出来,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学生自然听完就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多半了。老师需要在某些方面震撼住学生,不是靠自己作为老师的独特身份,而应该是在学识上、在专业上有让学生佩服的地方。 梁实秋先生作为著名的散文家、翻译家、评论家,其散文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各异,构思精巧,文笔精巧、内蕴深厚、风格恬淡。这样的成就除了来自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还与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密不可分。这功底必然来自于梁实秋先生对国文孜孜不倦的追求热爱,而谁又能否认徐老师这位国文老师的魅力影响呢?,四.老师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