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4.孙权劝学教学课件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4055381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18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4.孙权劝学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4.孙权劝学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4.孙权劝学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4.孙权劝学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4.孙权劝学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4.孙权劝学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4.孙权劝学教学课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治通鉴,孙权劝学,新疆塔城市额敏县第一中学 七年级组 王桂玲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11月第一版,孙权(182-252) 字仲谋, 三国时期 吴国创始人。,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受孙权之劝多读史书,兵书,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 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鲁肃(172-217), 字子敬。三国时期 吴国的名将、 战略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文武全才。,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意。 2.揣摩人物的语言。 3.理解文章所揭示的道理。,预习检测,资治通鉴是_主持编纂的一部_,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作者,字_,_(朝代)_家、

2、_家。,司马光,编年体通史,君实,北宋,政治,史学,初,权/谓吕蒙曰:“卿(qng)/今/当(dng)涂(t)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g)/岂(q)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但当/涉(sh)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j)更(g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停顿),1.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等可保留不翻译。 2.调:调整倒装

3、句的句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3.换(替):用现代汉语替换古文词。 4.补:补出省略句中省略的内容。 5.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二.译读课文(小组合作,读懂文意。),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本课围绕三个人物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从各自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他们的语气如何? 可以用“从 (人物)的 (语

4、言) 中可看出 ”形式回答。,三.解读课文(同桌互读,读出人物的语气),三.解读课文(同桌互读,读出人物的语气),1.围绕三个人物分别讲了什么?,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三.解读课文(同桌互读,读出人物的语气),孙权,2.从各自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他们的语气如何?,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语气坚决 、严厉中又可见关心下属、 寄予厚望,语重心长、谆谆告诫。,不悦、责备。,现身说法,言辞恳切。,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鲁肃,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吃惊,称赞,深感自豪,2.从

5、各自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他们的语气如何?,三.解读课文(同桌互读,读出人物的语气),根据文意,结合人物的身份和语气,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孙权:三国时吴国国君。 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 吕蒙:吴国名将。 知错能改,坦诚豪爽。 鲁肃:吴国谋士,文人雅士。 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四.拓展延伸,学了本课,你从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参考: 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增长才干(开卷有益)。 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不能总拿老眼光看待人和事。 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冰心的一句话送给同学们: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祝愿大家都学有所成!,五.作业 完成课后题“思考探究”一和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