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的对比手法

上传人:野鹰 文档编号:1140794 上传时间:2017-05-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乙己》的对比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孔乙己》的对比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孔乙己》的对比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孔乙己》的对比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孔乙己》的对比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乙己》的对比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乙己》的对比手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议孔乙己的对比手法【摘要】 孔乙己是初中教材中一篇经久不衰的课文,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来自于文中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全方位,多角度的交叉对比,是小说艺术技巧的亮点所在,本文力图就文中对比手法的妙处略作分析。【关键词】对比手法; 艺术技巧; 妙处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在“五四”时期的警世之作,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在艺术构思上巧妙的运用对比手法,显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小说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现就文中对比手法的妙处略作分析:1 身份的对比 小说一开始就对两种不同身份的顾客“穿长衫的”与“短衣帮”进行对比描写:阔绰的长衫主顾“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做工的短衣帮则“

2、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 , “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 。作者形容长衫客走路的样子用了一个“踱”字,突出了他们迈四方步、摆阔架子的姿态,活现了有钱有闲阶级的人们那种懒散、阔绰、傲慢而悠然自得的神态。 “坐喝”之前又加上个状语“慢慢地” ,更表现出他们尽情享乐、悠闲自得的神态。短衣帮则完全不同,他们既无钱又无闲,他们需要的是解乏提神, “热热的喝了休息” ,这既是写动作的方式,又是写动作的目的。这一“里”一“外” ;一“长”一“短” ; 一“坐”一“站” ,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含蓄地揭示了顾客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也为孔乙己这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尴尬身份设置了复杂的人际关系既不能“踱”进长

3、衫主顾群里,也 “站”不到短衣帮的队列中。2 人际关系的对比 小说在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也运用了对比手法,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游离于所有人群,是个可有可无的多余人,是人们饭饱酒足后的笑料,不仅“掌柜的”和“穿长衫的”可以取笑他,与孔乙己同是被剥削受压迫的“短衣帮”也取笑他,连“我”这个地位极端低下的“小伙计”也可以参与逗笑、取乐。他给人带来快乐但又没有人真的在意这份快乐:“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特别是当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腿后,竟没有一个人去指责打人者的冷酷凶残,却反过来说是他 “发昏” 。当孔乙己最后用手“走”到咸亨酒店喝酒时,掌柜的

4、仍只记得“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的债务,还不忘取笑。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没有人见过,也没有人谈起,孔乙己已被人们遗忘了。这是一个多么冷酷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又是多么冷漠!这正是鲁迅所要针砭的病态社会的毒瘤。作者对病态社会异化了的人们对不幸者无动于衷的凉薄进行了解剖,也批判了麻醉人们的封建文化和封建意识。3 悲喜的对比 在文中,作者多次写到哄笑。短衣帮的笑,掌柜的笑,小孩的笑。孔乙己在哄笑声中出场,又在哄笑声中死去。孔乙己的存在仅仅是起到使“店内外充满快活的空气”的作用。 “笑声”贯穿着全篇,这阵阵笑声跟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孔乙己之所以被人记得,只因为他是人们单调、无聊生活的一

5、个笑料,因为“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 ,他是所有人取笑的对象,人们能够从中得到一点“笑”的满足。所以“笑”的本身含有孔乙己的深刻的寂寞和悲哀,反映了他在鲁镇的微不足道的地位和人们对他的侮蔑,也暗示了他悲剧性的一生。“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 ,笑什么?笑他穿长衫而又站着喝酒,笑他“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一个“又”字,一个“新”字,说明孔乙己因偷窃而挨打受伤已不是新鲜事,也不止一次。人们对于孔乙己的处境不是同情而是取笑,这样的取笑是建立在孔乙己的痛苦之上的。人们不单取笑孔乙己脸上的新伤疤,还直戳到他内心的隐痛“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 。 当孔乙己两腿盘坐在一个用绳子挂在肩

6、上的蒲包上“走”来时,掌柜的对身心俱毁、濒临绝境的孔乙己,不是表示同情,而是不忘“你还欠十九个钱呢!” ,不忘取笑他“又偷了东西了!” 。这就更深刻地表现出社会的悲凉,人们的凉薄。4 脸色的对比 作者对孔乙己前后的肖像做粗略的勾勒。刚出场时孔乙己是: “青白脸色。 这“青白脸色” ,再配合他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不仅形象地揭示了孔乙己的社会地位,而且为进一步刻画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作了铺垫。当有人拿出了真凭实据来揭发孔乙己偷了书的时候:“孔乙己便涨红了脸” 。竭力争辩,企图维护自己“读书人”的面子。这一方面揭示了孔乙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另一方面也流露了孔乙己内心的羞愧,表明他不是

7、惯偷,而只是不得已偶尔为之。而当人们嘲讽他“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他“立刻”“笼上了一层灰色” 。 这刹那间的神情变化,深刻地反映了他内心的隐痛:没有进学是他最大的心病、最大的耻辱、最大的痛苦。这件事可实在使他伤心、使他羞愧,他连辩白的勇气和理由都没有了。显示了他深受封建教育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所产生的头脑僵化、迂腐不堪的习性。孔乙己最后一次来到店里是“脸上黑而瘦” , 加上用手“走”来,可想而知他是在受尽了折磨之后死里逃生,苟延残喘的。当掌柜取笑他时,孔乙己只是低声应答掌柜的讪笑,露出“恳求”的眼色,与先前受人嘲笑时“便涨红了脸” ,竭力争辩的神态完全不同,显现出他横遭摧残后那种畏缩、害

8、怕、绝望无告的心境。孔乙己的“脸色”由“青白”而“红” ,再到“灰”而“黑瘦” , 这一系列前后的对比,表明孔乙己生活走向极端贫困,精神极端颓唐,既麻木不仁,自欺欺人,又迂腐不堪,可笑可怜。由此可见,他的肉体和精神,都已处于死亡边缘,这为下文对孔乙己悲惨结局的推断埋下了伏笔。作者通过对人物神态变化的描写,形象地刻画了孔乙己迂腐而又麻木的性格特征。5 动作的对比 孔乙己刚出场时是:“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接着“便排出九文大钱” 。这时的孔乙己口袋里有几个酒钱,面对酒客的取笑,表面上现出不予理会、满不在乎的样子,而以“排出九文大钱” ,要酒要菜来表示自己根本不把对方放在眼里。这个“排”字,写

9、出了这时的孔乙己得意的神气。写的既是动作,也是神态。当孔乙己把九文钱一个一个地排在柜台上的时候,可以想见他的心里和脸上一定是十分得意的。孔乙己最后一次来到店里是:“从破衣袋了摸出四文大钱” 。 “摸”字描写出孔乙己拿酒钱时的小心深取的情状。他这时腿已断,比以前更加穷困,口袋里仅有这么点钱,所以他取出时慢而小心,口袋大,钱少,要摸索一番才能取出。以前“排”出九文大钱的神气劲儿完全没有了。从“排”到“摸” ,同是拿钱买酒的动作,但处境已变,动作也就不同,可见作者炼字的功夫与匠心,趾高气扬的长衫主顾、势利的掌柜、恣意取笑的短衣帮、凶残 的丁举人。人物群的每一类个体都与孔乙己有鲜明的对比点,其中长衫主顾的趾高气扬与孔乙己的猥琐困窘、掌柜的势利与孔乙己的仗义、丁举人的凶残与孔乙己的善良。对应孔乙己的每一个对比点既有极强的社会现实意义,又有鲜明的映衬功能,促成了孔乙己这一艺术形象的饱满生动。是小说艺术技巧的亮点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