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论学》复习要点整理

上传人:野鹰 文档编号:1140795 上传时间:2017-05-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孟论学》复习要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孔孟论学》复习要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孔孟论学》复习要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孔孟论学》复习要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孔孟论学》复习要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孔孟论学》复习要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孟论学》复习要点整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孟论学复习要点整理复习目标:1了解孔子和孟子关于读书学习的观点以及其他的有关文化常识。2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语句的含义,积累重点文言词句。3体会蕴含的思想内涵。一、文学文化常识孔子(前 551前 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 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2、,共二十篇。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 中庸 孟子合为“四书” ,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孟子(公元前 372约前 289)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 孟子 ,是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孟子言论,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 孟子现仅存“内书”七篇。 孟子一书,除了阐述儒家的“仁”的主张外,还提出了“义”的观念,提出了“性本善” 、 “养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命题。 常识填空1、本文节前四则选自_。作者是我国_时期的_ _(称谓及人名)是_ 学派的创始人。后四则选自_作者

3、是_时期的_ _(称谓及人名) 。2、孔子、孟子是怎样一个人?论语 、 孟子是怎样一部书?请各用一句话加以介绍。孔子: 孟子: 论语: 孟子: 3、第一则中的有些词语,已成为年龄的别名。如三十岁称 ,四十岁称 ,五十岁称 ,六十岁 ,七十岁称 ;耄耋(mao die)则是指 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 (18 分)4、从文中寻找和归纳出四个成语(12 分)1、 2、 3、 4、 5、 参考答案:1、 论语 春秋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 儒 孟子 战国 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2、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孟子; 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人,人称“

4、亚圣” 。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孟子:儒家经典之一,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 3、第一则中的有些词语,已成为年龄的别名。如三十岁称 而立 ,四十岁称 不惑 ,五十岁称 知天命 ,六十岁 耳顺 ,七十岁称 古稀 ;耄耋(mao die)则是指 八九十 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4、1、不耻下问 2、功亏一篑 3、专心致志 4、一暴十寒 5、三十而立二、重点词句解释及翻译解释1. 四十而不惑,2.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 不耻下问5.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6.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7. 无或乎王之不智也。8. 一日暴之

5、,十日寒之9. 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10.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11.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12. 思援弓缴而射之,13.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14. 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一) 、词语解释1、五十而知天命 知 懂得 2、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易 容易 生 生长 3、今夫弈之为数 为 作为4、进,吾往也 进 前进 (二)、句子解释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2、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3、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

6、则不得也。比如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是小技艺; 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4、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堆积土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5、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譬如填平洼地,即使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6、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受迷惑 )(超过)(规律法则 ) ( 迷惑 )( 危险 )(以 为 耻 )( 堆积 )(土筐 )( 填平 )( 倾倒 )( 同“惑” )( 同“曝” )( 少 )( 技巧,技术 )( 收

7、获 )( 拿 )( 如 )( 这样 ) ( 堆积 )(土筐 )( 填平 )( 倾倒 )( 同“惑” )三、内容理解1,下列语录分别阐明了什么道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学离不开问,要善于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能有生者也。(学习不能一暴十寒,而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要读书而又不能迷信书本,读书要有怀疑精神、批判精神。)2,分别归纳孟子两则语录的论据和论点。论据是:两人向弈秋学弈,专心程度不同导致结果不同。论点是:学习要专心致志,坚持不懈。论据是:自己不相信武成关

8、于周武王伐纣杀人很多的记载。论点是:学习要有怀疑精神。或者“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孔孟论学观点 论证方法 例句 成语1 学习终生受益 2 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思而不学 3 不耻下问 举例 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4 坚持不懈 比喻,对比 为山,平地, 功亏一篑5 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比喻,举例对比 一曝十寒弈秋诲二人弈一曝十寒专心致志6 不要迷信书本,要汲取书中的精华举例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怀疑血流漂杵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血流漂杵内容理解练习:1、本文节前四则选自论语 。作者是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是儒学派的创始人。后四则选自孟子作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2、第一则,是写

9、孔子为学一生的过程和体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生经验需要不断积累的一个过程.第二则,强调了学习与思考必须要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相得益彰;第三则,阐发了孔文子的谥号“文”的含义,表明学习态度要谦虚,不懂就问;第四则,是关于学习的态度,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关键在自身的努力3、后二则中,第一则告诉人们一个有关学习的道理:学习不能一曝十寒,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能三心两意,必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第二则告诉我们不要迷信书本,要汲取书中的精华。要有貭疑精神。四、试题举例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

10、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第一组 9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世人尊称其为 ,孟子的成就也得益于他的母亲, (仅限四字)等故事成为孟母教子的传世美谈。 (4 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 分)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11孟子这段话对齐宣王提出的告诫是: (2 分)第二组9、上文选自课文 ,作者是战国时代的大思想家 (人名) 。 (2 分)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 分)专心致志( )11、用

11、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12、 “弈秋诲棋”的故事固然给予我们专心治学的启示,但孟子在这段话中讲述这个故事的主要意图是( ) (选择最确切的一项填序号) (2 分)A、启示人们下棋不能“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B、告诉人们智力的高低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C、让人明白像下棋这样的小技术不专心致志也学不成,学习治国之道亦如此。D、希望大王能够经常地与他探讨治国之道,采纳他的治国策略。孔孟论学第一组9亚圣 孟母三迁 孟母断织10 (如果)一天晒它,十天冻它,没有能够生长的11凡事要专一,不能三心二意第二组9、孔孟论学(1 分) 孟轲(1 分)10、集中于某方面(2 分)11、即使是天下容易生长的植物(2 分)12、D(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