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生物治疗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056396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PT 页数:132 大小:3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生物治疗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肿瘤生物治疗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肿瘤生物治疗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肿瘤生物治疗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肿瘤生物治疗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肿瘤生物治疗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生物治疗讲解(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肿瘤其他治疗,一 中医治疗,二 激光治疗,包括: 激光手术治疗 激光内镜治疗 激光光动力学治疗 一 激光手术治疗 1概念: 激光作用于生物体,可以引起生物体热效应,压强效应和生物效应等一系列反应。选用不同波长和功率激光,通过上述效应实现组织的切割,气化凝固,达到治疗目的。 2 激光器种类:主要是CO2激光。,3分类: A) 切割手术治疗肿瘤:组织吸收激光引起热效应,200-1000度,细胞蒸发 膨胀,裂开组织,切割肿瘤。 优点:出血少,简单,方便,避免感染,避免开腹等痛苦。 B)汽化治疗肿瘤 (汽化术):CO2激光让组织体内高热水分蒸发,燃烧成CO2使得肿瘤消失。 适应证:体表恶性肿瘤,体腔

2、和浅表器官肿瘤,体表良 性肿瘤 优点:准确快速,保存功能 C)凝固术(光凝固治疗):温度不高,蛋白变性凝固。 适应症:复发乳腺癌巨块,外阴,宫颈癌等,血管瘤,二)激光内镜治疗:主要是用于腔内疾病治疗,如食管癌,肠癌等引起的腔道梗阻,凝固止血,治疗出血 优点:麻醉方便,易接受,直视下进行,避免创伤 三)激光光动力学治疗:光敏化剂(如扑啉等)被肿瘤组织吸收后,在特定波长的照射下和肿瘤组织发生光敏化作用,破坏它所在的肿瘤组织,杀灭肿瘤 适应症:体表外生性肿瘤,软组织肿瘤及一系列腔道肿瘤等,三 肿瘤微创介入治疗,1 微创介入治疗概念:以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为导向,利用微创介入方法治疗的学科。 2 分类:血

3、管性和和非血管性微创介入治疗,前者在血管内进行的介入治疗,后者是血管外的肿瘤介入治疗,一)肿瘤血管性微创介入治疗 通过血管(动脉)穿刺进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血管插管技术,将导管置于靶血管完成肿瘤及肿瘤相关疾病治疗(股动脉最常用) 二)药盒导管系统:动脉静脉二个系统:股动脉和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 适应证: 动脉灌注化疗,恶性肿瘤患者输液通道,三)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TAI):,适应症: 各种肿瘤,用量不超过全身治疗量。 禁忌症:碘过敏及全身化疗禁忌。 并发症:局部出血,血管创伤引起夹层或假性动脉瘤,出血及化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四)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TAE):注入栓塞物质(明胶海绵等),达到止

4、血目的。或者达到部分栓塞功能。 适应症: 肿瘤侵犯或破裂引起的出血,如宫颈癌,肝癌破裂出血的栓塞止血。良性血供丰富的肿瘤等 并发症:栓塞后综合征,误栓等,五)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 化疗药物和栓塞剂一起注入靶血管,提高化疗药浓度,减轻副作用。 适应症:不能切除或术后复发,肝癌最多,还有腹盆腔肿瘤。 禁忌症:化疗禁忌症,肝功能差,门静脉癌栓 并发症:栓塞后综合症,胆道炎症,坏死,化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等。,肿瘤消融治疗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 经皮胃造瘘术 经皮气胸引流术,液气胸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影像导向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R射线),肿瘤的非血管性介入治疗,一 )肿瘤消

5、融治疗:指在影像设备的导向下经皮穿刺肿瘤组织,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破坏肿瘤,使局部肿瘤部分或完全性坏死,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化学消融(无水乙醇等) 物理消融(射频消融,冷冻消融,微波,激光等),以射频消融为主 原理:高频电流使组织离子产生震动,相互摩擦产生能量,局部温度升高(45-50度),引起组织脱水,蛋白变性,细胞膜蹦解,达到治疗目的。 适应症:肝癌为主,肺癌,肾癌,盆腔肿瘤。 禁忌症:一般情况差,腹水,出血及其他疾病。 并发症:感染,出血,胸水,肝脓肿。,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 经皮肝穿刺在受梗阻的胆道内放置引流管,解除胆道梗阻。 外引流,内引流,内外引流三种 适应症:胆管

6、癌,胰腺癌,壶腹部癌等引起的胆道狭窄或蔽塞,梗阻性黄疸。 禁忌症:恶液质,晚期病人,肝衰,腹水,出血等 并发症:胆道出血,胆汁漏,胆道感染。,三 经皮胃造瘘术: 恶性肿瘤所致的上消化道梗阻及吞咽困难患者,建立新的进食通道 四 经皮气胸引流术,液气胸 五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六 影像导向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R射线),三 内支架置入术,概念:在影像设备的指引下,通过导管等将支架置入管道狭窄处或瘘口,使之再成形或堵住瘘口的技术。 分血管和腔道支架 1腔静脉内支架置入术,分上腔和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术 2非血管性内支架:用支架将肿瘤侵犯和压迫变得狭窄或梗住的腔道从新开通,恢复功能。(胆道,输尿管等),四

7、 肿瘤生物治疗,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基因治疗,肿瘤免疫治疗,1非特异性免疫刺激(BCG,CP,多糖类,免疫注重和细胞提取物) 2细胞因子的抗肿瘤作用(IL,IFN,TNF等), 3单抗, 4过继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疫苗治疗(细胞为载体的肿瘤疫苗:肿瘤细胞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DC、肿瘤融合细胞疫苗,蛋白多肽,核酸),肿瘤基因治疗,1载体(病毒) 2策略(抑癌基因,自杀基因,反义基因,耐药基因,联合基因,异种同源基因 3 肿瘤基因治疗的展望,五 热疗,1概念:肿瘤热疗是一种用物理方法将组织加热至能够杀灭癌细胞的温度,以治疗肿瘤的治疗方法。与放疗和化疗联合,有互补和增敏作用。 2 分类:汽化热疗(20

8、0度),组织汽化,不伤正常组织 固化热疗(65-100度),用射频或超声等加热组织,组织凝固坏死,如超声刀等 常规热疗(42-43度),主要用微波射频等,与 放疗和化疗合用 亚高温热疗:热疗设备局限,临床很难达到43度,39-41.5度也可以增加放疗和化疗疗效,因为增加了氧分压,放疗敏感性增加。 临床最长用的是常规和亚高温热疗,全身和局部热疗:全身热疗有一定风险,通过注射细菌毒素,全身加热等,有风险,一般不用。 局部热疗:主要通过微波,射频等手段,比较安全,临床应用广泛 3 生物学机制: 1破坏细胞膜 2抑制核酸和蛋白合成,癌细胞加热后,合成这些物质能 力下降 3促进细胞溶酶体活性升高,加速细

9、胞破坏 4对免疫系统影响 ,主要是T细胞核巨噬细胞。43度局部肿瘤治愈但全身高热使免疫功能下降。,4 温度指标:42度,温度越高,时间越短,为保证透热治癌,一般是50-60分钟,5 与放疗和热疗联合应用的机制 与放疗的联合应用机制 (1)抗射线的S期细胞,对高热敏感。 (2)乏氧细胞,营养不良和PH环境的细胞,对放射线不敏感。对热疗敏感。 与化疗的联合应用机制: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化疗药物浓度增加,代谢加快,增加与DNA作用,抑制细胞修复 6 加温技术(略) 1局部体表加热 2组织间加热(微细金属热源) 3腔内加热(微波,射频) 4灌注加热(热生理盐水加化疗药),六 微波及超声治疗,一 微波治

10、疗:一种新的治疗手段,疗效得到公认 微波作用于机体,引起组织细胞中离子,水分子和偶极子的高频振荡。 微波能量低时,产热低,增加血液循环,微波能量高时,蛋白变性,坏死,具有烧灼,切割,消融的作用 机理:利用微波的热效应和肿瘤不耐热的特点达到杀灭肿瘤的目的。 二 微波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1微波热疗42-43度,维持40分钟。需要多次反复 2微波热消融:凝固坏死组织,用于良性肿瘤如息肉,癌前病变等,二 超声治疗:利用超声的一系列特点破坏肿瘤组织。达到治疗目的。 1 热效应 2 空化效应 3 免疫机制 4 与化疗的协调作用。 广泛应用于消化,眼科,普外等。,生物治疗,20世纪是放化疗的时代,21世纪是

11、生物诊疗技术的时代 生物治疗和传统治疗的区别: 手术:术后易复发转移 化疗:毒副作用明显 放疗:对身体身伤极大,生物诊疗的概念优点,修复受省的免疫系统,激活机体的免疫细胞,有效清除手术,放化疗后残余的肿瘤细胞,预防肿瘤的复发转移,可增加放化疗的敏感性,减少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肿瘤生物治疗的适用症,恶性黑色素瘤,前列腺肿瘤,肾癌,膀胱癌,卵巢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肺癌,头颈部,鼻咽癌,肝癌,胰腺癌等.对血液系统肿瘤的复发和巩固治疗也有一定作用.,生物治疗进展,1 DC疫苗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 2 分子靶向药物的成功应用 3 核素标记的单抗的放免治疗 4 生物化疗模式

12、的推广应用,生物治疗在传染性疾病,免疫性疾 病和肿瘤的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生物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地位,肿瘤的治疗是一种综合治疗,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是治疗肿瘤的四大手段 1.手术治疗仍是当前根治恶性肿瘤最有效、最重要的治疗方法 ,但对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不能很好地解决正常组织的修复与重建问题,更不能逆转原来组织器官的进一步被破坏的进程。 2.放射治疗和化疗对多种晚期恶性肿瘤均有较高的近期有效率,但对存活改善不满意,因为传统一线治疗药物在治疗遗传性疾病和恶性肿瘤时,大多仅能暂时解症状,但不能控制疾病继续恶化,而且还会引发不良反应,3.早期诊断率低、根治性切除率低、5年存活率低、

13、术后复发转移率高是我国目前肿瘤治疗的难点 4.即使是早期病变,不少肿瘤仍有较高的转移率(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3%24.9%; I期恶性黑色素瘤复发转移率11%),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生物学等相关学近科的发展和针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可以在分子水平进行治疗,因此,恶性肿瘤的生物治疗发展迅速,它不仅可以弥补上述不足,近年来,生物治疗在当今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课题,在肝癌、慢性乙型肝炎、冠心病、卵巢癌、乳腺癌、胰腺癌、骨性关节炎、人工假体周围骨溶解、消化系统等疾病的治疗研究中,都已取得相当的进展。 与传统药物相比,生物制剂具有药理作用选择性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但也存在价格昂贵、生物效

14、价低、需反复注射等缺点。但肿瘤的生物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应用,生物治疗的概念,1生物治疗是指应用生物来源制剂或调节生物反应的制剂,治疗疾病的方法 2肿瘤生物治疗是指用一种生物制剂调节肿瘤和宿主的关系,使宿主对肿瘤细胞产生强有力的生物反应,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生物治疗的特征,1 低分子量的多肽结构 2 对细胞及其周围的作用短暂 3 在免疫系统中扮演一个信号系统,可控制生长,细胞分化和迁移 4 作用于细胞表面的亲和受体,改变蛋白质的合成,功能,1 单剂量的细胞因子治疗疗效不明显 2 对细胞因子有反应的肿瘤,必须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方能起到治疗作用 3 病情稳定的疾病可能获得满意

15、的效果 4 毒性作用可能和不同剂量,剂型和用药时间有关,恶性肿瘤的生物化学治疗,恶性肿瘤的生物化学治疗是根据不同肿瘤患者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合理地应用生物反应调节剂和抗肿瘤药物,以达到提高治愈率和改善存活的目的。生物反应调节剂对多种肿瘤具有明显的直接或间接的抗肿瘤活性,与多种化疗药物有协同作用或疗效相加作用,二者合用在维持肿瘤患者的长期存活方面具有独到之处。,生物反应调节剂(BRMs)的概念,一种物质要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就可称为BRMs: 1.直接增加机体抗肿瘤作用;如细胞因子等 2.通过减少抑制性机制间接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 3.增强机体对细胞毒物质造成损伤的耐受性; 4.增强肿瘤细胞的

16、免疫原性,使之对免疫杀伤或细胞毒药物更敏感; 5.预防或逆转细胞转化等.(Mitchell.1998),生物反应调节剂的种类,1.细胞因子:IL-2,rIFNs,TNF,CSF等; 2.抗肿瘤细胞和造血干细胞:LAK细胞,TIL细胞,TAK细胞,CIK细胞,骨髓干细胞,外周血和脐带血干细胞; 3.抗体:抗肿瘤单抗,抗细胞表面标记抗体; 4.基因治疗; 5.肿瘤疫苗; 6.抗血管生成类; 7.细胞分化诱导剂; 8.酶及抑制剂; 9.某些菌类及其有效成分: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链球菌(OK-432),济南假单胞菌等。,用生物反应调节剂机体的免疫系统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免疫治疗 生物治疗的概念取代了免疫治疗,但目前研究范围主要还是在免疫系统,免疫治疗: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治疗,肿瘤的免疫治疗是指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辅助或者刺激人体自身免疫系统,达到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抵御癌症的治疗方法。,机体抗肿瘤的效应机制:,1 特异性T细胞(CD4+T ,CD8+T) 2 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ADCC作用) 3 NK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