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鲟主要消化器官脂肪酶活力的测定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006974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杂交鲟主要消化器官脂肪酶活力的测定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杂交鲟主要消化器官脂肪酶活力的测定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杂交鲟主要消化器官脂肪酶活力的测定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杂交鲟主要消化器官脂肪酶活力的测定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杂交鲟主要消化器官脂肪酶活力的测定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杂交鲟主要消化器官脂肪酶活力的测定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杂交鲟主要消化器官脂肪酶活力的测定讲解(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杂交鲟 主要消化器官 脂肪酶活力 的测定,摘要 : 脂肪酶是动物消化脂肪的重要酶类,其分泌量和活力与动物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利用有关。研究鱼类的消化酶可了解其消化生理的特性,从而为人工饲料的配制提供理论依据。许多学者先后报道了鳜鱼、青鱼、草鱼、鲤、鲫、鲢消化道各部分及肝脏中脂肪酶活性。作为大型的重要经济鱼类和珍贵鱼种的杂交鲟,其消化系统中既有硬骨鱼类的幽门盲囊,又有软骨鱼类的肠瓣,因此具有很强的消化吸收功能。目前对杂交鲟的养殖试验和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等已有报道。通过对各种消化器官中脂肪酶活力的初步研究,有助于研究、分析其对脂肪的消化能力与各部分消化功能状况,为合理利用人工配合饲料,降低养殖

2、成本,提高养殖效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鲟鱼、脂肪酶、Ph,鲟鱼简介 鲟鱼属于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硬鳞总目(gsnoidomorpha)鲟形目(acipenseriforms) ,为软骨硬鳞鱼,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类群之一,被誉为“活化石” ,大多数为介于温水性鱼类和冷水性鱼类之间的亚冷水性鱼类。其肉厚骨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有“黑色黄金”之称。尤其用鲟鱼卵加工成的鲟鱼籽酱,更是驰名中外的高档食品,是欧美各国的国宴珍品,素有“绿宝石”之称。鲟鱼皮可制胶,同时也是高档的皮革原料;其软骨具有抗癌作用,可直接食用,实为高级营养保健食品。但是

3、,由于全球范围内对鲟鱼的过度捕捞、水电工程和污染等因素,使鲟鱼的资源量大幅度下降或处于濒危状态,鲟鱼的国际价格不断上涨,养殖前景十分看好。因此,鲟鱼的人工增养殖正风糜全国,但景十分看好鲟鱼的基础性研究却远远滞后于生产,积极开展鲟鱼的基础性研究已势在必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试验研究的杂交鲟,其生长速度等各种性状都是较好的,最有养殖应用前景。 本实验应用的杂交鲟是施氏鲟(Ajcipenser schrenckii)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 Brandt)的子一代杂交种,其生长速度等各种性状都是较好的,最有养殖应用前景。,实验内容,1. 试剂与器材 1.1 实验试剂 聚乙烯醇(

4、P.V.P)橄榄油乳化液 0.025mol 磷酸缓冲液(ph 6.08.0) 0.05mol NaOH 标准溶液 1%酚酞指示剂 95%乙醇,1.2 实验器材 锥形瓶250ml 18个; 移液管 10ml 1个;5ml 2个;2ml 1个; 吸耳球 1个; 烧杯500ml 2个; 玻璃棒 1个; 胶头滴管 1个; 78HW-1型恒温搅拌器 1台; 电子称 1台; 滴定台 1套(碱式滴定管); 水浴锅 1台; 匀浆器 1个; 离心机 1台; 解剖器具 1套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实验所用杂交鲟取自试验基地,取40日龄幼鱼9尾,平均体长58.70-62.50厘米/尾,平均体重85

5、4.0-1021.0克/尾。鱼体健康,摄食正常,无病无伤 。 2.2 样本处理 取鲜活的试验鱼9尾,饥饿24小时后,置冰盘上迅速解剖取出胃、肠道、肝脏、幽门盲肠等脏器并称重(见 表3 所示)。并测的其ph值(见 表4 所示),2.3 酶液制备 取新鲜的胃、肠道、肝脏、幽门盲肠的各1克,以10倍的蒸馏水匀浆,将组织悬液低温下离心(3000转,10min),上清液为酶粗提取液(即 酶液)。 2.4 酶活力测定 分别取250ml锥形瓶3个,一个作为对照组,另两个为测定组,按顺序(见 表5 所示)加入试剂。 用0.05mol 标准NaOH滴定至微红色,记录下滴定用去的ml数。,3. 实验结果 3.1

6、实验数据(见 表7 所示) 3.2 计算:酶活力以国际单位表示,即在一定条件下,用脂肪水解每分钟产生1微克分子脂肪酸的酶量定为一个国际单位。 脂肪酶活力单位=(A-B)*N*f / t 式中: A 为样品耗去碱液ml数; B 为对照组耗去碱液ml数; N 为每毫克碱液微克分子数; f 为稀释倍数; t 为作用时间(min)。,4. 实验讨论 4.1 本实验用滴定法测定脂肪酶活性,此法灵敏度较差,样品用量大,但所需设备较简单,可随时进行检测。 4.2 pH 值是影响酶活性的最重要的理化因子,其对酶活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酶分子上活性基团的解离状态得以实现。当处于最适 pH 值时,酶分子的活性基团

7、的解离状态最适于与底物相结合,从而使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最快。在不同鱼类及同一鱼类不同消化部位, 其脂肪酶活性的最适 pH 值存在一定的差异。(见表 6)从 表6分析可知:大多数的鱼类脂肪酶活性的最适 pH 值在 6.07.5 范围内。,4.3 pH值与脂肪酶活性的关系 关于鱼类蛋白酶和淀粉酶的研究比较多, 有关脂肪酶的报道则较少, 梅景良, 马燕梅2004年报道过黑鲷胃、肠和肝胰脏脂肪酶最适pH值分别是4.0、7.5和7.0。 脂肪酶活性大小顺序为: 肠肝胰脏胃。 黄鳍鲷 肝脏、 胃和肠道的脂肪酶最适pH值分别为:7.2、 7.6和7.6。 淡水黑鲨 肝胰脏、 中肠、 后肠的最适pH均为6.0

8、, 前肠的最适pH为7.0; 其活性大小顺序为肝胰脏中肠后肠前肠。 中华鳖 胰脏、 胃及肠胰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胃、 肠脂肪酶, 其胰脂肪酶和前肠脂肪酶最适pH均为6.8。 黄鳝 前、 中、 后肠和肝胰脏中脂肪酶活力的最适pH均为7.2, 且酶活力以后肠和肝胰脏最强, 表明肠道对脂肪的消化主要集中在后肠, 其脂肪酶活性大小顺序即为: 肝胰脏后肠中肠、 前肠。 从这些研究结论来看, 不同鱼类消化道内各部位脂肪酶最适的pH值与其酶活力的关系有着很大的差异。一般看来, 胃的脂肪酶最适pH值呈强酸性的鱼类, 其实际胃内脂肪酶活性较大, 这是因为鱼胃内pH值一般成强酸性; 反之, 胃内脂肪酶最适pH值呈中

9、性或偏碱性者, 其实际胃内脂肪酶活性较小, 甚至胃内就没有消化脂肪的能力。而实际上鱼类胃内的脂肪酶最适pH值不一定与其内部环境的pH值相符, 因此, 胃内脂肪酶活性一般较弱。鱼类肠和肝胰脏内的环境为中性或偏碱性, 这正好与其组织脂肪酶最适pH值也处于中性或偏碱性的范围内相适应。 故而, 鱼类肠和肝胰脏内的脂肪酶活性一般较强。针对肉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而言, 我认为: 典型肉食性鱼类肝胰脏的脂肪酶最适pH值偏碱性更强, 故而更与其组织内部环境适应, 活性最大, 肠次之, 胃内酶活最小。而杂食性鱼类肠的脂肪酶活性则要强于肝胰脏。这个结论有待进一步实验证实。,本实验表明: 鲟鱼胃、 肠和肝胰脏脂肪酶

10、最适pH值分别是6.0、 7.0和7.5。这也基本与最适生长pH为6.5 9.0相适应。在最适pH值下肠脂肪酶活性最强, 肝胰脏次之, 但又明显高于胃。从pH值对消化道三个部位脂肪酶活性的影响来看, 鲟鱼胃内是以弱酸性条件下酶活性最高, 而肝胰脏和肠, 则均在中性或偏碱性条件下酶活性最强。这一结果与鱼类的消化系统生理机能是一致的, 因为鱼的胃内多为强酸性, 饱食后肠内多呈中性或偏碱性。酶的活性受环境pH值的影响极为显著, pH值是酸碱度大小的反映, 其对鱼类生理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酸碱度的作用一方面是对食物进行酸碱性消化, 另一方面是为脂肪酶提供适宜的pH值。 通常各种酶只有在一定的pH值范

11、围内才表现它的活性。因此, 为了充分保证食物的消化吸收, 促进鱼体的生长发育, 可以在其饲料中添加一定的酸化剂和外源性酶制剂, 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同时可减少有机物的排泄量, 从而减轻水体污染。,4.4 不同消化器官脂肪酶活力 大量研究证明,鱼类各种消化器官均存在脂肪酶,脂肪酶活力的强弱因鱼的种类、消化器官不同而异。 关于胃内脂肪酶的研究证明, 硬骨鱼类胃内脂肪酶活力较低, 明显地低于肠、 肝胰脏和幽门盲囊等器官的脂肪酶活力, 因此认为脂肪酶在胃内的消化作用甚微。 研究结果表明:杂交鲟4种消化器官脂肪酶活力大小有一定差异, 以幽门盲囊和肠道的酶活力最强,而胃和肝脏的脂肪酶活力则较弱。4种消化

12、器官中脂肪酶活力测定结果还表明:除肝脏外, 幽门盲囊、肠道和胃均有一定的脂肪酶活力,是脂肪消化的主要器官; 肝脏的脂肪酶活力几乎没有, 可以认为肝脏对消化脂肪没有积极的意义。 总之, 鱼类各种消化器官均存在脂肪酶, 且脂肪酶活力的强弱因鱼的种类、消化器官不同而异,但总的来说,鱼类的脂肪酶的活力较弱。 因此,有必要在饲料中添加外源性脂肪酶,以提高脂肪的利用率,减少有机物排泄量,从而减轻水体的污染。,4.5 小规格幼鲟肠中脂肪酶活性均明显高于胃及肝脏中的( P 0.105) 。除西伯利亚鲟肠中脂肪酶活性高于胃中的( P 0.105)外 ,六种大规格幼鲟肠中脂肪酶活性均极显著高于胃及肝脏中的( P

13、0.105) 。三种消化器官的脂肪酶活性大小顺序是:肠 胃 肝脏(小规格幼鲟) ;肠 肝脏 胃(大规格幼鲟) 。,小结,1、pH 值是影响酶活性的最重要的理化因子,其对酶活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酶分子上活性基团的解离状态得以实现。当处于最适 pH 值时,酶分子的活性基团的解离状态最适于与底物相结合,从而使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最快。在不同鱼类及同一鱼类不同消化部位, 其消脂肪酶活性的最适 pH 值存在一定的差异。 2、总之, 鱼类各种消化器官均存在脂肪酶, 且脂肪酶活力的强弱因鱼的种类、消化器官不同而异,但总的来说,鱼类的脂肪酶的活力较弱。 因此,有必要在饲料中添加外源性脂肪酶,以提高脂肪的利用率,减少有机物排泄量,从而减轻水体的污染。,致谢,希望借此机会向认识的及不认识的各位评委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表3实验鱼不同组织的平均重量,表4不同消化器官所对应的ph值,表 6 某些鱼类脂肪酶的最适 pH 值,表5 各试剂所需的剂量及加入顺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